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数学 > 数学教案 > 四年级 > 一等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

一等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

晓芬0分享

一等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优秀5篇

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的过程,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确保他们全面发展。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等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等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

一等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1】

设计说明

1.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角的度量”属于“图形与几何”中测量的一部分内容,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中难度最大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角的空间感觉来估计角的大小,很少用到专业的工具去测量一个角的精确度数,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不仅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测量角的大小需要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而且还要把量角与学生头脑中角的大小的表象结合起来,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关注动手操作,以亲身体验的策略展开教学。

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算理和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用多种方法尝试测量角的大小,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测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培养估计角的大小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三角尺、用硬纸板剪成的角、一张圆形纸

教学过程

⊙抛出问题,引入新课

1.观图质疑,引发思考。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角,请大家看一看生活中小朋友们玩滑梯的现象。(出示教材24页滑梯情境图)

提问:你能用“角”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吗?

(学生观察后反馈:第三幅图中的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最大,第一幅图中的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最小)

2.引入新课:角有大有小,怎样度量角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有关角的度量的问题。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一)]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快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进而很自然地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尝试探究,建构知识

1.自主探究,比较测量方法,引发思考。

(1)讨论:如何度量三个角的大小呢?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研究、实践后进行汇报)

预设

小组1:我们想用直尺度量角的大小,发现无法测量。

小组2:我们是用三角尺上的一个角进行测量的,发现只能测量出角的一部分,还余下一部分无法测量。

小组3:我们是用课前做好的与∠1一样大的角去度量∠2,结果∠2是∠1的2倍多一些,∠3是∠1的3倍多一些,也不够准确。

(2)质疑:看来大家的测量结果都不够准确,想一想,怎样测量才能更准确呢?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如果用来度量的角再小一点就能更准确了)

(3)总结:要想准确知道角的大小,必须有一个标准的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度量角的单位。

(1)说明:在数学王国中,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课件出示圆中的5份、10份)你知道这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吗?(5° 10°)

(3)请大家找一找,看看你能不能找到直角、平角和周角。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找角,观察后发现: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度量角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引出度量角的大小要有一个统一的度量单位,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深入实践,感受方法

1.估一估。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度量角的单位是1°,现在请大家估一估三个滑梯中的角分别是多少度。

(学生尝试估计三个角的度数)

2.折一折,剪一剪。

组织学生利用教材附页中的图1剪出不同度数的角,感知角的大小。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明确度量角的单位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角的大小,通过估一估、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为进一步学习量角、画角做好铺垫和准备。

一等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88页整理和复习,练习十七。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数学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3.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乘法口算、估算和笔算等计算方法的联系,并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1.教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分组交流,完成后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逐步形成如下板书:

2.结合以上知识整理,边整理知识,边完成数学书88页1-4题。(依次出示以下各题及答案)

(1)出示教科书第88页第1题。

抽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最后让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最简便,引导学生说出:整百数乘整十数,只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显示)

(2)出示教科书第88页第2题。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出估算方法,教师用显示相应内容。最后让学生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怎样估算。(学生回答后,显示。)

(3)完成教科书第88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可指名上台板演),显示答案,学生核对,并让学生说说每个题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汇报后,显示计算方法)

(4)完成教科书第88页第4题。

先分别让活到说说解题思路(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相应内容),再列式计算并汇报,教师板书。计算时注意提醒学生怎样算简便。

二、基本练习,巩固提高

1.完成教科书第89页第1、2题。(出示题目及答案)

学生独立口算,集体评议。第2题完成后,让学生说说积的变化规律。(显示规律)

2.完成教科书第89页第4题。(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

教师:你是怎样估算他们大约走了多少米的?

学生1:我把187看成200,32看成30,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6000。

学生2:我把187看成200,32不变,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6400。

学生3:我把187看成190,32看成30,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5700。

(展示以上三种估算方法。)

3.完成教科书第89页第5题。(出示题目及估算方法)

学生估算:24×365,可以把24看成20,365看成360,350或400都可以。

三、拓展练习,促进发展

出示教科书第90页的思考题。

教师:请认真看图、审题,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觉得运费的多少会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1:运费少和路程有关。

学生2:运费少还和运的质量有关。(显示:与运费少相关的因素)

教师:分组讨论一下,往哪些仓库运费用会少一些?为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完成后指名汇报。

学生:如果把粮食运往3号和4号仓库,则运量大,费用肯定多。所以应把粮食往1号或2号仓库运输费用会少些。(显示)

教师:看来只要计算出运往1号仓库和2号仓库的总运量,就可以比较出谁了运费更少。怎样计算总运量呢?

学生:运输量可以用“运输吨数×路程”来计算。(如期学生不能说出,则由教师告知学生。)(显示)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按这种方法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并比较。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

学生1:如果运到1号仓库,总运量是40×10+30×20+20×30=1600

学生2:如果运到2号仓库,总运量是50×10+30×10+20×20=1200。所以运往2号仓库运费最少。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数学书89页3题,90页6、7、8题。

六、课外阅读

数学书91-92页:你知道吗?——奇妙的乘法。

一等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亿等计数单位及相应的数位。

2、初步会读一般的多位数,并说出数的组成。(中间不含0的多位数)

3、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读出大数,说出数的组成

能将大数正确的分级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情景引入

1、你知道吗?上海的一些区县的人口数(20__年)

南汇 699119 闸北区 707869浦东新区 1766946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1、20__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有谁知道,我国目前的总人口呢? 请你读一读:1295330000

1) 我们曾经认识了哪些数位?它们相对应计数单位是什么?

生:我们认识了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它们相对应的计数单位是个、十、百、千、万、??

小结:正如我们所说的个、十、百、千、万、还有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2)一万一万的数,10个一万是多少?计数单位又是什么呢?

生:10个一万是十万,计数单位是十万。

3)10个十万呢?10个一百万呢???

生1:10个十万是百万,计数单位是百万。

生2: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计数单位是千万。

生3:10个一千万是亿,计数单位是亿。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

生: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师:因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所以叫十进制计数法。 探究二:介绍四位分级法。

1)为了读数方便,按照我国习惯,把数位进行了分级。

很久以前,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创造出了用四位一级的方法计数,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个级表示多少“一”;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是亿级,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2)我们来看上海的人口:16737700,这个数分为几级呢?万级上表示多少?个级呢?

16737700是由()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 生:16737700,这个数分为二级

万级上表示1673个万,个级上表示7700个一。

三、课内练习:

练习一填空

(1)10个一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

(2)10个一亿是( ),10个十亿是( )。

(3)一百万里有10个( ), 有100个( )。

练习二

(1)2100350里有()个一。

(2)1023003405里有( )个亿( )个万和( )个一。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在读大数时,利用数位分级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准更快的读数。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读读第10页中北京市、河南省、台湾省、浙江省、西藏自治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的人口数。

一等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能用算盘记数。利用生活情境引入计算器。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教学难点: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小棒

教学过程:

一、认识算筹

(一)谈话引入

1.师: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2.课件出示

师: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也就是春秋时期出现了这样的计算工具(课件出示:图)。你知道这叫什么吗?

(二)用算筹记数

1.师:对,这是算筹,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 cm,径粗0.2~0.3 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怎样用算筹表示1~9这九个数字呢?(出示课件)

2.师:这几个数字分别表示数字1、2、3、4、5,那6怎么表示?用手中的小棒试一试。

3.课件出示

师:用算筹表示6,先用一根横着小棍表示5上面放一根竖着的小棍表示1,这两根小棍加起来就是6,这里有了代数的思想,而且把加法用到了记数方法中。那么7、8、9你会表示了吗?说一说。

4.师:怎样用算筹表示多位数呢?用算筹记数有两种摆法(课件出示:横式和纵式图)。

5.师:用算筹表示大数时,从右到左,纵横相间,如29(课件出示:29),就先用纵式表示出个位上的9,再用横式表示出十位上的2,这个数就是29。可见,中国人很早就已经知道把算筹放在不同的位置来表示大小不同的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的国家。

6.课件出示:

师:这个数是多少?

7.师:大家可以看到,这里只有九个数字,少哪一个?0的出现也经过了很长时间。起先没有0的记法,后来用“空一位”的方法表示0(课件出示:306的图),这个空位就是0,与我们现在写数中“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表示”一样。

8.课件出示:

师:后来发展成用□表示0,大约700多年前用○表示0。

(三)了解算筹的不足,产生对“新型”计算工具的需求

1.师:试着用小棒代替算筹表示出19612368。(学生尝试时,可能会出现小棒不够用的情况)

2.师:摆出来了吗?谁来试试?没摆出来的同学出现什么问题了?(小棒不够用,太占地了摆不下)

3.师:我们只是用算筹摆一个数试一试,古人不但用算筹记数,还用它计算,所以要随身携带。你知道古人要随身携带多少根吗?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你想不想也随身带着?为什么?(不方便)

师:算筹不方便,计算速度又慢,改革算筹,简化演算方法,加快计算速度就成了人们的迫切要求。在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发明了一种计算工具。你知道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了解用算筹的记数方法,通过说出算筹表示的数是多少的活动,体会位值制的作用。通过用小棒当算筹表示“19612368”这个活动,使学生体到算筹的不便,从而产生对简便的计算工具的需求。】

二、认识算盘

(一)认识算盘

1.课件出示

师:对,就是算盘。(学生随意说)

2.课件出示:

师:你对算盘有哪些了解?向大家介绍介绍。

算盘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的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

(二)算盘的作用

(1)师:算盘可以用来记数,也可以用来计算。

(2)师: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在个位(定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3)课件出示:

师:算盘上表示出的数是多少?(35215862)

(4)出示:算盘

师:请你在算盘上拨出602、534067。

(5)师:如果让你用算筹表示这两个数,你觉得怎么样?用算盘记数要比用算筹记数方便许多。计算速度也快很多。因此,中国的算盘逐渐传入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等地,以后又经欧洲的一些商业旅行家把它传播到了西方。

(三)认识两种算盘

1.课件出示:

2.师:观察有这两个算盘,它们有什么不同?

3.师: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因为中国古时候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设计意图: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对算盘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以大家互相介绍的形式,唤起学生的旧知。通过让学生读出算盘上的数和在算盘上拨数的活动,了解算盘的记数方法,并引导学生想象要是用算筹表示这两个大数,会怎么样,突出算盘的便捷,这也是它能出入日本、朝鲜等国的原因。】

三、认识计算器

(一)国外计算工具的发展

1.师:我国的计算工具在发展,其他国家也发明了计算工具。你都知道什么?

2.认识计算尺

(1)课件出示:

(2)师: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3.认识机械计算器

(1)课件出示:

(2)师: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世界上第一台加减法计算机是1642年,由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帕斯卡发明的,它是利用齿轮传动原理制成的机械式计算机,通过手摇方式操作运算。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4.认识计算器和计算机

(1)课件出示:

(2)师:在莱布尼兹把帕斯卡发明的只能做加减计算的机械计算器改进成也可以进行乘除计算后,一直要到20世纪才有电子计算器的出现。

(3)师: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它是个庞然大物,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每秒可以计算5000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今天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以用手轻轻托起,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百万亿次。

(二)认识计算器

1.计算器的用途

(1)师:我们认识了古今中外这么多的计算工具,遇到下面这样的'问题,你会选择什么计算机工具呢?

(2)课件出示:

师:如果你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儿的时候在小卖部买了一些食物、三瓶水和一些纪念品,想知道这些东西多少钱,怎么办?(用计算器)

师:为什么选择计算器?(用计算器可以算得又对又快、手机上就有用起来方便)

2.课件出示:

师:看来大家都愿意用计算器,你了解计算器吗?把你了解的向大家介绍介绍。(显示器,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等。)

3.小组活动。两人一组,互相出一步计算题,并用计算器计算,了解各键的作用。

4.师:大家介绍的这些键都是我们常用的,还有一些键随着我们的数学学习,今后会用到。我们认识了计算器,怎么用计算器计算呢?如果按错了怎么办?我们下节课一起学习计算器的使用。

【设计意图: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计算又对又快且携带方便的特点。并使学生在交流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

一等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2.在探究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比较的思维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及概括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3.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

教学难点:改写和省略的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把下面画横线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水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57910000千米。

(2)太阳中心的温度是10000000摄氏度。

(3)20_年8月8日,有150900多观众在现场观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4)地球赤道周长40075700米。

2.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先分级,再去掉57910000万位后面的4个0,换成万字,是5791万。

(2)先分级,再去掉10000000万位后面的4个0换成万字,是1000万。

(3)先分级,150900的千位上是0,比5小,把尾数舍去,写上万字,约是15万。

(4)先分级,40075700的千位上是5,够5,向万位后面进1,舍去尾数,写上万字,约是4008万。

3.师:怎样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师:怎样把不是整万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这种方法叫什么?

(二)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数的改写和省略,那亿以上的数怎么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设计意图:结合现实情境复习亿以内数的改写和省略,为学习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做准备,并使学生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探究新知

(一)亿以上数的改写。

1.课件出示: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200000000 1000000000 530500000000

2.自主探究:

(1)读一读这些数。

(2)把这些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3.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2┊0000┊0000=2亿,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

师:你怎么能很快地找到亿位?(分级)

师:看来,当位数很多时,分级很重要。

(2)师:改写时,是不是要去掉所有的0?(只需要去掉亿位后面的0,不是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10┊0000┊0000=10亿,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

(3)5305┊0000┊0000=5305亿,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

4.小结:怎样把整亿数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换成“亿”字)

5.练习:做一做第3题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把例3中的三个数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使学生将整万数的改写迁移到整亿数的改写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能很快地找到亿位?”和“改写时,是不是要去掉所有的0?”这两个问题,在强调分级重要的同时,使学生感悟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只需要去掉亿位后面的0,不是去掉所有0。】

(二)亿以上数的省略

1.课件出示: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1034500000 9876540000

2.自主探究:

(1)读一读这些数。

(2)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3.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0┊3450┊0000≈10亿 先分级,要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就看千万位,千万位上是3,小于5,舍去尾数。

98┊7654┊0000≈99亿 先分级,千万位上是7,够5,向亿位进1,舍去尾数。

4.小结

(1)怎样把不是整亿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先分级,看千万位上的数,够5就向前一位进1后再舍去尾数,不够5就直接舍去尾数)

(2)师:与不是整万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一。

不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的是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看的是千万位上的数。

(3)师:无论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还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都要用“四舍五入”法就近似数。都要看最高位千万位上的数来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并且“五入”时不要忘记进1况。

5.练习:做一做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写亿以上的数,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把亿以内数的写法迁移到亿以上的数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改写和省略的区别

1.学生小组讨论。

2.汇报。

区别

改写

省略

方法

去掉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换成“万”字或“亿”字。

“四舍五入”法

大小

大小不变,准确数

近似数

符号

计数单位

计数单位由“一”变成“万”或“亿”

计数单位不变,仍是“一”

【设计意图:在比较中,使学生了解改写与省略的区别,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用“≈”,加深学生会改写和省略的理解,培养学生比较、概括能力。】

三、知识运用

1.教材第22页第7题。

2.□里最大填几?

5□8492842≈5亿 299□2816831≈300亿 12□35723670≈120亿

【设计意图:巩固求近似数的方法,发散性思维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

    849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