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生物开学第一课备课教案

立博0分享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生物开学第一课备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生物开学第一课备课教案1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中,概述出花的主要结构。

2.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测描述出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从而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3.模拟人工辅助传粉,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

1.雄蕊和雌蕊(花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2.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3.爱花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

一、花的结构

1.花托 2.萼片 3.花瓣 4.雄蕊 5.雌蕊

小结: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方案一:两人合作,结合书中的插图,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解剖桃花(鲜花、冰冻鲜花或浸制标本)或当地常见的典型的一种被子植物的花。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相互交流,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方案二:四人合作,根据假设,结合书中的插图,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桃花模型,认识花的结构,分析、交流,明确雌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验证假设,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方案三: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性学习,回忆平时常见的被子植物的花,对照彩图进行联想、观察,认识花的结构,相互交流合作,解答疑惑,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方案四:两人合作,结合书中的插图,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花的结构,对照已经解剖开的桃花(鲜花或挂图)黏贴图,根据疑惑,进一步认识花的结构,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组织学生画花、说花,围绕困惑:与果实和种子形成有关的结构可能是什么?进行学法指导,利用CAI组织学生探究花的结构,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得出结论。利用桃花模型质疑:假如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掉了,它还能发育成果实吗?请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模型,认识结构,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用优美的诗句带领学生回到那鲜花盛开的季节,充分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请学生带着疑惑,自学、相互交流,认识花的结构,明确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用花的黏贴图引导学生思考花是怎样结出果实的?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花的结构。由于花粉和胚珠的结构不易看到,在探究时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挂图或板图进行说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二、传粉和受精

1.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2.受精:精子和卵细胞相融合的过程。

方案一:调动经验储备,运用逻辑思维能力,想像、回忆,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述(虫媒花和风媒花)传粉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进一步了解传粉过程,总结出什么是传粉。

方案二:根据问题,仔细观看录像(CAI课件),合作交流,描述(虫媒花和风媒花)传粉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总结出什么是传粉。

方案三:课前小组合作排练,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模拟表演(虫媒花和风煤花)传粉过程,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什么是传粉。

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方案一:根据问题,调动经验储备,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最终在合作交流中,进一步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方案三:针对书中的不解之处,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活动教具,黏贴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方案四:在教师帮助下,列表回顾种子的结构、果实的组成和子房的结构等知识。

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的方法,大胆推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从而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创设问题情境:花落后能结出果实。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指导学生模拟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爱花习惯教育 模拟表演人工辅助传粉的方法,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习惯。

初三生物开学第一课备课教案2

消化和吸收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4.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5.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挂图。

2.相关的实验准备。

3.制作小肠壁结构折叠模型。

4.课时分配 2课时

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人新课

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设问引起学生疑惑,激发学习欲望。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1.消化系统的组成

1.1观看画面、回答问题。

通过思考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回答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结构及其主要作用。

演示消化系统组成的课件、提问让学生体会进食时牙齿、舌、的作用。

(三、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1细嚼馒头,说说自己尝出了什么味道?思考为什么会尝出甜味?

让学生咀嚼馒头,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2.2提出问题

根据提示,制定自己的探究计划。交流探究计划,实施探究计划。

媒体演示课本P30"探究”的提示及参考方案。

2.3制定并实施计划

2.4小组交流探究过程、结果和结论并进行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答疑。

提出改进意见。

2.5表达交流、

2.6得出结论

全班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得出的结论。

鼓励、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补充。

概括出消化的概念。

(四、消化的全过程

3.1仔细观看,为完成“西瓜子历险记”做准备。

思考、回答问题。

3.2设问:胃病和肝炎对消化的影响及其防治。

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通过思考和回答,加深理解小肠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

3.3演示课本P33的“演示实验”,提问: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什么作用?

设计表格,归纳总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4插入课本P35第1、2题和p34技能训练。

展示自己设计的表格,并相互评价。

(五、营养物质的吸收

阅读资料,比较大肠、小肠结构的特点,理解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

引导学生分析课本P33的“资料分析”,比较大肠、小肠的结构有何异同。

4.1小肠的特点

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

用放大镜观察,加深理解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观察小肠内表面的皱襞及绒毛,理解它们的作用。

4.2展示制作的小肠内表面皱襞的模型。

指导学生观察猪小肠的结构特点。

(六、小结、课后练习

4.1小结: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4.2布置课本P35练习第3题。

初三生物开学第一课备课教案3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5.感悟一切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乐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生物,从而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意义。

6.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分析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区别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教学重点: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的目标。

3.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教学准备:

①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

本节课的导入可这样设计:可让学生观察有山、水、虫、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一问题,可与学生一起对照教科书上的描述,进行比较归纳。但是,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与学生讨论时,应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补充,如生物对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节教学,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

2.设计思路

首先让学生回忆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过的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区分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的特征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10幅插图,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观察的方法和基本要求,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小学的自然课里已经学过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你能说出一些生物吗?(要求:每位同学说出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不要重复)从而导入新课。

初三生物开学第一课备课教案4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了解校园或周边的主要生物的分布特点,知道生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并能影响环境。

2.能力方面

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周边、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校园或周边的主要生物是本章的重点。

组织好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活动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手段:PPT文件、调查范例等。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1)从周边或校园的生物引入调查;

(2)举例说明调查的基本方法;

(3)分组,教师指导制定调查计划;

(4)实施计划,教师组织指导;

(5)汇报、总结、交流、评议。

2.教学过程

(l)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本章的教学课题可以从周边和校园的生物引入。在此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①你知道我们北京市的市树和市花吗?②我们的校园中有多少种生物?这些生物开花结果吗?它们的花期是几月?

(2)关于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①利用录像或投影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家进行科学调查的资料,利用投影向学生演示调查活动的范例,从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调查,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②讲解学生记录的方法,强调在活动的过程中如实做好记录的重要性。

如向学生讲清在调查前要制定好调查记录表,随时记录下观察的内容。如生物的种类、数量、生活环境、用途等。在活动中要尽量多地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以便调查结束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把调查内容撰写成调查报告。

③向学生强调调查的意义,切忌将调查作为游玩。

教育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把活动作为对自己的挑战去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从而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

(3)分组,制定调查计划,为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①建议将班内同学按自愿结合的方式分成若干小组(5~6人一组)。由组长专门负责,制定调查计划。

②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公园、小花园、生活小区或街道等地去调查。也可以在校园内进行调查。选择一条动、植物种类多且有不同生活环境的路线。

③调查的内容力求多样化。

班内的不同小组可以调查不同的内容,各有侧重点。如可以调查园艺花卉生物、蔬菜粮食作物,也可以调在城市的行道树种类等。

(4)实施计划。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①认识调查地段的生物的种类、数量、生活环境、用途等。

②确定的调查路线边走边观察并及时记录下来:身边有哪些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与生物生活在一起的有哪些动物?树上有鸟巢吗?有病虫害吗?花丛中有蜜蜂、蝴蝶飞舞吗?

要注意观察生物的分层现象,不仅观察高大的乔木、灌木,还要注意观察草本生物和藤本生物。不仅观察高大的生物类群,还要观察一些微小的生物类群,如阴湿树干上的菌类、生活在水中的藻类等。

③教育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不要任意攀折花木,尤其要爱护身边的珍稀生物。

④调查限定在几天之内完成。如对生物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设立小专题,作进一步的调查。

(5)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把调查记录归纳管理,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调查的内容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6)总结、交流、汇报。调查结束后可以与本班的板报小组合作,布置展览,将各小组的调查报告、收集来的图片资料等筛选展出,作班内交流。

初三生物开学第一课备课教案5

植株的生长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1.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教学设计

根靠根尖向前生长

方案一:课外小组的同学展示并描述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包括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

方案二: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描述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

方案三: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向全班展示切去根尖的幼根不向前生长,而未切去根尖的幼根却伸得很长。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伸长区

方案一:各小组汇报交流测量的结果。讨论:(1)各小组的测量数据出现差异的原因?如何处理?(2)如果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互相交流,解答疑惑。

方案二:各小组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各组探究的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各组之间进行评议。评议内容包括:设计是否合理、装置是否简便易行、步骤是否严谨、记录是否详实、结果分析是否科学等。

根的生长:

(1)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2)伸长区:增大细胞体积。

方案一:透过培养皿的玻璃,观察餐巾纸下面白色的根及毛茸茸的根毛,根尖顶端_发亮的是根冠,再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

方案二:观察培育的幼根后,动手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4部分。

方案三:观察培育的幼根后,动手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低倍显微镜观察,记录观察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观察根尖永久纵切片。

方案四:观察根尖的结构挂图,区分根尖的4部分细胞的数量和体积的大小。

提出观察的提纲,引导学生实验观察后找出很伸长最快的部位。

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方案一:观察动态展示芽发育成枝条过程的CAI课件,并进行描述。

方案二:演示抽拉活动教具,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并仔细观察,最后概括描述出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

方案三:观察教师板画的芽发育成枝条的相对应结构示意图,并进行描述。

方案四:先观察动态展示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的CAI课件,然后在黑板上将叶芽的各分与发育成枝条的相应部分的图用粉笔连接起来。

提出问题,引导观察和探究。

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芽的结构及相应的枝条图。提供叶芽的结构和枝条的图各一幅,组织学生连出相对应部分。

植株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1.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2.缺少无机盐时的症状:

3.合理施肥的意义

方案一:观察甲、乙、丙、丁4瓶中分别培养的菜豆正常叶和缺少氮、磷、钾的叶片,描述现象并诊断病因。

方案二:观察生长正常的叶和缺少氮、磷、钾的叶片的录像,描述现象并诊断病因。

方案三:看书自学,观察教师出示的几株幼苗,进行诊断,鉴别幼苗的病因。

方案四:观察课本插图,进行描述,联系实际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分析生活中的各种做法,树立环保的的意识

初三生物开学第一课备课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生物开学第一课教案5篇

七年级生物下册集体备课教案5篇

初三春季开学第一课学生五分钟励志发言稿五篇

宁夏开学时间2020最新消息

“新学期,我能行”主题班会教案

2020疫情停课不停学作文600字范文5篇

高一开学第一课地理教案范文

关于高一生物备课组教学计划

2020初中教师教学随笔最新范文精选五篇

2020关于疫情期间教师停课不停学网课工作总结【5篇】

    11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