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哗与骚动有感范文400字

醒婷 1158分享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长篇小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喧哗与骚动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喧哗与骚动观后感1

看得出来,这本小说写来需要多么高深而又坚实的技巧和结构设计。也可以想象,福克纳经历了怎样艰难而又费神的创作过程。小说不同于电影,时空的交错没办法通过画面、画幅、颜色、景物以及人物的衣着、发型、年龄来区分,这恐怕是这本书写作中最大的难点。如果没有作者的注释(我不知道除了作者谁还能做得出相应的注释),我深深怀疑读者是否能够读得明白,行文中倾尽全力的无缝衔接又要靠注释来帮助理解以致于阅读流畅性被打断,不知道算不算得不偿失。技法上的创新和对全局的掌握当然值得激赏,但不知算不算有意为读者阅读制造障碍了。杰生无疑算是反面人物。

曾有人说,悲剧分为三个层次,1是有坏人,2是突发意外,3是各个人因为自己认识和所知的局限造成的不被知晓的灾难。杰生基本几乎要与1沾边了。但后面的家族人物介绍中,福克纳把他称为“康普生家唯一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可见,心智健全的人是有多么的惹人厌。昆汀对时间的敏感非常有意思,后记中指出他实际上是对“荣誉”的执着和对死亡的热爱,也是很优秀的设定。迪尔西流泪的看到始也看到终,眼泪爬过每一条由时间、牺牲、经历构成的反光的沟壑。(原文写的当然比我好)这部作品无疑是优秀的,这种优质更多体现在技巧和结构上,而在深度上稍微弱了一点点点点,而这可能也是拜前者所赐,影响了对更深层次人心的理解。打个比方,素食馆子用豆腐做出了媲美原版的宫保鸡丁,你赞叹于大厨的巧思和神计,但它比起世界上最好吃的宫保鸡丁总差了那么一点点。小说的名字来源于《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Life...isataletoldbyanidiot,fullofsoundandfury,signifyingnothing”.),所以也不必过分纠结。

喧哗与骚动观后感2

如果没有对大师跪舔的态度和敬畏之心,跳开了译序或是忽略批注,我想你会明白什么叫“书中阵亡”。在读完一周之后,再来回味这本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之作,有种雾霾散去阴沉依旧、残梦初醒枕边水凉之感,遗忘了细节人物却愈发凸现,作品的艺术之美始上心头。“意识流”是这本小说主要的艺术手法之一。

李安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有个片段:在超级碗的明星秀时,一脸严肃、全副武装的比利对着星条旗默默流泪,观众还来不及感同身受去制造感动,结果镜头闪进的却是比利此时和拉拉队性感美女的一脑春梦。如果不了解意识流,可以尝试着借用这个片段快速入门。从一个傻子的意识流开始的第一章,时序错乱、没有逻辑、甚至连续几页都没有一个标点符号(译者太牛了),但对于一个白痴来讲,这却是最棒的意识逻辑,简直是逼真现实性和悲观穿透力的神来之笔,也为后续其他人物的真实呈现做好了有力铺垫。

至于后续出场的其它人物,在多角度叙述方法的描述下,也都形象饱满,各具特色,通篇看似错综复杂但衔接却是天衣无缝。读书和阅人一样,也会有很多的似曾相识。在阅读这本《喧哗与骚动》的过程中,我常常想起几年前翻看过的《旧地重游》,康普生家和布莱兹赫德庄园、昆丁和塞巴斯蒂安、凯蒂和茱莉亚、哈佛和牛津、基督与天主、甚至差不多的故事年代,还有福克纳和伊夫林•沃以及他们各自的意识流。

喧哗与骚动观后感3

多视角叙述,整版整版的0标点符号,弹跳的意识流,现实与层层叠叠的回忆纠缠,在错综复杂的个人表白中逐步推进故事发展,展现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庭悲剧。 这是作者的狡黠,用错位的回忆、堆砌的无停顿,体现人物思想的混乱和繁杂,同时给读者切实的急促、慌乱、躁动之感。

本书通过这三个儿子的内心独白,围绕凯蒂的堕落展开,最后则由黑人女佣迪尔西对前三部分的“有限视角”作一补充,归结全书。三子班吉则是个白痴,三十三岁时只有三岁小儿的智能——他的自白,跳跃,穿插,混乱。长子昆丁绝望地抱住南方所谓的旧传统不放,因妹妹凯蒂风流成性、有辱南方淑女身份而恨疚交加,竟至溺水自杀。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他的自白,可以看出他的残忍和荒谬。

喧哗与骚动观后感4

这本书时间跨度很大、涉及到一个家族中众多的人物。在福克纳这里,只需要用几天里发生的事情,就说清了这么多年来这个家族里的众多事件,这不能不归功于他高妙的叙事技术。而将众多人物与事件集中于数天时间和几个人物,显示的纯粹与精准令人叹服。试想在一个次一些的作家手里,这得写多少人物、多少个晨昏与风花雪月的故事啊!写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如此困难,写一个智障者的内心世界,写其体察、写其对事件、人物,对整个世界的表达,其实又何其艰难!那么,请看,班吉,他,是怎么说出自己的故事的,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福克纳能做到这一点……

十年读书生涯渐渐让我觉得,对几乎所有打小背鹅鹅鹅、鹿柴、大林寺桃花、望庐山瀑布出身的人来说,读尤利西斯、追忆逝水年华、喧哗与骚动真是一种灾难,作者的文笔或许直指人的灵魂深处,但是你是否感到隔膜。这些书不能使我亲近。咱看到的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法,至于作品内容和蕴涵的情感,则不知所云。读这些书的难度不及读古籍,读古诗文带来的乐趣亦远胜读尤、喧。这些书本该是外国文学爱好者的珍馐佳肴,在咱这里却使之蒙尘了。总之是外国文学名著虽显赫,能使人亲近者亦鲜矣,喧哗与骚动就是典例。当然不是说就没有,像大江健三郎的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像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还是可以理解并体味的。此书咱未能卒读,咱的感觉是还不如读楚辞去,纯粹的是受洋罪。唐宋传奇集也较这尤、喧于人来得亲近。楚辞、陶渊明集、禅,咱认为医治的恰巧是尤喧的病……

喧哗与骚动观后感5

我是比较不喜欢欧美作家的作品的。因为对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和历史不是很了解,读起来总觉得有隔阂。我对文学的流派也没什么系统性的认识,只记得老师在课上说福克纳是意识流作家。在我的印象里,意识流就是大段大段的独白,主角喃喃自语直到让我忘记了故事的情节。

这本书刷新了我对欧美作家以及意识流的认识。这本书的前两章应该是典型的意识流写作手法(我猜的),随着讲述者的记忆而进行随意的思想纪录。但它却不像其他意识流中的大段独白那样无味。作者看似在许多事件中随意地描述,时间线混乱交错,实则是用碎片化的方式把整个故事以及人物的精神状态呈现在读者面前。就像一场拼图游戏,看起来是东拼一块、西凑一块,最后却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我沉浸在这本书的意识流气氛里,不必在意注释,也不用太在意发生了什么,就这样随着叙述者的思绪前进就好。

最让我感动的是昆丁作为叙述者的一章。一个有点极端,充满悲情意味的哥哥。他根据《圣经》里“班杰明,我们被卖到埃及的最小的孩子”,给智力残疾的弟弟取名班杰明。他一边质问着:“你有妹妹吗?”一边挥起拳头,可是却总被打倒。他在自杀前,帮助迷路的小女孩找回家的路,这明明是一段没有什么剧情冲突的情节,却是整本书里最让我想哭的地方。

昆丁死后,再也没有人带他的妹妹回家。

大概因为译本年代太过久远,字里行间有种北京话的味道,特别是人物对话,太接地气反而有一点违和。译者的注释太详细了,反而少了在阅读里探索的乐趣。

喧哗与骚动观后感6

《喧哗与骚动》与一般小说比,主人公穿越多个时间层进行连锁式回忆,引用很多神话传说还有《圣经》的故事,大段大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句子,这些都很特别。但格外引起我注意的,则是主人公在回想的过程里多次重复的某些小词小词组或是小句子。比如班吉无数次在某段描述中突然提到的“她身上有树上的香气”,杰生提到的“他说起来吧”这句话。这样几个字可以将正在专注于阅读的读者猛然拉回一两分钟之前的段落里,逼着读者同主人公一起,思想轻飘飘地混沌起来,时而飘摇到十年前,时而回到当下。循规蹈矩的读者可能会到不解和不悦,这些无序的“小东西”打乱了他们的思路,而我则不怎么认为。我第一次读到班吉嗅到凯蒂身上树的香气时,我有感于班吉对他姐姐纯洁的喜爱,第二次读到时感到班吉心中充满着对凯蒂重重的依恋,第三次第四次,渐渐感到心惊。一个人思念另一个人很正常,而在想别的事情的时候无意中就想到另一个人,这则超越了一般思念的概念。这是程度非常深的思念,而这程度,并不是通过细致的描写体现,而是通过这种“无意识”的重复出现而生动强烈的展现。何为文字的表现力度,如何在文字中渗透浓厚的感情,在我看来,这些小东西便足以回答这两个难度不小的问题。

我一直认同小词小句子在长篇文字中的重要性,这种重复的写作手法(姑且称之为一种写作手法)我也在尝试使用。其实不仅福克纳,在这之前我已经在其他作品中领略到重复出现的小词小句子的魅力。美国硬派恐怖小说家,本特利•利特,他的多部小说中用到这种手法。在恐怖小说里,小词小句的重复出现无疑会加重恐怖的色彩。由于小词小句联系到前面的情节,在这里我仅仅列举一些例子,不作过于详细的分析。


喧哗与骚动有感范文400字相关文章:

读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有感作文

举起手来有感范文400字

左右有感范文400字

呐喊有感范文400字

飘有感范文400字

绽放有感范文400字

观釜山行有感范文400字

与死神共舞有感范文400字

罪与罚有感范文400字

一本好书有感范文400字

    相关文章

    199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