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言情的抒情写作-芦苇情思(2)

春燕 1172分享

  芦苇,是一首诗的清幽波光里,字里行间的一份执念一季守候。

  芦苇,当它叫“蒹葭”的时候,是投影在线装书里古朴孤独的美丽。

  芦苇在《诗经》里的不同凡俗,引得后世许多文人墨客想把它留在诗句里:

  “避世水云国,卜邻鸥鹭家。风前挥玉尘,霜後幻杨花。”

  “深溪高岸罩秋烟,飒飒江风向暮天。凝洁月华临静夜,一丛丛盖钓鱼船。”

  “苇花半起时,晚凉有清香;扁舟远送潇湘客,芦花千里霜月白。”

  “万顷寒烟外,茅茨枕碧流。枫林巢乳鹤,沙溆乱鸣鸥。漠漠菰蒲晚,苍苍芦荻秋。”

  “暮霭隐栖鸦,三两人家,么蟾瘦瘦小艇斜。几点惊鸿飘渺处,霜覆芦花。”

  ……

  飘逸俊美、幽远苍凉,芦苇是古老诗句里枝繁叶茂的美好想象。

  芦苇,也是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中深藏的悲壮沧桑。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

  孙犁的《芦花荡》和《荷花淀》里,芦花飘飘,给惨烈的战斗场面染上诗意的悲壮。

  我见过的最壮美的芦苇,长在电影《百鸟朝凤》里。那是号称“天下第一荡”的陕西省渭南市合阳湿地的芦苇,健壮鲜亮的苇杆高过人头,硕大的苇花像雪白的旗帜,摇曳着黄土高原的苍茫,把焦三爷带血的唢呐声衬托得渺远而凄凉。这片芦苇荡本是《蒹葭》的发源地,但作为传统民间技艺传承问题这一痛楚主题的背景,我看到的是它的“壮”与“凉”和悲情的诗意。

  我见过的最伤情的芦苇,长在电影《霸王别姬》里。

  河畔的芦苇丛中,执念深重、难以融于尘世的程蝶衣(张国荣饰演)身着青布长衫,迎着萧瑟的秋风,黯然独立,长长的白色围巾随风摇曳,搅动着芦花,飘扬成程蝶衣,或者说是张国荣生命中无法消解的寂寥、落寞、抑郁和绝望。

  芦花还飘在许多历史故事中。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荆轲别燕丹,“飞盖入秦庭。”诗句深处,易水之滨,飞舞的芦花朦胧了一个远去的血色背影。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汩罗江畔,披发行吟的屈子掩涕叹息,仰天长问。佞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诗人最终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怆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芬芳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人们端午节最沉重的纪念。

  总想沿着平仄的诗行和跌宕的故事,去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经历一场关于芦苇的盛事。

  后来我有幸见到了杭州西溪湿地秋雪庵的芦苇荡。乘舟摇楫,荡开炫彩的潋滟波光和淡淡清香,浅滩的白鹭扑棱棱飞成画里最富意境的几笔。身旁,遍布的芦苇海潮般一波一波地荡漾,红褐的苇叶如剑,飘扬的芦花如雾,如雪,如云,夕阳给它涂抹上一层橘色的暖。那时,那刻,千顷蒹葭十里洲,芦花水面夕照色,西溪安暖如歌,人间静美如画。

  >>>下一页更多精彩“关于植物言情的抒情写作-芦苇情思”

相关文章

46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