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中考 > 中考考点 > 生物 >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考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考点

俊勇21253分享

2022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考点

初中生物学是生物学科入门的基础学科,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考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考点1

一、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动物的分类

2、识别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常见动物

鱼类:中华鲟海马黄鳝

无脊椎动物:海葵海蜇章鱼鱿鱼

3、鱼类的主要特征

①靠鱼鳍和尾部摆动的协调作用游泳

②能在水中呼吸。用腮呼吸

③鱼体表有鳞,外形呈梭形,能减少游泳阻力

④鱼体分头部、躯干和尾部三部分。

4、鱼鳃为鲜红色,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经鳃流出的水与由口流入的水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特征:(陆地环境无水,无浮力,气态氧,不易隐蔽)

①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②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以便觅食和避敌。

③除蚯蚓外,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位于体内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

④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2、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蠕动。

3、蚯蚓的体温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属变温动物。

4、蚯蚓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所以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

5、大雨过后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呼吸。

6、哺乳动物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鸟也有)

7、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

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三)空中飞行的动物

1、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可以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

①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③胸肌发达。④胸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

⑤消化系统发达,食量大消化快(提供充足的能量),排便及时。(减轻体重)

⑥循环系统发达: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有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运输营养和氧气的能力强。所以鸟体温高而恒定。

⑦呼吸系统发达:有气囊可辅助呼吸,与肺构成双重呼吸,可提供充足的氧气。

2、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分布广泛,是会飞的无脊椎动物。

3、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是3对足和2对翅。

4、昆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5、昆虫是用气管呼吸

6、节肢动物的特点是:

①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②体表有外骨骼,

③足和触角分节。

蜘蛛、蜈蚣、虾、蟹等不是昆虫。但它们与昆虫都属于节肢动物。(有足)

7、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为成体,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

8、爬行动物有:鳄鱼、乌龟、甲鱼、蛇等

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动物的行为:孔雀开屏仙鹤起舞大雁南飞蜜蜂采蜜

不是动物的行为有:肠胃的蠕动心脏的跳动血液的流动

2、动物的行为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一)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每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课本P30图V-16\17)

4、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叫做脱臼。

5、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供应能量。

五、动物的行为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如蜻蜓点水、孔雀开屏、青蛙冬眠等都是动物的行为;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幼蛙捕食昆虫、菜青虫总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等。

3、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动物学会绕道取食。

4、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5、有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有蚂蚁群体、狮子群体、狒狒群体、蜜蜂群体等

6、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如蚂蚁是靠气味来传递信息,蜜蜂是靠跳舞来传递信息。

7、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诱杀农业害虫。

8、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实验操作中要注意的是:

①找到菜青虫的卵后要进行隔离饲养,隔离饲养的原因。

②选择含特殊挥发油的植物的叶片较好如:芹菜、莴苣、莴笋叶等,不要选择有毛或带刺的叶子如:玉米、甘蔗叶等

六、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动物在生态系统

①维持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所以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

4、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如“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分泌出人们需要的某种物质”。可节省建厂房和买设备的费用,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6、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

例如::宇航员穿的“抗荷服”(模仿长颈鹿)、冷光灯(模仿萤火虫)、雷达(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薄壳建筑(模仿乌龟的背甲)、智能机器人。

七、细菌和真菌(它们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异养)

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菌落大小颜色形状

细菌较小白色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霉菌较大有红、绿、黄、褐、等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P56-57)

①配制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

3.细菌真菌生存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7.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它的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8.细菌靠细胞分裂生殖。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

9.真菌既有单细胞(如酵母菌)的;又有多细胞的(如霉菌、蘑菇、木耳等),它们的菌体由许多菌丝构成。真菌是通过产生孢子繁殖的。

10.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考点2

一、动物的类群:

1、动物的种类多样,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可以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动物若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应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鱼类的代表动物是鲫鱼,鱼类的特征是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4、鱼是靠尾鳍的摆动和躯干部扭动获得前进的动力;调整方向用尾鳍,维持身体平衡用胸鳍、背鳍、腹鳍鳍等。

5、某同学想做鱼鳍有游泳中的实验,但一时找不到鱼,便用一个模型来代替,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6、(P25)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称为蝌蚪,经变态发育变为幼蛙,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类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等。

7、鸟类的特征:体表被羽毛,前肢变为翼,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8、鸟类适天飞行的特点如下:

(1)身体表面: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翼呈扇面结构,表面积大,可以扇动空气而飞行。

(2)运动系统:骨薄,长骨中空,胸骨突出,称为龙骨突,有发达的胸肌。

(3)呼吸系统:特有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主要靠的结构是气囊。这种呼吸方式的特点是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出肺。

(4)消化系统:食量大,直肠短。

(5)循环系统:心脏功能强劲。这些特点决定了鸟类可以快速而且长久的飞行。

9、哺乳动物的特点:除个别的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的特点。其代表动物是家兔,家兔体内有膈,将体腔分为胸腔的腹腔;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其作用分别是切断和磨碎食物。肉食动物有发达的犬齿。这些特点都是和它们的食性相适应的。

10、动物种类特别多,但只有两种是恒温动物,它们是鸟类和哺乳类。

11、我们学过的无脊椎动物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是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如蚯蚓)、(节肢动物)分三类:(1)昆虫(2)甲壳动物,如虾、蟹(3)其它:如蜘蛛和蜈蚣)

12、腔肠动物的特点是有口无肛门。举例海蜇、海葵、珊瑚虫等。

13、蚯蚓的运动是靠肌肉的交替收缩和舒张并在刚毛的辅助下完成的;呼吸是靠湿润的体壁进行的。将两条蚯蚓分别放于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的硬纸板上,运动速度在硬纸板上的快。

14、节肢动物的特点: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外骨骼的作用有二,分别是防止水份的散失和保护身体内部柔软的器官。)

15、昆虫的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二、动物的运动:

16、高级动物的运动系统构成一般是骨、骨骼肌和骨连结。若将运动系统比作作杠杆,则骨相当于杠杆,关节相当于支点,骨骼肌提供动力。

17、关节的构成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关节的特点有牢固性和灵活性。

18、人在完成曲肘运动时,肱二头肌收缩,同时肱三头肌舒张,共同完成了这个运动。

19、运动的完成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动所附着的骨围绕着关节产生运动。

三、动物的行为:

20、动物的行为按表现可分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贮食行为等。

21、动物的行为按来源可分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控制的。

23、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举例,如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大猩猩摘香蕉、黑猩猩钓白蚁。

24、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往往有三个特征:有组织、有分工、有的有等级。

25、白蚁的群体中有四种蚁,即工蚁、雄蚁、后蚁和兵蚁。四种蚁是喂养其它三种蚁的是工蚁。

26、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声音、气味和动作三种。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考点3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还有菜青虫取食。

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3、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

4、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初二生物考点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

5、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6、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可产生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吸引雄虫来交尾。据此,可以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或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7、探究《蚂蚁的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1)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2)作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

在设计实验时,在离蚁穴较远的地方放的一些食物中,应既有肉食又有植食。因为蚂蚁的种类很多,食性也不尽相同,有的为肉食性,有的为植食性,有的则为杂食性。在饲养蚂蚁时也需注意它的食性,蚂蚁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是19~29,10以下冬眠,洞内要求空气湿度为90%~95%,饲养沙土含水量为10%---15%。

(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支持假设。蚂蚁初二生物考点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考点4

1.腔肠动物

1.1腔肠动物的特征

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1.2水螅

运动:身体只有上下,不分左右,辐射对称,利于捕食和防御

消化:内胚层围成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和消化后的残渣都由口进出

防御:外胚层有刺细胞,藏有刺丝和毒液,是攻击和防御利器

生殖:长出芽体,芽体长成小水螅后,从母体脱落,独立生活

1.3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海蜇,营养价值高

环保:珊瑚礁形成岛屿加固海岸,海洋生物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2.扁形动物

2.1扁形动物的特征

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2涡虫(前端三角形,有黑色眼点感光)

运动:身体两侧对称,有前后、左右、背腹,感官集中于前端,能先感知外界刺激,还有专门的运动器官,更有效的运动、捕食、防御。

消化:腹面有口,口内有咽,咽可伸出口外,捕食,食物肠内消化,残渣由口排出

2.3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多数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消化器官简单,甚至无,生殖器官发达,威胁人和动物的健康。

3.线形动物

3.1线形动物的特征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3.2蛔虫

运动: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靠身体弯曲和伸展缓慢蠕动

保护:体表有密不透水的角质成

消化:消化管简单,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吸食半消化的食糜,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生殖:生殖器官发达

3.3线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蛔虫病威胁人体健康,蛔虫病的传染形式,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管理好粪便

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繁殖快,生活周期短,是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的实验动物

4.环节动物

4.1环节动物的特征

身体呈圆筒形,由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4.2蚯蚓

体形特征:长圆筒形,许多相似环节,身体前部有环带

运动:分节使躯体运动灵活,体壁有发达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

消化:肠壁有发达的肌肉,可以蠕动,以土壤中有机物为食

繁殖:环带腺细胞分泌蛋白质和黏液,形成蛋白质环在环带外面,有1-3个受精卵,从蚯蚓身体脱落,形成卵茧,受精卵在卵茧内发育为小蚯蚓。

呼吸: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湿润,体壁有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黏液进入毛线血管,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排出

4.3沙蚕

生活在海洋中,两侧有突起,突起有刚毛,这些突起称为疣足,用于爬行和游泳

4.4蛭

生活在水田、沟渠、池沼和潮湿的森林中,吸附在人蛙,家畜及人的皮肤上,吸食血液

4.5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蛭唾液含有蛭素,可用于生产抗血栓药物;蚯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也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5.软体动物

5.1软体动物的特征(动物界第二大类群)

身体柔软,外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5.2双壳类:河蚌、文蛤、扇贝等

外形: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外有两片大小相似的石灰质贝壳,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起保护作用

运动:足

摄食:吸水管吸水,并摄取水中食物颗粒

排泄:排水管排水,并排出食物残渣

呼吸:利用鳃与水流交换进行气体交换

5.3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水产养殖、食用、药用、装饰

作为寄生虫的寄主传播疾病

6.节肢动物

6.1节肢动物的特征(动物界第一大类群)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代表动物:鼠妇、蝉、蝴蝶、蚊、蝇、虾械等

6.2昆虫的结构特征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

基本特征: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等

6.3蝗虫的结构特征

头部:一对触角——感觉

三个单眼(辨明暗),一个复眼(许多小眼,主要作用)

口器——摄食

腹部:三对足——跳跃

两对翅——飞行

内脏器官

(触角和足是附肢,分节)

体表:气门——呼吸

外骨骼(几丁质,蛋白质),较硬——保护,防止水分蒸发(外骨骼限制生长,会定期蜕皮,直至发育为成虫)

6.4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虾、蟹等作为其他动物和人的食物

蜜蜂蝴蝶等传播花粉

蝎、蜈蚣等作为药材

果蝇作为实验材料

蚊子叮咬传播疾病

7.鱼

7.1鱼的种类

脊椎动物中最多的一个类群,淡水鱼1000多种,海水鱼2000种

7.2鱼的主要特征

脊柱——支撑整个身体

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尾部三部分,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流线型——减小水中运动的阻力;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运动,通过尾部、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运动

体表有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保护身体

鳃有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呼吸,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时,水从口流入,经过鳃丝,水中氧渗入毛细血管,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渗出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排出体外

7.3与人类的关系

鱼类养殖、捕捞

长期过度捕捞和水污染等,鱼类面临着严重威胁

8.两栖动物

8.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青蛙将卵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受精,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8.2代表动物

青蛙、蝾螈、蟾蜍、大鲵等

8.3青蛙的主要特征

幼体蝌蚪,有尾,用鳃呼吸,水中生活,

眼后有鼓膜——感知声波

头部前段鼻孔——呼吸时气体进入

前肢短小——支撑身体

后肢发达,趾间有蹼——跳跃、划水

肺结构简单,不发达——呼吸

皮肤裸露,分泌黏液,皮肤内布满毛细血管,——气体交换,辅助呼吸

8.4与人类的关系

农田害虫的天敌,保护农作物

环境污染,水域减少,它们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胁

因此,要保护环境,禁止乱捕乱杀

9.爬行动物

9.1爬行动物的特征

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肺呼吸,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硬外壳

9.2代表动物

蜥蜴、扬子鳄、蛇、龟、鳖等

9.3蜥蜴的主要特征

头部后有颈——灵活转动,寻找食物,发现敌害

四肢短小——不能跳跃,可贴地迅速爬行

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保护身体,减少水分蒸发

肺比青蛙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只靠肺呼吸(适应陆地生活)

受精卵较大——养料充足含水分

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在陆地环境发育成幼蜥

9.4与人类的关系

入药

捕食害虫

10.鸟

10.1鸟的主要特征

视觉发达——疾飞中捕食

有喙无齿——喙啄取食物,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作用旺盛(吸气时一部分气体进入气囊,呼气时,气囊里的气体返回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心跳快,体温高而恒定

产卵繁殖,卵有坚硬外壳,起保护作用

飞行特点: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翼上有大型羽毛——翼搏击空气可平稳滑翔或振翅高飞

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可减轻体重

胸骨有龙骨突,(供动翼肌的作用)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10.2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鸟

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变化而改变,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10.3与人类的关系

捕食害虫

食物来源

观赏

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考点5

一、微生物与食品

1、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用于食品和发酵工业。如烤制面包或蒸镘头、酿酒等。

2、醋酸菌:用于酿醋。

3、乳酸菌:用于制酸奶和泡菜。制泡菜时,乳酸菌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分解糖类产生乳酸。

4、大型真菌:如蘑菇、木耳、灵芝等可以直接食用或制药。

二、微生物与疾病

1、寄生在人体表面或体内,使人患病。如艾滋病就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它寄生在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中,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2、菌痢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患病主要是由于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

3、本身致病物质或毒素使人患病: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素具有致癌作用,毒蘑菇、毒蝇蕈、毒粉褶菌等,被误食后会使人、畜中毒。

三、微生物与医药

1、提供维生素:多数酵母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提供医药用。

2、抗生素:青霉素和头孢素是相应的真菌产生的抗生素;链霉素、金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是某些放线菌产生的。

四、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1、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菌肥和农药生产方面得到应用。

2、生产沼气;利用秸杆、粪便和产甲烷细菌等产生沼气。

3、用于基因工程:涌过基因工程用微生物产胰岛素、乙肝疫苗、干扰素等。

4、生产动植物产品;今后可由微生物大量生产动植物产品。

5、在采油、冶金、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考点相关文章:

初二生物必考知识点整理

初中生物常考知识点有哪些

初二生物期末考重点有哪些 八年级生物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初中生物学业考试必背全知识点笔记

2021年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整理

2020生物学业考试必背全知识点

初一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初二生物上册:动物的种类重点知识总结

初一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归纳

    110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