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热点资讯 > 2023今年初伏中伏末伏时间表发布

2023今年初伏中伏末伏时间表发布

云霞0分享

2023今年初伏中伏末伏时间表发布最新

  2023今年初伏中伏末伏时间表发布了!快快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今年初伏中伏末伏时间表发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2023今年初伏中伏末伏时间表发布


 2023今年初伏中伏末伏时间表发布

2023年三伏天的时间表如下:初伏:2023年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中伏:2023年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末伏:2023年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如何养生

1、最热时段,禁止外出

上午10时到下午4时是最热时段,尽量不要外出。哪里“暑气”大,我们就避开哪里。上午10时以后到下午4时以前,是夏季一天里最热的时段。如果能待在屋里的就待在屋里,要户外行走或作业的,最好选择有树荫和遮蔽的地方。但即使如此,也不能长时间呆在户外,要定期到阴凉的室内吹吹电扇,散散热。不宜直接进入空调房和洗冷水澡。

2、忌大量喝绿豆汤

为了防暑降温,很多女孩都喜欢喝绿豆汤。绿豆汤虽好,但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从中医的角度看,属于寒凉体质的人,例如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者,不能多喝绿豆汤,否则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他疾病。特别是处于月经期的女孩子,不宜喝绿豆汤,以免伤害身体引发痛经。

3、忌热天贪冷食冷饮

为了防暑降温,许多人喜欢吃喝大量的凉菜、冷食、西瓜、冰镇啤酒、冷饮等。中医专家指出,烈日炎炎的盛夏,人体实际处于外热内寒的状态,如果贪吃贪喝过多易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因此,大家不要贪凉,以免使身体健康受损。

4、忌长时间使用空调降温

在空调房里待的时间过长,也会引起浑身酸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有时还由于鼻腔过于干燥而发生鼻出血,或者发生感冒、发烧,甚至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和肠胃炎等疾病。同时必须注意,室内温度不要低于27℃,室内外温差不超过8℃。开空调的房间不要长期关闭,要经常通风。

三伏天怎么度过?

1、夜卧早起

夏季的特点是白天时间长,夜间时间短,人体也应该适应自然界的规律,晚上可以稍微睡得晚一些,早晨起得早一些。夏季合理睡眠时间应该是:就寝时间为22:00~23:00,起床时间为5:30~6:30。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适当的午休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

2、食酸补盐

夏季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亦多。若心肌缺盐,搏动就会失常。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为解渴消暑之佳品。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对于三伏天,尤其要喝三豆汤,祛火、解乏、消痱子。

 末伏养生应该吃什么

羊肉——逼走体内寒气

俗话说: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伏天吃羊肉、喝羊肉汤,强身健体,滋阴补气。冬天喝羊汤是因为太冷,需要补。夏天天气太热,胃口不佳,身体其实处于一个透支状态。加上夏天吃冷饮、吹空调,体内寒气集聚。喝羊汤之后,通过发汗,可以排除掉体内的湿气寒气,提高免疫力。

鸡肉——补充恢复体力

三伏天,人出汗多,体力消耗很大,身体损失了大量的蛋白质,处在一个虚弱状态。鸡肉的蛋白质很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能够迅速帮人体补充体力。所以,末伏可以多吃点鸡肉,不但可以温中益气、补精添髓,还可强筋健骨、活血调经。

苦瓜——降脂解毒

苦瓜是人们夏季常吃的一道菜,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粗纤维,常吃苦瓜可以祛火解毒,健脾开胃,益气解乏。苦瓜中含有的“苦瓜素”,被称为脂肪杀手,其中含有的皂甙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但是孕妇要注意,不宜多吃。平时可以用苦瓜炒蛋,凉拌苦瓜都可以。

冬瓜——增强食欲

冬瓜富含八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八种微量元素。冬瓜不含脂肪,营养结构合理,可以有效解决夏天的食欲不振。

冬瓜含钠量较低,含钾较高,对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等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素炒冬瓜、虾仁冬瓜,都是很好的选择。

丝瓜——清热解暑

夏天吃丝瓜,是因为丝瓜含有皂甙,凉拌食用可以清热解暑。鸡汤和排骨汤中,加上丝瓜可以除油解腻,令人胃口大开。同时,丝瓜中维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

末伏养生吃什么

1、烙饼摊鸡蛋

鸡蛋饼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进入末伏,难熬的伏天进入尾声,天气开始转凉,简单方便的烙饼成了受欢迎的食物。在饺子、面条、烙饼这三种面食当中,以烙饼的烹调方式最好。因为烙饼不需要水煮,也不需要过水,各种可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最小。

饼摊鸡蛋做法简单,把面糊摊成饼,受热均匀快成型时,将摊好的鸡蛋迅速倒在饼上。饼和鸡蛋固然不错,但缺乏膳食纤维,钾元素和维生素C也不足,要再加凉拌蔬菜来搭配,营养才平衡。所以,吃烙饼时,可以切几片酱牛肉,加些豆腐丝。还可以加点菜进去,放点应季野菜也不错。

2、鸭肉

秋初末伏,吃肉不仅让人觉得有些油腻,还容易上火气躁。因此,在肉类的选择上应首选性质偏凉,或性平的肉。俗话说“防苦夏吃吃鸭”。这是因为鸭肉性凉,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而且,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鸭肉还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

不仅如此,鸭肉所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其他肉类多,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能抗衰老。鸭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它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保护作用。

3、黄瓜

老黄瓜可谓消暑热的一大“法宝”。老黄瓜指的是熟透了的黄瓜。黄瓜的瓜皮本来是青绿色,但成熟时间久后会逐渐变为黄色,故又称为老黄瓜。其清热消暑能力强,且寒凉性少,是中伏天应对暑热天气的良好食材。中医认为,黄瓜味甘,甜、性凉、苦、无毒,入脾、胃、大肠;具有除热,利水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烦渴,咽喉肿痛,火眼,火烫伤。还有减肥功效。

吃黄瓜时一定不要把黄瓜把儿扔掉。因为黄瓜把儿含有较多苦味素,苦味成分为葫芦素C,是难得的排毒养颜食品。动物实验证实,这种物质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4、莲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令时节是鲜藕应市之时,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此外,莲藕也是高血压、肝病、食欲缺乏、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莲藕尤其适用于老幼妇孺、体弱多病者,特别适宜高热病人、吐血者、高血压、肝病、食欲不振、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多食用。要提醒大家的是,产妇不宜过早食用莲藕,最好产后过几周再吃;而脾胃消化功能低下、大便溏泄者就不宜生吃莲藕了。

5、绿豆粥

夏日炎炎,不少主妇会熬一大锅绿豆汤给家人当水喝。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但对于手足凉、腹胀腹泻等体质虚弱的人,最好不要过多饮用,可选择熬绿豆粥这种稍温和的吃法。

煮绿豆粥的时候不要加入碱。绿豆富含B族维生素,它是绿豆解暑特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弥补出汗时的营养损失。碱会严重地破坏多种B族维生素,同时,绿豆中的类黄酮抗氧化成分也会因为加入碱而损失。如果希望把粥煮得黏一些,可以加入少量燕麦片或糯米来“增稠”。

6、酸梅汤

到了夏季三伏天,能喝上冰凉的酸梅汤可谓是神清气爽,而酸梅汤里有个很重要的食材,就是乌梅。中医认为,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主治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酸梅汤有清暑开胃、生津止渴的作用。而且,酸梅属于碱性食物,有助于体内血液酸碱平衡。肝火旺的人宜多吃酸梅,不但能降低肝火,更能帮助脾胃消化,滋养肝脏;情绪暴躁的人,每天吃几颗酸梅,可保持心情愉快。在饮用酸梅汤时也可以选择在午餐后饮用,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消除午餐的油腻,有利健康。

7、绿豆芽

炎炎夏日,烹制一道绿豆芽菜肴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同时,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作用。

但要注意,绿豆芽性偏寒凉,吃多了易损伤胃气,慢性肠炎及脾胃虚寒者、慢性胃炎者不宜多吃。但烹调时配上一点姜丝,或搭配些偏温性的香菜、韭黄,就能很好地中和掉它的寒性。

8、鲤鱼

鲤鱼能除湿开胃、利水消肿,因此特别适合在三伏天这种湿热的环境中食用。另外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很容易被消化吸收,是适合儿童、孕妇、老人等各类人群的肉类食品。

三伏天里,做鲤鱼时可以适当加一些能除湿的食材,比如陈皮、冬瓜、葱白等。咳嗽的患者可以将鲤鱼与少许川贝一起煮汤食用。赤豆鲤鱼汤是一道能缓解肾炎水肿的经典食疗方,可以增强鲤鱼利水消肿的功效。

9、扁豆

白扁豆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是补脾暖胃,化湿消暑、补虚止泻的药食两宜佳品,尤其在暑热湿重的春夏雨季更成为家庭餐桌上不可少的一道食材。白扁豆不但药用价值高,营养价值也较高,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比大部分根茎菜和瓜菜都高,味道清香美味。白扁豆是很家常的蔬菜,鲜嫩的白扁豆最适宜炒着吃。把白扁豆蒸熟,像拌茄泥那样拌着吃也不错。

扁豆,不仅是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胎动不安,酒醉呕吐等病症之上品,而且还是疗夏令暑湿内侵、痢疾肠炎的良药。

10、豇豆

豇豆性味甘平,健胃补肾,含有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所含磷脂可促进胰岛素分泌,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豇豆含丰富维生素B、C和植物蛋白质,能使人头脑宁静.调理消化系统,消除胸膈胀满。可防治急性肠胃炎,呕吐腹泻。有解渴健脾、补肾止泄、益气生津的功效。此外,豇豆煮熟再加适量调味品,消化不良者最适宜食用,而且疗效显著。但要注意的是,豇豆性味平和,但不宜多食,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尤其气滞便结的病人更应慎食。此外,豇豆与粳米一起煮粥食用不宜一次过量,以防产气腹胀。

    86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