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热点资讯 > 7月新增猴痘病例491例,病例为何增多了

7月新增猴痘病例491例,病例为何增多了

云霞0分享

7月新增猴痘病例491例,病例为何增多了_猴痘

 猴痘病毒可以通过直接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染途径主要包括血液和体液。下面小编带来的7月新增猴痘病例491例,病例为何增多了,希望大家喜欢!

7月新增猴痘病例491例,病例为何增多了

7月新增猴痘病例491例,病例为何增多

8月9日,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发布《2023年7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

2023年7月1日至31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23省(区、市)新增报告491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广东报告115例、北京报告81例、四川报告49例、浙江报告40例、湖南报告33例、江苏报告31例、上海报告25例、安徽报告19例、天津报告17例、湖北报告17例、河南报告14例、辽宁报告12例、山东报告12例、吉林报告9例、云南报告4例、陕西报告4例、福建报告2例、重庆报告2例、山西、内蒙古、广西、贵州、青海各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病例均为男性,96.3%病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

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同性性接触以外的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生感染。

三是89.2%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6.5%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其他为主动报告和主动筛查等发现。

四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死亡病例。 

 猴痘发作有什么症状呢?

一、典型症状

人猴痘的临床表现类似天花,但一般症状较轻。病程可分为侵袭期和皮肤发疹期。

1、侵袭期:特征为发热、剧烈头痛、淋巴结痛、淋巴结肿胀、背痛、肌痛和极度虚弱等。

2、皮肤发疹期:全身都可发疹,95%病例皮疹发生在面部,75%病例发疹在双手手掌与双脚脚底,身体部位几乎同时发疹。持续10天左右,皮疹从斑丘疹发展到水疱、脓疱,最后形成痂壳。持续3周时间,痂壳脱落消失。

二、其他症状

全身病变损伤部位从几个到几千处不同,70%的病例损伤口腔黏膜,30%损伤面颊,20%损伤眼脸和角膜。有些患者在皮疹出现前可发生严重淋巴结病,出现淋巴结病变有助于猴痘鉴别诊断。因为天花和水痘都不会出现淋巴结病变,猴痘症状通常可持续14~21天。

 猴痘的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猴痘尚无特效疗法,为自限性疾病,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休息、补充水分和营养。

一、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保持眼、鼻、口腔及皮肤清洁。

二、药物治疗

1、退热药:若患者持续存在高热且无法无力退热,可考虑应用退热药物,如吲哚美辛等。

2、抗生素:防止继发性感染,如西多福韦等。

3、碘伏:出现皮肤破损者可应用碘伏等避免破损处发生感染。

三、手术治疗

猴痘目前无手术治疗,临床上以对症处理为主。

四、其他治疗

物理降温:患者发热时,可考虑应用冰袋、冰贴等进行降温。

猴痘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世界卫生组织称,猴痘可通过接触别人呼出的大液滴、接触受感染的皮肤病变、受污染的物质传播。有些人可能会将此理解为猴痘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但世界卫生组织没有使用此术语。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指出,人际传播被认为主要通过大的呼吸道飞沫进行,而这些飞沫的传播一般不超过几英尺,因此需要长时间面对面接触。

UKHSA表示,猴痘病毒通常不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英国人面临的感染风险“仍然很低”。

猴痘也可通过人体间的密切接触或通过接触感染者使用的衣物、毛巾或床上用品传播。UKHSA表示,它不被视为性传播感染,但可以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在西非和中非部分地区,人类也可能从受感染的野生动物身上感染该病毒。如果某人被受感染动物咬伤或触摸过受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水泡或痂,可能会感染该病毒。此外,猴痘也可能通过食用未煮熟的受感染动物的肉而传播。

 猴痘百科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体猴痘病毒是一种DNA(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与在人类历史上曾肆虐数千年的天花病毒是“近亲”。猴痘病毒于1958年被首次发现,当时一组用于研究的猴子中出现“痘状”传染病,因此得名。自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宣布人类彻底消灭天花以来,猴痘病毒已成为对公共卫生影响最大的正痘病毒。

世卫组织网站19日资料显示,尽管猴痘病毒在猴子体内首次被确认,但啮齿动物最有可能是其天然宿主。在非洲,已发现松鼠、冈比亚鼠、不同种类的猴子等动物都可能感染猴痘病毒。

据介绍,猴痘病毒主要在西非和中非流行。1970年,刚果(金)发现首例人感染猴痘病例。此后,全球报告的多数病例分布在刚果(金)、刚果(布)、中非共和国、尼日利亚、喀麦隆等非洲国家。例如,刚果(金)2020年报告6000多例人感染猴痘病例,2021年报告3000多例。

非洲大陆之外的首次猴痘疫情于2003年出现在美国,累计数十人感染,传染源可追溯至从加纳运到美国的冈比亚鼠和睡鼠。2018年以来,以色列、英国、新加坡等国在来自尼日利亚的旅客中发现猴痘病毒感染者。

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皮肤或黏膜损伤部位等,可能导致猴痘病毒从动物传播给人类。食用烹饪不当的感染动物也是“动物传人”的风险因素。一般来说,猴痘病毒在人际间传播并不常见。人际传播途径包括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肤损伤部位或被污染物品等,通常需要更长时间面对面才能发生呼吸道飞沫传播。此外,猴痘病毒可能经由胎盘或生产期间的密切接触发生母婴传播。

世卫组织强调,为降低感染风险,在猴痘病毒流行地区应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特别是避免在无防护情况下接触患病或死亡动物的肉、血液或其他部位,食用肉类必须彻底煮熟。

    86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