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1省平均工资出炉

冰倩0分享

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公布了2021年31省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1年31省平均工资出炉,希望大家喜欢!

2021年31省平均工资出炉

2021年31省平均工资出炉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比上年增加9458元,名义增长9.7%。2021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884元,比上年增加5157元,名义增长8.9%。

在工资统计调查中的非私营法人单位,包括国有单位、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单位。整体上,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大幅高于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2021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首次超过10万元大关。

从平均工资来看,非私营单位中,北京、上海、西藏、天津、浙江、广东、江苏、青海、宁夏和重庆共10个省份超过10万元。10个省份中,6个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即京沪津三大直辖市和粤苏浙三个东南沿海经济大省。沿海发达地区外,西部地区的西藏、青海、宁夏、重庆也位居前十。

其中,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平均工资均超过19万元,在各省份中遥遥领先。

分行业来看,19个行业大类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506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51776元,金融业150843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9倍、1.42倍和1.41倍。京沪两大直辖市也是这些高收入行业最集中的地区。

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简称为IT行业,除了游戏、电商等互联网企业外,还包括了移动、联通、电信这些国有大企业。这其中,互联网企业尤其是大厂广受关注。

在城镇私营单位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位居前五。这其中,北京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达到了10万元,是全国唯一一个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突破10万元大关的省份。

除了省份之间的差异,各省域内各地的平均工资差异也较大,尤其是中西部、东北地区省份,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收入水平要明显高于省内中小城市。以吉林为例,分地区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长春市97134元、吉林市75638元、松原市75003元、延边州72968元、四平市67905元、辽源市67652元、白城市67484元、通化市64803元、白山市63897元。

2021年31省平均工资出炉

影响最低工资标准

一、影响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

最低工资标准是保障劳动者最低工资收入的法律制度,是一种适用于全行业的国家标准。

按照统一要求,最低工资的测算有两种方法:比重法与恩格尔系数法,两种方法均参考上年度当地人均生活费用、职工个人社保公积金费用、全市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失业率、赡养系数等六个指标,根据不同的测算公式,综合确定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二、影响经济补偿金封顶标准

“平均工资”在劳动者权益受损时也会派上大用场,因为它决定着经济补偿金的高低。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三、影响人身损害赔偿误工费

如果劳动者受到意外伤害,有可能涉及误工费的索赔。这笔钱的多少,也与平均工资息息相关。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误工费应当根据受害人的收入状况和误工时间来计算。

1.受害人收入状况的确定,根据受害人有无固定收入的不同情况,有固定收入的,以其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2.没有固定收入的,以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3.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统计平均工资有什么意义

任何一个统计指标都有它的作用和意义,平均数是反映总体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一般来讲,一项统计调查在反映总体情况时,都要用到平均数。当然,平均数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中个体的差异情况。就工资统计而言,为了反映不同群体的差距,还计算了不同地区、行业和经济类型单位的平均工资,大家在《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网站上都可以查到。

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就建立了劳动工资统计制度,主要目的是了解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劳动报酬的状况,反映就业、生产成本和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关部门相继以平均工资为基础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社会保险金征收、基本养老金和退休费发放、最低工资标准、人身损害司法赔偿等,都与平均工资数据相关。为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关部门都希望继续发布平均工资。

    57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