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与反抗中考历史重点考察内

小黄 1172分享

西方文明以其强势对亚非拉地区的文明形成巨大的冲击,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影响,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侵略与反抗中考历史重点考察内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侵略与反抗中考历史重点考察内容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开辟海外市场、掠夺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②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大量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鸦片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致使吏治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

(2)概况:1839年3月,林则徐受道光帝派遣,到广州缉拿烟贩。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现实意义(启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烟运动要全面彻底,常抓不懈。

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1)原因

根本原因: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的需要导致的结果)②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保护鸦片走私③导火线(借口):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2)过程

①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②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③1842年,英舰到长江江面,道光帝派人向英人求和

(3)结果

1842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性质)——《南京条约》,内容: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②赔款:赔款2100万元(加重人民负担,中国白银大量外流)③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贸易主权,便利列强商品输出)④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协商(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便利列强商品输出)

鸦片战争形势图

(4)战争性质: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

(5)影响

政治上

A中国社会性质变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C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变化:从此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②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思想上: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近代先进科技与文化的传入,使中国人认识到世界的变化,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

(6)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②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7)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态度由以天朝上国自居到妥协退让,助长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2)参与者:英法联军(主凶),美俄(帮凶)

(3)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4)暴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闯入圆明园并抢劫大量珍宝,之后放火焚烧。火烧圆明园给中华文明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践踏了世界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5)影响: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两次鸦片战争是在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的,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进行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的要求)

4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成为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5左宗棠收复新疆

(1)概况:①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策略,痛击阿古柏侵略军,收复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打开通向南疆的门户②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③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④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在新疆设立行省(对巩固西北边防、开发边疆有积极作用)。

(1)意义

粉碎了英俄分裂中国的阴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了中国的西北边防,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对今天我国政府推进新疆长治久安的借鉴意义

严厉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坚决遏制恐怖活动蔓延;坚持依法治国;全力推进经济建设,改善民生;坚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等

6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①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对外扩张借②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起义,日本趁清朝出兵之际也出兵朝鲜,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3)经过:①1894年7月,丰岛海战标志着战争爆发②1894年9月,黄海战役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舰艇迎战敌舰,不幸壮烈殉国③日本夺取黄海制海权后侵占辽东半岛,制造旅顺大屠杀④1895年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4)结果:清朝战败,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5)性质:日本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

(6)败因:①根本原因:清朝统治腐败,制度落后②主观原因:战前不认真备战,战中避战求和,被动挨打③客观原因: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实力比中国强。

7《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1895年)

(1)内容:①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助长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②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③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反映了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是与其它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对中国的影响最深远)④通商:增辟通商口岸(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逐渐由沿海向内地推进)

(1)危害:《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出现实业救国浪潮。日本利用巨额赔款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教育等,很快跻身于帝国主义国家行列。)

(甲午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

(4)对“甲午一役,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的看法

这是民族之痛,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这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但同时也唤起了中国有识之士的觉醒,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强国之路。

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原因:①直接原因: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②根本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概况:①1900年6月,英、法、美、俄、日、意、德、奥等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下,从大沽经天津进犯北京,发动侵华战争②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逃回天津。各国舰队夺取大沽炮台,攻占天津,向北京进犯③1900年8月中旬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光绪帝仓皇出逃。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3)结果:1901年,清朝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9《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1901年订立)

(1)内容:①经济上: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衰落,清朝的财政命脉被控制)②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标志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最能体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③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便利了侵略者对清朝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家安全)④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使“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列强获得直接干涉中国内政的特权,这是与其它条约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

(2)危害:《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近代中国落后、遭受列强侵略的原因:①根本原因(内因、主观原因):中国封建制度落后。政治专制腐败,实行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经济、科技、军事落后②客观原因(外因):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强大,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工业革命,经济、军事、科技发达,实行对外殖民扩张的政策。

启示: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11近代三大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相同点

性质都是不平等条约②都是在中国战败的情况下签订的③条约内容都涉及到赔款

都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给中国社会带来深重灾难,加剧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清政府腐败无能,反侵略同时也要反封建;帝国主义的本质是侵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

12西方文明以其强势对亚非拉地区的文明形成巨大的冲击,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影响

消极影响: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积极影响: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促使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使有识之士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13近代西方列强不能中国的原因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中国的反抗对列强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②随着侵略深入,列强在华利益矛盾加剧,清政府利用列强一定程度制衡列强以图苟活生存。③列强之间战争使之一定程度削弱力量,如日俄战争、一战。④在十九世纪末,列强在欧洲和近东地区的争夺很激烈,吸引了它们大量的财力和精力。⑤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也开始洋务运动,也进行了富国强兵的一些变革,虽然最终失败,但对列强造成了很大冲击。

14推动近代中国政治进步的因素: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促使民族意识觉醒;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继登上了历史舞台;西方文化传入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15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总体发展的认识:中国逐步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变成半殖民地,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是历史的沉沦;同时先进的经济、阶级、思想等因素出现,经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胜利,中国社会发展呈上升趋势。

历史知识点:“三点必须”

一、必须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历史科),把握中考方向,订好复习计划。

我们在复习时必须把它作为中考命题的方向标,按记忆、应用二个层次进行复习。根据它的要求,我个人认为在复习时必须做到三步走:第一步,熟悉教材,全面复习知识要点,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框架。第二步,在全面复习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复习“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要求”中所列出的知识要点,其中记忆层次要多思多想,多设问,带着问题去复习,并要结合相应的教材内容,包括黑体字、插图和表格等来进行拓展和延伸;应用层次须注意相关知识的链接和联系,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题型,结合具体的问题去掌握知识,以提高解题能力。第三步,进行专题复习点拨,根据考试说明,把中国史、世界史分成几个专题进行纵横联系比较,并注意对时间跨度较大的历史事件的归纳。

二、必须认真研究历史中考试卷,并针对近年各地课改区的考试题型,有的放矢地进行归类、整理、模拟训练。

题型有一定变化,除单项选择、知识填空、识图、材料分析外,原简答题变为自主探究题。所命制的题目都紧紧围绕中考考试说明,试题难易适中,基本史实的再现仍是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要注意对知识点的归类和整理,想一想哪些知识点可能出材料题、自主探究题并可能从什么角度来命题。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考题训练。切忌不加分析,搞题海战术,猜题押题,资料泛滥。

三、必须把现实生活中的时政热点问题,与所学的历史知识相联系,以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升学考试历史卷都出现了一些较为灵活的题型,它们贴近生活实际,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时政热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关注时政热点,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近年来台独势力日益猖獗,提出所谓的“两国论”、“一边一国论”,搞防御性公投,你能否用史实驳斥台独分子的谬论?再如: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有何影响?


侵略与反抗中考历史重点考察内相关文章:

中考历史常考认识类问题及答题参考 - 5068儿童网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 - 5068儿童网

    19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