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升初语文句子排序实用技巧

小黄 1172分享

很多孩子对句子排序这类题型很苦恼,要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不知该从何处着手,小偏整理了2020小升初语文句子排序实用技巧,欢迎参考借鉴。

2020小升初语文句子排序实用技巧

排序题三字经排序题,并不难;通读题,前后看;

有代词,往前串;同话题,连一连;

找顺序,时空间;标志词,抓关键;

内容上,要映现;排完了,先浏览;

不通顺,再换换;对答案,笑开颜。

句子排序的技巧

将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这是一项综合训练能力,可以训练我们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其实这类题型并不难,很多题目都有十分明朗的线索或表明顺序的提示,只要我们找到其中的规律,就一定能化难为易。

看到题目,首先要反复阅读,不要急于求成。只有在读懂的情况下才可以弄明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先考虑一下几个句子重点写了什么事,有哪些步骤等,只有这样仔细阅读才可以找到句子排列的顺序,找到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句子的排列顺序。

1时间的顺序

在有的题中,几个句子虽然被打乱了,但是可以明显找到关于时间的词语,如:早上、中午、下午;几天前、昨天、今天、到了晚上等,这些词语就是明显告诉了我们句子排列的顺序,只要结合这几个时间词语便可以正确排列句子。

例:

( )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的数学家。

( )20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疾,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

( )他14岁开始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10小时,从不间断。

( )1932年,22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

( )从19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

( )在清华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习外文。由于他肯下苦功,进步很快,25岁时,华罗庚就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排列这段话时,我们可以抓住“14岁”、“19岁”、“20岁”、“22岁”、“25岁”这些表示年龄的词,也就是以时间顺序来排列句子,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正确的排列应是:1、4、2、5、3、6。

2方位顺序

如果是介绍一个地方、一个空间或者一个物件时,有时会出现上面、下面、左边、右边、中间等方位的词语,那么这些方位词就是我们排列句子的依据,我们可以根据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从里到外等顺序排列句子。

例:

( )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声,我就猜准它一定生蛋了。

( )我高兴地把蛋拣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呢。

( )跨进屋门,果然,一个鹅蛋似的双黄蛋躺在鸡窝里。

( )一天下午,我参加学习小组后回家,老远就听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在房子里叫个不停。

这段话,我们可以抓住“屋外”和“屋里”两个不同地点,对句子进行排列,顺序是2、4、3、1。

3事情发展的顺序

如果是写事的,就会有描写事情起因的词语,如开始、后来、最后等提示,也许会先介绍事情的起因,然后是事情是怎么发展的,最后的结果等,自然我们就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利来排列了。

例:

( )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 )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 )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

( )下课了,张良在操场上玩。

( )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刚才看到的那一团白纸。

( )想着,他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叙述了张良在操场上看到了一团废纸,经过思想斗争,最后拾起了那团废纸的过程,层次清楚。

在排列时,我们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排列为4、2、6、1、7、5、3。

4参观的顺序或地点转换的顺序

如果是游记、参观之类的文章,就会有一个参观的顺序,先看到了什么,接着是什么,有时是过渡句中有意暗示我们,诸如“看完了某处,我们又来到了某处”之类的话语,这就是排列顺序的方法。

“ 总结:句子排序的知识量很大,不是几个套路就能全部通关。做好这类题目,家长还可以提示孩子通过抓关联词的方法,关联词语所代表的语义关系在语段中是逻辑关联的,在句子拆分以后,我们可以通过关联词语来找到它的上下句。关于关联词的用法,助手已经和大学学习过,详情回顾>>学好关联词,全在此一篇!”

以下是句子排序练习题,给孩子练练手,检验一下复习效果吧!

句子排序练习题

>> 1

( )碧溪河从村前流过。

( )村后是一望无际的桑园。

( )我家住在碧溪河边,这是江南水乡的小村庄。

( )河里一群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水面上不时溅起朵朵水花。

( )春天,桑树抽出新芽,整个桑园就像绿色的海洋。

>> 2

( )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长在绿草中,像蓝天上缀着的星星。

( )小花园在教室的左边,长八米,宽四米。

( )花园里四周的道路上都长满了青草,好象铺了一层绿毯。

( )它紧靠短墙,由一排横、两排竖的篱笆和这面短墙围起来。

( )花是老师精心栽培的,有的长在地上,有的长在盆里,构成了一个个图案。

( )到了夏天,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绿叶,托着红的、黄的、蓝的、白的各色各样的花儿,美丽极了!

>> 3

( )地上的水越来越多。

( )雨落在对面的屋顶的瓦片上。

( )像一层薄烟罩在屋顶上。

( )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

( )溅起一朵朵水花。

( )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

( )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 )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

>> 4

( )王红同学真值得我们学习。

( )今天,老天爷一直紧绷着脸,阴沉沉的,好象跟谁生气似的。

( )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一个女同学飞快地朝操场奔去。

( )天突然下起雨来。

( )啊!那是三年级(4)班的王红。

( )下午放学的时候,同学们背起书包正准备回家。

( )原来,她是冒雨去降国旗的。

( )红领巾在她胸前飘动,就像一束跳动的火苗。

>> 5

( )我们坐在河边柳树下,放下了鱼钩。

( )忽然,浮标一沉,我急忙把鱼竿往上一提,一条银白色的小鱼钓上来了。

( )星期天早晨,我和小明扛着鱼竿到郊外去钓鱼。

( )浅红色的浮标漂在水面上。

( )我们高兴地把鱼竿举在空中,摇晃着,喊着:“我们钓着鱼了!”

>> 6

( )他正想坐下时,管理员对他说:“先生,请你不要坐在这里,这里是马克思的座位。”

( )管理员笑着说:“是的,很多年来,他每天都到这里来读书。”

( )那个读者问:“他每天都来吗?你是说他今天一定会来?”

( )话刚说完,马克思果然跨进门来了。

>> 7

( )我连忙站起来让老爷爷坐。

( )我刚坐下,一位老爷爷提着篮子上了车。

( )星期日,我坐汽车去奶奶家。

( )老爷爷微笑着说:“谢谢,你真是个好孩子。”

( )上车后,我找到一个座位。

( )我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 8

( )奶奶说:“这孩子到底长了一岁,懂事多了。”

( )奶奶乐呵呵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包,说是给我的压岁钱。

( )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 )我奔到奶奶身边,祝奶奶健康长寿。

>> 9

( )小脸蛋鼓鼓的,像嘴里含着里两个核桃。

( )身上穿着大翻领西装和蓝色直筒裤。

( )我的“小顽童”真逗人喜爱。

( )脚穿一双特大号皮鞋。

( )眉毛下两只眼睛,仿佛在转动。

( )他头上戴着一顶红白相间的西瓜帽。

>> 10

( )找到字典“部首目录”那页。从2画中找到“讠”,看看后面的页码。

( )老师让我们用部首查字法查出“诚”字。

( )再数一数除去部首还有6画。

( )我翻到有“讠”的那一页,从6画中找到“诚”字,根据页码就可以查到“诚”字。

( )我先确定“诚”的部首是“讠”,共2画。

参考答案

1(2-4-1-3-5)

2(6-1-5-2-3-4)

3(7-1-2-5-6-3-8-4)

4(8-1-4-3-6-2-7-5)

5(2-4-1-3-5)

6(2-4-3-5-1)

7(4-3-1-5-2-6)

8(4-5-3-1-2)

9(4-5-1-6-3-2)

10(3-1-4-5-2)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7.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8.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2020小升初语文句子排序实用技巧相关文章:

    12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