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学习园地 > 暑假作业 > 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业鸿3932分享

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详解

作为学生,暑假当然少不了暑假作业了,那么你的暑假作业写的如何了呢?你有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答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2023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及标准答案

第1-4页

一. [读书人自勉联]

在实践中将书本的知识消化、吸收、提高,从生活中学习

示例:读重要之书,立鸿鹄之志(参考: 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对联集锦》)

二.【奇妙的共感觉】

1.写了人的共感觉现象及原理,人类对共感觉的研究及运用

2..原因之一一部分人的共感觉能力逐渐遭到部分以至甚至是全部破坏,混合感觉都被过滤掉了,只剩下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原因之二,也有可能是他们的共感觉能力实际上是存在的,但由于这种能力不是很强烈,因而没有感觉到这种共感觉能力。

3.为了说明共感觉也会失去

4.略

三.[马说]

1 喂养 驱赶 明白 走到

2 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3 D

4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怀才不遇的慨叹心情

5 有些人只是坐等机遇,而不去争取

我们应该学会自我推荐

6 老马识途 白驹过隙 老骥伏枥 马到成功

四.[趣味语文]

表里如一_一如既往_往返徒劳_劳民伤财

千军万马_马尘不及_及宾有鱼_鱼沉雁落

“悟”由心和自我组成,表明领悟需要自己内心去理解。

五.[巧填标点定冠军]

这次乒乓球比赛初二联队打败了初三联队,获得冠军

这次乒乓球比赛初二联队打败了,初三联队获得冠军

第4-9页

一.唐诗印象

1.千古唐诗或不朽的唐诗

2.示例:唐诗,是中国诗歌的启明、北斗,以璀璨的光芒照耀中华文化的星空

3.无从着手 无能为力

5.陈子昂 杜甫 白居易 震撼人心 奇崛险怪

二.

1.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 2.表现,露出

3.表现,露出 4.有名声有权势地位

5.宣告,宣布 6.散布,分布

7.布置 8.(时间、地区)相连接

9.结交、交往 10.互相

11.友谊、交情 12.一齐,同时

13.完成,成功 14.成全

15.成为 16.成果、成就

三.

1.禁 2.毕 3.邪 4.会 5.釜 6.漠 7.砥 8.厉

9.麟 10.曲 11.合 12.滥 13.筹 14.戴 15.致 16.忍

17.骛 18.束 19.丧 20.烽

四.秋

五.

6.说它是一幅画,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描绘,把握紫藤萝的大致轮廓、整体印象,可以领略花的色泽、神采和香气;说它是一首歌,因为我们可以随着作者的思绪回首过去,并把它与美好的眼前联系在一起,会感到一种生命长河的涌动,并珍视眼前的生命。

六. 不知有花

1. 是花的主人,与花相亲相融 (2分,主要概括文章第⑧段的内容,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2. 反衬,用我们“为之绝倒发痴”(或“为花而目醉神迷、惊愕叹息”),反衬山村农妇“视而不见”(或:不为所动)(2分,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3. 表情(答“神态”也可)(2分)

4. 没有游离主题,叙述少年看落霞落日,是为了引出老尼面对晚霞落日的态度,用以衬托农妇对桐花的态度。说明这些融入自然造化的人,心理是一样的,这种写法正是散文“形散”的特点体现(2分,答出前一层意思即可,其他与此相近的表达亦可,后一层意思可以不说出来)

5. 第一处的作用是引起下文的议论,第二处的作用是收束全文,同时呼应第一处 (与此相近的表达亦可) (2分,每对一处给1分)

6. 句子:

使我们为之绝倒发痴的'花,她竟可以担着水夷然走过千遍,并且说:

“花?哪有花?”

品析:

“花?哪有花?”这是山村妇人面对作者的回答所发出的疑问。那些使我们惊呆沉迷的花,在她眼里居然是不存在的。面对满山满林扑面迎鼻的桐花,我们这些“局外人”可能会为之陶醉其中。而在桐树下走过千百回的山村妇人已习惯了这一自然现象,每天都与它们生活在一起,每天都看见,难怪不足为奇。近在眼前的明明是花,却不知眼前有花。真可谓“相亲相融而不相知”啊!

第9-12页

一.三五成群 三三两两 无奇不有 无独有偶 丢三落四 颠三倒四 缺衣少食

接二连三

第13-15页

一.楚楚 奕奕 耿耿 眈眈

铮铮 堂堂 恢恢 吁吁

赫赫 重重 洋洋 勃勃

汹汹 答答 事事 凛凛

翼翼 奄奄 非非 炯炯

袅袅 萋萋 忡忡 脉脉

茫茫 巍巍 欣欣 蒸蒸

三.当往事都成记忆

1.“常记”或“记”。

2.“时间”为落日时分;“节令”为莲花盛开的日子。可以有不同表述,意对即可。

3.示例:那天的云彩一定有着格外的光晕。符合原词意境、句式结构相近即可。

4.“兴尽晚回舟”。

5.示例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示例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四.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第15-18页

二.

1.春风得意----孟郊

铁杵成针-----李白

醉翁之意-----欧阳修

雪泥鸿爪-----苏轼

2.指鹿为马-----胡亥

千金一笑-----周幽王

乐不思蜀-----刘禅

约法三章-----刘邦

第18-20页

二. [巧读回文诗]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四.

1 博客在中国有着飞速的发展

2 没有任何身份限制

3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使国人对事情提出了自我的主张

4 有利有弊

第20-22页

一.[看词辨义]C D A B

G F E H

K I J L

O P M N

二.[课文练习]

1 shèn qǐng

2 考虑了很多种情况

3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竺可桢

4 沙漠中地面被太阳……一种错觉。(文中有的,自己抄)

5 举例论证

6 略

初中语文阅读知识要点

1记叙文文体知识要点

(1)以记叙文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语言特点,生动,形象。

(2)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就是记叙文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这些材料来表的因而记叙文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做到中心明确,集中。

(3)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几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记叙。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开头写,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写事件的经过。插叙:在记叙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然后再按着记叙原来的事情。

(4)记叙文中的详略安排应该是能突出中心的材料应该详写;与中心有关系,但是不很重要的材料,应该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应该舍弃。这样,才能使记叙的中心集中,鲜明,突出。

(5)记叙文的样式常见有:对现实生活中典型人物和事迹作具体报道的通讯。用文字语言和文学手法描述真人真事的特写。记叙山川景物,旅途见闻为主的游记。追忆本人或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回忆录,传记,访问记等。它们共同特点是:所写内容必须真实,不容许随意夸大或缩小事实,更不能编造虚构,即要有真实性;对所写的内容又要求作必要的加工。力求文章中心突出,形象鲜明,构思精巧

(6)特写是报告文学的一种样式,它截取人物或事件的某个片断,细致地加以描述。(7)传记一般分两类:一类记叙自己的.生平;一类记叙他人的生平。传记的主要特点是实录,要求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夸张。传记在表达上以记叙为主,也可以适当插入议论,描写。传记记叙的顺序一般以时间为序。人物和人物故事的区别在于人物故事只要具体写出人物的某个事件或某几件事就行了。小传则要求写出人物的出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经历等。人物自传的繁简区别在于自传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写法,可以写自己全部经历,也可以写自己某个时期的经历。

2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称为说明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简洁。

(2)说明事物的前提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事物间相互区别的标志。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有总说后分说,先主要后次要,先原因后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等)

(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作解释,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用数字,列图表。

(5)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和内容分有:说明实体事物和说明抽象事理两大类。说明文按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分有: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6)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的区别在于:平实性说明文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使人读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学的各类教科书。科技信息资料,实验报告,说明书等。文艺性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辅以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常用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化地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这类说明文通常称知识小品或科学小品。

(7)说明文的描写和记叙文中的描写区别:a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感,”;说明文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知”。b记叙文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使用各种描写方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说明文的描写则只能在说明事物的过程中,借助某钟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征作一些必要的描绘,主要是起到使说明的事物特征更具体,更形象。c记叙文中的描写可以发挥艺术想象,可以夸张,渲染,而说明文中的描写在务真求实的前提下进行语言加工,做到既形象生动,又真实可信。

3议论文文体的知识要点

(1)生活中少不了议论,讲道理,发表意见就是议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是议论文。

(2)议论总要提出看法或主张,这种看法或主张就是论点,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就为论据,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即为论证过程。

(3)用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两大类:事实材料(事实论据)即确凿的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理论材料(道理论据)即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科学原理;自然定律;

(4)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论证方式:立论,驳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驳论就是批驳错误的观点。

(5)一事一议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借事发表议论,就事说明道理。而从“事”到议。又必须理出并把握两者的联系点,才可顺理成章地展开议论,这事“一事一议”的关键。

(6)议论文常见的有几种样式:社论,评论,学术论文,专题讨论,杂感,随笔以及侧重1于议论性的讲演词,书信等。在以上样式中,有理论性较强的,有文艺性较强的。

课标和教材对文字这一考点的基本要求是:

1、能写记叙文和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根据生活需要,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2、准确、全面的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和写作要求写作。能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

4、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和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5、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初中语文必背重点虚词

一、 之

01、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③怅恨久之。

02、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03、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 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

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如:

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类似于“于”的用法。如:

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 者

1、结构助词

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

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

1、用作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如:

(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2)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

2、作连词

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 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

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如:

(1)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

(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4)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3、用作动词

可译作“认为”。如:

(1)皆以美于徐公。

4、特殊用法:

通假字,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

五、而

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2、承接关系

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3、递进关系

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修饰关系

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②面山而居。

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

六、其

1、代词

(1)表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也可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

③其一犬坐于前。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一定”“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其真无马耶?可译作:“难道”

②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大概

③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其:可译为“恐怕”。

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一定”。

七、为

1、作介词时

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

如: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山峦为晴雪所洗(wéi,被。)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wèi“向”“对”)

③为楚造云梯之械。(wèi,“给”)

④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wèi,“当”)

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wèi,因为,由于)

2、当“为”作动词时

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当作”、“成为”,“雕刻”,“是”等。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成为)

③为宫室、器皿。(雕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有)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称为,叫做)

⑥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造)

3、特殊用法: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名词,心理活动)

八、于

1、引进动作

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灵活地译为“在”、“向”、“到”、“从”、“跟”、“对”、“给”等。例如: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④欲报之于陛下也(向)

2、放在形容词之后

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②皆以美于徐公。

九、焉

1、疑问代词

相当于“怎么”“哪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熟语)

2、语气助词

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3、代词

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

相当于“于何”“在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5、兼词

相当于“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十、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如: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十一、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如: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3、助词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翼然临于泉上、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二、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俯身倾耳以请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十三: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十四、因

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

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

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

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十五、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十六、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七、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

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

例:甚矣,汝之不惠!(了)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

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779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