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课文 > 一年级 > 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

升辉0分享

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最新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1

《秋天到了》是教科版课标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作者抓住初秋季节景物的变化及特征,描绘秋季天高云淡、五谷丰登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篇描写秋景的散文,作者从整体入手,由天空到田野,由植物到动物,形象直观地写秋天丰收的景象。文章虽短小精悍,三个自然段共5句话,但合在一起却描绘了一幅初秋全景图。

一年级学生刚刚走入校门,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还不是很强,但是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的直呼方法,初步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与学文。一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事物处于好奇状态,对于语文课亦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的养成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为重要。学生们喜欢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课文,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但能让学生了解秋天、观察秋天、感受大自然,还能体验在大自然中探索、发现的乐趣,同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会学习,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

根据一年级学段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 6个;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了解阅读方法;

3、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本课的教材特点,我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熟、读懂本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秋天的美。

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段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分为四个步骤:

1、激趣揭题,范读感知;

2、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3、反复读文,读熟读通;

4、指导书写,落实双基。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边解读文本边站在学生的视角思索,“秋天到了,天气凉了。” 孩子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一年有四个季节,谁愿意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接下来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示动物朋友“大雁飞飞”带来的一组图片,问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了,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之时,我适时小结:“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啊,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秋天到底都有什么变化吧!”通过秋天里事物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而给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教学过程中,我力争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板书课题时,我请学生伸出小手和我一起写,并将拼音标注,使学生在书空的同时对生字“秋”、“到”有了初步的感知。阅读过程中我尝试改变从头到尾串讲的模式,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新课伊始,借助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出现了秋天的美景,在悠扬的背景音乐中,我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秋天,投入的范读让学生仿佛也沉浸其中,从而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这时,学生很容易产生想读的愿望。根据课标一年级阅读要求,在学生自读前,我提出以下要求: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我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读完一遍后,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设计了第二遍读。在这里,我并没有直接要求学生读课文,而是先出示学生的动物朋友小老虎,告诉孩子们“小老虎也想读读这篇课文,但它有几个字不认识,都着急了,大家都是有爱心的孩子,愿意帮帮他吗?”这时再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圈画出小老虎不认识的字,然后通过看拼音自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本节课生字的同时,又一次感知了课文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

一年级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够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两遍读后我设计了间休。让学生欣赏一曲秋天的儿歌,舒展一下身体。短暂的休息后,学生们又有了精神,这时让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第三遍读文,要求学生要注意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请学生自己发现文中几个“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注意“一会儿”一词儿化音的读法。通过三遍读文,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时候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去读。学生通过学习伙伴间的练读,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会读书的方法。这时再问学生“你都读懂了什么?”自然水到渠成,理解文章内容迎刃而解。指导朗读时,我在词语上下功夫,请学生将第一自然段中重读的词语用小圆点画出来;第二自然段,学生读到大雁南飞时,我通过动画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看到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了关于大雁的科学知识,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接着让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使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几遍读文的过程中,学生基本解决了会认的问题;因为低年级的字词教学内涵很多,字词、朗读、阅读、感悟理解等等,想在短短的40分钟里面把想讲的全都呈现出来,那样就比较蜻蜓点水或是浮光掠影了, 在本节课的写字指导中,我重点指导“飞”字,“节”字,主要从笔画上进行指导,交给学生写字方法,其他的逐渐放手让学生独立识字,相信学生会逐渐掌握写字方法,提高书写能力,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

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进行了深深地思索,我不断地阅读文本,揣摩从这5句话中表现出的思想内涵,思考如何通过这5句话三个自然段,落实低年级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训练。我将进行本课教学设计的过程视为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重新审视课标,充分的查阅资料的同时,我真的提高不少。全国小语会在如何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问题上提出“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凸显语文学科个性”的观点,本课的设计,我努力向此目标靠近,但我深知,我做得还很不够。谢谢各位专家、评委!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我要走的路还很长,我愿意努力为小学语文教学付出,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

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2

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第8课《阳光》。第一次翻阅教材我便被这篇优美而富有童趣的短文所吸引。作者将阳光这一抽象的事物与禾苗、小树、小河等相联系,既富有人情味,又形象易懂。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注重以读为主,因此本课我基本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过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猜谜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入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师生以及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接着“那你知道太阳有哪些用处吗?”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表达,从中调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情感,最后引出课题(教师板书:8、阳光)

二、体验阅读,读中见情

《课标》中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感悟。因此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自然段的分法在《新阅读》中已渗透,故学生可以自主完成)

2、同位间互读,相互纠正读错的字音。

3、指名读,这时我的要求是读准、读通。

4、用正确的读音,全班齐读。

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分组(分段)朗读,将朗读细化让学生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建立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感情朗读,背诵全文

1、教师谈话:阳光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温暖,还给这个世界上万物增添了生机。下面啊,老师就请大家一同老观看一个短片,感受一下阳光。

此时播放幻灯片的目的旨在从感官、听觉等角度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文课堂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唤起一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起对阳光的喜爱、珍惜的情感,为下面的有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2、带着感情自由练读。

3、全班齐读。

4、突破重点:对于课文“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的理解,我放在了朗读之后。我认为只有在充分的阅读之后,才能达到感悟上的水到渠成。不做局限性的总结,而是鼓励个性化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5、背诵全文。

6、互动环节:轻松一刻。此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劳逸结合,进一步深化理解,更好的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四、自主识字,合作学习。

《课标》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也适当的穿插了一些简单易行的合作学习。如:同位互查,一人指一人读等都体现了这一点。接着我又引入“猜字游戏”等强化生字的识记。

最后,我以一个开放式的话题:“假如世界上没有阳光”来结束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文意,达到情感的升华

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3

一 教材分析

课文《李子的核》是一篇叙述性较强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从没有吃过李子的万尼亚在李子的诱惑,好奇心的驱使下吃了一个李子。在孩子因为害怕而不敢承认的情况下,爸爸用巧妙的方法让孩子自己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课文的语言通俗易懂,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事情的一个发展线索和爸爸的这个巧妙方法是怎么会让孩子从不敢承认到最后无意识的自己说出了事情的真相是一个难点。为了屏除课堂内教师烦琐的讲解,让学生反复读文,在读文实践中,解决难点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并在读文实践中,联系课文的有关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说规范的话,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二 学情简介

沪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李子的核》说课稿:课文讲述的是每个孩子都知道的一个道理:要做诚实的人,学生在读了课文以后一定能很快的知道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如果课堂上仍反复围绕“诚实”这个观点,课堂教学的氛围一定会变得枯燥、烦琐、沉闷,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文中爸爸用的巧妙的方法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提高,从中也让学生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发展顺序,了解了人物的心理变化。

三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指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读准平舌音“算、滋”的发音,学习部首“皿”。

以往从读音到笔画、笔顺、偏旁、结构、字义,看似严谨,可学生对那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却毫无兴趣。其实识字在成为阅读基础的同时,阅读也是帮助识字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所以汉字的教学万万不可脱离语言环境。同时由于识字量、教学时间等因素,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需要强化的生字进行重拳出击,生字中“算、滋”都是平舌音,特别对上海学生而言是发音上的一个难点,教师应该关注。并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实际让学生看图学习部首“皿”。

目标二: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并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万尼亚两次说话时不同的语气,根据人物的心情有感情朗读。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要提高语文知识能力,都离不开阅读。在读时字字咬准,句句读对是朗读的基本要求,也是整个一年级语文朗读训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传授朗读技巧,紧扣文意,帮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根据提示语读出一定的语气。

目标三:能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读懂爸爸说这段话的目的,感悟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这是一篇叙事的课文,万尼亚的心情变化离不开爸爸说的话和想的办法,而爸爸说的话和想的办法也离不开万尼亚的行为和想法。为了要让学生了解爸爸说这段话的目的一定要在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展开。同时渗透“要读懂课文,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

四 教法:

1、在快乐中识字 在识字中学习

在教学初,李子核的实物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到了学习生字“核”上,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记字方法。在落实部首“皿”的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皿”的意思,并用示范书写的方法,直观地表现皿字底的一般书写规律。

但我们是否就只是为了识字而识字呢?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识字来渗透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那才是“授人以渔”。在学习“核”时,要求学生看教师板书,并跟着书空,学习部首“皿”时,帮助归纳带有“皿”的字,结合字形来了解字意思。前者培养了学生静心看,认真学的习惯,后者渗透了学习要时常归纳的方法,并帮助学生了解了中国文字形意结合的特点。

2、阅读教学以读为本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以声释意的活动,在教学中学生对生字的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都可通过朗读去获得,去感知。

1)读的形式多样——自由散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师生配合读等。

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饶有兴趣地沉浸再读书中,课堂内书声朗朗,情意浓浓。学生在反复读文中认识了生字,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人物心情的变化,真正提高读书的效益。

2)读有层次 有指导——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

读通课文中的句子,目标是在识字上;第二次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和整体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讲述课文讲述的事情;再读课文,质疑问难目标定位在了解课文的内容上。第三次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现了爸爸在处理这件事情上的与众不同之处。带着自己的疑问,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上下文,发现了爸爸方法的巧妙之处。通过重点指导朗读万尼亚说的话,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一定的语气,加以体会。通过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培养学生静心读书的好习惯。

3、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出发

教学环节的设计不能脱离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否则再精彩的教学设计也只是教师一人的作秀。

在识字教学中,结合课文生字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重点放在了读准“算、滋”的读音上,反馈初,有部分学生不能咬准字音,但通过反复的读词、读句、读文,全班都能达到读准字音的要求。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万尼亚并不是一个贪吃的孩子,组织学生交流平时吃李子的体验,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从李子的形、色、味的角度把李子阐述得非常的诱人,万尼亚一个从来没有吃过李子,经过反复思考,最后悄悄拿了一个李子吃的行为得到了大家情感上的沟通,这也是爸爸没有批评孩子,而是用巧妙的方法让他承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爸爸为什么这么说”的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在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语读出一定的语气时,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说话,在了解了万尼亚的心情后,学会对要求读出的语气一气呵成。

五、学法

1、学生质疑问难

质疑是通过提出问题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质疑同样是一种能力,学生如何运用,运用效果如何,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 主动的质疑中掌握知识,学会思维,发展智力,这便是质疑教学法。《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在课程实施方面也明确规定,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强调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本堂课上我主要培养学生“读思中质疑”,在读思过程中质疑,既能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主动的探究,又能促进学生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当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课文时,他们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产生一些针对强的具体问题。在本堂课上,当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爸爸说的话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质疑。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的问:我爸爸要是知道我撒谎了,不是骂我,就是打我。可是课文中的爸爸知道自己的孩子撒谎了,为什么不打也不骂?有的问:不但不打不骂,反而是担心孩子吃了李子核会肚子疼?还有的直接就质疑爸爸说的话是不是真的……这时,我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既领悟了课文的内容,也体会到了孩子不是个贪吃的孩子,爸爸也正是这样的原因,用了一个“吓唬”孩子的方法,让孩子说出实话。

在学生主动参与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得以解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2、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儿童说话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事情,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必须从小抓起,持之以恒。小学低年级是学习语言的启蒙和过渡时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阶段,教师必须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培养儿童的说话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说话,减少说话的难度,我创设情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话。如:看着媒体上李子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吃过的李子说说李子的诱人。接着,说说看到了诱人的李子,万尼亚在李子跟前走来走去,他会想些什么。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使得说话不是一座空中楼阁,说话就是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规范地说出来。

同时,我还引导学生说标准的普通话,说礼貌的话、完整的话。这样创设情景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口头说话、口头作文的教学任务。

3、认真倾听

听和说是一对“双生子”,培养良好的听话习惯,可以促进说话能力的提高,经过多年观察,我发现一些不善说话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会听老师讲话,不善听同学发言。因此不利于吸取别人说话的优点。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听话时主动调整自己的大脑,排除一切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努力听清说话人的每句话、每个词,尽量在心中形成表象。对听到的话还要进行重现、总结、评价,区分主要和次要意思,自觉记忆某些需牢记的要点。

六 实施

在教学设计时,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朗读兴趣的激发。

2 注重认真听,培养说话习惯的培养。

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4

我执教的是小学语文第一册《g、k、h》的第一课时。

一、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学会g、k、h三个声母。认准字形,发音准确。

2、正确书写g、k、h三个声母。

二、围绕这些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谈话揭示课题。

由前面认识的8个声母,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3个新声母。引出新授内容。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情境图,通过学生想象说话和教师总结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也引出了”鸽子图”、”蝌蚪图”与”喝水图”,并引出了音节

ge、ke、he。

三、教学g、k、h的读音。

我由“鸽子图”引出“g”,通过范读,讲发音方法,再范读,

指名读,让学生正确读出“g”。

为了使学生读准音,我编了顺口溜:一只白鸽ggg。为了让学生认准形,我让学生找藏着的g,并让学生说说g还像什么,又编了顺口溜9字拐弯ggg。

“k”和“h”的教学与“g”的教学基本相同,只是在“k”的教学时,我穿插了一个小实验,拿一张纸放在嘴前,让学生比较出:发“k”时,吐出的气还要强一点。

四、课中操。

教学到此时,我觉得学生比较累了,我便穿插了课中操《找朋友》,让学生轻松一下。

五、教学g、k、h的写法

1.歌曲《找朋友》之后,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说说出示的三幅图分别像什么,他们的朋友是谁。从而引出了g、k、h。接着,我再利用新的顺口溜让学生再次记忆了字形。

2.出示字母卡,让学生自己观察说说笔顺与格式。

3.在h的书写指导时,我进行了h与n的比较。

4.最后是学生练习描红书写。

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5

一、说教材。

《画》是人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是:

1、认识文中“远、色、近、听”等11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这首谜语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谜底是画)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说重点、难点。

1、重点是认字,练习朗读。

2、难点是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揭开谜底。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识写分流”的识字教学新理念,我在教学本课生字时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通过反复读课文,再让学生圈出生字。现在的识字不是像过去那样孤立地一个个学习生字,而是把生字直接放到课文里去识记。当生字与生动有趣的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识字难度就大大降低,这不是抽象的识记,而是一种有意义、有趣味的识记,孩子们通过反复阅读,不知不觉中就把生字记住了。然后,我把要认识的生字做成卡片,让学生抽读卡片,同桌互读等。再用“找朋友”的游戏来巩固已认识的生字,这样,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通过观察图画,用课件演示等帮助学生理解,再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等,(例如,把耳朵贴在画上听水流的声音和小鸟打招呼等。)通过多种方法理解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我由已学过的儿歌谜语《猜一猜》引出课题《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放映出山水画,或直接观察课文中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内容,由远到近,说说图画上有什么。(图画上有山、水、花、鸟)

2、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圈出生字,通过同桌互读,抽读卡片等学习生字,教师指导、正音,然后再通过玩“找朋友”的游戏来巩固生字。

《三》、再读古诗,引导质疑,揭开谜底。

1、逐句讲解诗句与画面的关系。(课件)

(1)、出示“远看山有色”。老师描绘:远远看去,一座座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那么山是什么颜色呢?(青色)

(2)、出示“近听水无声”。同学们把耳朵贴在书本上听听,能听到水流的声音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是画中的水,不是生活中流着的水。)

(3)、出示“春去花还在”。春天过去了,可花怎么还在开放呢?(因为是画上的花)

(4)、出示“人来鸟不惊”。请小朋友们和小鸟打招呼吧,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哇!”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因为是画上的鸟,不是真的小鸟。)

2、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呢?(画—一幅山水画)

3、指导朗读及背诵。

出示课件:“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六、说板书设计。

1、 画 有色 无声 开放 不动

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口耳目》是识字,写字教学的第二课,语文中的12个字都是象形字,并且配有形象的图片。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应在符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前提下,调动学生识字积累的热情,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

2、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低年级学生识记汉字,应在辨认字形中了解字义,结合字议了解,识记字形。并结合本课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ノ、丶”3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难点是识字形。

二、说教法、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过程,必须然是主动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和帮助学习者自己学习。

因此,我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制定以下教学方法:

(1)闯关游戏激趣法;

(2)图字结合识记法;

(3)合作、互助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学设计及依据如下:我采用循序浙进的指导方式,使学生由图文结合识字向形义结合识字。在此基础上,最后达到学生不仅会认,并且学会书写。

具体环节如下:

(1)识字游戏。在上课之初,让学生自己识读教师出示的前6个汉字。并说说自己是从哪里认识这些汉字的。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放手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自学能力。

(2)图文结合识字。

①将上一环节认得的字,与每个生字所指的事物进行相互联系,这是一个学生理解字,由形到义的过程。运用图片和教师讲解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象形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来的。

②出示另6幅图片,观察这6幅图片所画内容,通过以上学习汉字的经验,找出与现在6幅图相应的汉字。并说说图上物体与汉字的联系。这种直观的图文结合学习方式使学生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练习写字。

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当学生学会运用形义结合,识记汉字之后,有很强烈的书写愿望。而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发现汉字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汉字的笔画、笔顺、结构,为学生进一步自学生字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本课采用游戏合作,互助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与生活紧密联系,这不仅让学生记住字形,而且还了解字议,增长了见识。

    704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