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热点资讯 > 推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推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伟杰0分享

2023推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并解释说: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状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推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欢迎学习,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推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当前心理健康工作的不足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地积极探索、涌现出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案例。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依旧存在很多不足和短板。

一是专业医疗资源不足。据了解,全国有近50%的县医院没有精神科床位或专业医师。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全市仅有一家精神卫生专业医院,且床位极其紧张。此外,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治疗的费用偏高,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服务没有纳入医保,一旦孩子患病,极易给家庭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沉重负担。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体检制度尚未建立,心理健康测量工具不准,经常带有明显的目的性、瞬时性,没有建立起常态化的监测评估体系,很多学生在出现苗头或轻度症状时难以被及时发现,导致演变为重度症状,甚至发生悲剧。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水平有待规范,滥用精神类药物的现象层出不穷,导致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二是学校教育力度不够。虽然党和国家大力推进“五育并举”和“双减”,但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功利化、短视化倾向依然比较突出,不少学校依然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主要目标,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课程的开展依然不足,学生的学业负担比较严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有很多学校,受制于各种现实条件,没有按要求、按比例配齐专职心理教师,没有建设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学校心理教师专业力量不足、水平不够。学校利用医院等社会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的机制尚未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不够。

三是家庭教育不足。一方面,父母普遍都是“无证上岗”,没有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认识不足,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薄,对孩子的教育引导能力不足、方式不当,导致个别家庭亲子冲突严重。另一方面,家庭父母不和、离异及家庭暴力等问题,极易对孩子心理健康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一些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就转向虚幻的网络世界求认可,而一旦孩子沉迷网络,又极易爆发亲子冲突,导致恶性循环,最终可能会引发各类悲剧。

四是社会联动不够。政府各部门联动机制不畅,教育、卫健、妇联、共青团、公安、民政、街道等部门协同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许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现和转诊不及时、不顺畅,有一些学生因心理疾病辍学后处于失管状态,学生治疗康复后回校上课没有完善的适应机制,面临重重困难。对于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互联网游戏、短视频直播等互联网产品的整治力度不足。全社会“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观依然占主导,科学的成长观、人才观、评价观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情况依然存在。

完善心理健康工作的路径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事关学生生命安全,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口前移,由事后“救”转变为事前“教”,由“已病”干预转变为“未病”预防,由“单兵作战”转变为“多措并举”,构建家校社协同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一是强化政府组织领导。政府要建立心理健康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做好心理健康工作顶层设计。发挥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作用,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学校心理辅导室标准化建设和师资配备工作,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系列课程,按时按量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推出一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和品牌活动。优化学校师资配备,实行全员导师制,加强学生的生涯教育。建立针对教育局局长、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教师的心理培训机制,提升队伍专业胜任力。加强对区域心理健康工作的督导,强化政策落实。转变功利化办学思想,推动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严禁学校发布或变相发布中高考成绩。

二是建立智能化监测服务机制。加快建设区域学生心理预警与服务大数据云平台,实现教育与卫健、政法、妇联、共青团、社区等部门的数据联通联建,重点监测、实时推送游戏在线时长过长、半夜上线、在网上流露出厌世自杀等情绪的学生信息,提前预警,建立“事前发现—事中干预—事后服务—信息保障”的学生危机工作链条,形成“预警—落地识别—帮扶处置—反馈”的闭环机制。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智能化心理健康服务系统,制定科学化、精准化测评工具和个性化服务包,以智能化手段推动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服务—干预—康复”的全链条管理。

三是加强心理健康医疗资源建设。加强医教融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体检制度,每学期开学前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体检。建立学校与定点医院线上咨询、线下危机干预转介机制,制定心理援助线上咨询、转诊转介、线下干预、康复训练、复学复课等全流程操作指南和技术规范,开辟绿色通道。将“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辅导”纳入医院常规儿童保健内容,扩充儿童青少年精神专科诊疗服务资源,引进市内外专业医疗力量,推动青少年心理治疗临床应用。加强心理门诊建设,推动县级医院实现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全覆盖。发展心理健康产业,支持高水平民营康复机构建设,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购买试点,鼓励社会资源积极参与,提供多样化心理健康服务。

四是扎实落实“五育并举”和“双减”。加强体教融合,开足开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广泛开展体育、艺术资源进校园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艺术熏陶中涵养心灵。打造劳动教育品牌活动,创建一批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让学生在劳动体验中锤炼意志。严格落实“双减”,严控学生作业时长,持续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治理,严查增加学生学业和心理负担的现象。

五是构建家校社协同联动机制。加强教育与妇联等单位的密切合作,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动在市、区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在每个社区、街道成立一支由妇联、教育、卫健、公安、“五老”等组成的家庭教育公益服务队伍,探索家庭心理医生签约制度。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家庭教育学分制,建立学校教师家访制度,组织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家长成立心理服务义工团队,协助学校开展心理活动。深化产研融合,与医疗机构、高校等专业科研团队合作,积极建立产研融合的心理辅导体系。加强企业监管,实行游戏分级、人脸识别等管控措施,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游戏监管体系。创新心理科普宣教模式,帮助家长掌握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引导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方法

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不但有客观的外在因素,也有主观的内在因素,它们两者都是存在的。因此,要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我们要学会调节、控制以及改变客观的外在因素,同时家庭、学校、社会也要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同时也是无比重要的,大学生应该成为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水平的主人。2、强化心理健康意识。3、学会自我心理调适。4、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该如何改善学生心理健康

1、建立一个优雅的环境。如校容、校貌、各种设施、设备等会对学生产生-定的影响。可以发展校园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等),建设花园式的校园,布置干净、整洁、阳光充足、空气畅通、赏心悦目的教室等,使学生生活在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中。

2、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以教学为主,因此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所谓渗透,并不是把心理健康的概念生硬地加进去,而是结合各学科教学,运用一些技巧,有意识但又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3、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三要是心理卫生与健康的理论常识,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常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提高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另一部分可设为实际训练操作部分,这也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让他们掌握一些转移情绪、渲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做到防患于未然。

    73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