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知识宝典 > 知识百科 > 动物知识 > 鸟类的繁殖特性是什么

鸟类的繁殖特性是什么

倩愉0分享

鸟类群体的繁殖特性是什么

鸟类有很多特点需要我们观察到位,鸟类的换羽知识是非常有用的信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它来判断鸟类的年龄。在观鸟圈里,换羽是非常有深度和进阶的知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鸟类的繁殖特性是什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鸟类的繁殖特性是什么

鸟类的繁殖特性是什么

一、季节性:鸟类的繁殖带有很强的季节性,大多数鸟是春末、夏初进行繁殖。但也有些鸟类, 由于地域不同,其繁殖季节各异。如生活在南半球澳大利亚的鸟,繁殖期在每年的 310月份,而在我国广州,其繁殖期在每年的10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葵花风头鹦 鹉在澳洲南部繁殖期为8月至次年1月,而在北部繁殖期为59月份。造成鸟繁殖季 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照周期的长短调控着鸟类生殖器官的发育。

二、择偶性:求偶活动是鸟类生活中最优美的生态表现,各类鸟的 求偶活动,千变万化,多种多样。求偶期间鸟类的羽色鲜艳,体态丰富,鸣声多变,有的 婉转轻扬,有的呢喃轻悠,也有的高亢豪放。优美悦耳的鸣声大多发自雄鸟,雌鸟一般很 少鸣唱或鸣声简短不畅,这是我国玩赏笼鸟以雄性为主的重要原因。有些雄、雌鸟羽色有 差异的种类,雄鸟常以艳丽的羽衣和求偶的美态来取悦于雌鸟,以达到招引对方和交配的目的。

鸟儿繁殖秘诀

养鸟除观赏外,还可进行繁殖。可供繁殖的鸟种有珍珠鸟、金丝雀、文鸟、牡丹鹦鹉、牧师鸟、锦华雀等近30种。繁殖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亲鸟的配对和繁殖工作选择的亲鸟必须身体健壮,其年龄以雄大雌小为好,最好相差4个月左右,这样便于繁殖和孵化小鸟。饲喂时蛋米不应多,以1公斤米加6个蛋黄为宜,蛋黄过多会引起雄鸟和雌鸟过肥,造成蛋阻症或不下蛋现象。孵化5~7天即可验蛋,受精蛋发红,有血丝;未受精蛋为白色(称为白蛋)。如果蛋壳发黑则是坏蛋,应及时挑出。为提高产蛋量和孵化率,可使用保姆鸟孵蛋,例如五彩文鸟的蛋可让十姐妹代孵,这样孵化率可提高30%~60%。另外,在孵化期间应撤销蛋米,这样可保证亲鸟不发情,使雏鸟成活率提高。

若雏鸟不能很快出壳,说明雏鸟缺钙,因此平时必须给亲鸟增加钙粉、钙片,或加喂“鸟乐”1号,最好饲喂全价配合饲料。

二是:做好繁殖面包虫的工作面包重是种蛋白质饲料,它成长快、繁殖力强,能适应各种气候,饲养方法简单,四季都可繁殖。

准备好瓷盆两个,盆壁光滑。将盆刷洗干净,然后将面包虫放进去,盖上一层麦麸后再洒点面粉或玉米粉,盖上盖子后放置在气温30℃左右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虫脱了几层皮后,开始变蛹,继而变成黑壳虫。这时要覆一层白菜叶,一方面供虫食用,一方面可使虫将卵产在菜叶上,菜叶干后不要换掉。再过一段时间,可见菜叶底下的麦麸有虫蠕动,这说明幼虫已经出卵。这时可把干菜叶提出,在麦麸上洒点面粉,在面粉上再盖一层菜叶,幼虫便会很快长大。喂鸟时可先将大的挑出来,对已经变成蛹的,可挑出放入另一准备好的盆中,再继续繁殖。在繁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盆中的麦麸不要上下翻动,以免影响卵孵化,同时把盆底虫粪便翻上来也会影响幼虫生长。

2.盆中麦麸变黑后,要及时洒上新麦麸,并不断洒上些面粉。

3.在麦麸上面经常盖上菜叶,供幼虫食用和增加温度。但不宜放得过多,太多容易腐烂。

4.培养盆不可盖的太严,太严会使麦麸温度过高,影响虫子生长,最好是盖上一层窗纱。要预防蚂蚁的侵袭。

5.一盆成虫在鸟吃完后要彻底清除,重新再培育。

6.再繁殖程中,虫子每隔二三代,要掺上别族成虫,否则虫会退化,使培育出的虫子越来越细小。

三是:饲喂“鸟乐”,做好青绿饲料的供给工作。

饲喂北京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王增年先生和北京第二制药厂研制的“鸟乐”,可提高鸟的产蛋率和孵化率。“鸟乐”分l号、2号、3号、4号,规格是每袋5克。其中1号可增加鸟的繁殖率、受精率,促进鸟的成熟和发情,它可满足鸟体对矿物质的需要,补充钙的不足,有清热解毒之效。2号可治疗鸟软骨、软蛋、歪颈、羽毛松软、脱毛、贫血、眼病、呆滞、发情不正常、不鸣啭等症。3号可治疗佝偻病、色素缺少、羽毛屈曲、死胎、啄羽、啄脚、啄肛、啄粪等症。4号为抗菌消炎药,对痢疾、肠炎、腹泻、呼吸道感染等都有较好的疗效。“鸟乐”的使用方法是每10克搅拌1公斤蛋米,连喂3天。

目前市场出售的油莱、白菜等都有农药,饲喂前必须浸泡、洗净,以防农药中毒。在春夏之际应喂马齿苋,此种野菜有清热解毒之疗效,对鸟因内热而引起的肿眼有积极的防治作用,对于食物消化吸收不良、拉稀也有防治效果。

鸟有哪些种类鸟的种类

鸟类都属于鸟纲,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之下。现存鸟类共3个总目,9000余种。

鸟纲分为雀形目和非雀形目。雀形目种类及数量众多,有100科5400种以上,是鸟类中最为庞杂的一目。非雀形目中分为“猛禽、攀禽、涉禽、游禽、走禽、鸣禽”六科。

猛禽主要包括隼形目和鸮形目两大类。攀禽包括翠鸟、杜鹃、鹦 鹉、雨燕、戴胜等。涉禽包括鹭类、鹳类、鹤类和鹬类等。游禽是对喜欢在水中取食和栖息的鸟类的总称。天鹅、大雁、鸳鸯、鹈鹕、海鸥等都属于游禽。走禽有松鸡、马鸡、孔雀等。鸣禽约占世界鸟类的五分之三,其外型和大小差异较大。柳莺、山雀、乌鸦、喜鹊等都属于鸣禽。

鸟类迁徙的原因

关于候鸟迁徙的原因一直还是个科学之谜,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通常都是从生态、生理、历史等方面予以考虑:

1、生态因素

主要是指因为季节的更替所引起的食物量变化

在北方,夏季植物茂密,昆虫繁盛,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有利于繁殖活动;而到了冬季,这里食物匮乏,气候恶劣,鸟类不得不离开寒冷的北方,到南方气候较温暖,食物丰富的地方过冬。这种行为最终被自然选择的力量所固定下来,成为鸟类的一种本能。

2、生理因素

是指因光照变化等外部条件的改变所引起鸟类机体激素调节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影响迁徙活动。如南方春季温度提升,会促进鸟类性腺的发育,而性腺的进一步发育成熟,又会促进鸟类飞行到比较凉爽的地区去繁衍后代

3、其它未知因素

也有学者认为鸟类的迁徙原因与历史上冰川时期的作用、大陆漂移等古地质因素有关。诸如: 鸟类起源于南方,由于大陆板块自南向北漂移而被带到了北方,由于它们试图返回南方老家,便形成了鸟类的迁徙习性;

鸟类起源于高纬度地区,由于第四纪冰川自北向南的侵入,迫使鸟类迁徙南方,等夏季冰川退却,鸟类便定期地往复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从而形成了迁徙。

鸟类不同的迁徙习性

鸟类的季节性活动受环境气候的影响很大,尤其繁殖期和越冬活动受季节性影响更大,很多鸟类物种会有春秋两季的长距离往返迁移活动。出现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鸟类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往返迁移,这种现象就是鸟类的迁徙。这些具有迁徙行为的鸟种即为候鸟,或称之为迁徙鸟(migrator)。候鸟的迁徙具有一定的时期性、方向性、路线性和地域性。

根据鸟类迁徙习性的不同,可分为留鸟、候鸟、迷鸟几个类型:

1、留鸟:终年栖息于同一地区,不进行远距离迁徙的鸟类物种。如我们最熟悉的、喜鹊、麻雀等。

2、候鸟:在春秋两季,沿一定路线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进行往返迁徙的鸟类。如天鹅、家燕、燕雀等。根据候鸟在某一地区的旅居情况,又可分为如下几类:

夏候鸟:在某一地区,该鸟夏季来此繁殖,秋季离开,这种鸟就称为这一地区的夏候鸟。斑头雁、棕头鸥等为青海湖的夏候鸟

冬候鸟:冬天在这一地区越冬,而春天迁往繁殖地的鸟,在其越冬的地方就称为该地区的冬候鸟。如,斑头雁在我国青海湖繁殖在藏南越冬,它就是青海湖地区的夏候鸟,而是藏南地区的冬候鸟。青海湖冬季的大天鹅就是青海湖地区的冬候鸟,

旅鸟:某种鸟在迁徙过程中经过一地区,它不在此地繁殖,也不在此地越冬,而是短暂停留一段时间,这种鸟就称为该地区的旅鸟,如许多鸻鹬类在青海湖地区就为旅鸟。

3、迷鸟:指那些在迁徙过程中由于如狂风等某种特殊环境、气候因素而偏离正常的迁徙路径,而偶然到异地的鸟类个体。如白琵鹭是青海湖地区的迷鸟。

这样的划分是有地区局限性的,例如,绿头鸭在东北地区是夏候鸟,而在长江流域却是冬候鸟,因而,当我们提及鸟类居留型的时候,都要指明地点、区域而不是国家。

    7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