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阅读理解 > 诗词 >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

淑娟1168分享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16首)

缅怀过去,追溯未来,跨越时空的隧道,你会为之惊叹,革命英雄宁死不屈的决心,你会为之感动,革命先辈们不畏艰来困苦,只为解放,你会为之自豪。今天小编整理了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16首)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篇1】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译文

白云山顶的云层滚动,好像要凌空直立起来一样,山下的敌人狂呼乱喊,鼓噪而上,根据地的军民同仇敌忾,就连干枯的树木,老朽的树桩龃也齐心协力为红军助战。英勇善战的红军好像飞将军从天而降,无数的刀枪刺向敌人。

在十五天里,红军长驱直入,从苍茫的赣江到青翠的闽山,驰骋七百余里,把来犯的敌人收拾得干净利索。国民党反动派泣不成声,“步步为营”的战术破产了,叹气又有什么用!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篇2】

无题二首·其二

鲁迅〔近现代〕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译文

雨花台边埋葬着为革命英勇牺牲的烈士,他们的革命精神像莫愁湖里的微波不断流传给后代。

(我)所思念的革命者已经被杀害再也见不到了,只有在归来的路上为追忆他们面对祖国的河山慷慨高歌。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篇3】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译文:

暮色苍茫中看那傲然挺立在山崖上的松树,任凭翻腾的云雾从身边穿过,它仍然泰然自若。

天设地造好一个仙人洞,正是在这险峻的山峰上才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

创作背景:

作诗之日,是作者引以为豪的“秋收起义”三十四周年纪念日。作者此时心中虽有忧愤苍凉成份,但更多的却是作者性格中的坚韧自信及不畏压力的奋争精神。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篇4】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译文:

万千枫林被霜打过焕发鲜亮的红色,红军战士一腔怒火直冲云天。大雾笼罩龙冈深暗的连绵群峰,我军齐声高呼,前线杀敌并活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敌兵又来侵犯,狼烟四起遮掩了半边天。我将唤醒千百万的工农大众,同心协力齐努力,那时不周山下红旗遍插迎风招展。

创作背景:

一九三零年十二月七日,蒋至南昌部署第一次大“围剿”,以十万兵力,进攻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十二月三十日,红军在龙冈伏击张辉瓒并全歼其十八师。第一次大“围剿”就此结束。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篇5】

《绝笔诗》

年代:近代作者:周文雍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篇6】

瞿秋白《江南第一燕》

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旧巢。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瞿秋白,1899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21年,他在莫斯科加入联共(布)党组织,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3年1月,瞿秋白担任《新青年》等刊物主编,他编译多部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并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论证中国革命问题,撰写发表大量政论文章,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开创性贡献。瞿秋白主持召开了八七会议,后到上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中央红军长征后,他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

这首诗是1924年瞿秋白写给当时妻子王剑虹的信中附有的,彰显了他的自信与抱负。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军逮捕。1935年6月18日,他一路慷慨演说,唱着《国际歌》坦然走向刑场。他席地而坐,挺直腰板,微笑着向刽子手点头道:“此地甚好!开枪吧!”而后从容就义,时年36岁。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篇7】

《卜算子》

动脉贯黄河,静脉长江注。

华夏江河血管流,养我心肝腑。

烈火见真金,革命经风雨。

爱国诗词一脉传,血沃红旗谱。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篇8】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译文

西风吹过孤城,城头上的红旗,正在夕阳映照下随风飘扬。保安城里来了新人,窑洞里酒宴待客笑语缤纷,招待刚走出牢狱的女作家。

她手中的笔,吊民伐罪带来文名满天扬,回顾四海谁能比得上?那不是毛笔啊,是三千手握钢枪的精锐武装。跨进革命军队的行列,昂首挺进向陇山。曾经的文人小姐啊,成了今天一身戎装的将军。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篇9】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译文:

长久以来都抱有宏大的志向,今天我再次登上井冈山。从千里之外来寻访这片旧地,哪里还有半分它昔日的容颜。到处都是莺啼燕飞的晚春新景,流水潺潺,宽大的盘山公路直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隘口,就没有任何的险处可看了。

当年革命时期风雷激荡,红旗漫卷,这就是人世间。三十八年都过去了,犹如弹指的一刹那。可以飞向长空摘月亮,也可以潜下深海捉鱼或鳖,谈笑间高奏凯歌还师。世上没有什么困难的事,只要肯下定决心去登攀。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篇10】

古风·党旗颂

作者:佚名

九秩党旗红,笑唱南湖风。

情洒西柏坡,霞映北京城。

旗手前引路,亿众续长征。

雄心写壮志,和谐奔复兴!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篇11】

《题三义塔》

鲁迅〔近现代〕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在1933年6月21日写下的。在日军侵华时期,日本生物学家西村真琴博士为了救援战争中的受伤者,于1932年2月作为“服务团长”到中国。在上海郊外的三义里战乱的废墟里,发现了因饥饿飞不动的鸽子,便带回日本,取名“三义”,精心喂养。为了表达两国人民的友善,他“期待生下小鸽子后,作为日中友好象征送回上海”。可惜这只带回日本的鸽子后来遭遇黄鼠狼的袭击死亡,博士及周围人在悲痛之余决定将其立冢掩埋。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景仰,西村博士修书一封细说原委,并将自己画的鸽子一并寄给在上海的鲁迅,表达了中日两国友好的愿望。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篇12】

《八声甘州》

望茫茫朔北绪无缰,恍犹见烽烟。忆飘摇风雨,沦倾家国,壮士难眠。铁马冰河踏破,血染雪成丹。七载何堪苦,与寇周旋。履遍白山黑水,纵日倭若兽,士气仍坚。便咽棉嚼草,还毙敌千千。冽风吹、衣成冰甲,怒火烧、孤胆震凶顽。英魂绕、恁松江畔,叠嶂重峦。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篇13】

《五律·喜闻捷报》

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译文

秋风瑟瑟,轻轻从河面上吹过,目之所及的无边原野渐渐与天地融为一体。

中秋佳节随着前方归来的人一起到来,夜空中明月傍着如霞似锦的晚云,脱颖而出。

家里的音信已经彻底断绝了,妻子儿女的书信也无法收到。

广大人民都翘首以盼,渴望听到胜利佳音,边城奏响凯歌之日,正是人民额手相庆之时。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篇14】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此词描绘大柏地雨后美丽诱人的景色,抚今追昔,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流露出一种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情绪。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篇15】

《题西乡南洲游猎图》

年代:现代作者:陈独秀

勤王革命皆形迹,有逆吾心罔不鸣。

直尺不遗身后恨,枉寻徒屈自由身。

驰驱甘入棘荆地,顾盼莫非羊豕群。

男子立身唯一剑,不知事败与功成。

缅怀革命先辈诗词作品【篇16】

赵尚志《黑水白山·调寄满江红》

黑水白山,被凶残日寇强占。

我男儿无辜倍受摧残。

血染山河尸遍野,贫困流离怨载天。

想故国庄园无复见,泪潸然。

争自由,誓抗战。

效马援,裹尸还。

看男儿拼斗疆场,军威赫显。

冰天雪地矢壮志,霜夜凄雨勇倍添。

待光复东北凯旋日,慰轩辕。

这首词体现了赵尚志矢志抗日、豪气干云的将军风范。

赵尚志,1908生于东北农村。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回东北从事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他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领抗联部队作战百余次,对日伪军进行了难以想象的艰苦战斗。

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被日本特务诱捕,后与敌人作战时身负重伤被俘,他英勇不屈,壮烈牺牲,年仅34岁。穷凶极恶的敌人割下了他的头颅,运到长春去庆功,把他的躯体扔进了松花江的冰窟中。

    85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