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数学 > 数学教案 > 二年级 > 公开课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公开课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晓芬0分享

公开课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

教学是一种鼓励学生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培养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公开课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公开课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公开课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篇1

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学生初步学会画角,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画角。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物角逐步抽象出几何角。

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学具准备:小棒、三角板、练习纸、圆形纸片、三张长方形纸、绳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拼图游戏:请同学们拿出4根小棒,围成一个漂亮的图形。

拿掉1根小棒,你能将它围成什么图形?

再拿掉1根小棒,你还能将它们围成图形吗?让学生将两根小棒两头接住,拼成怎 样的图形。

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操作过程中自觉参与学习,一步一步揭示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找角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周围或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哪些实物上面有角?比比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确。

2.指角

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看到的角,并用手指给大家看。(学生在指角时可能会出现指角的错误方法,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

适时练习:请学生拿出三角板,用正确的指角方法指出三角板中有几个角?

3.认角

我们在三角板中找到了角,请大家来用你的小手摸摸这个角,先来扎扎手,有什么感觉,再摸摸这两边又有什么感觉?(小组讨论,发现角的特点)

我们来给尖尖的这一点起一个名字?叫做顶点。直直的两条边我们叫做角的边。

板书: 边

顶点 边

请同学们指出三角板中其他两个角的顶点与边。

师生共同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4.画角

师:我们一起认识了角,你能给你所找到的角画张相吗?(学生活动:尝试画角。并且展示学生作品)

课件展示正确的画角过程。学生再次画角后交流,并且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板书: 边

顶点

(学生第一次学习角的认识,要使学生初步认识这一概念,需要一个过程,教学从具体实物引入“角”,并通过玩“活动角”,让学生对“角”有了初步感知。)

5.课堂练习。课件演示,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且请学生上台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角的基础上,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教师的“导”、“扶”、“放”与学生的“探”、“思”相结合,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大胆探索下,培养了创新意识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最后一组练习,及时让学生掌握了新知。)

6.折角

1)小游戏:(教师出示一张圆形纸片)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办法用它来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提问:你所折成的这个图形有3个角吗?为什么?

7.比角

1)教师出示三种不同的角,比较角的大小?请学生想办法如何来比较?

教师小结:将两个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比较,张开的大的这个角就比较大。

2)课件出示不容易判断大小的红角与蓝角

请学生比较哪个角大一些哪个角小一些?为什么?

提问:你发现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吗?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

3)小活动:

A:请学生用纸条图钉做一个角,教师做一个边较长而角大小相等的角,请学生判断,哪个角大一些。

B:请学生用活动角做一个比教师所做大的角。

C:同桌做角,比较角的大小。

(通过这一游戏,让学生再次将所学的新知理解、掌握、深化,并进一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三:练习:

1.猜角:出示一组图。请学生在下面图形中找出有几个角?并且指出他们的顶点和边各在哪里?

(通过练习,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也深化了新知,教学信息及时反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2.动手做一做: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他叫数学小灵通,他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裁纸的游戏好吗?

A:一张长方形的纸,用剪刀裁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学生活动)

B:可是数学小灵通说,一张纸裁掉一个角,也可能有4个角。同学们你想知道是怎么裁的吗?试一试吧。

C:小灵通说:也可能是3个、5个角,你知道是怎么裁的呢?

3.活动:用准备的绳子,同桌合作做一个角。

(通过开放性练习,让学生在猜测——求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

四:总结: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玩的高兴吗?我们认识了角,并且画、折、裁、做。你从中都学到了什么呢?

案例评析:

这节课是学生对角的初步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用手摸、用眼看、用手画、动手折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在活动中自觉接受新知。

1.借助多媒体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借助实物、图形的外部特征及学生自己亲身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从图形中辨认出各种大小不同的角的表象,从而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精心设计趣味题,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教师在最后设计开放性试题,一题多解,有趣新颖。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好奇心被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迫切想得到答案,而当答案多解时,又产生了疑惑,进而又促使他们去思考。如此过程,达到了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良好效果.

公开课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篇2

教学内容:

课本P35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P37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6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

2、完成P36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七第5题,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

4、完成P37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P36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P37第9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

4、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布置作业

公开课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9页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上册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和在本单元中学习了两位数与一位数、整十数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同时又为今后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奠定基础。本课在整个100以内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中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很多学生对这类计算有过尝试,但对于算理的理解比较模糊。本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迁移,借助学具,直观操作,建立对减法过程中算理的表象感悟,能清楚用语言表征出来,并能运用新知解决数学问题,为学习下一课时退位减法最好准备。

教学目标:

1、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之上,熟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能区分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算法的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情境图、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

(一)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拨数,比较每组数表示的意义。)

1、7和70

2、45和40

3、82和2

(二)口算。“开火车”形式进行练习。

90—70=80—40=70+5=

34+4=5+32=

4+()=6660+()=68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旧知,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二、情境引入,初步体会算法

(一)结合情境图,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1、小小图书馆(课件出示主题图)

教师:一(1)图书馆开馆了,小小图书管理员正忙着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了解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呈现)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信息。

(1)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还剩下多少本故事书?

(2)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还剩下多少本动漫书?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并选择性板书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可让学生结合信息完整把问题叙述出来。

(二)列出算式,对比分析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5—2=35—20

教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都是减法算式,第一题是减一位数,第二题是减两位数,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三)猜测结果,引发探究

学生互相说说算式结果。

教师追问:同学说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一起来验证。

(四)借助学具,直观感悟

教师:可以尝试使用计数器和小棒帮助计算。

预设的方法有:

1、直接数数方法:35—2往前数2个,就是33;35—20是10个10个地数,往前数2个10就是25、15。

2、小棒操作,直观呈现过程。

3、计数器拨数,位值思想渗透。

(五)回顾交流理解算理。

教师根据学生表述过程,在算式中体现过程和方法,数形结合,由抽象向具象过渡。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要束缚学生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选择性进行操作,自主探索性学习,通过学生汇报不同方法,进行互相学习,交流,相互补充,既尊重学生个性的展示,有体现算法多样化。教师则利用课件将直观地操作图口算过程对应起来,多途径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三、对比感知,明确算理

(一)简化思维突出重点(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回顾刚才摆小棒和用计数器计算的过程。

先让学生思考片刻,再利用课件把摆小棒和计数器拨数的过程动态演示,根据学具操作过程,课件出示算式计算过程。再次让学生感悟算理。

(二)回顾比较,认识本质

1、比较“35—2”和“35—20”计算有什么不同?

2、同桌交流,相互讨论,回忆操作和计算过程。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小棒和计数器操作过程中的捆数(几个十)、根数(几个一)及十位和个位的计算顺序表述,突出算式的区别,同时内化位值概念。

3、概念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加、减。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再结合学具,课件辅助,回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过程。再将两个算式的算法进行比较区分,在对比中感知算法和对算理的明确认识。】

三、拓展探究,深化算理

(一)我来试试。(分组拨数计算)

78—5=65—4=

78—50=65—40=

要求:分为男生、女生两组,都先拨出“78”,男生组计算“78—5=”;女生组计算“78—50=”。汇报结果,比较两组分别是在什么数位上拨去珠子,再次明确算法。

(二)选苹果。(改错题)

出示苹果算式,判断各题计算是否正确。

同学们交流汇报,分析错因。

师生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课件出示)

四、巩固应用,反馈练习

(一)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算法。

(二)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的“解决问题”。

运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创造算式。

出示卡片

教师:从中任选2个数创造一个算式。根据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

可能会有:

56+30=56—30=30+3=

56+3=56—3=30—3=

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口算。

最后一题是退位减法,为下节课学习做孕伏。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设计,既让学生在计算过程逐渐熟练算法,明晰算理。又关注全体参与度,整体反馈,汇报结果。并把学生自评和互评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相互交流,创造算式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的算法,又为下节课学习退位减法做孕伏。】

六、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公开课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篇4

单元教材分析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地位与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这一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2、能力目标: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3、德育目标: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单元教法设计

1、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第一课时: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二课时: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

第三课时:

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会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四课时:

1、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估量物体的长度。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用厘米量较短的物体。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第四课时

教学重点: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线段的概念。

分课时作业布置

第一课时:

做一做第1、2、3题

第二课时:练习一1~3题,第6题做在课本上。

第三课时:练习一4、5题。第8、9题做在课本上。

第四课时:练习一第7、8、10题,填在书上。

疑难问题解决办法

1、因为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究过争购减起来的,因此,在教学是应该按照儿童学习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体验到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一种创新工具的欲望。

3、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成功的体验,以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者:姬王小学--田茂庆

教学内容: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小木块、曲别针、硬币、铅笔盒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数学课,数学课上我们都经常用到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屏幕上出示:课本、练习本、铅笔、铅笔盒等。

2、我们每天都用它,可以说是在熟悉不过了,可是你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咱们来量一量好吗?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测量统一长度

(1)我们先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2、(屏显数学课本)你们认为该怎样量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边的物品来量。

同学们,别镇、三角形、和小方块,你们任选一种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学生测量,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学生测量方法)

(2全班交流、汇报测量结果

分组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问

为什么大家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而结果却不一样呢?

小组讨论汇报

再次让选用统一物品测量的学生展示测量结果。

小组讨论看能得到什么启发。

小结:

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做标准进行测量。

测量不同的长度

(1)用你喜欢的方法量你喜欢的物品的长度。

小组操作,教师巡视。

(2)全班汇报交流,提出质疑。

启发学生根据汇报结果提出为题。

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常识5个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都是5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

小组讨论。

总结:因为选用不同的物体做标准去量,他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和实际不服,应该选用统一物品计量单位去量。

(3)单项练习课本与铅笔盒哪个更长一些,请同学们用小木块测量一下。

汇报测量结果

练习

1、做一做第1题:提示学生:上面的集中可以用小刀等东西对准各自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的测量。

3、做一做第3题:

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脑子里完成。

总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安排作业:略------

反思

公开课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页“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教材分析】

知识解读:测量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认识厘米”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长度单位,教材以古代人们用身体尺为测量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得到不同的结果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接着,教材介绍学生比较熟悉的尺子,指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为单位,并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逐步让学生形成对厘米的长度表象。这样的安排意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并通过动手实践体会测量的方法,经历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解读: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认识了比较物体的长、短,本节课是他们第一次正式接触长度单位“厘米”。在此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知识的了解均来自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不系统的经验。对什么是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1厘米有所长都缺乏准确的认识。

目标解读:

1、创设情境,从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观察、比较、估计、测量等活动中,实际感知1厘米有多长,通过具体方法,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测量长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在观察、比较、估计、测量等活动中,实际感知1厘米有多长,通过具体方法,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测量长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教学预设〗

1、师谈话引入,课件播放故事。

2、引导思考:为什么同样是5步,熊二却找不到蜂蜜呢?

3、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思考〗

以有趣的故事为素材,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有声有色的故事讲述,提出“这是为什么呢?”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充分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激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浓厚的兴趣,自然地进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二、借助直观、建立1厘米的概念

〖教学预设〗

1、借助模型、建立表象

师出示1厘米的学具,感受厘米是测量比较短物体的长度单位。

(1)记忆1厘米的长度

(2)找生活中的1厘米

2、认识几厘米

理解: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设计思考〗

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标准的1厘米小棒,同桌竞猜记忆1厘米、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认识几厘米等活动,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经历“充分感知--丰富表象--领悟内涵”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的长度观念,理解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自制直尺,认识几厘米

〖教学预设〗

1、同桌合作、制作直尺

2、拿出直尺,与自制尺子作比较。

(1)认识尺子上的元素:刻度、数字、单位(厘米cm)

(2)在直尺上认识1厘米

3、明确不同尺子的1cm的长度一样。

4、认识尺子上的几厘米

〖设计思考〗

引导学生经历“造”尺子的过程,让学生在测量、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测量的本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四、实践运用、学会测量

〖教学预设〗

1、探究测量方法

思考:你能用直尺量出这张名片的长边是几厘米吗?

(1)操作、交流

(2)呈现各种量法,比较量法的优劣。

(3)小结正确的测量方法,理解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的好处。

2、测量身体上的数据

师:测量自己手掌的宽度、拇指的长度、一拃的长度等

(1)学生选一个部位进行测量。

(2)填写测量记录单

(3)交流测量方法

〖设计思考〗

在测量长度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测量,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并通过交流,比较,辨析、评判,逐步完善测量的方法。在学生积累了实际测量的经验后,将学生的认识延伸到“身体”这把尺子上,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开放性的活动中得到培养。

五、全课总结。

六、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cm)

尺子:刻度线、数字

    849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