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端午节插艾草的传说故事

宋佳1152分享

端午节这个节日是我国古老传统节日,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等等来庆祝节日的到来,那么关于端午节插艾草的传说故事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传统节日端午节插艾草的传说故事大全,欢迎参阅。

传统节日端午节插艾草的传说故事

端午节插艾草的传说故事

端午节插艾草传说一

话说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甚多。老百姓对黄巢有很多误解,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地逃难。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有一天,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批批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一个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的军队就要攻进邓州了。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你为什么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这根独苗。”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你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初五端阳节,黄巢的军队果然攻下了邓州城,只见城里家家户户门上都挂着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地领兵离去,因而全城得以幸免于难。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人们就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从河南一直传到各地,几乎传遍整个中国。

端午节插艾草传说二

从前有个孝子,这天和他老娘去赶集,老娘走着走着就走不动,孝子弯下腰背着老娘就走,这情景被路过的一士匪看见了,士匪很感动。因为端午节这天士匪们要下山抢劫,土匪不想伤了这个孝子,于是土匪告诉孝子,端午这天在门上插艾蒿可保平安。孝子回去后就告诉全村的人,让他们端午节这天在门上插上艾蒿可保平安。全村人都照做了。端午节这天,土匪果然来抢劫,出发前土匪头子有命,不许碰门上插艾蒿的人家。当他们来到孝子所在的村庄时,见每户人家门上都插有艾蒿,想起头头的吩咐。所以他们就没有抢那个村庄。从此端午节门上插艾蒿防土匪的事不径而走。到后来虽然已经没有土匪了,但人们还是保留个这个习惯据说可以驱邪。

端午节的含义

含义一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含义二

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本名端五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

其他含义

1、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端午节又叫“五月端”。

2、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

关于这个话题有很多种说法,最常见的有两个。其一是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该习俗,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的项目,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其二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据说他由于目睹故国被侵略悲愤投江而亡,人们为了寻找他的真身,划着船不断追寻,后人纷纷效仿这个行为,到了今天就演变成划龙舟比赛。

除了上述纪念特殊的历史人物以外,它还有其他的寓意,反应了不同地域的风俗文化。比如苏州的赛龙舟,据考证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而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广西地区是纪念伏波将军马援,福州则是纪念闽王王审知。到了现代,它也是民众最富有激情的民间体育娱乐项目,因为赛龙舟需要众人密切配合,一起划桨开大船,只有万众一心奔向前,才能最快到达终点,这期间得过程,表达大家积极向上,勇做弄潮好儿郎的奋斗精神。

传统节日端午节插艾草的传说故事相关文章:

端午节为什么要插艾草

端午节挂艾草传统风俗

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2021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及含义

端午节洗艾叶澡的来历和寓意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端午节由来和传说故事简介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是什么

五月端午节的起源及传统风俗

端午节日的来历习俗

    359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