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题发言稿

洁玲 1172分享

人生在世,虽然放荡不羁爱自由,但这世上不只有你一个人。六十亿个人有六十亿不同的思想,倘若只按自己所喜好的思想去生活,如白圭一样,这个世界将会怎样?将视野放开,将头抬起,将别人纳入你的胸怀,学会去体贴他人,你所不愿承受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令你快乐的就与他人分享,这个世界便多了一份理解,一份关爱,便少了一份争执,一份悲伤。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言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言稿1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说:因为你有钱后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富人仔细体味着这句平淡无奇的话,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较小而已。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远是不受欢迎的。世界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拥抱着才能飞翔,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辈子,其实就是与其他人沟通。要能够沟通,就必须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在许多人就如前面那个富人,一有些钱就目中无人,说话也变了味,这样的人浑身尽是铜臭味,他只愿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记了“达者兼济天下”这句话,别人在他眼里都是穷光蛋,说话不客气,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是要吃大亏的。

陈世美一心只想荣华富贵,他攀龙附凤,杀妻灭子,终究是人才两空,死在包大人铡刀之下。唐明皇宠信杨贵妃,不顾百姓劳顿,岭南快马送荔枝往长安,终究弄得众叛亲离,江山破碎。

而唐太宗则知道这个道理,他采纳魏征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自然国泰民安,历史上才有贞观之治的美誉。

孟子进言齐威王,以“齐桓晋文之事”晓之以理,阐述了要体谅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则天下可运于掌上,民之归如水之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多为别人想想,世界将更加和平。想想那些医疗事故,那些残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战俘,那些流离失所,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难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头、熊掌,难道动物就没有生存的权利吗?这些太可怕了,可这却是一些人的所作所为,他们的行为将被人们唾弃,他们终有受到惩罚的那一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一定会更加和平,安宁。生活得更加和谐,充满快乐……

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言稿2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儒家中心思想——"仁"最好的体现。儒家弟子白圭却向老师孟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禹治水,是把洪水引到遥远的海边,为什么不就近引到邻国去呢?这样岂不是更省事".孟子很坚定地给出了答案:"你错了,你现在把邻国作为泄洪的地方,将来邻国泄洪的水只会倒流。"这就是"以邻为壑"的典故。

人生在世,虽然放荡不羁爱自由,但这世上不只有你一个人。六十亿个人有六十亿不同的思想,倘若只按自己所喜好的思想去生活,如白圭一样,这个世界将会怎样?将视野放开,将头抬起,将别人纳入你的胸怀,学会去体贴他人,你所不愿承受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令你快乐的就与他人分享,这个世界便多了一份理解,一份关爱,便少了一份争执,一份悲伤。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己所不欲,便施于人"的现象并不少,食堂里,因为不愿落到最后一个,便想着法子去插队;教室里,同学们都不愿上台发言,便在底下你推我推地让别人做替罪羔羊;校园里,因为不愿多走几步,便把垃圾随地乱扔,甚至为了掩饰故意丢进花坛——人是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更有人打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幌子任由自己的自私欲望膨胀。然而,我们所排斥的东西别人会喜欢吗?人是为自己而活的,但一个人如果仅为自己而不顾他人,就是将自己孤立起来了,那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不妨换位思考一下,食堂中,你前面有人插队,你会作何感受?你想把问题推到别人身上去,别人却将问题又转向你,你又如何?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也各有各的价值观念,这都是不能强求的,但做人做事不能没有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便说出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也正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缺少的东西。

君子坦荡荡,便是用豁达的胸襟去活着,悲他人之所悲,乐他人之所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获得更多人的赏识与认可,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升华,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今已写在了联合国总部大厅的墙上,这说明优秀的品德会获得全世界的认可的。

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建设一个和谐校园共同奋斗,让文明之花四季绽放!

最后,在这里祝愿所有高三的同学,保持良好心态,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取得更大的进步,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实现辉煌!

谢谢!

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言稿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见于《论语》,是孔子的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在讲话中引用。

传统意义

《论语》中的原文是:"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意是,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要加给别人。

孔夫子在告诉我们自己讨厌的事,不要强加于别人。而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也是完善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现代人给出了下半句"己之所欲,慎施于人",对上半句进行了扩展:即便是自己喜欢的事,也要考虑考虑再推荐给别人,不要轻易的就强加给别人。教育部发布《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多个学科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而《论语》作为国学的经典,是高考考察的重点。我们必须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会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学会知仁爱,会交际,会做人。

国际意义

1998年,全世界100多个宗教组织代表集会发表"普世伦理宣言",将中国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写进宣言。前外长李肇星在署名文章写道:"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镌刻于联合国总部大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的博文写道:"我到联合国大厦参观时,就看到一块大幅宣传,上面用世界上各种语言和文字,表明了一个大家都愿意遵守的最低伦理准则:中文用的是孔老夫子那句名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联合国大厦三楼大厅确有一幅用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彩色大型壁画,壁画主题叫 "黄金法则":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 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英文版。

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这具有普世文化原则的话,指导着世界上的政治家们处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和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仍具有现实意义!

哲学意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www.fwsir.com)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这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愈益显出它的哲学智慧。

智商决定起点,情商决定成功!特别是高三的同学即将步入大学,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交往至关重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慎施于人!以下八种人际交往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1、学会分享

一个笑话,一段警句,一张美丽的风景画,一篇好文章,一首动听的音乐,一则激荡人心的好人美事……都可以像一盘糕点般的拿出来,与人共赏。分享快乐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豁达,与人分享快乐,能使你的心胸更开阔,使自己变得更睿智。

2、学会等待

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雄心的一半是忍耐,成功的一半是等待。大千世界每一位成功的人,或者成功的的事业,都是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劳作,都是付出了百倍的努力,持之以恒的"等待".

3、学会守规

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人们总是要在"规"与"矩"所形成的范围内活动,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个人更好地发展与进步。规矩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伙伴。

4、学会沟通

沟通是感情的桥梁,能缩短心灵的距离;沟通是情感的火焰,能够融化心灵的冰块;沟通是情感的纽带,能建立起相互的信任。沟通体现了人的一种气度,一种宽容,一种理解,更是一种工作和学习的方法。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和老师、家长、同学、异性、陌生人之间的沟通,能增进团结,形成共识,消除隔阂、消除误会,化解矛盾。

5、学会赞赏

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就是赞美,最好的礼物也是赞美。成功的赞美能给他人带来愉悦,能使他人受到鼓舞。赞美是我们乐观面对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是我们自信、自我肯定的力量源泉。赞美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还可以约束人的行动,使人主动自觉地克服缺点,积极向上。学会赞美会感到温暖,自己也会收获快乐,从而会生活得更精彩。

6、学会自信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人的成功之路必须踏着自信的台阶步步登高。有了自信,人才能达到自己所期望达到的境界,才能成为自己所希望成为的人,坚持自己所追求的信仰。

7、学会友善

友善是人类相处的秘密,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我们的亲情、友情、爱情是都需要用友善去维系的。友善即为"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般的友好往来,它将维系人们心灵深处的感应,会唤起人类心灵共有的美好弦律。友善的最大秘密在于不知不觉中你将造福世界上的每一人。它所散发出的热量足以融化冰雪山川,启开人类的心扉。

8、学会学习

哈佛大学有句名言"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一名优秀的学生,一名会学习的学生首先是一名自主学习的学生,一名能够严格自律、自我管理的学生!

同学们,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品德和素质,那么,"己之所欲,慎施于人"便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这一儒家道德的信条,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实践考验,既是传统文化的魄宝,也是世界和平的宣言,更是人际交往的哲学指南!希望同学们永远铭记在心,并做到终身奉行!

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言稿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教育家孔子曾教育我们一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它出自《论语》。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自我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能够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子贡问孔子:‘人生修养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啊。自我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这句话在阶级矛盾尖锐激烈的时期是不可能做到的。

今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人与人之间多些宽容,少些计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是能够做到的。这还能促进团结,使社会安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有些故事正表现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春秋孙叔敖,幼时在路边看到一条两头蛇,据说看到这种蛇的人必死无疑。他想:要死就死我一个吧,不要再叫别人看见遭殃。于是,他斩杀了这条蛇,埋入了山丘。还有个故事:东晋大臣庾亮,他骑的马里有一匹很凶,有人让他卖掉。庾亮说:“我卖它就会有人买它,那样也会伤害它的新主人,难道因为这匹马对自我不安全,就能够嫁祸他人吗?”

这两人都有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这句话在阶级矛盾尖锐激烈的时期是不可能做到的。今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人与人之间多些宽容,少些计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是能够做到的。这还能促进团结,使社会安定。中华民族的先哲圣人孔子在几千年前,就阐述过类似的思想。今日认真地的思想吧。

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言稿5

《论语》中说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我不想要的,也不能强加给他人。但同样的,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

很多时候,我们喜爱的东西未必是别人所喜欢的,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爱好,一味地强加给别人反倒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中国人在餐桌上有为他人夹菜的习惯,或许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做法能够让客人品尝到更多的美食,是关心的表现。可实际上,这同样也是一种强加的关心,当我们把菜夹进别人碗里时,潜意识里不正是想让对方吃下吗但我们所喜欢的食物却并必须是对方也喜欢的,可倘若拒绝,就可能会被贴上:不给面子,不懂礼节的标签。关心的初衷是为了对方好,可若是并不能让对方感到舒适,那就违背了初衷。

海涅曾说,有时候我们播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骚。己之欲,有时候,施于人,反而是一种伤害!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去,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大学的人不在少数。这一切本该是完美的,可有些捐款者刻意地向电视台寻求报道,借此来展示自我的善心,呼吁更多人加入来帮忙这些有梦想的少年。可与此同时,也让理解捐款的大学生们自尊受损,认为自我理解的只是他人的施舍。捐助者的本意是箱借助媒体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帮忙他们,可却因为未曾研究到被关心者的想法,强加的关心反而伤害了他们。

如今,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关心变成了一种形式,好意变成了一种宣扬自我的手段,越来越多的慈善者不顾他人的感受,昭示天下自我的善心与高尚,这种不顾他人的善良,又和在弱势者的伤口上撒盐有什么区别!

己之所欲,施于人,是将自我认为的善良强加在他们身上,逼得他人不得不理解;己之所欲,勿施于人,是从他人角度出发的善意,有如涓涓细流,长久的滋养着需要的人。

    16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