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入门教程:注重钢琴考试曲目的风格

李婷 1172分享

  要把一首钢琴曲弹得“有滋有味”,必须注重音乐风格。音乐风格是指音乐作品在表现音乐内容的方式、形式、方法方面的总的特征。钢琴作品的音乐风格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踏板、音色、和声,调式、调性等音乐表现手段来实现,其中节奏、旋律、踏板、力度、以及和声在钢琴作品中尤为重要。

  首先、关于节奏。往往很多考生钢琴程度较深,但对节奏却把握不好。节奏先于音乐,没有节奏,音乐就没有生命。演奏中,节奏应是放在第一位的。如古典主义时期,斯卡拉帝,莫扎特,海顿的作品节奏要求十分准确,弹奏古典主义曲目的时候最好是打着节拍器。而浪漫主义时期,萧邦的作品光有准确的节奏还不够,须在一定的节拍框架内表现出弹性节奏,也称伸缩节奏(Rubato)。这个是建立在基本的节奏和速度之上的,完全由音乐感觉所决定。印象派代表作曲家德彪西的作品节奏变化更复杂,难度更大。考生应根据考试曲目的节奏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

  其次、关于旋律。旋律是音乐中最富于表现力的部分。旋律有3种:(1)歌唱性旋律,它擅于抒发情感和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奏鸣曲套曲中第1乐章的副部主题、第2乐章慢板主题,常采用歌唱性旋律。如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二乐章》旋律就是这种类型的,曲风舒缓优美。(2)叙述性旋律,它便于直接表达人的感受,述说事物,宣泄情绪。许多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部主题采用叙述性旋律,如萧邦《g小调叙事曲》的主部主题。(3)技巧性旋律,它完全适应钢琴演奏的技术技巧,即器乐化的旋律,在许多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部主题(如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3乐章主部)中,或在作品的华彩乐段中采用。要弹好旋律首先要认真读谱,找到旋律的动向、形态。要表现好旋律,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旋律,只有靠自己反复多练、多听,才能体验到作曲家的意图、音乐的风格、句子的结构以及理想的音色、表现的内涵、语气等等。

  再次、有关踏板。踏板是弹奏钢琴曲目必须注意的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踏板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弹奏的声音,色彩和风格。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如莫扎特和海顿的作品,踏板太乱和太多则对作品有损害,建议不踩或者少踩踏板。在浪漫派的肖邦,舒曼,李斯特的钢琴作品中踏板大量的使用但要求更复杂更精细。而印象主义的德彪西、拉威尔的钢琴作品中,他们作品的乐谱中很少有踏板的指示,需要谨慎而敏感的使用踏板。总之,踏板的使用必须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踏板也不是固定的,要根据节奏和音乐旋律的变化而变化。

  第四、力度上的变化。不同时期的作品力度处理不一样。古典主义时期作品力度的变化是阶梯状变化,是段与段之间的变化。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则是句与句之间的变化,而印象派时期的作品是音与音之间的变化。把握好不同时期作品的力度对表现音乐旋律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同一个作品内部力度变化的层次也很丰富,如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c小调前奏曲》中,力度上从ppp到fff进行多次变化,轻柔时如一湾静水,雄壮时如波涛排山倒海,如能较好的把握住力度上的变化,对于乐曲的表达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最后、和声的处理。和声是钢琴比起其他乐器更有表现力的手段,钢琴就是和声乐器。古典主义时期和声布局清晰明确,易于分析;浪漫主义时期的和声较为复杂,和声中出现了各种色彩的变化;印象主义作品中常采用九和弦、十一和弦,造成调性模糊的效果,风格更加独特;在20世纪的现代和声技法中出现多样化的和弦结构,音响常常是不协和的。如果能对这些和声进行必要的分析,对理解、把握他们作品的结构和风格是极为重要的。

    14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