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小黄 1172分享

建国初严峻经济形势的成因、社会主要矛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所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建国初期严峻经济形势;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的成就;三大改造及其影响;八大;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国民经济的调整;期间国民经济的惨重损失;周恩来、邓小平对经济的调整。

理解:建国初严峻经济形势的成因、社会主要矛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所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

2.过程与方法:情景再现、材料分析、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复杂性,要充分依据具体国情,按经济规律办事。

要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实践活动

难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那时,除东北三省外,全国主要铁路干线几乎没有一条可以全线通车,公路、海运严重堵塞。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讲述新课:

第一篇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出示有关建国初期经济状况的一组图片

图片反映我国国民经济什么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状况:纵向看,大幅度下降,全面崩溃;横向看,与周边国家差距较大。

原因: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家大肆搜刮;长期战争破坏。

建国初三年,工农业生产增长较快,超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到1952年,仅用三年时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过渡:“一五”计划要解决的两大基本任务是什么?阅读下段材料回答。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国内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其实行期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答: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问:一五计划的显著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什么这要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因为我们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学生自主概括:历史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现实原因帝国主义包围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国防力量。外部经验是苏联较短时间内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

问:从地区分布看,重工业分布区域集中在哪里?为什么?

答:东北地区。原因:临近苏联,有利于接受苏联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援助;有较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此建立一些近代化工业企业,所以工业基础较好。

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也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影响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问:工业化建设的同时,进行三大改造。其实质是什么?

答:生产关系的变革,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起来,促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小结:过渡时期(建国初到1956年底),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说明过渡时期我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性质。)依据是生产资料公有程度。此时期我国公有制有主,多种所有制并存。

第二篇章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o,大会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的办法是发展生产力。据此判断八大是否是成功的探索?

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如何认识此口号?

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工业生产各部门制定出在几年内产量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也越来越高,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这些情况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大跃进特点是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盲目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在“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时,中央政治局又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

材料1:到1958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万6千个人民公社,99%的农户都参加了人民公社。

材料2:不但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而且经济活动的若干环节也公有;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一大二公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结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纠正: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但未从思想根源上彻底纠“左”,因此终于”。

第三篇章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出国家财政总收入坐标图

认国民经济的破坏,以及1973年和1975年发展的原因

探究升华

纵观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经济建设的实践,从中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升华)

1.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4.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5.健全民主和法制,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防止个人崇拜。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二】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解析视频图片和史料、创设情境、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终将不断前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五计划、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点】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大跃进”时的图片和打油诗:

1、棒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王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

2、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然后学生看了这些打油诗和图片后,问学生知道这反映哪个时期的吗?新中国建国后,我国经济建设经历发展和曲折,以上打油诗和图片,就反映探索中的出现的错误。为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会经历这些曲折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就明白了。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自主学习】从教材中,大家发现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形势?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形势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学生总结】经济形势严峻: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运输阻塞,物资缺乏,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这是由于:

第一,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第二是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第三是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教师讲解】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着手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仅仅经过三年的时间,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国民经济的恢复以较短的时间,医治了战争的创伤,使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为进入一个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阶段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

【过渡】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不仅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残缺不全。毛泽东有一段给人印象深刻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再如,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人均)

中国

美国

印度

钢产量

2.37公斤

538公斤

4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为此,中国人民自然迫切要求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2、“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年):

国家开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要解决的基本任务有两个:

(1)、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问题情境】一五计划建设时期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为什么要这样做?

【师生互动】(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而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一五计划超额提前一年完成,取得了重大成就:

先后建成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并投产。

【学习延伸】我国一五计划建设项目中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集在这里?

【师生互动】①一五计划的主要工业建设项目基本上都分布在东北地区;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工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路交通十分发达;

其次,从历史上看,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

此外,由于当时这些项目要由苏联援助建设,东北地区离苏联距离较近,比较方便接受援助。

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过渡】伴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从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在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开展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基本途径和方式: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实质: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变革,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形成)

【总结过渡】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说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经基本确立,国家已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此后的十年,党在经济建设中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二、探索与失误:

1、中共八大

【合作探究】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是我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对当时形势的变化作出了怎样的判断?中共八大对新形势下国内主要矛盾作了分析,主要有哪些矛盾,矛盾的实质是什么?解决矛盾的关键是什么?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怎样评价这次会议?

(1)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社会制度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力,因此,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说明我国发展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是走工业化的道路。

(4)意义: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

【过渡】大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确定都是十分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后来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八大的路线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但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够坚持贯彻八大的正确路线,留下了历史遗憾;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和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本来是新中国发展的良好开端。但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遭到很大的挫折。

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

(1)总路线的出台

背景:一方面是由于全党和全体人民对迅速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强烈要求,造成了一个过热的社会氛围。

另一方面,是由于党和政府在前一阶段的经济工作中连续取得了骄人成绩,工作太顺了,以致许多领导人产生了骄傲情绪和轻视经济工作的态度。

时间:1958年

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评价:

主观愿望上讲,它反映了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无可厚非。但从科学的角度讲,多快好省同时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客观效果上讲,催生了“左”倾经济思想和盲动的经济行为,直接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问题情境】在总路线的指导下,全国上下迅速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其特点是什么?其后果如何?

学生观看视频并展示图片资料,给学生以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兴趣以加深对那段历史的感性认识。

【总结】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党在探索中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1959~1961年,出现了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党和人民为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思考】党中央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失误呢?

(1)由于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2)对国情的认识不准确;(党这时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大问题上,还缺乏足够清醒的和科学的认识,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

(3)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影响;

(4)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使部分领导人被胜利冲昏头脑、盲目乐观;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2)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意义: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建成大中型项目500多个,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建成一批重要工业基地和基础设施,石油全部实现自给。在尖端科技方面,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结晶牛胰岛素。)

国民经济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给我们带来了可贵的启示:

(【合作探究2】由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关于这十年(1956—1966)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失误的经验和教训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过渡】党中央虽在经济建设中对“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但并未能从思想根源上彻底解决“左”倾错误,因此酿成了延续十年的“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

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

3、调整:

(1)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2)197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课后小结

...

课后习题

1、纵观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解题关键:清楚这一时期经济工作失误的具体所在,理解失误的根源所在。

思路引领:回想和思考学习过程中对经济工作失误及其根源的分析,结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进行思考和归纳。

答案提示: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第一,要充分认识国情;第二,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第三,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第四,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要急于求经验和教训总结主要是:要正确确定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要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

学习延伸

2、查找并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建设项目,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解题关键:看准图示,结合历史知识。

思路引领:位于东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原因所决定。

答案提示:一五计划的主要工业建设项目基本上都分布在东北地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首先,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工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路交通十分发达;其次,从历史上看,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此外,由于当时这些项目要由苏联援助建设,东北地区离苏联距离较近,比较方便。

板书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2、“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年):

国家开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要解决的基本任务有两个:

(1)、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探索与失误:

1、中共八大

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2)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意义: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学习历史的方法

一、观念转变,早作准备

如今的高考形式,历史作为高考科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中考在去年才考历史,而且作为综合科来考,初中课时安排少,许多学校又缺乏专业教师,历史在有的学校形同虚设。学生初上高中后,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一无所知,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唯一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循序渐进的打算。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属新编教材,从观点到史实,从容量到质量,从广度到难度,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历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和高考改革带来的结果。缘于此,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课时少,进度紧和高考能力考查要求日渐扎实的情况下,如何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学好新教材,是摆在每一个高一新生面前一道难解的方程式。

二、讲究方法,注重理解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因此,高一新生接触《中国近代现代史》时较为头疼,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高考形势的要求。具体来讲:①要培养自学能力。高中历史教材每章前都有“引言”,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每章之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引言”,把每章内容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形成习惯后,有助于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另外,每章选用的插图、表格、史料都要认真理解领会,以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必须的。总之,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养成了良好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习历史至关重要。②注重知识的联系结合,树立整体知识观。首先,高中历史许多概念比较抽象,诸如“革命”、“改革”、“改良”等,必须结合政治常识方能理解。在目前各类历史试题中,理解性的题目占据了主要地位,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好,做选择题时,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做材料题和问答题时则容易答非所问。其次,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平时,在学习中应注重多分析、多比较,找出其异同处,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③注重跨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高考实行“大综合”的趋势,要求各科加强渗透。学生在平时应关注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等热点问题,多角度去研究、分析所涉及的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清主线,建构体系

系统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记忆,但记忆并不等于死记硬背,透彻的理解是记忆和掌握知识的前提。对高一新生来讲,教材内容看来是支离破碎的,只不过是按顺序进行了编排,这种错误无疑是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高一学生首先应在章节内部理出清晰的“目”,务必因果关系明了、逻辑清晰、概括精练、重点突出,这是学习历史最基本的要求。其次,给章节以准确的“定位”,即阐释清楚每一章节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犹如电脑网络,随时可调用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第三,牵出串在章节之间的“纲”,即教材的主线。如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一至四章,展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四部曲”: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阶段(1840—1864)——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1860—1895)——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确立阶段(1895—1901)——中国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阶段(1901—1912)。这样的揭示犹如登高鸟瞰,让高一学生克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见,历史的规律了然于胸。当然,高一新生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这种境界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为他们指明了一个努力的方向。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相关文章:

《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5068儿童网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5068儿童网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八上历史教案2021 - 5068儿童网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5068儿童网

经济体制改革八下历史教案2021 - 5068儿童网

《社会主义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案2021必修一政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下历史教案2021 - 5068儿童网

伟大的历史转折八下历史教案2021 - 5068儿童网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八下历史教案2021 - 5068儿童网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八上历史教案2021 - 5068儿童网

    精华图文

    27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