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条棉被电影观后感作文600字

醒婷2 1158分享

根据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故事改编的电影《半条棉被》在全国院线上映。这部作品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半条棉被电影观后感作文600字【,一起来看一下吧。

半条棉被电影观后感作文600字1

在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有一位年近90高龄的老人朱中雄,他的一生都在盼望三位女红军。他还告诫自己的子辈、孙辈,不论何时,一定要等她们回来。

而这,都是为了实现朱中雄的母亲徐解秀老人的遗愿。

1934年深秋的雨天,一支“陌生”的军队来到了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深受“过兵”、“过匪”侵扰的村民吓得躲进了家里,不敢出门。瑶族妇女徐解秀也不例外。

她紧锁房门,怀里抱着生病的孩子,大气都不敢出。更“糟糕”的是,三位女战士来到她家屋檐下,避起雨来。

屋外,冷雨绵绵;屋内,寂静无声。徐解秀不断地透过门缝观察着屋外的人。雨越下越大,三位女战士被淋得全身湿透,仍然静静地蹲在门口,偎依着取暖,没有任何打扰村民的意思。

终于,善良的徐解秀忍住内心的挣扎,冒着被清乡团杀头的危险,打开了门……

一段情谊就此结下;延绵近一个世纪的等待,也就此开始……

把三位红军女战士请入家中后,徐解秀拿出家中的种粮给她们充饥,用家中仅有的盐巴冲水,给受伤的女战士消毒。而三位女战士则拿出稀缺药品给徐解秀的孩子治病,修葺徐解秀家漏雨的屋顶,筹钱给村民修补着火的房子……

徐解秀终于知道了三位女战士的身份——“红军”。

她们一起缝补衣服、彻夜长谈……短暂的相处让徐解秀和三位女红军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直至相惜,也让徐解秀一家和沙洲村村民对红军战士有了全新的认识。

分别时,红军女战士看见徐解秀家徒四壁,想把行军时一直背着的棉被留给她。徐解秀不肯,一番推让后,红军女战士拿出剪刀,将棉被剪成两半,留下一半送给了徐解秀,并承诺,十年后胜利了,再来兑这半条棉被。

从此,徐解秀留着这半条棉被,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1944年,十年过去了,女红军承诺的时间到了,但她们没有回来……

1949年,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了,她们还是没有回来……

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过去,她们仍然没有回来……

终于,在第五十个年头,徐解秀等来了一个人!

1984年,《光明日报》记者罗开富决定重走长征路,他来到了湖南汝城县沙洲村,遇到了徐解秀。此时的徐解秀已经两鬓斑白,步履蹒跚,但50年前的事情她记忆犹新,尤其女红军的那句承诺,深深刻在她的脑海——

“等我们打了胜仗,就回来兑这条棉被!”

徐解秀向罗开富讲述了50年前的往事,她问罗开富:那三位红军姑娘在哪里?我一直在等她们。

罗开富含着热泪,当晚写下《三位红军姑娘在哪里》的文章,他希望通过报纸发表,找到这三位女红军。

然而,要让这段“寻情记”拥有圆满结局,实在太难。中央红军长征时,登记了姓名的女战士只有30名,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普通战士。

半条棉被电影观后感作文600字2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2020年9月18日下午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革命历史教育题材电影《半条棉被》。

《半条棉被》这部电影,“聚焦平凡一幕,实为不凡之人”,这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段平凡往事,但电影中的人物角色却闪烁着不平凡的光彩,正是点滴平凡中的不平凡造就了今日的中华民族与中华儿女。

一枚普通铜板,承载着党员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的自律。

“路上挖到一颗红薯,红军也要在地上放上几枚硬币”,食虽无主,纪律却常在心中,党员干部应时刻做到自廉。常持自警之心,卑以自牧。

一双自由脚,承载着党员破旧革新的勇气。电影中,徐解秀老人在三位女红军影响下,脱下了裹脚鞋,重拾了自由脚;党在长征过程中也蹚出了一条理论联系实际、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一床平凡被子,承载着风雨同舟的军民鱼水情。一床被子,一分为二,是共产党人与群众共冷暖的初心;房屋被烧,集资修建,是共产党人为群众解忧愁的决心;“半条棉被”暖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心。

通过观看《半条棉被》这部电影,意识到:1、提升干事本领,做有“才”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始终葆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与紧迫感,把学习作为增强干事本领的重要手段。注意学习方式。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注重学习内容。学习政治理论,讲好业务本领,做好群众办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让自己成为行家里手。2、坚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理想信念,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

半条棉被电影观后感作文600字3

早在一年多前,在学习强国上看过《半条棉被》这部电影的简介,最近,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调研,当天下午来到湖南郴州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了解当地开展红色教育等情况。我们单位也集体组织观看了影片《半条棉被》。

《半条棉被》以红军长征为历史背景,讲述了1934年10月发生在沙洲村的一段军民鱼水情的历史故事。三个女红军战士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临别时,女战士将唯一的被子剪一半条送给老百姓的感人故事。生动地描述了红军长征的苦难辉煌,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革命情怀。

影片中有几个情节演绎得情真意切、真实感人,我看完后心中仍然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不禁为这三位年轻的女红军战士敬礼、点赞。

村民徐解秀给三位女红军蒸了几个红薯端给她们吃,秀云拿着红薯并没有立即吃完,而是掰成两半,留下一半放进书包里,准备送给大部队。尽管她已经饿了几天,吃着野草树皮果腹,尽管肚子里怀了两三个月的身孕。这不禁让我想到今天的我们生活实在太幸福,丰衣足食,当下的“光盘”政策更要人人牢记在心,珍惜粮食,不要浪费一粒米饭。

有个村民的房子被冒充的假红军烧毁后,所有的红军都慷慨解囊,拿出自己仅有的铜板,捐给受难的村民。有个红军甚至拿出娶媳妇的钱也一并捐出,让当地百姓彻底消除了对红军的误解。

最令人感动的一幕是,上级命令要21团掩护大部队,命令20多个弹药武器配备不足的伤残队员去阻击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大队人马,明显知道寡不敌众,但是每一位红军都勇敢站起来,报上自己的部队番号和名字,表忠心表决心接受上级命令,当场,一个个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让人敬佩不已,震撼不已!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80多年前,红军开始了漫漫长征,将理想信念的种子播撒在人民群众的心中。半条棉被的故事,帮助我们认清共产党不忘的“初心”,并指引我们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

半条棉被电影观后感作文600字4

《半条棉被》入选了“电影党课”。千千万万的中共党员,又将迎来一次点燃热血、洗涤灵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革命传统和精神教育。

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红军长征时,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贫苦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徐解秀留下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大会上讲述过这个故事。

《半条棉被》从立意、立项到剧本的创作、电影的拍摄,整个过程,花了很大的心思和精力。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亲自批示,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孟奇导演将一个简单的、有巨大空白的故事还原、丰富、加工,升华成了一部有血有肉、情感饱满、精神丰富的电影。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这部电影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电影一开场,画面和声音的质感就把我深深震撼了。导演在故事架构和细节把控这些方面一直做得很好,将红色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当鸿篇巨制打造,大场景声势夺人,小细节一丝不苟,让人叹服。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有散文的气质,在短时间内各种情节和线索聚焦在一起,看起来似乎有些散乱,其实是形散而神不散,把时空交错的多角度场景剪辑组合在一起,既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真实,又不动声色地升华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以及军民鱼水情深这一主题,真正做到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影片开头,是一声声急促而凄惶的锣声:“过兵了!”然后是整个村庄倾巢而出,冒雨到山上躲兵灾。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在老百姓眼里,兵匪是不分家的。兵篦匪梳,百姓都要遭殃。然而却有这样一支队伍,它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到之处,宁愿忍饥挨冻,也不骚扰群众半分,真正把理论落实到行动上,真正自上而下人人贯彻《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在当时的老百姓看来,这无异于天方夜谭。那时,国民党反动派为了达到摧毁瓦解红军的目的,到处造谣撒谎,把共产党妖魔化,并且冒充红军四处煽风点火,人为制造老百姓与红军的矛盾与隔阂。正因为这样,“半条棉被”才显得尤为珍贵。这半条棉被是共产党人言行一致的象征。在军阀林立的旧社会,惟有这一支队伍才是人民的军队,是为解救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而来的。为了劳苦大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什么都愿意献出。“棉被”只是所有这一切的象征。

这个故事,妙就妙在“半条”两字。正是这两个字,真正体现了党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本源关系。孟奇导演为了体现这一点,把“互相扶持、你帮我助、彼此谦让”的细节做得非常充分,让时隔80多年的现代人真正明白了红军长征为什么最后能胜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最后能夺取天下。这部电影,不单是拍给人民大众看的,更是拍给和平时代所有共产党员看的。一个政党从人民中来,是人民群众的核心力量,是人民群众的精英团体,只有为人民谋幸福,让民族集体利益最大化,在瞬息变化的世界格局中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不倒,才能真正保证它的合法性和先进性。

这样的“电影党课”需要大力弘扬,让每一个共产党员常常接受这样的心灵洗礼。

半条棉被电影观后感作文600字5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在学习中,让自己感触良多,学习教育让自己接受了精神上的洗礼,感受到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所象征的崇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深刻领会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铁路人,我满腔热血又勤恳细微,而我作为铁路人中的高铁人,一名服务在“复兴号”上面的高铁人,秉持“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核心理念,时候牢记在心的“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中心思想,以及共产党员的身份,让我怀着对铁路的初心,踏实而有力地前进着!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高铁服务工作者,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不仅仅代表个人,而是代表着全体共产党人和铁路人的形象。“共产党员就是不管处在多么艰苦恶劣的坏境,都要保护人民的利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半条被子”的温暖背后,是红军战士将寒冷甚至牺牲自己的担当和奉献。

当年,红军正是靠着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大无畏精神,战胜了沿途的重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新的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温暖激励着我们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才能跨越新的“雪上”“草地”真正的共产党员,面对艰难苦难,就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敢啃硬骨头”的拼劲,敢于迎难而上、砥砺而上,自觉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半条被子”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初心,这种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的初心本色,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代代相传,正如“时代楷模”张富清一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崇高精神。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我们更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淬炼政治上的坚定,在坚守初心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守初心、担使命,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具体体现在做人做事上。当前改革攻坚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徒的时候,是愈进愈难而又不进则退的时候,广大党员应在感悟“半条被子”的温暖中强化事业心、责任感,始终保持“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寝”的紧迫感,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鼓励杨帆再出发,真正把使命刻在心上,扛在肩上,不让职责挂空挡,不让承诺防空炮。

体验学习室短暂的,但“半条被子”的温暖却传递了85年,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共产党员更应该永不忘记“半条被子”里的赤子初心,共产党是什么?是“半条被子”里的殷殷深情,是在党旗下的神圣誓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躬身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多一些理性和信仰,多一些责任和担当,永远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求真务实,取信于民,真正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保持理性追求上的政治定力,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让理想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信仰的力量走好新的长征。这样一个“有一条被子也要分一半给老百姓”的共产党,才能永远充满凝聚力、战斗力、生命力、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更会换来全体国民安居乐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局面,我们一定会将“半条被子”精神转化为动力,努力当好新时代的突击队员。


半条棉被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红色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体会

...棉被》观后感5篇

红色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范文

半条棉被电影观后感作文600字

根据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故事改编的电影《半条棉被》在全国院线上映。这部作品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半条棉被电影观后感作文600字【,一起来看一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365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