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2021

跃瀚1149分享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

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3.《生命生命》的作者是台湾(地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4.《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时代)女作家宗璞。

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5.《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是清(朝代)文学家沈复。

《童趣》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在文中作者叙述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驱蛤蟆等童年趣事。

6.《理想》的作者是当代(时代)诗人流沙河。

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理想》是哲理诗。

7.《行道树》节选自《张晓风自选集》,作者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

《第一次真好》节选自《无言歌》,作者是台湾女作家周素珊。

8.《人生寓言》选自《周国平文集》,作者是当代着名诗人、哲学家(称谓)周国平(人名)。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律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9.《我的信念》的作者波兰(国名)着名科学家玛丽·居里,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10.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

11.《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体裁)。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称谓),着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着名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13.《山中访友》的作者是李汉荣。

14.《秋天》一诗的作者是何其芳,他是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称谓)。

15.《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称谓)。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16.《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湾。

17.《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大诗人。

18.《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选自《稼轩长短句》。从词的常识看,“西江月”是词牌名。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着名爱国词人,词风以豪放着称。

19.《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从曲的常识看,“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其作者是元朝着名戏曲作家马致远。

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

一、《饮酒》

1、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语是:心远。诗中景物描写突出了宁静闲适的特点。

2、诗歌写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超脱,是因为“心远地自偏”。

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置身于世外,洁身自好,保持高洁情操的思想感情。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车马”是达官显贵的代名词。

5、“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尔”指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君“指代诗人自己。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请从炼字角度说说这两句的妙处。

“见”字用得好,它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很好地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的心情。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飞鸟入林的景象,联系上下文,赏析这两句。

不仅指傍晚时分的平和景色,还寄托了诗人的寓意,表达诗人想摆脱官场的羁绊,重新回到大自然的人生理想。(或返朴归真的理想)

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此”指的是什么?

“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此”指作者的闲适的田园生活。

9、“欲辨已忘言”一句作者说自己“忘言”,是真的忘记怎么说了吗?

不是,因为作者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得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就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了。

10、品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深层含义。

作者以飞鸟倦而知还来表现自己弃官归隐的惬意情怀。

11、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官场厌恶之情。

二、《次北固山下》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情感?

表现了思念故乡的情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升起,旧年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任选一角度作简要赏析。

例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说明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例2:“生”和“入”将景物拟人化,使景物富有生机情趣。

例3: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4、首联中的“客路”、“行舟”两个词已暗含身上异乡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

5、“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

6、从炼字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悬”二字用得好:“阔”表现出“潮平”春潮涌动,江面与岸齐平,视野也因之开阔;“悬”字高高挂着的样子。二字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7、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春潮涌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水面似乎与岸平了;和煦的春风鼓动着白帆,行进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

8、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顺利。“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9、诗人的家书从哪里寄向哪里?是从哪个方面寄?

从固山往洛阳寄,向北方寄。

10、诗中表明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中描写长江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这首写景抒情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的地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本诗是韩愈写给中唐诗人张籍的。诗中的“皇都”指的是长安。

2、诗的前两句写景,作者抓住早春小雨和春草初萌两个典型特征,写出早春景色和初见春色的欣喜,生动传神。

3、风雨是春天的使者,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本诗中与该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早春,给人以美感,把该句呈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走近细看时,小草似乎又悄悄躲起来,让人看不清什么颜色。

5、“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格言“一年之计在于春”。

6、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景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因为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是早春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家更新的欣欣生气之景,而烟柳已是“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

7、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对早春的认识,请你把这一认识运用到所有事物就会得出一个普遍性的道理。

一切美好事物,的时节,就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的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8、“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9、结合诗的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将象征大地春回的淡淡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爱。

10、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四、《雁门太守行》

1、“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黑云”指来势凶猛的敌军。全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在诗中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2、“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甲光”与“黑云”相对,显示了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3、全诗按时间顺序,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战争南面,后四句写夜间战斗的情景。

4、请你对“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作简要赏析。

这两句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5、这首诗描写边塞的战斗场面,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不同特点,选用黑、金、红、紫等色调浓艳的词,极力渲染浓重悲壮的意境;也用压、摧、凝等动词烘托了战争紧张激烈的气氛。

6、在诗中,描写了兵临城下战争形势危急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的诗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7、李贺在诗中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发了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激情。

8、从本诗中产生的成语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其意思是:形容敌人的气焰嚣张和局势的危急。

9、诗句“半卷红旗临易水”给人以悲壮的情绪,这主要是“易水”一词的意象引起的。请你说说“易水”作为“悲壮”意象的典故。

战国时,燕国壮士荆轲在刺秦前,在易水河边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遂成为悲壮之意象。

10、历代诗评家认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压”字和“开”字用得极佳。请你分别赏析。

“压”字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守城将士处境艰难。“开”字是“依次排开”之意,形象地展示出战士们饱满的情绪,现出战阵井然有序地次第排开。与“摧”相对,更反衬出边防将士维护国家统一的无畏精神。

五、《天净沙秋思》

1、“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本曲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2、试简要分析其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2)全诗仅28个字,生动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它出色的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将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

3、全曲中暗指题中“秋”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树、西风。与“夕阳”相呼应的是:昏。与“天涯”相呼应的是:古道。最能触发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体现“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4、“古道西风瘦马”中的“瘦”字,好在哪里?

写出了马瘦,实际上是暗喻人消瘦,表达了游子孤寂凄凉的心情。

5、“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两幅怎样的画面?两幅画面是否矛盾?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吗?

(1)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画面。(2)句描写了悲凉肃杀的场面。两者不矛盾,将哀景与乐景入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天涯游子的思乡愁绪。

6、本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例1: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

例2: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动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7、本诗抒情的基调是:凄凉愁苦。从表现手法上看,本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8、诗中直接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孤寂愁苦的情绪。

六、《春望》

1、运用拟人手法渲染忧国忧民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表现诗人忧国思家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诗人通过刻画自己的形象,表达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该诗中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句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对这两句诗作简要分析。

用对偶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与家人难通音信。此时一封家信极其珍贵,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

7、诗人为什么会“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通过自己百无聊赖,不断搔头,以至短发变得越来越稀,几乎无法梳理插簪的情形,含蓄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8、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画面,并提示其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插簪。含义: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情怀。

9、“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城池破败,人烟稀少,遍地草木的荒凉景象。实际上写的是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现状,深藏着诗人无限感慨。

10、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运用互文、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1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这两个字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被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诗人移情于景,将花鸟拟人化,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的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13、试谈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反映了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的社会现实。

1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饱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山河破碎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望,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可谓用语传神,请体会它们的妙处。

见到可娱之物,听到可娱之音,不是高兴,而是“溅泪”“惊心”。“溅”“惊”从程度上突出了感时伤怀之情,久别思家之苦。

16、展开联想和想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破”“深”二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儿?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残垣断壁;虽然山河依旧,可是杂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表达忧国伤时的情怀。

17、请再写出古诗词中忧国思乡的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本诗结构:前四句从视觉角度写高原上疾风暴雪的情景,突出气候之奇。中间六句写酷寒中的军营生活。接着四句写军中的情境和差别宴会的场面。最后四句写雪地送别。

2、写边地风光的名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以春景喻冬雪,堪称“妙手回春”神来之笔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红白相映,从视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5、运用夸张、对偶、拟人描写沙漠,突出边地奇寒和行路难及作者的豪放情怀,惆怅之情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通过写将士的苦寒生活,侧面烘托雪大寒冷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7、运用互文,侧面描写雪天奇寒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8、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形象,联想新奇,萧条肃杀的冬天成了生气盎然的春天,既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和内心的温暖与喜悦,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9、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此句最传神的是哪个字?

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这两句情景交融,蕴含深挚的依依惜别之情。“空留”二字将诗人的种种情态俱在其中,使送别的惆怅之情表现得更为深切,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咏雪过渡到送别。手法上:用对偶、夸张的修辞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担忧之情。

11、本诗的主旨是:这首诗描写了唐代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1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勾勒了怎样的雪景?在诗中起怎样的作用?

夸张。勾勒出瑰奇壮丽,气势磅礴的边塞雪景,为送别创设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衬托友人长途跋涉是无比艰辛,表达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13、本诗的主要内容是送别,为什么“咏雪”?二者有着怎样的联系?

全诗以雪景衬托别情,诗人描绘边塞八月冰天雪地、愁云满天,苦寒难耐的景象,更能衬托出诗人送别朋友的无限惆怅之情。

一年级上册重要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反义词

大——小 多——少 来——回 高——矮 上——下 里——外 早——晚

远——近 来——去 黑——白 笑——哭 出——入 天——地 水——火

开——关 东——西 来——去 长——短 好——坏 冷——热 前——后

黑——白 左——右 东——西 南——北 高——低 是——非 远——近

外——内 无——有 慢——快 老——少 爱——恨 有——无 弯——直

降——胜 圆——扁 死——生 反——正 外——内 古——今 私——公

熟——生 歪——正 虚心——骄傲

诚实——虚伪 冷淡——热情 黑暗——光明 失败——成功 安全——危险

二、多音字组词:

长 zhǎnɡ(长大) 乐 yuè(音乐) 行 xínɡ(飞行)

chánɡ(长江) lè(快乐) hánɡ(行业)

少 shǎo(多少) 着 zhe (看着) 都 dōu(都是) 只 zhī(一只)

Shào(少年) zháo(着急) dū (首都) zhǐ(只要)

三、同音字练习

1、公 ,工

( )园 ( )人 ( )正 手( ) ( )开

(1)我家有只大( )鸡。 (2 )小明的爸爸是木( ) 。

2、升,生,声

( )日 ( )旗 上 ( ) 花 ( ) 笑( ) 大( )

(1) 在走廊(lánɡ)上要小( )说话。 (2) 今天是妈妈的( )日。

3、做,坐,座,作

工( ) ( ) 业 ( )下 ( ) 位 事( ) 让 ( )

(1) 我家门前有一( ) 桥。 (2)我在家里写( ) 业。

(3) 我( ) 汽车时给老爷爷让 ( ) 位。

4、木 ,目

耳( ) ( )光 ( )头 ( )耳 树( )

(1 )妈妈让我吃( )耳。 (2)老师的 ( )光很慈祥(cí xiánɡ )。

5、 字 ,子, 自

写( ) ( )己 孩 ( ) 舍 ( ) 为人 汉( ) 猴 ( )

爸爸说:“儿( ),你要学会自( ) 写( ) 。”

6、 金,今,巾,进,近

毛( ) ( )天 远( ) ( )入 黄 ( ) 纸 ( )

(1).妈妈给我买了一条( ) 黄 色的头( ) 。

(2). ( )年我在离(lí)家很( )的学校上学。

(3)、我最 ( ) ( ) 步了。

7、 耳 ,儿 ,二

花( ) ( )只 ( )朵 ( )子 ( )光 ( )个 女 ( ) 木 ( )

(1)王爷爷有( ) 个女( ) 。 (2 ) 我在听( )机。

8、有,友

没( ) 朋( )

我( )一个好朋( )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的梳理

2021最新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项链》知识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乌鸦喝水》知识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秋天》知识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画》知识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青蛙写诗》知识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10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