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化学 > 学习园地 > 知识积累 > 化学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化学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李金0分享

化学变化的基础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化学变化的基础,到底是什么呢?化学变化的基础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是指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化学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化学变化的基础

化学变化的基础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是指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变化中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现象等。

化学变化的实质

从微观上可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没有变化,仅仅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

例如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就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物质的化学性质需要通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利用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制取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所以在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形状、状态、颜色等可能发生了变化,只要是在变化过程中形状等发生了变化,就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所以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发生了化学变化,就会有新物质生成,就成了化学变化了,就不属于物理变化了。

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现象等。按照原子碰撞理论,分子间发生化学变化是通过碰撞完成的。

高考必备化学方程式总结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

⑴氧气

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2KClO32KCl+3O2↑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⑵氢气

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

制取方程式——Zn+H2SO4===H2SO4+H2↑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点击查看:高考常见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

⑶氯气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除杂质——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l2+2NaOH===NaCl+NaClO+H2O

⑷硫化氢

①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②制取方程式——FeS+2HCl===FeCl2+H2S↑

③装置——启普发生器

④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⑤除杂质——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2(或P2O5)(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⑦尾气回收——H2S+2NaOH===Na2S+H2O或H2S+NaOH===NaHS+H2O

⑸二氧化硫

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④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⑤除杂质——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⑦尾气回收——SO2+2NaOH===Na2SO3+H2O

⑹二氧化碳

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③装置——启普发生器

④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⑤除杂质——通入饱和NaHCO3溶液(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⑥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⑺氨气

①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NH3↑+2H2O

③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④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⑤除杂质——通入碱石灰(除水蒸气)

收集——向下排气法

⑻氯化氢

①制取原理——高沸点酸与金属氯化物的复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NaCl+H2SO4Na2SO4+2HCl↑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④检验——通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

⑤除杂质——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⑼二氧化氮

①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

②制取方程式——Cu+4HNO3===Cu(NO3)2+2NO2↑+2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

④检验——红棕色气体,通入AgNO3溶液颜色变浅,但无沉淀生成

⑤收集——向上排气法

⑥尾气处理——3NO2+H2O===2HNO3+NO

NO+NO2+2NaOH===2NaNO2+H2O

⑩一氧化氮

①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稀硝酸的氧化—还原;

②制取方程式——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

④检验——无色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红棕色

⑤收集——排水法

⑾一氧化碳

①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

②制取方程式——HCOOHCO↑+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④检验——燃烧,蓝色火焰,无水珠,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⑤除杂质——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⑥收集——排水法

⑿甲烷

①制取方程式——CH3COONa+NaOHCH4↑+Na2CO3

②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③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⒀乙烯

①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

②制取方程式——CH3CH2OHCH2=CH2↑+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④除杂质——通入NaOH溶液(除SO2,CO2),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收集——排水法

⒁乙炔

①制取原理——电石强烈吸水作用

②制取方程式——CaC2+2H2OCa(OH)2+CHCH↑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

④检验——无色气体,能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冒出浓的黑烟

⑤除杂质——通入硫酸铜溶液(除H2S,PH3),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如何快速提高化学成绩

1、剩下的时间就【多看看重点的实验】

(1)不要看着挺简单,就这么几个字,其实要看的不少,起码要看看【方程式的书写】,这是最起码的。

(2)要牢记【实验过程】,步骤,让你做这个实验你能很快的完成吗?要是可以,“恩,行”,那这个实验算是过关了。这个牢记可不是让你死记硬背,而是在脑子里一边做实验,一边复述你的实验过程。

( 3) 当然,还有就是【实验结果】,这个一部分分为方程式的书写,还有一部分就是语言描述的结果。我还有再重复一遍,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是最重要的东西,高中时期,任何时候的考试都离不开方程式的。

(4)一定要在复述实验过程的时候将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分清楚。很多时候在高中时期的实验仪器都是 固定 的,有时候一看到题目中出现这个仪器,马上就可以想到是那个实验,实验的过程,实验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一系列的东西就会出现在你眼前。

当你达到了一定熟练的程度后,最好能将相近的实验对比的来记,当你看到这个实验马上又能想到另外一个实验,而且两者不混淆时,说明你已经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了。

化学考试中大部分的题都是实验题,除了看上去就是实验题的题型之外,还有推断题也属于实验题的范围,至少在我看来就是如此。有时只需看到仪器,立马就可以知道所有的方程式,产物,反应物等。(我当时可以正推反推并乐此不疲,哈哈~)

2、除了看重点实验外,最主要的还是【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下面简称这两类方程式为【方程式】)。

(1)要熟练记住反应物与生成物以及气体(上升)或沉降(下降)符号、反应所需的条件,当然还有一部分是使用可逆符号。

(2)你必须要达到随便让你写一个你学过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不用想太久就能直接写的程度,允许个别的离子方程式通过化学方程式转换。

(3)达到了以上的要求就必须要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全部方程式,知道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分别写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离子式。这个可是重点啊!!!!!

高中时期很多同学来问我推断题怎么做,我也只能告诉他们要把方程式【背下来】,并【背熟练】,还要【能运用】。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思考过程。

怎么快速记忆化学方程式

一、识记法

识记法为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方法。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结合实验内容,将化学方程式记住,同时将化学方程式a的四要素熟练掌握,四要素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正确书写,配平,条件以及的写法。识记法的主要对象为上册书中涉及的化合反应以及分解反应。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上学期所学的化学方程式规律并不明显,需要学生在反复的识记和默写中达到熟练的效果。建议采取课前三分钟小测的形式加强训练。

为让学生习惯从识记到运用化学方程式,教师应结合信息题型辅以训练,如:

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粉和玻璃粉;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1)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磷燃烧;(2)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3)氯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与硫反应,放出的热使火柴杆着火。写出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答案提示:共有4个反应)

二、理解记忆法

理解记忆法是通过对化学反应特点的理解,寻找其反应规律,而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记忆。理解记忆法主要针对下册书中所学的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一)置换反应主要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反应规律a+bc=b+ac,氢气和单质碳的还原也需掌握。如:

(二)复分解反应主要掌握反应发生的条件,即通过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反应的规律为ab+cd=ad+cb。如:

用理解记忆法训练时,教师可根据反应发生的规律加大题目的量,让学生多写多练,同时可用一些信息题型来加强训练。如:可溶性钡盐会使人中毒。如果误服氯化钡,可用泻盐硫酸镁解毒,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胃镜检查时用硫酸钡作钡餐以便于观察,但不能用碳酸钡作钡餐,其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7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