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历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知识点预习

小黄 1172分享

教材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进行叙述的,是一个平面系统。小偏整理了初一上册历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知识点预习,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一上册历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知识点预习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淝水之战 

1、形势: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2、概况:(1)大战时间:公元383年

(2)作战双方:前秦与 东晋

(3)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3、淝水之战的影响:

(1)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2)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前秦苻坚失败的原因: (1) 从前秦方面看:苻坚骄傲轻敌;前秦军队内部有民族矛盾,军心不齐,指挥不当,战线过长。(2)从东晋方面看:东晋团结一致,不畏强敌,奋勇抗战,指挥得当。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力量的强弱,而是人心向背、战术得当等;民族团结、内部团结对于一个政权的成败具有重大意义。

5、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或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6、淝水之战同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以少胜多的战争)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1)建立: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

(2)统一北方:439年统一北方。

2、改革的背景:

3、1、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2、鲜卑习俗治理国家困难重重;3、当时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目的是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迁都洛阳(494年)

(2) 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1)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促进了民族交融

(3)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

(4)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与发展

5、你从孝文帝身上学到了什么? 学习他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积极进取、拥有智慧、以身作则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6、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北魏孝文帝及其改革?

评价: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时期: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2、民族交融表现:(阅读了解)

(1)经济、习俗方面: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人民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 (2)政治制度:北朝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3)文化方面: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4)民族心理: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3、民族交融的特点: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4、民族交融的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

教材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进行叙述的,是一个平面系统。但高考命题则往往抽取历史线索,挖掘知识联系,古今中外、纵横交错形成立体系统。因此,备考复习不仅要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拓宽、挖深、抬高,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形成立体知识体系。

1.相对完整的叙述+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如1996年高考第48题“简要说明18世纪—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分析1789年革命与1848年二月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此题要求对法国18世纪—19世纪中叶的历史进行相对完整的叙述,其中又含有对革命原因、革命任务、革命对象和革命主体等方面的深层次分析。再如第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此题同样要求学生从原因、特点和历史地位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和归纳。从表面上看史实明确易见,但对分析能力的要求却比较高。

2.宏观分析+微观考查。例如1997年高考第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此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现象的宏观分析能力,要求学生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去认识协约国列强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要求对协约国列强进行具体分析,也含有微观分析的成份。

3.显性联系+隐性联系。“显性联系”是教材中历史知识间较明显的联系,而“隐性联系”则隐藏于知识之间。换言之,就是所谓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隐性问题是对显性问题的深化、概括、比较和系统化,显性问题只有通过隐性问题才能提高其自身的价值。如1996年上海高考第46题“英国、法国、俄国和美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各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土地问题的?各国土地问题的解决对其资本主义发展有何作用?”在这个问题中,命题者就抓住了它们的隐性联系,即革命和改革中的土地问题,经过发掘,能力考查的层次就明显提高了。

4.历史学科+相关学科。如1996年上海高考第39题:“19年,章太炎为某人70大寿做联句一副。请读后回答问题‘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七十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

万寿祝疆无。’①做七十大寿的‘某人’是______。②当此人吸尽黎民膏血,歌庆‘五十’的时候,中国东南部的军民正在抵抗______国军队的大举进犯;而在祝其‘六十’‘万寿’的那一年,______舰队官兵的鲜血却染红了黄海的怒涛。”此题的文学性较强,解题时既需要有扎实的历史基本功,又需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

再如1996年高考第39题所要求学生填识的南北朝后期的形势图,该图在课本中并没有出现,而是命题者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有关知识设计出来的。它既考查了历史知识,也考查了地理知识,拓宽了能力要求。

又如1996年上海高考试题第42题“观察下面《美英两国首脑在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时的合影》后填空。①在前排就坐的左是______,右是______。”此题附有一幅图片,因而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多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

    156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