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亲子中班科学实验活动

嘉伦 1172分享

  科学启蒙教育能满足儿童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下面是5068儿童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亲子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中班科学教案:美丽的贝壳

  一、主题的产生:

  有一天,我们班有一个刚从海南回来的孩子带来一个用海螺做成的号角,其他的孩子看了以后非常的感兴趣,都围在一块争着吹一吹。看到这个情景,使我萌发了设计活动《贝类》,使幼儿的好奇心在这个活动中得到满足。同时,在活动中,我以幼儿主动探索活动为主,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掌握有关贝壳的一些简单的知识。

  二、方案教学实施过程:

  1、材料的准备:

  活动人员:全体幼儿及其家长

  活动内容:

  为了活动的开展,我在活动开展的前期,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贝壳的材料。在这一过程当中,孩子们表现的很积极,当我收集材料任务布置下去以后,孩子们很快的就行动起来,到了第二天,孩子们就很兴奋的将他们收集的到各种材料送到了我的面前,并且还洋洋得意的将自己收集材料的过程讲给大家听。朱世祺说:“昨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上网找了好半天,下了好多图片,网上的图片可多了。”马雨轩说:“我也是,我还请妈妈帮我把各种贝壳的名称也写在图片的下面了。”“这有什么稀奇,看我带来了什么。”何伟民说完就从口袋里掏出了好多的贝壳。大家都围了过去看何伟民带来的贝壳。还有其他的孩子带来了各种各样贝壳制成的工艺品。

  评价:孩子们通过自己收集活动材料,对他们所要了解的有关贝类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这种知识的学习是通过他们自己来完成。同时,通过家长帮助一起参与活动材料的收集,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2、环境的布置

  活动人员:老师与全体幼儿

  活动的过程:

  今天,在活动开展之前,我正在将孩子们带来的活动材料分类摆放。这时,张天宇跑过来对我说:“胡老师,我来帮你好不好?”“好呀!好呀!”我一口答应了。其他的孩子看见了,也都积极的跑过来帮我的忙。看见他们对这件事情这么感兴趣,想到这样也是对贝壳的有关知识的一种认识方法,于是,我就让孩子们和我一起来进行环境布置。我先将教室的环境分成几个区,然后,在每个区域放上相应的标志,请孩子们根据我的要求进行分类摆放。孩子们把这个活动当成了一种游戏,玩的很开心。当有的孩子放错了地方的时候,其他的孩子就会帮助他改过来。

  评价:让孩子们参与环境的布置,可以使他们对贝类在形状上、活的贝类和它们死后贝壳的收藏有了一定的认识。

  3、区域进行探索活动

  (1) 活的贝类

  活动人员:韦欣琪、朱世祺、孔王浩、何伟民、蒋俊成、朱炳陶

  活动过程:

  当孩子们看见在水里活动的贝类时,感到异常的兴奋。朱炳陶忍不住伸手去水里抓蛏子,可是,蛏子立刻把它的壳给合上了。韦欣琪抓起了已经死掉的扇贝:“你们瞧!它怎么不动呀?”“一定是死了。”

  何伟民说。“为什么它会死掉呀?”

  韦欣琪又问。“我也不知道,我们去问胡老师吧。”孩子们一起跑过来问我,我告诉他们:“有的贝类是生活在海里的,离开了大海,它们在很短的时间活着,有的贝类一离开海水就会死掉。”“老师,我想看一看生活在贝壳里的动物长得是什么样子?”

  孔王浩提出了他的想法。其他的孩子也说想看。正好,扇贝已经死了,我就把扇贝里的软体动物给他们看。他们看得很认真,还用手去摸了摸。“她的身体是软软的。”

  蒋俊成把它的发现讲了出来。“对,正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是软软的,所以,我们给他们起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软体动物。外面这个硬硬的壳叫做贝壳。那么,你们来猜一猜,为什么软体动物外面要有贝壳呢?这个贝壳有什么作用呢?”“我知道,是用来保护它的。”

  朱世祺很快的说了出来。“对,软体动物只有躲在贝壳里才不会被海里其他的动物给吃掉。”我说。“你们在观察一会,还会发现别的有意思的地方。听了我的话,孩子们又很开心的继续他们的探索。

  评价:幼儿通过各种感官自己观察贝类,从中发现问题,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体现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由于,在前面的两个环节中,孩子们对贝类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在老师的帮助下,就很容易解决。

  (2) 各种各样的贝壳

  活动人员:戴若漪、王嘉乐、曹夏天、施润琳、潘雨欣、张语涵、黄兴然、王子昊、项雨欣、张天宇、纪陶伟、陈隽恺、倪艾辰

  活动过程:

  当孩子们来到堆满各种各样贝壳篓子时,开心极了。他们拿起看一看,在拿起那个摸一摸。很快,就有孩子发现了问题:有的贝壳可以听见声音,但是有的不可以。在这时,我就拿出了两张卡片,请孩子们来玩个游戏:我先向孩子们介绍了两张卡片的意思(一张是腹足纲的贝壳,一张是双壳纲的贝壳),然后请孩子们讲篓中的贝壳按照他们的特征分开。游戏结束后,我请孩子们继续观察贝壳,然后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其他人。

  评价:孩子们大多能够说出贝壳的基本特征。并且,对于游戏玩的很认真,基本上能够根据图片的要求将贝壳分成腹足纲和双壳纲。有个别的幼儿还观察的特别仔细。

  (3) 贝壳制作的工艺品

  活动人员:庄逸飞、刘凯风、伏优优、熊含章、时潇、柏平凡、邵献华、邬嘉欣、赵千娇、黄玥、黄瀚翔、程婉悦、朱天慈、严辰昕、周匡彬、吴子怡

  活动过程:

  当孩子们看见用贝壳制作的各种工艺品的时候,连连发出了惊讶的声音。他们很快拿起了这些工艺品看了起来,爱不释手,特别是一些女孩子,她们拿着用贝壳作成的项链、手镯等首饰,很快就佩带在了自己的身上,还跑到镜子面前照个不停。

  评价:孩子们通过对这些贝壳制作的工艺品欣赏,认识到贝壳的经济价值,并且产生了创造美的愿望。

  4、观看贝类生活环境的录像。

  活动人员:全体幼儿

  活动过程:

  孩子们一起观看有关贝类生活环境的录象,孩子们看得很认真,当他们看到由于人类的破坏贝类的栖息地,贝类大片的死亡,有的孩子变的很伤心。

  评价:孩子们通过观看录象,知道了贝壳的栖息地,和要保护贝壳的栖息地,要不然,就在也看不到贝壳了。使幼儿产生环保意识。

  5、平时的区角活动:贝壳设计室

  活动人员:全体幼儿区角内容:

  (1) 孩子们用各种颜料给贝壳穿上美丽的外衣或者将美丽的贝壳用画笔画在纸上。

  (2) 将各种贝壳制作成自己喜欢的东西。

  评价:将幼儿对贝壳的兴趣在区角活动中得到延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了很多大人们意想不到的东西。

  中班科学教案:落下来的物体

  一、研讨思路:

  该活动内容是幼儿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现象,然而其中却蕴涵着许多科学的奥秘以及教育和研究的价值。我们选择这一内容,在幼儿园大、中、小三个年龄班开展教学研讨,旨在探讨大、中、小三个年龄班幼儿科学探究和表达的特点与水平,增进教师对幼儿发展特点和水平的认识与把握,提高师幼互动的适宜性与有效性。

  根据三个年龄班幼儿认知的不同特点,以及各班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各班教师做了充分的预备性实验,在亲历体验活动中分析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并研究如何将难度较大的内容分解为难度适宜的几个步骤,使实验探究的每一步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挑战性,既能引发思考,又有成功的感受。小班活动的重点在于感受物体是否会下落,物体是怎样落下来的,在此基础上尝试做简单的记录,体验观察与表达的乐趣;中班幼儿探索比较两种不同材料制作的降落伞下降的速度有何不同并记录;大班的切入点放在猜测并探索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并能按下落速度的顺序作记录和分析。以此探讨同一内容在各年龄班开展活动时,所应把握的层次性。

  二、活动计划与反思

  活动一:落下来啦(小班)

  活动要求:

  1、对物体落下来的现象感兴趣,有初步的探索欲望。

  2、学习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初步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小故事引发幼儿猜测:物体是否会落下来?以激发兴趣。

  2、观察材料,摆弄物体进行感性探索体验:它们是不是都落下来了?

  3、第二次探索,比较落体的不同方式。幼儿边玩边交流自己所玩的物体,观察落下来的样子,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现自己的发现。

  4、学习记录:观察记录表上贴的物体,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物体尝试后把该物体下落的样子画下来。

  5、延伸活动:玩落体游戏,如“托气球、吹羽毛”等,启发幼儿观察更多落体现象,并想办法使其落不下来。

  本园教师观察反思:

  适宜性行为

  1、本活动目标定位较好,能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养幼儿对常见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

  2、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充分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3、教师在活动中能注重让孩子在玩中探究,丰富体验,特别是能大胆地尝试让幼儿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给幼儿较充分的发展机会。

  4、努力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促使幼儿能自主地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

  不适宜性行为

  1、 问题: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观察不够细致深入,仍然有一些重结果的倾向。

  原因: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仍然受传统的目标意识影响。

  对策: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观察水平,对幼儿临时出现的一些状况作出及时和适宜的回应,要更加尊重过程,从幼儿的角度、眼光了解事实。

  2、 问题:幼儿积累的体验还不够多、不够深入。

  原因:小班幼儿还不善于主动与同伴交换、合作地玩,因此表现出部分幼儿接触的材料不够多。

  3、 对策:可提供更多的材料,注重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材料、合作探索。

  中班科学教案:水是我们的好朋友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用途,知道水资源的宝贵。

  2、在亲自体验中,懂得爱惜水,知道节约用水。

  [活动准备]

  1、教材、两盆花(一盆先不浇水叶子有些垂下)、与水有关的图画一幅。

  2、幼儿生活经验:初步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

  幼儿懂得动植物生长需要水。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两盆花:浇过水的和没浇过水的各一盆,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发现两盆花的不同,了解植物生长与水的关系。

  2、利用画面的情景,了解水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教师提出问题:说说画面中小朋友在干什么?鱼生活在什么地方?小朋友用水在做什么?

  由此引起幼儿对水的关注,知道人们生活和小动物生存都离不开水。

  3、结合幼儿对水的认识,引导其说说水有什么用途。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什么时候需要水?

  4、请幼儿进一步思考并讨论:生活中如果我们没有水会怎样?在幼儿充分感知水的用途及水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讨论:在生活中怎样节约用水、怎样爱惜水?

  活动延伸:

  1、利用语言活动学习儿歌“小水管”,知道要节约用水。

  2、日常生活中,随时提醒幼儿节约用水,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相关文章:

1.中班幼儿亲子科学小实验活动

2.中班亲子趣味科学实验活动

3.幼儿园中班亲子科学实验课活动

4.亲子科学实验活动

5.幼儿趣味亲子科学小实验

    热门标签

    840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