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能治疗皮肤病吗_芦荟药用功效作用

嘉馨 1172分享

  芦荟来自于百合科,芦荟属。这个属在中国植物志上就芦荟一种植物,不过肯定不止啦,在植物园就看到两种,开的花颜色不一样的。

  之前看到有说法,芦荟代表纯情,因为他不轻易开花。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两次来植物园,他都开的蛮热闹。对比一下,宿舍阳台上的芦荟到现在还没开过花。

  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做一个猜想,芦荟喜欢温暖的地方。要足够温暖,才能启动它控制开花的因子。嗯,应该可以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的,也许和周围植物也有关呢。我们先介绍一下他的科,百合科。

  本科许多种类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黄精、玉竹、知母、芦荟、麦冬、天门冬、土茯苓、藜芦、贝母、重楼等是著名的中药材。

  葱、蒜、韭、黄花菜、百合等是很好的菜蔬食品,各地常见栽培。至于作观赏用的就更多了,如玉簪、吊兰、郁金香、萱草等,在园艺上很受欢迎。

  芦荟在皮肤上面的应用比较多,这里找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学习。

  研究发现芦荟提取物可以明显抑制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引起的大鼠角质形成细胞白细胞介素(IL)-10的分泌,并阻断由T细胞介导的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和接触性超敏反应,从而起到防护紫外线的辐射损伤作用。

  有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可以诱导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从而导致一氧化氮(NO)的合成增多进而加重紫外线对皮肤的辐射损伤。

  宋秀祖等研究发现芦荟甙通过预处理角质形成细胞,显著下调UVB辐射诱导的iNOSmRNA的表达,减少NO的合成分泌,减轻皮肤炎症反应,发挥抗紫外线辐射作用。

  目前的研究表明芦荟主要是通过抑制黑色素形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而发挥美白作用。芦荟苦素成剂量依赖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有人通过选择不同浓度的中药单体芦荟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测定黑素细胞增殖率、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结果说明低浓度的芦荟素(0.001-0.010mmd/L)在不影响黑素细胞增殖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的合成。

  芦荟中含有的氨基酸、有机酸、多糖及微量元素,都是皮肤天然保湿因子(NMF)中的成分。芦荟中的芦荟多糖具有保湿性。芦荟特有的亲水作用,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达到良好的保湿效果。

  芦荟对多种细菌及真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有研究表明芦荟汁液能很好的深入皮肤的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从而充分发挥抑菌和去除毛孔中的脂肪沉淀物。清洁皮肤的同时也有助于营养素渗透皮肤深层。

  调节水油平衡,芦荟里含有的黏蛋白成分,能调节皮肤的水分与油分。使它们保持在平衡状态。

  芦荟可以有效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胡晓艳等分别用中华芦荟全叶和芦荟叶肉治疗痤疮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显示:中华芦荟全叶和叶内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较好,但叶肉更安全,患者依从性好。

  带状疱疹俗称“蛇串疮”是一种急性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中医谓之“缠腰火丹”。皮损消退后常会有较长时间的后遗神经痛,患者十分痛苦。

  鲁欣等用自拟蜈蚣芦荟软膏(蜈蚣8条,芦荟200g,凡士林120g)外用,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42例。结果,治疗组痊愈41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7%,且皮疹结痂时间及疼痛时间都较对照组缩短。

  徐新等用芦荟混合液外用治疗带状疱疹10例,用鲜芦荟叶压榨的汁液同芙蓉叶和栀子的水浸浓缩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芦荟汁液量要超过50%,涂擦患部,每日6~10次。结果,7天内治愈9例,有效1例,有效率100%。

  皮肤瘙痒症的病因有多种,一些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病情较为顽固。吕明庄等用仙方玉容膏(芦荟、黄芪等)治疗皮肤瘙痒症126例,结果痊愈68例,显效37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24%。

  实验研究表明,仙方玉容膏具有抗炎作用;并且还可提高豚鼠对组胺的致痒阈,发挥止痒作用。民间也有用鲜芦荟叶直接涂擦,对皮肤瘙痒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黄褐斑多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紊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而引起。李英姿等对二花鲜汁膜(白菊花、三七花、新鲜芦荟叶、淀粉和膜)的实验。

  结果显示,该药物面膜可明显升高皮肤中SOD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及分布明显减少,对黄褐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刘燕平用自制祛斑霜(人参、芦荟、珍珠末、丹参、桃仁、红花、白芷、白芍等)治疗黄褐斑58例,将药物制成雪花膏外擦,配合穴位按摩。结果,治愈28例,好转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1%。

  芦荟的介绍就先到这里啦,关于一些方子什么的,可以深入开发。至于芦荟鲜品的应用,上面提到了一个止痒。

  参考文献:

  (1)芦荟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石宇,李德如,阎国富(1.泸州医学院,泸州 646000;2.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重庆 400011)

  (2)芦荟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研究潘苗苗,刘学华(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作者:樊蓉

  公众号:植物游记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门标签

    50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