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醒婷 1158分享

《百鸟朝凤》从表层看是写的吹唢呐,但从深层看,表现的是对中华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正确态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百鸟朝凤优秀范文800字,方便大家学习。

百鸟朝凤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1

电影百鸟朝凤讲诉的是老一代唢呐艺人焦三爷(陶泽如 饰)是个外冷内热的老人,看起来严肃古板,其实心怀热血。影片表现了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这段简单介绍是我在豆瓣上看到的,觉得简洁所以摘抄了过来,下面说说我对于这部电影的观感。

电影一开始的情景就把我带到了儿时,那弯弯绕绕的山路,像雪一样的绵羊,还有那穿着解放鞋蓝大褂的行人。影片中主要讲述的是陕西无双镇唢呐班主焦三爷和他的徒弟以及唢呐由盛到衰的故事,影片具体情节我不一一叙述,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看一下,我说下我对于这部影片之后我的感想。

影片中主要体现的就是两个字,传承。也许在那个年代,这些传承者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的行为代表着什么,他们会为将来的社会带来什么,但是他们对于技艺的坚守却是坚定的。正是因为这些人一代又一代的坚守,才有我们现在的五千年的文明古国。

中国为什么能够在悠悠岁月中屹立不倒,当我看完这部电影,似乎明白了些什么。我们能够从那个茹毛饮血的年代穿越5000年走到现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传承,一代又一代。我经常听到小孩子被大人问到你是哪里来的?他说我是妈妈那来的,这是人的传承。当我们坐在书桌前,翻看着古人留下的作品,这是他们对于我们文化的传承,当一个老人拿着剪刀熟练地剪出一个图案,对着旁边欢跳雀跃的小孙子说,你喜欢吗?这是物质文化的传播。而正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让我们这个国家走到现在。

传承这两个字不仅仅代表的是精神,还有品质和人性。在百鸟朝凤这部电影中两个新生代的唢呐徒弟游天明和蓝玉。蓝玉天性极高,很快掌握了唢呐的技巧,但是性情不稳定,所以最后焦班主把唢呐传给了游天明,因为传承除了天赋,更看重的是品质和精神,正是因为焦班主的决断,唢呐在游天明的坚持下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说传给蓝玉,结果或许会是另一种。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匠心精神越来越难,正是因为他难,显的更加可贵,随着西方文明的崛起以及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世界,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好的事情,因为,只有走出去才能了解世界,才能更加好的让自己对于这个国家更加的了解,才能做出更好的改变,这样才能进步,但是现在更多却有了本末倒置的效果,一味的否定自己国家的东西,而毫不保留的拿来主义正在让这个国家变味。圣诞节万圣节越来越热闹,而春节中秋节却成老一代人的节日,一些自己国家的语言还没学利索的人却抢着学英语日语,越来越多的男的开始了化妆戴耳环。最近疫情很多国外回来的留学生竟然连白开水都喝不了,更有部分人大叫着要民主。

一个民族和一座大厦一样他需要有一个根基,而这个根基就是一代代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一代传一代,一代接着一代的改进,而我们现在正在抛弃他们,我们抛弃的不止是老一辈人的坚守更是我们存在下去的根基。

影片中有几个镜头让人心酸,在一家白事上面,唢呐与西洋乐器同台竞技,那些小年轻为了看舞台上乱扭的豹纹女竟然将唢呐摊子给砸了,焦班主看着满地的唢呐碎片紧锁着眉头,因为他不明白怎么会这样。游天明在西安看到一个吹着唢呐的那老人,当两个学生在老人面前丢下钱的那一刻,游天明迷茫了,他此刻的内心或许也在想他的坚持是对不对,当游天明回到村子,站在师傅坟前吹起百鸟朝凤的时候,那一刻我想他的内心不再摇摆。

传承不只是品行和精神,还有改变,一味的继承而不加改变不叫传承,那就拿来主义,这两个字承载着无数人的思想,所以有人说中国人缺乏思想我不认同,就比如人是哪来的这个问题,老子说道生万物,而道本身就有很大的思想空间,不会说道生万物后就把这个问题变成了一成不变的答案,如果你还想具体追问人是哪来的,那么只要我们顺着族谱去追踪,你的根最少可以向前推几千年。相对西方文明就不一样了,人是哪来的,上帝创造的,上帝哪来的?他们是更高于人的一个维度的人。你就并不用在思考了。所以我们这几年的留学生出去的人,他们并没有把一些精华带回来,而是一股脑地把其他国家的东西带回来,不管这些东西是放在厕所还是茅坑,看看现在的快餐文化吧,现在读书更加的方便,但是没有几个人写出深层次的东西,去书店你会发现畅销书占50%,而这百分之50很多内容是怎么让你一夜致富,怎么能30天赚到50万……

影片最后,当游天明对着师傅的坟头吹着百鸟朝凤,师傅的身影慢慢站了起来微笑的转身那一刻,我先很多观影人内心都会平静很多,因为正如影片,现在虽然这个社会稍许浮躁,但是总有一些人,他们在坚守着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他们才是这个民族存在下去的原因。

百鸟朝凤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2

以往在电视上看音乐节目时,见到民乐演出,大都抱着一种不屑一顾的心态。在我看来,民乐多半是那无止尽的喧闹抑或是沉闷单调的空乏。但在看完《百鸟朝凤》这部影片后,我对民乐的态度不似从前。

游天鸣十三岁那年,父亲带他去水庄无双镇上找有名的唢呐师傅,请师傅收天鸣为徒,师傅最终答应了。在其后漫长的十载光阴里,天鸣随师父认真学习唢呐技艺,成为师傅认定的继承人,学到了那极其荣耀的“百鸟朝凤”,懵懵懂懂地担任起了游家班的当家。然而岁月蹉跎,时代已变,吹唢呐这项本领不再风光,游家班解散,师傅病逝,只剩天鸣一人尽余生将唢呐技艺传承发扬。

影片中,天鸣见识的第一次出活是在金庄葬礼上。金庄村长离世,儿子恳请师傅吹一首“百鸟朝凤”,钱不成问题。师傅却笑着摇摇头,不过多言语。专用于白事上的“百鸟朝凤”,排面大,气势足,受用的人必是口碑极好,非常人能享有,师傅不认为金庄村长有这个资格。

天鸣第一次出活是在朋友的婚礼上。已不再是小男孩的天鸣依旧保持着孩提时的淳朴善良,将自己所挣得的钱大多分给了一同出活的伙计,用剩下的钱为师傅买了烟叶,给师娘带了布匹,领着点心去拜访师傅。师傅很高兴,拉着天鸣畅饮珍藏了二十年的佳酿。天鸣未醉,师傅却是醉醺醺的,将一箱师传的唢呐尽数交给天鸣,自己又拿起一只唢呐吹起来。他微眯着眼,摇着身子,陶醉在这跟了一辈子的唢呐声里,好似回到从前风光无限的、吹唢呐的日子,面颊红红的,皱纹舒展,眉目间流露欢欣,头上的白发清晰可见,悠长激越的唢呐声充斥在整间屋子里。突然,师傅一个趔趄跪倒在地,天鸣正欲上前搀扶,师傅却借着酒劲扳开他的手,道:“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说完便呼呼大睡,昏黄的灯光下,师傅咧着嘴憨憨地笑。

时间不舍昼夜地向前奔去,游家班还是不如新来的洋乐队受欢迎。又一次出活,洋乐队一到,众乡邻的目光顿时集中在他们身上,游家班也不服气,与洋乐队似打擂台一般比了起来,纵使他们面前无一人驻足观赏。比到后来,几个年轻人走上前来,冲游家班说愿意出双倍的钱让他们别再吹了,天明定是不同意,几人间的推推搡搡转变成了两伙人之间的混战。师傅坐在后头目睹一切,却见他慢慢走过去,蓦地弯下身子拾起那被踩得变形的唢呐,眉毛拧在一起,不解与忧愁浮现在苍老的面庞上,师傅的时代早已匆匆落幕。

在那之后,游家班几个师兄弟相继离开,虽不直说,但大家都明白当今想靠吹唢呐谋生是近乎不可能的。不久,窦村长驾鹤西去,想请师傅他们吹唢呐,却是凑不齐人。师傅怒火中烧,带着天明一块去找人,正好撞见二师兄收拾好了行李准备外出打工。二师兄先是一怔,神色再由愧疚转向颓然,颓然转向麻木,他还有家,他也要吃饭啊。师傅恨铁不成钢地瞪着二师兄,猛然夺过师兄手中的行李,将里面的衣服一件一件甩在地上,像是泄愤,又像是在寻找师兄行李中是否有唢呐,寻找唢呐在二师兄心中是否有一席之地。二师兄紧紧抿着嘴唇,跪着捡起衣服,又跪在师傅面前,心甘情愿地挨了师傅一脚。

后来,八台勉强凑齐,就连天鸣父亲也参与了进来。在窦村长的丧礼上,众乡邻身着丧服,跪坐在地,只听师傅高声道:“窦村长杀过鬼子,剿过土匪,带火庄人修水库,让石头压断四根肋骨。这样的人,受得起百鸟朝凤。”这首曲子,是师傅领的头,师傅本想让天鸣来吹,天鸣却发着烧。师傅正襟危坐在木椅上,用苍老的嗓音喊道:“百鸟朝凤,敬送亡人!”说罢便举起唢呐开始吹奏,唢呐声同师傅一般苍老悲凉,古朴而有力,众人注视下,场面肃穆而哀伤。天鸣望向师傅,却惊恐地发现师傅的血顺着唢呐滴落在地上,师傅一口血猛地喷出来,仍是不准备停下,转过头去冲天鸣无比严厉道:“接着吹!”演奏的伙计都站起身来,师傅坐在中央卖力地打着大鼓,半晌,抬头去望身旁流泪吹着唢呐的天鸣,唢呐声荡气回肠,师傅露出了欣慰的笑。

去了医院,天鸣这才知道师傅已是肺癌晚期,时日已不多。师傅让天鸣卖了自家的牛,为的是让天鸣去置办一套新家伙,他靠在被褥上,面庞再无当年醉酒时的红润,似那燃尽的木柴:“你该把游家班再撑起来,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但这一腔热忱尚未能使师傅的夙愿实现。天鸣去省城着原来的伙伴,他们却再也没了演奏的能力:二师兄在工地上干活断了一根手指,三师兄在石棉瓦场干了半年,咳得厉害。城市里,吹唢呐的老人坐在屋檐下乞讨……伙伴们都劝他留下来:“留在城里打工总比在农村吹唢呐要强。”朴实的天鸣只是说:“我跟师傅发过誓的。”城市里的喧闹繁华与他无关,他的心里装着一片净土,一片只有唢呐的净土。

青山黄土间,师傅的墓在一座小山丘上。天鸣穿着参加红事时穿的衣裳,手中的唢呐系着红布,或许是在为自己守住了自己的誓言而向师傅证明,想要回到自己第一次出活后与师傅一同庆祝的时光。他直起身子,眼角被泪水润湿,在师傅的墓前再次吹起这荡气回肠的百鸟朝凤。这样的人,受得住百鸟朝凤。恍惚间,他看到少时在师傅家院子里师傅俯身教自己吹唢呐的模样。回过神来,泪光迷了眼,他看到师傅坐在木椅上,深深地望着他,听着曲子咧嘴一笑,便向看不清楚的远方走去。那一笑,同当年师傅喝醉酒的笑不一样。泪水滑落,师傅的时代、唢呐的时代,天鸣无法守住。

师傅一生里,不为富贵的金庄村长奏百鸟朝凤,却自发为火庄窦村长奏上一曲百鸟朝凤,对人品的要求也体现出他对唢呐文化的敬重。这也是师傅当初选天鸣为继承人的原因,天鸣多的是沉稳踏实,坚定执着,朴实善良。拒绝金庄村长是师傅作为唢呐匠人对唢呐艺术的追求,也是他坚守的匠人精神与风范。他与天鸣将唢呐揉进血肉,融入生命。

有关传统文化的发扬的传承与发扬,不仅仅是师傅和天鸣在倾力奉献,还是无数怀揣着赤子之心的匠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追求。时代的滚滚洪流中,社会发展不断向前,传统文化多数抵不过时代更迭下汹涌的浪潮,终是迎来残破甚至消亡的命运。吹唢呐、打太极、唱戏、捏泥人……这些我们看起来陈旧过时、不够有格调的事情,有的人坚守了一辈子,在传统文化日益式微的时代,他们“守的是信仰,熬的是命”,或许孑然一身,仍存傲骨,不受功名利禄污浊,悄然驻守着一盏盏属于传统文化的长明灯。无数竭尽毕生心血的匠人在新旧文化碰撞的今日奋力在时代的波涛中激起传统文化的浪花,他们值得我们的敬重。

百鸟朝凤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3

《百鸟朝凤》讲的是唢呐匠的故事。唢呐作为一种中国乐器,是古时候的礼制的延续。红白喜事,不同场合、不同社会地位,排场和所奏曲目也不同。普通人家过世,吹四台,富贵人家吹八台,而德高望重者过世才可吹奏“百鸟朝凤”——一首难度高、气势浑厚的大悲之乐。

电影开始时的1983年,还是唢呐匠备受尊重的年代。但与其说尊重的唢呐匠,不如说尊重的是“礼”。那时候的婚礼请唢呐班来演奏,是要对唢呐师行迎师礼的。主角焦三,就是这样一位备受尊重的唢呐匠。因为在无双镇,只有他的焦家班会吹“百鸟朝凤”。

但焦师傅逐渐老去,他需要把手艺传给一个“把唢呐吹进骨头缝儿”里的人。这个人就是他刚收的小徒弟,游天鸣。游天鸣十几岁到焦师傅家,从吸水学起,到学会用唢呐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鸟叫,最终二十几岁学成“百鸟朝凤”,从师傅手中接过焦家班,自立门户为游家班。  游天鸣自立门户应该是在1995年左右,那时候改革开放已经十几年了,全国都在搞经济建设,大家一致向“钱”看。老辈儿的规矩,婚礼丧礼的礼制,都没人在意了。唢呐匠作为礼制产物,自然也不再有当初的江湖地位。游鸿明自立门户后的第一次活儿,是小学同学的婚礼。演奏时的太师椅变成了长板凳,入门时的迎师礼变成了大红包。导演用钞票,展现了物质对精神的侵蚀。

有人看过电影后说备受鼓励,要开始保护民族文化,复兴民族文化。我当然不否认这点,唢呐是非常有特色的中国民俗乐器,更不用说背后的礼制曾经是非常先进的国家、社会制度。但看过电影中令我感触颇深,几次落泪的不是因为这是中国的文化,而是我看到当一个人心中有了“应该怎样”的信念的时候他的人生状态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准备去看这部电影,你不要想着这是一部拍中国唢呐匠的电影。你可以把唢呐换成小提琴,换成油画笔,甚至换成寿司。不要去挖掘“民族”的东西,不要去从唢呐中找“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就仅仅是看一个人喜欢一个东西喜欢到极致,是一种什么状态。  电影中两个场景触动我最深,恰好体现了这种匠人和个人的精神。

第一个场景,是游天鸣

和小师弟蓝玉在草房里睡着了不慎失火。天鸣从火中抢出了师弟的唢呐,但火势太大,天鸣来不及拿自己的唢呐。焦师傅闻声赶来,看到天鸣手中空无一物,蓝玉手里的唢呐完好无损,愤怒难忍给了天鸣一个耳光,厉声说道:“告诉你的唢呐离口不离手,唢呐呢!”天鸣老实不敢说话,蓝玉见状向师傅解释到,自己的唢呐是天鸣从火力抢回来的。焦师傅听完便消了气。

百鸟朝凤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4

阴天的午后,回西安的高铁上看完了这部《百鸟朝凤》。

游天鸣拜师焦三爷学习吹唢呐,十二三岁到二十四五岁,短短十几年间,经历了唢呐的兴与衰,也反应了时代的极速变化。

游天鸣的父亲因为自己小时候梦想学唢呐没学成,硬逼着自己的孩子去学唢呐,反应了那个时代的人对这门手艺的敬重与喜爱,还有执着(天鸣爹也是从小就喜欢唢呐,有了孩子还没变),同时也点出了那个时代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下一代。

天鸣拜师时,爹爹摔倒头上受伤流血,天鸣摸着爹的伤口流泪了。焦三爷被孩子的情所打动,后续也有多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师傅与徒弟间的相惜表现的非常多,师娘对天鸣的疼爱,师娘不忍师傅只给了天鸣半碗饭,提醒到孩子正长身体,天鸣爹可是给足了饭钱的(那个时代的媳妇儿的家庭地位影响了她的说话方式),师娘给天鸣缝了唢呐布袋。雷雨天,师傅师娘到处找一直在芦苇岸边练习吸水的天鸣,师傅将斗笠和草帽都给了天鸣,严厉的师傅是很疼徒弟的。

天鸣蓝玉帮忙下地割麦,两个镜头对比了下他俩割的麦茬,蓝玉性子更野一点。树林里学鸟叫,师傅与天鸣对歌(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生命的对歌,用心感受每个生命的不同),师傅出题考徒弟,蓝玉与天鸣性子又有了一次对比。天鸣蓝玉麦草堆里学抽烟,蓝玉说那小姑娘真好看(这孩子开窍可真早),天鸣旁边呼呼睡。天鸣虽不情愿学唢呐,拜师后也并没有偷懒耍滑,一直都特别踏实,后来又被天鸣爹点出,天鸣虽小,但是做事情还是有模有样的。天鸣学艺出师后也一直是热爱着唢呐并坚守,也证明了这一点。

焦三爷说唢呐是门匠活,红白喜事热闹,也给田间地头忙碌生活的人在闲暇时解解乏,唢呐是真正的民间艺术。在天鸣自立门户第一次出活回来后,去看望师傅师娘,师傅高兴的打开了二十多年的陈酿白水杜康(好喝不),醉吹狂颠,恣意汪洋,镜头随人物摇摆,好不欢快(目测是人抗着摄像机跟拍的,这段的摄像师给个大写的赞,导演的功力不禁膜拜)。师傅说,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然后呼呼大睡(这段吹的真的是很好听)。非常喜欢这一段对师傅真性情的大特写,是个大转折段,也道出了如今没规矩的一些现象,唢呐行业不再景气,新生事物的竞争等等。

蓝玉,天鸣的爹妈,都劝过天鸣改行,天鸣对他妈说,我答应过师傅的。要出活,师兄弟却都不愿去,师傅来了一顿骂。行业和团队都报出问题,天鸣和师傅内心极其悲凉又无奈。师傅垂垂老矣,恶病在身,代吹《百鸟朝凤》从唢呐里飚出血来,不放弃对唢呐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抗争。傅正局长(这个称呼有点想笑)来说唢呐申遗的事儿,师傅在病床上急切的要求天鸣答应。随后天鸣去了西安,在城墙上,蓝玉和妹妹讲述新生活的计划并邀请天鸣一起干,天鸣又一次说,我答应过师傅的。回去后,师傅去世,天鸣在坟冢前吹唢呐为师傅送行,天鸣回忆了师傅醉酒吹曲的景象,似与师傅对歌,又像是吹了同一首曲子,拜师与送别都在流泪,只缘一个情字。师傅的幻像是从太师椅起身转头远走,我的理解是,师傅不再强硬要求天鸣怎么做,一切由他自行选择。

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场面,更多的是平铺直叙的写实和细节表现,却让我几欲落泪。梦想的执着,时代的变迁,极速的变化让人无奈。一个行业从几百年被世人尊敬传承到没落排挤被替代,梦想还在,时代却异样,连传承都成问题。

除了传统手工艺,很多行业都遭遇了这样的问题。吴天明导演深深体会到这一点,电影行业里,商业片的逐渐盛行让真正的电影人格格不入(《百鸟朝凤》的票房也是个很好的例子)。现如今各种抓IP的,为拍电影而拍电影,却能够很容易获得市场好评,票房动辄数亿上十亿。其中也有我小小的几张电影票的贡献,太多片子挠你痒痒搏你一笑,而非触你心底。但是大多数人的心态是能够搏我一笑就可以了,害怕的是你让我笑都不笑。花几十块钱用一两个小时逗我一笑,也值。是因为我们的内心匮乏才需要这样的冷笑话吗?还是因为我们抛弃了大多美好的东西只被眼前事物所吸引?能让你常常回味的是什么?

世事慌乱又匆忙,记得面对自己的内心,跟自己多多交流,问问自己,什么才是对我们最重要的?

喜欢的一句话分享出来。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发型永不乱,白鞋永不脏。

百鸟朝凤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5

寒假中,我观看了吴天明导演的作品《百鸟朝凤》。

该影片讲述了在陕西的无双镇里,吹唢呐这项民间艺术,不止于娱乐,更是用在了丧事上,以示对故者的一种人生评价——道德平庸者只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的吹八台,只有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而整个无双镇,唯有焦三爷会吹这“百鸟朝凤”。

年幼的游天明成为了焦三爷众徒弟中的一员。但他肯吃苦,勤于练习,师傅更看重的、他所拥有的便是他骨子里对唢呐的喜爱和高尚的人格,因此,游天明成了唯一习得“百鸟朝凤”的接班人。但后来,随着西洋乐器的冲击到来,适逢大事,村民们越来越少的选择请唢呐班,而是选择更震撼的西洋乐队。游天明不愿唢呐就此没落,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影片结尾,云天明成功申遗,成为了唢呐非遗继承人。

这部影片给我的震撼与感动,绝不仅限于其画面的宽阔、人物内心的细腻、背景音乐的穿透力,而是在于他的思想主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四面八方的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世界甚至改变着中国传统文化。从欢乐圣诞节到情人节,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火,而传统的中国节日却渐行渐远。尤其作文https://wWw.ZuoWenwang.Net/是商家更是津津乐道,特别是圣诞节,无论大街小巷,热闹程度,有增无减;中国传统节日日渐清淡,端午重阳元宵,越来越不被重视,在电影院,美国大片、日本动漫成了众多观众的选择,国产片却常被冠以“烂片”的称号……

对此,我们要做的是保护与继承。可以改变的是文化的内容,但不可以改变文化的精髓。影片中,年迈且患有肺痨的焦三爷为演奏百鸟朝凤,一口鲜血喷出,这是对艺术的坚守,更是对文化的献身!正如焦三爷所言:“这秦川大地,不能没有唢呐!”我们传承的文化,是随着血液继承下来的一种品质。回看当今,各种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影片、节目譬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不断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学习……“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的人,才能拼了命把这活儿保住,传下去!”只要我们拥有继承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相信传统的种子定会在天朝大地上永远生根发芽!

影片到最后,在师傅焦三爷坟前,游天明满怀悲痛地奏响了惊天动地的“百鸟朝凤”云雾中,师傅坐在太师椅上,微笑地看着徒弟,面容骄傲地听完了整曲,罢了,起身,头也不回地消失在远方……

那一刻,我意识到,传承的精神已在我心中永恒。

    相关文章

    158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