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关于制作豆腐500字日记-我学会了做豆腐

康娣 1172分享

  豆腐是中国传统豆制品美食,是将大豆制成豆浆后使用盐卤等凝固剂,使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美味的豆腐是不是也俘获你的心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关于制作豆腐500字日记,希望你会喜欢!

  我学会了做豆腐

  前几天,妈妈学会了做豆腐。

  昨天晚上,妈妈突然心血来潮,开始教我做豆腐。

  妈妈就教我怎样下卤,怎样搅拌,怎样看豆浆变成豆腐脑,怎样“焖”。看着妈妈一次次示范,我自己也动起手来。不一会儿,我就学会了。

  今天中午一放学,我就开始做豆腐。我先把泡好的豆子磨成浆,然后把豆浆放到锅里煮。豆浆煮好了,需要舀进缸里。

  屋子里热气腾腾的,要不是我忙忙碌碌的,浑身都是汗,我自己真有点像在云雾中“飘”的仙女呢!

  舀完豆浆,我开始点豆腐。我一边在豆浆里搅拌,一边往里边倒卤水,还随时抽出搅拌的木棍看。等木棍上挂了白色的豆粒般大的凝结物,我就停止搅拌,用木锅盖盖上豆浆缸,“焖”15分钟。这15分钟里,我收拾好豆腐箱,铺好豆腐包,放在空水缸上。

  15分钟过去了,我发现豆浆已经变成了豆腐脑,马上把豆腐脑往包里舀。水哗哗地往缸里漏,留在豆腐包里的就是即将做成的豆腐。我把豆腐整理好,控了一会儿水,再用豆腐箱盖盖上。又控了一会儿水,搬上压石压住。隔了一段时间,等妈妈下班回来时再翻包,豆腐就做成功了。

  做豆腐虽然不难,但很辛苦。学做豆腐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学,不怕苦,不怕累,就一定会成功。

  做豆腐

  “快过年了,快过年了!”一阵阵欢声笑语在我们耳边回荡。过年,对小朋友来说是一件非常快乐开心的事情,而对大人来说是一件烦心的事情。因为每年过年时,我奶奶都要做豆腐。

  去年寒假的一天,奶奶早早起了床,把事先泡好的大黄豆捞到了塑料桶中。奶奶把黄豆挑到了隔壁伯伯家,让伯伯帮忙把黄豆用机器绞碎。听隔壁伯伯说:“原来是用石磨把黄豆磨碎的,不像现在有机器,多方便啊!”过了几分钟,黄豆就变成了糊状的液体流进塑料桶中。我走过去,轻轻闻一下,一股豆香直扑入我的鼻子里,令人浩气长舒。我忍不住用手指沾了一点,用嘴吮吸,虽然没有什么味道,但十分有韵味。

  奶奶先把塑料桶中糊状的液体倒入大盆里,烧一锅开水,倒入大盆里搅拌均匀。然后,她在锅上放一个木头架子,将有孔的大塑料袋放在木头架子上,把盆里的液体用水勺舀起倒入大塑料袋里,用力挤压大塑料袋,一些的白色的没有杂物的液体就流入锅中,用火烧开。你们猜猜,那是什么?那就是我们平时喝的豆浆。奶奶再将石膏粉倒入豆浆中,石膏粉主要是起凝固作用。过几分钟后,豆浆就变成了豆腐花。又她把豆腐花倒入木框中,压上木板,几个小时,把板掀开,这时豆腐便做好了。

  没想到,我们平时吃的豆腐需要这么大的努力才能做出来,做豆腐是多么劳累呀,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劳动的成果。

  学习做豆腐

  今年暑假,顶着烈日,冒着酷暑,经过了一路的颠簸,我和爸爸妈妈到了爷爷奶奶家。每天早上,我们都能喝上鲜美的豆浆。我很想知道豆浆是怎么做的,于是,一天早晨,我饶有兴趣地看姑姑们磨豆浆、做豆腐。

  要吃到好的豆腐可不容易。首先要把黄豆浸泡在水里,让豆子把“衣服”“脱”下来;再把浸泡胀的黄豆,加上适量的水放进石磨里,推动石磨就磨成了生豆浆。我帮助姑姑推石磨时感到很吃力,但看到纯白的生豆浆从磨盘里流出来,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第二步,把磨好的生豆浆倒进过滤布袋里,滤去豆渣,挤出纯豆浆;再把纯豆浆放进锅里煮开。这样,熟豆浆就做好了。盛上一碗,加一点儿白糖,味道特别鲜纯。第三步,把熟豆浆“变”成豆腐。首先把石膏水加入熟豆浆稍微搅拌一下,就成了豆花。然后取出正方形的模子,在模子里垫好过滤布。接着把豆花倒进去。再过一会儿,用过滤布把模子里的豆花包好,加盖板,并在上面压上重物,滤干水分后就成了一块雪白的豆腐了。这一步最关键的是加石膏水应适量,否则豆腐就不好吃了。

  看完豆腐制作的全过程,我不仅了解到做豆腐的基本方法,更体会到“一丝一缕物历艰辛”的含义。

  中午,我喝了豆浆,也吃了豆腐。你说这不是一举两得吗?今天,我尝到了夏日里由自己参与做豆腐的成功喜悦。学会做豆腐是我今年暑假最大的收获。

    46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