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课堂的教学日记-摒弃华丽,还原本色

子超 1172分享

  中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充满了许多的心得体会,他们热衷于为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奉献出自己的毕生所学。《摒弃华丽,还原本色》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教师教学日记。

  河南省优质课大赛第一组比赛圆满落下帷幕,每一天都被一些优秀的老师感动着,也为精彩的课堂喝彩着,同时也有一些东西在心头盘旋着萦绕着,挥之不去,当听完所有的课之后,我觉得所有的老师开始追求一种质朴实在却有效的语文课堂,自觉摒弃了华丽的外在包装,渐渐还原了语文教学的本色,让语文课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儿!

  语文课堂成为安安静静的学堂。课堂不再充斥着喧嚣声。你看,18节语文课,没有一节课运用视频,没有一节课运用动画,没有一节课运用配乐朗读,把一切干扰课堂的所有外在因素全部清除。把学习的主角还给学生。课堂上,让孩子们真正的学习:读书、思考、交流、展示,课堂上不再害怕安静,不再追求表面的喧闹和所谓的学习氛围,而是该安静的时候,就让学生安安静静地默读,安安静静地写作,该出声的时候让学生放声朗读,甚至是杂然而读。课堂上不再是教师的话语霸权。教师退到了幕后,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指导者。教师也不再急躁,尊重学习规律,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设计教学,凸显了学生的学习地位,而不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场所。教师也不再喧宾夺主,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扎扎实实成长的课堂。专家点评说,我要看到孩子在你的课堂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长。要不,我无法知道学生是通过你的课堂提高了,还是本身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的,假如课前孩子的水平在第一级台阶上,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孩子们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达到了第二级第三级的水平,这就是收获,这就是成长。我想新乡十中的梁飞燕老师的作文课《抓住细节》算是一个典例,通过四次写作活动,让学生有了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提高。写作活动一:让学生认识细节,什么是细节,细节的重要性。再用池莉老师的话:我偏爱生活的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过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写作活动二,让学生在刚才的基础上,写出人物身体多个部位的具体表现,然后总结:细致观察人物身体多个部位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可以真实呈现出人物的特点,这种捕捉细节的方法就叫做“感知全方位”,告诉学生要“捕捉细节写得真实”。写作活动三,请同学们从刚才所写的片段中选择一个典型的细节调动多种感官写一写。引导学生这种调动多种感官观察了解细节的方法就叫做“全方位感知”,强调学生“选择细节写得典型”。通过写作活动四,请同学们在刚才的细节中运用“像·······”或“想到了·······”的句式,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润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润色细节写得生动”。而且为了呈现学生在这节课上的收获,她不断地展示“赵晓博”同学的作文,让人清楚地看到,最初单薄的三行作文,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地丰满生动起来。

  不仅如此,教师也展示自己的一篇《哥哥玩手机》作为范例进行引导示范。黄厚江老师说:教师要用自己的读写感受引发学生的读写兴趣,用自己的读写体验激活学生的读写体验,用自己的读写思考激发学生的读写思考,用自己的读写发现引导学生的读写发现。这一点,梁老师也做到了。她的作文片段的三次展现,就是给学生一个鲜活的切近的范例。尽管这堂课前松后紧,时间安排略有欠缺;尽管这堂课对细节的范围理解得还比较狭窄,可是学生在这节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有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成长,就不失为一节好课,得分在90分以上,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赞赏。如果单纯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而过度预习,课堂上学生是在表演是在作秀,这样的“假课”“表演课”“做秀课”都是我们应该避免和摒弃的。

  以语言为核心实实在在的语文活动。对于语文课,黄厚江老师提出“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体,以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为目的”的基本要求,对照这个要求反观我们的语文赛课,我觉得我们很多老师其实就在自觉的践行着。在这次赛课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老师们对“读”的重视,默读、跳读、速读甚至趣读等等,而且不是泛泛而过,而是具体指导,效果显著。像周鹏娟老师的《纪念白求恩》,第一环节:默读全文,感知人物:白求恩是谁?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默读”要不出声,不指读,不回看,一气呵成读完全文,有助于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提高阅读速度。对“默读”的指导具体到位。第二环节:跳读全文,把握精神:白求恩具有哪些精神?方法指导:跳读就是主动的舍弃,有意的忽略,筛选信息。并给学生具体的要求:1、用波浪线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学生在这样的指导下学习很有效。2、用“赞扬了白求恩·······精神”归纳每段的内容要点。第三环节:精读结尾,品味语言。对“精读”的指导是细读、静思、鉴赏。读出层次,读出情感。精读的指导也是有层次的,课堂上,她先让一位女生朗读,通过评价引领其他同学。再进行一次男生版的朗读,学生感情跌宕起伏,对文本融入自己的理解,朗读自然到位。进一步通过评价指导最后一句排比句的朗读,一句比一句感情更进一层,声调一句比一句要高一些,这样才能读出排比句的气势来。让这位男生领读,然后全班齐读。更巧妙的是,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让学生们读时,给每个句子前加一个“我”字,只听到空中回荡着“我就是一个高尚的人,我就是一个纯粹的人,我就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自然地融入到学习当中,培养了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丰富健康的情感,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审美情趣。有效地把语文的人文价值体现在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之中。

  还有一个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吴建老师《狼》中的趣读环节,老师示范展示了“途中两狼,缀行深远”“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然后聚焦“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狼的心理活动,展开想象,写一段两狼的对话。同桌合作完成。这里不仅让学生读透了文本,理解了狼的狡猾,更让学生进行了写话练习,更通过同桌合作惟妙惟肖地展示出来,有的孩子模拟狼的语气,发出“哼哼”声,让狼的狡猾清晰可闻,孩子读的能力提高了,甚至带上了一点表演的成分。全场教师也发出会心的微笑,响起热烈的掌声。

  其实,本色语文的本质特征就是“朴实”,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学,教师实实在在的教,不要表演,拒绝包装。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学生按母语学习的规律学语文,教师按母语学习的规律教语文。这既是本色的语文课,当然也是精彩的语文课。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公众号:真快乐作文研习堂】

【本文作者:】

    相关文章

    46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