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醒婷 1158分享

电影《驴得水》是由舞台剧《驴得水》改编而成的喜剧电影,说是喜剧,但我觉得更像是以喜衬悲的悲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驴得水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方便大家学习。

驴得水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1

这是在豆瓣的第一篇也极有可能是最后一篇影评,不,应该叫做观后感,我能评价什么呢,无非是坐在一个观众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所见所想,虽然这也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我太懒了,看到好的片子往往是默默感动5分钟或者暗叹牛逼,看完了烂片也就是随口骂娘抛之脑后。只是《驴得水》这个片子看的我胸闷,从张一曼看到镜子中短发的自己发出那一声崩溃的哭嚎开始,到周铁男坐起来发现自己没死开始抱着特派员的脚磕头变得严重,再到孙佳扶起对着自己跪下的父亲说出“孙校长,我未婚夫的死不怪你”变成了疼,直到最后校长三人恍若无事的准备着新学期的一切时那一声枪响。 ,这口气真的窝住了,上不去下不来,疼的难受……

只是,这部电影真正要说的是什么呢,给观众讲了一个民国时期的好玩故事?还是借古讽今的来影射些什么?亦或是告诉我们不要撒谎,一个谎言要100个谎言来圆?我觉得,这部电影真正打动我的,是让这些代表着幻想、倔强、贪心、浪漫、渴望的小人物被强大的现实杀死,而后重生。只是在重生之后,你也不再是原来的你了,这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身边的人,不仅仅是感同身受,已经是切肤之痛了。  最早死的是裴魁山,在张一曼“睡服”铜匠的窗下就被杀死了。一个博闻强识,情根深种的小男人被自己喜欢女人的 声杀死了,活过来的,是一个把贪心变成了贪婪,处处透着自私、利用与谄媚的怪物。

第二个死的,是铜匠。这个曾经淳朴的汉子享受过了念念不忘的温柔,内心早已经和一个愚昧而无知的手艺人渐行渐远。当他的生活仿佛有了一个遥远而美好的幻想时,却被那一弯卷发的一句“牲口”杀死了。从此,铜匠没有了纯真和憨厚,有的只是一个复仇者的怒火和一个谦卑者的不择手段。

第三个死的,是张一曼。经历过裴魁山的骂,自己的打。其实这时心里都在暗暗的说“撑住”,直到铜匠说要剃光她的头发,心里才咯噔一声“坏了”,果然,随着校长手中剪刀起落,张一曼的自信、快乐、信仰和生命,都被一页页的撕毁了。就像一个精美的娃娃,被熊孩子扯掉了衣服、薅掉了头发、掰折了胳膊、扔掉了腿,又毫不在意的丢进了垃圾桶里。从这一幕之后,后半的电影,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紧跟着张一曼死去的,是周铁男。这个倔强、仗义、冲动的大男人,被一颗没有打入身体的子弹杀死了。他躺在地上的身体,随着孙佳尖叫着往回冲曾经有着那么几分壮烈和神圣。但紧跟着,你会看到,这一枪还是把他打死了,打掉了他的蛮横、义气、尊严和爱情,还打掉了一箱弹力球……

最后一个死的,是孙佳。单纯、天真、善良又耿直的小姑娘,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真心实意的照顾着“驴得水”却又对驴被杀了吃肉毫无办法。曾经觉得这个小姑娘不懂事,两次大喊大叫都坏了事。但看着自己的老爹对着自己下跪恳求,还是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和坚持,帮助老爹演完了戏……还是那句“孙校长,我未婚夫的死不怪你”,那个有坚持、有原则、敢担当的小姑娘就消失了,而1942年的延安,多了一名叫孙桂花的年轻女党员……

或许整个影片中,唯一坚持住没有变化得就是孙校长吧,为了维持住自己的学校和自己荒诞的梦想不惜一切。可是谁又能知道,现在的孙校长,是不是已经死过了呢?

驴得水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2

在魔都看简单生活节的那几天,平大哥邀我看《驴得水》的帝都试映,遗憾错过。关于这部名字略微诡异的电影,平大哥跟我说:“你的质感最合适了。”今天偷闲跑去电影院一看,果然喜欢得不得了。正如两极化的网络评论所言,是有一点过于舞台剧化,因为原作太过成功,编导又都是电影界新手,但绝对瑕不掩瑜。如果你事先没看过舞台剧版、又对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不太了解的话,那份震撼感会更强烈。小时候读《射雕英雄传》,最喜欢的一段,是黄蓉陪郭靖在牛家村的密室内运功疗伤,七天七夜里,各路人马纷至沓来,你方唱罢我登场,就像是在读一部微缩版的舞台剧!看《驴得水》,也有类似的感受,主角轮番上阵,高潮也是一浪接一浪,包袱抖个不停,表面上在为观众制造笑果,实质是为了埋下伏笔,稍不留神你便错过藏在字里行间的大量隐喻。

时代女性一曼,生错了时代。她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喜剧。从卓别林到周星驰、黄子华,所有优秀的喜剧,其实本质里都是一部悲剧——故事里的人在笑得很大声,你却陪着一块掉眼泪。《驴得水》也不例外,被“开心麻花第二部”骗进场的路人观众,大概会在半路看得直接噎住。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四位犹如武侠小说中的隐世落难高手,各自怀着无法洗脱的人生污点,也带着对教育的理想跟抱负,在人烟罕至、严重缺水的西部干旱地区开了一家学校生源不足,老师们就捐出自己的工资当奖学金,鼓励学龄儿童入学;教学经费短缺,校长甚至不惜给学校里的那头驴伪造一个“吕得水”的教师身份,以多出来的第五份公饷把学校经营下去。就像古代被流放的文人雅士,每一个老师似乎都身怀半点绝技,但最后却斗不过这个时代。

即使已经躲到了世界尽头,残酷的现实还是没有放过他们。一曼幻想中的那场新学校落成庆典,一共出现了两回,我的眼眶也就湿了两趟:三位老师、一个校长外加校长的宝贝女儿,五人穿上一曼亲手缝制的红色间条校服,神采飞扬地在阳光中留影……那可能是在那个年代,永远也无法实现的一个梦。特派员的精神面貌,是不是跟黄土地上很大一部分的官员,有着相同的一副嘴脸?这部戏的舞台剧版海报上,印了这么一句话:一切知识分子都是纸老虎。戏里的国民政府教育部特派员也说,知识分子有点脾气,可以容忍,但是……没办法说服这些知识分子同流合污的长官,最后掏出了一把枪,露出险恶的原形。而原本愤世嫉俗桀骜不驯的铁男,也被擦枪走火的一枪吓得变成了摇尾乞怜的走狗,连同伴险些被强奸也再不敢发声。

这也许是整部戏里让我最伤感的一幕。有多少所谓的“知识分子”,最后就像杨绛先生的《洗澡》里所写到的一样,混成了连自己也瞧不起自己的那种人:彼此指着对方的鼻梁破口大骂,互相检举互相揭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澡”周而复始地一次又一次洗下去,即使有幸披上貂皮大衣,你可能也不再认得自己到底是谁。这是一个有着“焚书坑儒”、“文字狱”传统的国度,上下五千年来,历史不断被史官改写、涂抹,最后只有少数的人,记得那些真正发生过的事。遗忘就意味着背叛,不在意前车之鉴的话,载舟的水当然也能一次又一次地覆舟。《驴得水》的编剧,借助小女孩佳佳之口,发出了微弱的呼喊:“过去的如果就让它过去了,未来只会越来越糟!一曼与老裴的“下雪”谈情戏,是整部电影里难得的浪漫。《驴得水》的真谛:“

如果懂得中国人的不讲原则聪慧利己,看透历史的反复吊诡悲喜交加。”有的人如鱼得水,在乱世里混得不亦乐乎,穿梭于各色人等之间游刃有余;有的人则如驴得水,得物无所用,只有驮水的命,没有喝水的份。多时候,知识分子就像是那一头要走二十里山路驮水的驴吧:驴棚可能会被一把无名火烧掉,驴肉甚至可能被无知的愚民分吃一空,驴命也总是危在旦夕……但这就是驴的使命与天职。如果说“有教无类”,那么知识到底是不是真的能改变命运?为什么小女孩会哭着说“我把人教坏了”?到了最后,也许一切都是:如驴驮水,冷暖自知。忘掉2016年那些让你郁闷不已的国产烂片吧,愿意从老祖宗的教训里学习反省、摸出门道的华语电影,就从《驴得水》开始。《我要你》MV 老狼版本的《驴得水》主题曲《我要你》,MV中令人念念不忘的女主角一曼,也是“理想主义”的象征。

驴得水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3

嬉笑怒骂间用荒诞的喜剧色彩所酝酿的悲情,使《驴得水》既能逗人捧腹,更在针砭时弊的同时拷问已人性的盲点,固然电影在形式上有着过重的话剧痕迹,但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剧本夯实,耐人寻味恳切的黑色喜剧。

电影伊始将时代背景定位于民国一个偏远山村的学校中,校长和三个老师共同合谋了用一头拉水的驴虚构了老师“吕得水”。以此向教育局多领取一份薪水,但怎料教育局特派员来校视察,于是一场用目不识丁的铜匠冒充吕老师的荒诞事由此展开,而为了圆谎而继续编制的谎言,既成为了电影推动剧情的动力,也为其悲剧性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随着这一谎言的持续发酵,这个在特定环境中对知识分子的颠覆和教育腐败的抨击,通过本就并不牢靠的教师与铜匠的同盟关系,使故事变的越发幽默且赋有深度,看似道貌岸然者的愚昧,为了实现所谓梦想的不择手段,最终令电影中每个人本自美好的预期被逐个打破,人性也在贪婪面前彻底沦丧了底线,其丑恶淋漓尽致的展现,构筑了电影极为出色的内在纵深。

谈及这部作品,不可不提的人物便是任素汐饰演的女老师张一曼,她在电影中既担负了诸多的“有料”笑点,也成功塑造了了电影最为矛盾的一个人物形象,张一曼看似放荡的背后,却有着一颗纯真之心,但也正是这样的一份纯真,让她成为了这场用喜剧粉饰的悲剧中最为悲情的人物,这实则甚令我感觉电影中的张一曼与《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玛莲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则是前者凭借于美貌,而后者则是幽默与性格的使然。

如同一场话剧般的表现形式,其实并不是电影的缺陷,这正如《狗镇》这般另类的作品一样都为人拍案叫绝,《驴得水》的问题其实是在于并没有处理好将话剧演变为电影的过程,在电影时长过半后,很明显的能令人感觉到剧情开始了强硬的大幅跳跃,以此引发的人物转变突兀,使人性经不起细致的推敲,最终命题的着点也变的稍显生硬。

无论如何,这部电影或许存在着微瑕,可仍旧瑕不掩瑜,鲁迅曾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而借驴讽今的《驴得水》显然正深谙此道。

驴得水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4

《驴得水》是由同名话剧改编的喜剧电影,以“讲个笑话,你可别哭”的口号和荒诞讽刺的情节赢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大获全胜,影片对于各个人物的刻画和社会现实的讽刺一针见血,不同于一般喜剧只是观影过程中的开怀大笑,《驴得水》更让观众能在大笑中感受到社会现实的黑暗,感受到每个人物的喜怒哀乐。《驴得水》凭什么做到这样?我们可以分别在内容和拍摄手法上做一个分析。

从内容上看,《驴得水》讲述的是民国时期一所偏远的学校中,校长和几位老师虚报一头驴为老师冒领薪水以便解决学校各项支出,之后为了圆这个谎话而发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影片中人物不多,主要人物有校长、特派员、铜匠、张一曼、铁男、裴魁山、校长女儿佳佳、美国慈善家罗斯先生、铜匠老婆等。校长是一个一心为实现自己农村教育事业梦想而可以舍弃一切、不顾一切的人,为了掩饰吕得水老师的谎言和维持这个学校,设计铜匠变老师的闹剧、舍弃了张一曼、甚至舍弃了女儿佳佳,他是个固执倔强、一意孤行、听不进他人意见的梦想家;特派员是腐败的国民政府的一个缩影,克扣美国慈善家罗斯先生的善款,他恃强凌弱、仗势欺人而目不识丁;铜匠是个可怜又可恨的人,影片中甚至未曾出现他的姓名,仅仅以铜匠替代,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底层人物,愚昧而麻木。他原本本着善良的心意帮校长假扮吕得水老师,又在张一曼的“睡服”下维持着这个谎言,在老婆的闹事和张一曼的绝情下对张一曼产生了极大的恨意,他决心报复开始了真正悲剧的开始;张一曼是个潇洒多情的女子,她与裴魁山有着恋人之实而又拒绝恋人之名,为了维持校长的谎言“睡服”了铜匠,为了学校又绝情的奚落了铜匠,最后却被校长剪了头发而神志不清,成了影片最大的悲剧;铁男是个热血青年而又攀附权贵,初期他是校长的坚定支持者,对其唯命是从,之后被特派员的枪吓成了一个胆小鬼,转而依附特派员。他像一颗墙头草,看似满腔热血刚正不阿,实则擅长依附权贵,打压弱小;裴魁山是一个有思想但是懦弱而自私的人,被张一曼伤透心之后转而和铜匠一起报复,他在几个老师中学识最渊博,但也最自私,他是当时社会许多文人的代表;校长女儿佳佳,是一个善良而幼稚的人,她悉心照顾着那头驴,她对于社会有很多的幻想却没有认清现实,她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在一幕又一幕闹剧下伤透了心决定离开;美国慈善家罗斯先生,对于中国社会没有足够的认识,是个不够聪明的慈善家;铜匠老婆,一个泼辣的妇女。

从拍摄手法上看,影片依旧保留着话剧的特点,整部影片场景仅限在一个小小的学校,对话带有话剧特色,其中穿插一些小黄段子。片中有大量的远景和全景镜头,中间穿插一些特写镜头和对话。值得关注的是,影片内容分好几块,第一块是特派员第一次视察前,第二块是特派员第一次视察结束后三民小学规划未来,第三块是美国慈善家视察前,第四块是婚礼前后,每两块内容过渡的期间影片都会安排一个夜晚来推动情节的进入。第一次过渡是众人教铜匠如何冒充吕得水老师,之后成功瞒过了特派员的视察;第二次过渡是众人商量如何使用驴得水老师工资以及张一曼“睡服”铜匠:第三次过渡是特派员和学校众人吃驴肉,特派员威胁众人好好配合以骗过罗斯先生。每一次过渡都为前一部分内容做了小小的总结,并为下一部分内容埋下了伏笔。这与话剧的特点也不无相关,好比一幕又一幕的场景,每一幕结束会有一些过渡的内容。最后在影片的结尾,回忆了三民小学之前的点点滴滴,又以画外音(字幕)的方式交代了众人物的结局。

总而言之,《驴得水》是一部带有很浓重舞台剧特色的影片,以喜剧的形式讲悲剧,辛辣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一部质量上乘的电影。

驴得水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5

《驴得水》这部片子是朋友介绍的,当时我一听这个名字感觉很奇怪,也误以为它是中国式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片子。然而,这个朋友有很好的鉴赏审美能力,我也就有想看这部片子的冲动,看过后,思绪很乱,感觉片子表达的东西很多,人性,爱情,官场,教育等等,每一个角度都有可观可赏的地方!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孙校长为应对教学经济条件拮据情况,想出了“吃空饷”的主意,以一头驴为名申报了教师教学资格,并为其命名“吕得水”,但时间长了就引起教育部门的怀疑,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及考核,他们“一错再错”地假事真做,终于有一次瞒不过了,就找了个铜匠当做“吕得水”老师,从此他们不得不用谎言掩盖谎言,剧情一发不可收拾。

刚开始电影画风是温馨可羡的,几个老师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聚在一起,虽然生活很贫苦无奈,但老师间那种和谐、幽默、风趣的闲聊唠嗑足以弥补这种现实的不足,尤其那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感觉令人向往。然而,教育部的视察打破了这种和谐,铜匠“吕得水”上场了。在最后紧要关头,为了能够照相,圆谎成功,张一曼“睡服”了铜匠,看到此时,感觉张一曼这种女人真的有点轻浮、放荡,也许在之前的剧情中她轻佻、不羁的画面正为此埋下伏笔,让人不觉得有“睡服”情节的违和感。然而,这就是整个故事的导火索。因为,裴魁山喜欢她,嫉妒会使爱生恨,当他得知张一曼和铜匠发生关系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被骗了!他不知道张一曼所想所思,她就是想玩一玩,不受管束,不受压迫,想要自由自在、随性而为的生活,裴魁山憋了一肚子委屈,无处发泄!

当张一曼和铜匠发生关系后,铜匠也喜欢上了她!他没想到自己能够被一个小资女人“喜欢”,而她让他尝到了从没有感受过的“女人味”,难以忘怀!以至于在清晨走的时候,他还恋恋不舍,唱了一首民族式的情歌送给她。然而,一个月后,铜匠的媳妇发现他不对劲时,故事开始转折了,画风突变!

铜匠媳妇来说事的那天,正赶上教育部门第二次视察,并带来了资助方的美国人,为了“顾全大局”,张一曼不得不在铜匠媳妇面前承认与他发生过关系,然而,当铜匠“前无古例”地与媳妇争吵时,也许是张一曼为了维护铜匠夫妇之间的感情,决绝与铜匠的关系,骗他这是在逢场作戏,并骂他“只是一头没见过世面的牲口”。铜匠心凉了,感觉自己被欺骗了,张一曼在玩弄他感情,她无情无义,残忍至极!他却傻子一样的不领会张一曼的良好心意!于是,由爱生恨,爱之欲深,恨之俞切!

从张一曼穿着打扮、房屋装饰曼妙舞姿、浪漫情怀来看,她是一个小资女人,一个懂得生活、有审美有品位的女人,她招男人喜欢,这也是最终不幸遭遇原因,至少在那个时代环境中是这样。于是,当复仇的时机来临,裴魁山、铜匠这些被她骗过的男人,纷纷向她举起了屠刀,尤其是铜匠!《围城》里钱钟书说过,大意是这样的,老实人的报复,就像是白米饭里的砂石,不经意间,会感受到那种绞心的痛楚!铜匠就是那种老实人,他自认为被骗,他开始报复了,就像那粒砂石!想象一下,在广目之下,让人骂她,侮辱她!多么可怕的老实人!最后,在装死的那瞬间,竟然滑稽可笑的为了自身利益活了过来,要求出国留学,娶美貌佳佳!张一曼最终没有没有逃离命运的安排,她开枪自尽了。

佳佳作为一个和铁男一般性格的女孩,为了自己父亲,委嫁给铜匠,还好,铜匠最后自取其辱,教育部官员被惩,这也许是佳佳揭发的,因为在和铁男辩论是非时,她为了正义据理力争,是那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只有她敢与生活作斗争!这种结局,相比那种大圆满的剧情,更真实,真切,这也是打动我的地方吧!

    相关文章

    168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