孩会子产生嫉妒的主要原因

书奇 1172分享

  嫉妒心强的宝宝很容易陷入负面的饿情绪中,也容易对自己和别人的认识过于主观和偏激,不利于孩子的后天成长。那么为什么小孩子会产生嫉妒心呢?源自哪里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孩子嫉妒产生的原因

  1、父母的爱。当父母对其他小朋友过于亲近时,宝宝会特别不开心。特别是当宝宝有了弟弟和妹妹时,父母大部分时间都在照顾小弟弟妹妹,这会让宝宝非常抓狂,他们甚至不希望这个弟弟妹妹出现。

  2、老师的表扬,当老师表扬其他小朋友做得好时,宝宝会觉得非常不公平,因为他做得也很好。

  3、物质的享受,当其他小朋友有新的玩具、衣服、零食而自己没有时,就会产生忌妒情绪,甚至会去抢夺破坏小朋友的东西。

  4、能力强弱,当宝宝自己搭积木老是搭不高而旁边的朋友却是又高又快,他很可能会推倒旁边小朋友搭的积木,他不想别人超越他。

  忌妒的人是弱者,他找不到自己的优点,于是他的人生目标不是自己去做点什么事,而变成了不让别人做成什么事。忌妒者是痛苦的。上帝要帮一个忌妒的人实现愿望,他可以给忌妒人黄金万两,也可以给他美女成群,条件是要给忌妒人邻居双倍同样的东西,这个忌妒的人想了一想,对上帝说“请求您挖掉我一颗眼珠”。

  为了帮助忌妒的宝宝,首先要给宝宝更多的关爱。让宝宝信任你,愿意听你的教诲。其次告诉宝宝,正确认错自己与别人的优缺点,不要盲目忌妒。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宝宝。面临竞争时,靠自己的实力取胜才是光荣的。

  家长的关爱是宝宝最在意的东西。有了父母的爱,可以减弱宝宝的忌妒心。

  孩子嫉妒强怎么办

  治标——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帮助宝宝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发展宝宝的内省智能,是克服嫉妒心理的基本途径之一。有些爸妈一旦发现宝宝嫉妒心强,就很生气,故意在他面前说:“××比你强多了,你应该向他学习。”但是这样做只能加深宝宝的嫉妒心,使他对××怀有敌意。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爸妈首先跟宝宝讲清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其实,如果爸妈平时就能做到这一点,等于是在给宝宝的嫉妒心理打预防针。随着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会知道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什么都比别人强。

  为人父母者也可以先拿自己做例子,然后才帮助宝宝认识自己,指出他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不如人的方面。这种方式宝宝就比较容易接受,嫉妒心的克服也比较有效。宝宝如果能学会经常这样去想问题,嫉妒心理就会慢慢打消,而且能够客观地评价自我、评价别人。

  治本——培养移情能力

  自我认知能力较强的宝宝,也比较容易培养移情能力。移情(empathy),简单地讲,就是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移情能力,是宝宝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心理成熟的宝宝才会自我排解嫉妒心理。

  宝宝一个人看动画片的时候,就已经会被剧情感动得哭了。这说明,他已经会站在剧中人物的角度想问题。但看到妈妈抱别的小朋友,宝宝就嫉妒得不得了。这又说明,他的移情能力还比较弱。

  爸妈不妨经常带宝宝去有同龄宝宝的朋友家做客。事先,告诉朋友,看到宝宝多抱抱他。回到家里,爸妈就可以问,“××的妈妈抱你,你是不是也很开心?”宝宝明白了,别人的妈妈抱自己,是为了表示对自己和妈妈的欢迎,让宝宝自己开心,也让宝宝的妈妈开心。接下来,爸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宝宝明白,同样,别的宝宝到我家做客,我也应该让他和他的妈妈开心。

  移情能力强的宝宝,在人际交往中,更受周围人的欢迎。

  将嫉妒转化为努力的动力

  爸妈可以尝试将宝宝的嫉妒心转化为竞争意识。

  第一步,让宝宝明白自己落后的原因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如果宝宝一时间无法接受,爸妈不妨先赞扬宝宝哪些方面做得好。

  第二步,在宝宝情绪平静后,再和他一起看看哪些方面没有做得很好,需要更加努力。爸妈平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自己不自觉中流露的嫉妒心很容易传染给宝宝。

  让宝宝多参加竞赛型游戏

  爸妈可以鼓励宝宝多参加一些竞赛游戏,比如看谁的积木堆得高,比一比谁的玩具汽车跑得远等。当然,针对嫉妒宝宝,游戏的功能就在于,能让宝宝多一些体验成功与失败交织的矛盾感受。多经历一些这样的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可以锻炼宝宝的心理调试机能。

  开始,爸妈可以一边教宝宝学习游戏规则,一边和宝宝一起玩。然后试着鼓励宝宝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宝宝赢了比赛,爸妈可以在和宝宝一起开心的时候,多问问宝宝,为什么会赢,人会一直赢吗?当宝宝输了,爸妈不要先表现出很难过的样子,应该尽量平静,让宝宝明白,比赛中输赢都很正常。输了可以再赢,赢了也可能再输。

  预示儿童心理有问题的症状

  1、攻击

  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表现出攻击性。

  2、焦虑

  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这类儿童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3、多动

  儿童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在儿童的行为上,有些儿童出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好动具体来说是喜欢跑动,或爬上爬下,摇椅子转身,离位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小动作不停,如咬铅笔、咬指甲、咬衣角等。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体来说,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自控情绪的能力差方面具体来说,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冲动。情绪不稳,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闹,脾气暴躁,常根据瞬间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

  4、恐怖和失眠

  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儿童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只觉得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5、恶劣的人际关系

  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父母、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孩子乐于与人交往,善于和同伴合作与共享,理解与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一般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由于个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与人产生交流障碍。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51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