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有感范文400字

醒婷 1158分享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无疑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之一,语言简洁又不失绚丽,形式单纯又富有条理,主题却含混、多义又极为尖锐。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观后感1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以永恒轮回这一神秘而沉重的思考展开,未灭先亡,如此残酷、美丽、洵烂,让人禁不住心动,然而冷静下来却发现这些残酷、美丽、洵烂毫无意义。我们生命中何其不是有如此多相似而不自知的情景呢?另一个角度看,一切似乎只是在嘲笑!那些生命中曾现的不可被原谅的“血腥”转瞬即逝就是无声的谅解卑鄙的许可,想着顿时心生悲凉,是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那些错误那些罪行该不该被谅解,谁又能给出一个令所有人信服的回答呢?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月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再次重温这句话不禁想到前两天很热的人民日报社评论“失去了奋斗,房产再多也将无家可归”和网友戏谑“失去了房产,奋斗再多也将无家可归”,无往而生,生命的呈现或许真的不是简单的正负之极的区分般简单幼稚。很多事情,不论对错,却看角度,而角度的选择却是最模糊的。

思维的维度,不是只有对与错、是与非;生命的维度,不是只有好与坏、输与赢;价值的维度,不是只有成与败、高与低。 人生而存在于各种矛盾之中,每个人都充满着不确定性,多些信任、多些善意,或许生活终究是面镜子,反射出的是你的美好与善意。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痛痛快快过好此生,当可以品尝着温馨的生命之轻时,不要如此的怀念着曾经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不要徘徊在矫情与矛盾之中,如同想要抓东西的小孩,抓起这个立刻觉得另一个好,放下抓起另一个却很快觉得前者好,两个都想抓却手不够大抓不住力太小。 以上就是我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如果你也看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欢迎你跟我交流。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观后感2

一开始就被图书的书名给吸引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很自然变想起了以前课文中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没有鸿鹄之志,也不喜欢轰轰烈烈。我向往平淡、静谧。所以一看到书名,静静的、淡淡的,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内容会成为昆德拉的代表作呢?好吧!我没有看懂,不知道这书到底是要讲什么?

文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且印象很深刻,“特蕾莎是被人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流送他身边的”,到底是托马斯救了特蕾莎还是特蕾莎挽救了托马斯。

《轻》中还谈到了对爱情、人的心理、政治,脑子不够用。无法理解,看不懂。但是这个书呢,就会让你继续看下去,直到看完还要继续看一遍的魔力。还有一段文字有点印象,记得不清。所以从网上摘录了下来,分享一下。

这完全是一种无我的爱:特丽莎不想从卡列宁那里获取什么,从未要求他给予爱的回报。

她从未问过自己那种经常折磨人类情侣的问题:他爱我么?他是不是更爱别人?他比我爱他爱得多么?也许我妈所有的这些关于爱情的问题,这些度量,测定,试探,以及对爱情的挽救,都有一个附加的效果,就是把爱情削弱。也许我们不能爱的原因,就是我们急切的希望被人爱,就是说,我们总是要求从对象哪里得到什么东西(爱),以此代替了我们对他的无所限制和无所求取,除了他的陪伴。

一个问题就像一把刀,会划破舞台上的景幕,让我们看到藏在后面的东西。事实上,这就是萨宾娜向特丽莎解释的自己画作的准确意义:表面上是明白无误的谎言,底下却透出神秘莫测的真理。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观后感3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作者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算是我对米兰·昆德拉作品的初次阅读。

鲁迅先生在书中曾说:细细品读,是一种吸收,一种洒脱,一种愉悦,一种轻松,一种情怀。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就需要我们这般去做。这本书中曾写道:人总有胃痛或心痛。胃痛的话,我们就多吃点饭;心痛的话,我们就多找些简单的快乐。也不要去管生命是轻了还是重了,重就勇敢地扛起,轻就累累地抓住。是啊,沉重,是每个人都想摆脱的,然而当失去那份沉重的时候,那生命的轻,是你能承受的'吗?重与轻是相互转换,不断变化的。历史上一些人看似在承受生命之重,实则在他们心中有着我们无法体会的生命之轻。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的杰作;托尔斯泰则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这些人都遭受了生命的磨难与挫折,可是并没有被其压垮。他们的所作所为像极了书中所写的一句话: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处于当下社会的我们,不更应该如此吗?我们不应害怕生命之重,因为那是你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也不应体会生命之轻,否则你将会一事无成。我们只有将重与轻辩证的融于自身,才能让自己的外表和内心一样强大,从而在复杂的社会中闯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

一本好书,不是给我们一个答案,而是提出一些很好的问题,让每个人用自己持续的时间去体会。而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让我们体会到了———时间的另外一个同义词,就是生命。那么你呢?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观后感4

原著为捷克语,其汉语译本原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后经上海译文出版社再版后更名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轻”与“重”的哲学讨论为开篇。昆德拉将尼采的“永劫回归”,或者党是“重”,与巴门尼德将生命理解为“轻”的思想做了对比。

读书笔记经典词句摘抄:

他回布拉格是因为她。如此事关命运的重大决定仅仅系于如此偶然的爱情,而这一爱情如果不是七年前主治大夫坐骨神经痛的话,也就不存在。那个人,那个绝对偶然性的化身又躺在他的身边了,深深的呼吸着。

读后感心得体会:

思:现在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去辨识是是非非,因为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在我眼中都有两面性,亦好亦坏。从某种角度来讲,我算是理解每一个人,能从他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和接受应该本应该存在的一些事物,又从某种角度来讲,我迷失了自己,根本没有自己关于生活或者其他的事物的评判标准,任何事物都能接受,也就意味着任何事物都不能接受,任何人都可以理解,那是不是任何人都不能理解。

现在的我已经不能像一些人一样,对一件事情,令自己开心的,或者不开心的,从内心爆发出那种强烈的感情,我是淡漠?还是沉沦?

我幻想着自己能够有一点儿自己的主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就像托马斯站在院子中冥想的时候,能够清楚的知道这是什么?自己应该怎样做,而我,迄今为止,都是先做,然后还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是最让人伤感的事情了。

何时才能做到呢?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明白呢?又要明白什么呢?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观后感5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法籍捷裔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写关于布拉格风云变幻中普通人民的生活。书中的两对男女——托马斯与特丽莎、萨宾娜与弗兰茨——贯穿了全书,而“爱情,自由与真理”的人生哲学在全书中起起浮浮,此隐彼现,刻画出了一个虚拟而又真实,逝去而又尚存的“轻与重”的世界。而我,把视线驻留在了爱情之上。爱情的背后,折射出的亦是一个人对生命中自由与真理的选择。

生命孰重孰轻,在布拉格的短暂的春天后显露无遗,托马斯却在这过程中开始了他的爱情,与特丽莎—像个孩子,被人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筐里顺水漂来,而他在床榻之岸顺手捞起了的女人,开始他前所未有地投入的爱情。战争仅随其后,然而托马斯夫妇是幸运的。苏联军队入侵之后,托马斯以自己的名声,被西方医学界同行安排出国,在瑞士获得一个不错的职位。但特丽莎忍受不了国外生活的轻松悠闲,她返回布拉格。托马斯在轻与重之间有好一阵挣扎:

他不断警告自己不要向同情屈服,同情心则俯首恭听,似乎自觉罪过。但同情心知道这只是他的自以为是,还是默默地固守自己的阵地,终于,在特丽莎离别后的第五天,托马斯告诉院长,他得马上回去。院长是帮助托马斯逃离灾难的人,他不理解,他生气了。他质问道:“非如此不可吗?”托马斯答:“非如此不可。”

托马斯选择了对妻子守候,如此坚决,而他的情人萨宾娜却选择了对弗兰茨的背叛,义无反顾。

萨宾娜是昆德拉笔下最有才华,最能洞穿世事人物,她的行为与爱情似乎是参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谜样的“轻”的箴言。萨宾娜是背叛的象征和符号。背叛使她能够直面人生,沉重的人生,在她这里也变得轻盈。而弗兰茨,却成为相反的另一面,成为被萨宾娜背叛得最厉害的人物,而且得不到同情。弗兰茨,一个就读于巴黎的很有天资的英俊青年,20岁时就成为学者,在以后的事业上将一片光明。而且他不满足于学院式的成功,认为书本生活不真实,他渴望与人们并肩游行,同声呼喊,他要为真理和正义战斗。弗兰茨的爱慕,除了情与性,还带着观念色彩。当然,很难说这种观念的成份,应该受到尊重还是轻视。如此,尽管弗兰茨倾注心血来追求萨宾娜,萨宾娜的心中却没有他的位置。当弗兰茨既出于爱情,又出于正义冲动好不容易背叛家庭时,萨宾娜却背叛了他,不留一句话,悄然而去。萨宾娜的背叛是轻的胜利,在某种意义上说,这胜利是巨大的苦难代价之后的报偿:它将无家可归、亡命天涯的人对好心肠的施恩者在精神上的优越感暴露无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观后感6

这本书我读了大概半个多月,他有着一种淡淡的吸引力,读了就放不下了。

一开始想要读这本书,不是谁的推荐,只是看见了书的名字"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感觉很柔很棉,还有一种清新的无力。书里的内容和我想象的有一定的出入,但同样的是我感觉那种无力的轻,无法承受。 我不是很能理解这本书,毕竟我看的书不多,我领略到我所感受到的。 书里有一个词“媚俗”,感触很深,一个有一些可笑,有一些可悲,还有一些无奈的词。萨宾娜嘲笑着“媚俗”,可是她愈加嘲笑愈加讨厌,自己却变成了另一种”媚俗“。这有时候就像宿命一样逃不开。 托马斯似乎是最能理解这种轻与重的,结尾,特丽莎觉得托马斯承受了太多,因为自己的自私,他本是一个自由的人。而托马斯却发现这是所能承受的重,他是明白的。以前所有的“非如此不可”没有反而是自在的。 弗兰茨似乎有些悲哀,直至死亡都没有摆脱他的轻。有时候死亡的来临我们才能明白一切,或者还没来得及明白只能带进坟墓。 书里的人仿佛是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无奈,每一个都不是我们看见的自在,也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托马斯似乎就这样证明了一下自己,至少尊严还在。 我喜欢书里的一句话,不起眼的一句,“人类的时间不是一种圆形的循环,是飞速的向前的一条直线,所以人不幸福,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求。”这句话让我想到了一个老人说没有人是幸福、因为没有人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我觉得这也是“媚俗”的一种。 书里肉与灵。性与爱。我没有多大感触。只是觉得二者不一定要连在一起。毕竟托马斯是很在乎特丽莎的。 萨宾娜似乎是书里最有魅力的女子,也许也没有好的归属。那不过也是我的认为。“媚俗”的认为。 卡列宁最后的那段时光里,似乎他的生命里也有无法承受的轻。他似乎在诠释着所有的人,从特丽莎的眼睛和心。 什么是轻什么是重根本无法比较。也需能承受的那个重才是轻吧。 这本书还有两个名字,我个人还是喜欢这一个。这个最初的感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有感范文400字相关文章: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范文5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范文五篇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作文精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范文1500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心得体会...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范文600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心得体会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心得体 ...

林徽因传有感范文400字

珍爱生命有感范文400字

    相关文章

    199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