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课文 > 六年级 >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必背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必背知识点

业鸿3932分享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必背知识点梳理

开学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学期就要步入六年级的同学们注意了,因为六年级的语文将要学习很多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必背知识点,欢迎大家来阅读。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必背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知识点梳理

一、多音字

卷:juǎn(卷曲)juàn(试卷)

载:zǎi(记载)zài(载客)

劲:jìng(苍劲) jìn(有劲)

恶:è(凶恶)ě(恶心)wù(厌恶)

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

参:cān(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不齐)

二、近义词

创造——制造 盘踞——占领 险恶——凶恶

选择——抉择 恭敬——尊敬 领悟——领会

劲挺——挺拔 风雨同舟——同舟共济

三番五次——接二连三

三、反义词

干旱——湿润 险恶——和善 恭敬——傲慢

宏伟——渺小 风雨同舟——过河拆桥

勇敢——胆怯 不紧不慢——心急如焚

四、理解词语

丈:原市制单位,一丈约等于3.3333米。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盘踞:非法占据。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

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旺盛。

淤泥: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文中指树下堆积的泥土。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

治理:管理,处理、整修。

领悟:领会的意思。

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山川共存:与山川融为一体。

日月同辉:日月的光芒交相辉映。

三番五次:形容次数很多,次数频繁。

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五、句子解析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3.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

4.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5.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这是总结全文的中心句,点明中心,升华主旨。老人留下的不仅是这片青山,还有更宝贵的东西——保护环境的意识,造福后代、造福人类的精神。老人植树造林、保护家园的精神永远流传,青山必将长青。

六、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后代。

2.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答:文中的老人用十五年的时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将原来狂风肆虐、沙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盎然的青山。

3.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转化为的“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转化为的“另一种东西”是指转化为青山绿水,转化为不屈服于恶劣环境,顽强执著地开辟荒山、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4.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

(1)山沟环境十分险恶。

(2)生活条件艰苦。

(3)老人年老、瘦小。

(4)同伴、老伴相继离世。

5.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的生命的意义在这茫茫的绿洲中得到延伸,他的精神与青山共存,永垂不朽。

七、课文分段

第一段(1):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景观和一幅喜人画卷。

第二段(2-5):写老人改造山林及绿化山沟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所取得成绩。

第三段(6-7):写“我”的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点出文章中心意旨。

八、课文主题

本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记叙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故事,赞扬了老人与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知识点

多音字:

挨:ái挨打 āi挨门挨户

扁:biǎn扁担 piān扁舟

号:háo怒号 hào号召

针:zā包扎 zhā扎针 zhá挣扎

词语解释:

殡仪馆:供停放灵柩和办理丧事的机构。

追悼:沉痛地怀念(死者)。

失声: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

爱抚:疼爱抚慰。

团聚:①相聚(多指亲人分别后再相聚)。

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碰壁:比喻遇到严重阻碍或受到拒绝,事情行不通。

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

黄包车:旧时一种用人拉的车,有两个橡胶车轮,车身前有两根长柄,柄端有横木相连,主要用来载人。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深奥:(道理、含义)高深不易了解。

反义词:

爱戴——憎恶 团聚——离别

慈祥——狠毒 深奥——浅显

详细——简略 囫囵吞枣——细嚼慢咽

恍然大悟——百思不解

近义词:

惊异——诧异 爱戴——尊敬

悔恨——懊悔 慈祥——慈爱

深奥——深刻 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课内问题:

1.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答:(1)趣谈《水浒传>>(2)笑谈“碰壁”(3)喜放烟花(4)救助车夫(5)关心女佣。

2、课文中的鲁迅先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答: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为一个长者,他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作为一个革命者,他为人民说话,为劳苦大众呐喊而四处“碰壁”;作为一个先生,他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同情劳动人民。同时,他又有着美好的憧憬,向往光明、美好、快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梳理

一、我会写组词

涯:yá(天涯、生涯、天涯海角)

莺:yīng(黄莺、夜莺、莺歌燕舞)

二、多音字

曲:qū(曲折)qǔ(歌曲)

簸:bǒ (簸一簸)bò (簸箕)

三、理解诗意

1.浪淘沙(其一)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中裹挟的无数砂砾,随同滔滔河水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冲洗和狂风簸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如今好像又要直直地飞上高空,飞向浩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2.江南春

辽阔的江南,到处是各种鸟儿婉转啼鸣,到处是绿树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村寨城郭,酒旗迎风招展。南朝遗留下来的,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地矗立在风烟云雨中,朦朦胧胧的,若隐若现。

3.书湖阴先生壁

诗意:茅草房的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四、问题归纳

1.“直上银河”、“同到牵牛织女家”寄托了作者怎样情怀?

诗句采用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得思想感情?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描绘了一幅朦胧迷离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之情。

3.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 )

五、课文主题

1.《浪淘沙(其一)》是一首借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诗人豪迈气概和奋发有为精神的诗篇。诗人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

2.《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

3.《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新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六、教材课后习题

1.说说《浪淘沙(其一)》是怎样写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诗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九曲黄河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写黄河曲曲折折。“浪淘风簸”写出大浪淘沙之势,“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后两句运用了典故,驰骋想象,将视线从眼前现实一下拉升至天上的神仙世界,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2.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江南春》这首诗抓住了莺、树、花、村寨、城郭、酒旗、庙宇、楼台、烟雨等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诗的前两行,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描绘晴天的景象。在诗的后两行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突出江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的特点,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

3.读下面的诗句,你发现了什么?

一水 护田 将绿绕,两山 排闼 送青来

这两句诗,诗人运用了对偶修辞,就是指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许多诗里都有这样的诗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等。

4、浪淘沙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解]

①《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浪淘沙:唐代曲名。②浪淘:巨浪淘洗。③簸:颠簸。

鉴 赏

1、诗的前两句状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九曲黄河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特点。“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黄河的蜿蜒曲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

2、后两句借用牛郎与织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一直到牛郎织女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的豪迈气概。

七、课文主题:

《浪淘沙》通过描写黄河大浪淘沙之势,并借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奋发向上的情怀。

5、江南春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解]

④山郭:依山而建的城。②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③南朝:公元420到589年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④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⑤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⑥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鉴 赏

1、一、二句写的是晴天的景色。首句展现了江南色彩斑斓的自然风光;次句描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酒旗在和风中招展。

2、三、四句写的是雨天的景色。南朝遗留下来的许多寺院,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给江南的春天增添朦胧迷离的色彩。“南朝”二字给这隔画面增添了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指,不是实指,意在突出寺院之多。

课文主题:

《江南春》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不仅有清新、明媚的自然风光,更具悠远的历史色彩,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往。

6、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解]

①湖阴先生:杨德逢的别号,王安石退居钟山(在今南京)时的邻居。②苔:青苔。③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④排闼:推开门。闼:小门。

鉴 赏

1、前两句从“净无苔”和“花木成畦”,来赞美杨家庭院的洁净清幽,暗示庭院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2、后两句诗人运用了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山水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环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课文主题:

《书湖阴先生壁》描写了庭院的清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772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