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体会

小妹 1172分享

  《包法利夫人》是一本很经典的外国名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体会

  小时候看外国名著总不能静心,恰是喝一碗清粥,乏味的很。当然《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除外,这些在当时还是津津有味读过的,不过现在回忆起来基本只剩下零星半点。随岁月渐长,颇有些闲情雅致,对于外国名著这碗淡粥似乎渐渐来了兴趣,于是赶紧趁热打铁,花了约二十天功夫,总算把《包法利夫人》粗粗浏览了一遍。

  我看的版本由许渊冲翻译,前几天看的淡而无味,没有半点咸菜,实在难熬,大约看了三分之一,才慢慢提上兴趣,到二分之一时渐入佳境,总算度过了难熬的阶段,最后仅用五天时间把剩下的二分之一匆匆看完。

  文学技巧之类的我是不懂的,就不敢在这里胡说八道了,我看重的是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以及福楼拜那不带丝毫批判的写实主义。或许有人在看过《包法利夫人》之后总会批判艾玛的庸俗爱情观,如此方能显示自己的“不庸俗”,这一点我不能苟同,因为名著之所以为名著,绝对不是向世人灌输正能量满满的三观,教会爱情的道理。

  福楼拜描述的只是一个平凡女人的故事,没有褒贬,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就是包法利夫人”。他用冷峻的笔法,撕下道德的外衣,细细描绘艾玛的一生。这是一个平凡女人不甘平凡爱情的悲剧故事,这里没有公爵伯爵等大人物,也没有富可敌国的大资本家,只是一个普通小镇上的生活日常。这个故事场景其实千百年来都在一遍遍的上演,时至今日也不乏夏尔、艾玛、罗多夫、莱昂、奥默等人在小镇上过着同样的平凡日子。

  平凡人的日子是平凡的,但他们的欲望人性与大人物并无二致,所以艾玛会憧憬那遥不可及的爱情。若我们要批判艾玛庸俗的爱情观,真有这种资格吗?拥有那套庸俗爱情观的人大有人在,一代更胜一代。在憧憬理想爱情时,却被世俗所限制,得到一个追逐庸俗的现实。每当自叹命运的不公时,可却没有发现自己内心的异化,理想的迷失。

  夏尔可怜!

  夏尔对艾玛的爱从来都是一厢情愿,到头来却成为一种纵容。他死亡的时手里仍握着艾玛的一缕头发,但这种付出换来的不是艾玛的回头,而是厌恶。夏尔的付出在我看来是不值得的,可他偏偏对此乐此不疲,甚至还会痛恨自己的无能。如此一个懦弱、平庸、毫无勇气的男人,也难怪艾玛给予他的只是鄙视。

  夏尔是可怜的,因为命运给他安排了这个艾玛!

  艾玛可悲!

  艾玛对爱情理想的憧憬在现实中异化为对欲望的追求,验证了一句话:“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她自以为是,不懂得珍惜眼前(谁又懂得呢?)。不耐平凡婚姻所带来的孤寂,全世界似乎都欠她一份理想完美的爱情。她为了理想却走向了反面,两段婚外情既不理想也不完美,一旦失败却又痛苦万分。福楼拜或许不是对艾玛的批判,而是一次对人性的拷问,别取笑艾玛,你我皆是。

  (有人问艾玛是不是很淫荡,我觉得不是。淫主要体现为性放纵,很显然艾玛不是。)

  罗多夫可恶!

  罗多夫作为情场老手,对付女人总是轻车熟路,很拿手在行。有时候或许是某些女人很傻很天真,但又不得不承认是罗多夫在挑动她们对爱情的欲望。他利用自己帅气外表和富有家产,攻下了一座座并无啥防御的堡垒,留下一片断壁残垣。他们这类人的格言是“情场如战场”,得到胜利的快感,可恨对方还误以为是理想的爱情。

  莱昂可惜!

  莱昂经历了两个阶段,从年青时的羞涩到成熟时的油滑,也不过几年时间。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书中着字很少,留给读者的只能是无限遐想。年青时的爱情总是懵懵懂懂,带着些理想,害怕一不小心就亵渎了爱情,直到他离开荣镇,他都没有勇气捅破那层纸。可几年过后,在卢昂再次遇到艾玛时,他不在娇羞,而是主动出击,似猎人追逐猎物一般。我们见证了莱昂从男孩到男人的蜕变,因为男孩看到心仪的女子想到的是爱情,而男人看到漂亮的女人想到的是肉欲。

  通过福楼拜的笔,我能想到的任何批判语言都显得软弱无力,人性是脆弱的,经不起考验,平凡人在世上,活着就行,心忧天下还是让给那些老爷们吧!

  无望的人生——《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

  爱玛的人生,想要轰轰烈烈声色犬马奢靡繁华,到头来一场空。大观园也是一场空,所谓好景不常在,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爱情是美好的,注定了不长久,长久的不是爱情。

  因为预先知道了结局,阅读过程中,对于爱玛,更多是好奇,想要了解她是如何一步步堕落,一步步无法避免地宿命般地走向深渊。爱玛只不过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小女孩,一个地道的小镇姑娘,“她的气质不是艺术型的,而是多愁善感的,她寻求的是情感,而不是景物”,修道院读书时,误读了太多言情小说,被虚假的爱情迷惑,以为人生全是炽热的爱情组成。

  那些“小说中写的,无非是两情缱绻、旷男怨女、晕倒在危楼的落难贵妇、沿途遭人追杀的驿站车夫,页页都有累垮的坐骑、阴森的森林、心灵的骚动、信誓旦旦、无语凝噎、眼泪和亲吻、月下的小舟和林中的夜莺,书中的男子个个勇猛如狮子,温柔如羔羊,人品世间少有,衣着考究华丽,哭起来泪如泉涌。”这段第三人称的叙述,和曹雪芹借贾母之口批评那些才子佳人小说之套路,异曲同工。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文学熏陶下,爱玛的内心相当不切实际。“爱情,在她心目中应该是突如其来的,有如雷鸣电闪,——有如天际掠过的狂飙骤雨,降落在生活中,掀起层层波澜,把意志如同树叶般席卷而去,把整个心带进无底的深渊。”

  修道院生活结束后回家,不久就厌倦,因父亲的腿伤,遇到了医生夏尔·包法利,爱玛以为自己遇见了爱情,兴冲冲嫁过去。可一切平平淡淡,死去活来的琼瑶剧情并未发生,由爱情生出的幸福,并没有来临。爱玛失望了,“她简直无法相信,这种平静的生活,竟然就是她梦寐以求的幸福”。她求助于文学、宗教,这一切都无法使她获得平静,她日渐消瘦,萎靡不振。迟钝的夏尔却对这一切毫无察觉,她恨他这种神完气足的麻木,无动于衷的迟钝。与此同时,她与婆婆相处的也不融洽。她渴望市声喧闹的街道,灯火辉煌的舞会,人头攒动的剧场。

  机会来了,九月底,她应邀要去沃比萨尔的昂代维利埃侯爵府上做客。“沃比萨尔之行,在她的生活中留下了一个窟窿,犹如暴风雨一夜之间在崇山峻岭劈出了长长的罅隙。”回忆那次纸醉金迷梦幻般的舞会成了她此后每日的必修课,她日日期盼着侯爵家的再次邀请,脾气变得越来越古怪,她对身边的一切都看不入眼,挑剔异常,脾气乖戾。夏尔陪她去看医生,“她得的是神经官能症,需要换个环境”。

  举家移居永镇后,她遇见了书记员莱昂,和她一样的文青,他们情意相投,一次次畅谈,一次次散步,爱玛挽着他的胳膊走在永镇的街上,不惧所有人的非议。可她早已为人妻,道德力量束缚着她,终究,没有迈出那一步。“于是,肉体的需要,金钱的诱惑和感情的压抑,交织成一种深沉的痛苦——她非但没法不去想它,反而愈陷愈深”。这种复杂矛盾的情绪裹挟之下,她对莱昂的态度也暧昧不明,故作矜持。莱昂厌倦了没有结果的爱,生活似乎没有一点盼头,几经犹疑后前往巴黎求学。

  莱昂走后,爱玛变得麻木混沌,痛苦而疲惫,对丈夫厌恶之极。“他走了,带走了她生活中唯一可爱的内容,带走了获得幸福唯一可能的希望”。她觉得自己置身于“彻骨透心的寒冷之中无以自拔”,日子重又回复到托斯特那般凄苦了。她已尝过痛苦的滋味,确信痛苦绵绵无绝期。爱玛拼命读小说学语言变换发式沉迷衣服,做各种事填补内心的空白,希望获得救赎。

  这样的空窗期,情场老手罗多尔夫趁虚而入。对于罗多尔夫而言,爱玛近乎一张白纸,一眼就能看穿,“她渴望爱情,就像案板上的鲤鱼渴望水”,几句情话就能搞定。果然,在他们第三次见面时,他们骑马远足,她就“身子发软,流着泪,抖个不停地以手掩面,顺从了他”,还觉得“圆了少女时代久久萦绕心头的梦”,兴奋于自己终于有了情人。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爱玛一次次主动上门,投怀送抱,一次次走向罗多尔夫的宅邸拉于歇特,钻进他的卧室。

  时间久了,当然也有恐慌,害怕被人发现。转移阵地,在夏尔家的花园里幽会。最初的狂热过后,她开始越陷越深,多愁善感,罗多尔夫则吃准了她爱自己,“态度也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越来越不在意掩饰他的冷漠”,想勾她上手就能勾她上手,“他把她调教成了一个又柔顺又放纵的尤物”,目光变得更大胆,说话变得更随便。小说里的上帝视角说,“这不是两情相悦的依恋,而是像一种周而复始的诱奸”,一语道出二人相交的真谛,而爱玛,根本没意识到出轨的代价会有多沉重。

  罗多尔夫到底厌倦了,“爱玛和别的那些情妇没什么两样,新奇的魅力,渐渐地像件衣裳那般滑脱,裸露出爱情永恒的单调,始终是同样的模式同样的腔调”,在爱玛提出私奔后,先是头脑一热同意了很快又拒绝了她。爱玛大病一场,足足一个冬天不曾下床,夏尔精心照料她。恢复后的爱玛,一度求助于宗教,匍匐在基督的脚下,热心无度地施舍行善。

  这一切只是表象,她的内心依然空虚,充满幻想。在邻居药剂师奥梅提议下,夏尔执意带她去鲁昂观看音乐剧,在剧院,她与莱昂重逢,旧情复燃。时隔数年,两人都成熟起来,爱玛打着去鲁昂学钢琴的名义,每周去和莱昂幽会,她挥霍无度,债台渐渐高筑,生活里充满了谎言。这样的幽会,时间久了,也会变质。爱玛拼命想要保鲜,“不住地对自己许诺,下次幽会一定要去爱个死去活来,过后却不得不承认,全无新奇之感可言”。她觉得自己不幸福,从没幸福过。她感叹,“为什么人生会这样不如意,为什么她依靠的东西,顷刻间就会化为泡影”。“每个微笑都蕴含着一场悲剧,兴致盎然背后永远是腻烦嫌恶,最甜蜜的吻留在你嘴唇上的,也只是对更酣畅的快感的无奈渴望。”

  在她偷情期间,本地商人勒侯一次次敲诈她,利用她的虚荣心卖给她东西,渐渐掏空了她的钱包,并欺骗她签下一张张利滚利的借据。八千法郎的空缺,爱玛傻掉了。她找了莱昂,找了罗多尔夫,找了公证人吉约曼,求了勒侯,莱昂无能为力,不再出现,罗多尔夫拒绝了她,肥腻秃顶的公证人则想趁机揩她油,勒侯冷酷无情。“爱情会经受阵阵寒风,而金钱上的要求风力最猛,能把爱情连根拔除。”

  她绝望了,“从内心到外界,她都丧失殆尽了。她觉得自己完了,正听天由命地滚向无底的深渊”,偷了奥梅家的砒霜,服毒自杀。“爱情的不忠,品行的不端,搅得灵魂永无宁日的贪婪”都快结束了。爱玛不是一下子就死掉了,死亡的过程痛苦而漫长,看的时候忍不住惊诧福楼拜真是狠心呀,这样的场面居然写出来了,怪道他说写到爱玛死时,他哭了。

  爱玛最大的悲剧,也许就在于永远将人生的希望寄托在不切实际的情感之上,活在云端里。可这仅仅是爱玛的错吗?不见得。

  她的丈夫,夏尔·包法利,是个平庸老实懦弱无趣之人,一个乏味的乡村医生。看的时候,我一次次想,爱玛的出轨,怕是整个镇子的人都知道了吧,他还是蒙在鼓里。他以为自己的妻子美丽可爱,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对爱玛的爱,真切信任又让人怀疑,从始至终,他似乎都不曾真正理解爱玛。可夏尔有什么错呢?作为医生,他勤勤恳恳,毫无架子;作为丈夫,他尽心尽力养家,对爱玛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关怀备至,只是这关心从来都是物质上的,精神上,他无法理解爱玛,爱玛瞧不起他。夏尔这样的人,一辈子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平庸怯懦,没做错过什么事儿,与世无争,息事宁人,没有心机,逆来顺受,没有精神享受,也没什么爱好,活得悄无声息,死得更加悄无声息。

  如果,爱玛能遇见一个有趣的人,或者态度强硬处事精明的人,爱玛也许不会一次次出轨,更不会欠下高额债务。

  永镇的那些人呢?他们,间接之中,也杀死了爱玛。

  邻居药剂师奥梅,一开始以为他是好人,直到后半部分,才恍悟,他的阴险诡诈。爱玛的出轨,他不可能不知道,却从不对夏尔流露半分。甚至,好几次,爱玛的出轨,还有他的撮合。是他提议爱玛去鲁昂看音乐剧,也是他极力撺掇爱玛去鲁昂学钢琴,给爱玛制造幽会机会。奥梅这样的人,也许我们都遇到过。表面上,他喜欢高谈阔论,对别人关心备至,乐于助人,实际上,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又做的不露痕迹,是典型的伪君子。

  服装铺的勒侯呢,某种程度上,是他亲手逼死了爱玛。当他看出爱玛喜欢打扮时,用各种衣料诱惑她,后来又一次次欺诈爱玛的钱财,抓住爱玛偷情的把柄,逼爱玛就范,爱玛欠下无法偿还的巨款时,又假借朋友樊萨的名义将爱玛告进法院,将她所有财产查封。

  爱玛死了。夏尔一蹶不振,整理遗物时,看到那一盒的情书,证实了他内心多年的不安,没多久,也死了。

  爱玛的女儿,贝尔特,才七岁,被姨妈收留,后又迫于生计将她送进了一家棉纺厂。

  小说结尾:“他(奥梅)新近膺获了荣誉十字勋章”。

  掩卷沉思,爱玛的故事萦绕于心,久久不散。

  爱玛既没有看清生活的本质,也没有找到安身立命之本,流连于光怪陆离的虚假华丽,迷醉于绚烂烟花的爱情,想要永恒的幸福。这注定了是一场悲剧。

  李煜在经历了家国之痛后说,“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活着,漫长而短暂,人生本无常,悲苦无终极,所谓快乐幸福都是点缀,底色是悲凉的。一如张爱玲所言,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安于平淡,才能好好活着。

  《搜神记》里有个很短的故事,深深打动着我:

  有人入焦山七年,老君与之木钻,使穿一盘石,石厚五尺,曰:“此石穿;当得道。”积四十年,石穿,遂得神仙丹诀。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

  一个满心烂漫而又美丽的女人嫁给了一个老实愚钝的男人,悲剧就这样产生了。

  夏尔单调、麻木,空有一片仁心,却无知无趣无感。爱玛的思想无法与他诉说,他们生活上越接近,心理上的距离反倒越远了。

  “他以为她快乐,不知道他怨恨的,正是这种雷打不动的稳定,心平气和的迟钝。”

  她不满于琐碎无趣的日常,她不喜无聊无能的丈夫,她甚至怨念他对她卑微全情的好—她觉得目前的生活配不上她。

  她也曾如春天的清晨般美好,只是曾经对爱情的幻想破灭,好似深陷牢狱,她的生机和灵气渐渐消失。爱玛的问题在于,她不满于现在的生活,又不 知道或没有能力做出改变,于是只能误入歧途。

  她先后经历了两个情夫,渐渐的沉迷声色和物质享受,为此欺骗夏尔,债台高筑,她以为追寻到了自己想要的爱情。可是她越陷越深,幻想得到更多的幸福,却把所剩无几的幸福挥霍得一干二净了。

  “新奇的魅力,渐渐地像件衣裳那般滑脱,裸露出情爱永恒的单调,始终是同样的模式,同样的腔调。”爱玛的梦想破灭了。

  爱玛的行为不值得提倡,但我却很同情她。夏尔的愚钝令人厌恶,但他的仁厚也令人无可指摘。也许一开始她就嫁错了人,嫁错了之后又不懂得欣赏和感恩这个平凡医生的种种好处。

  大部分悲剧中都闪烁着哲学的光辉。每个人身上其实都藏着一个包法利夫人,也有可能要面对一个包法利。这世上少有天生的贞洁烈女,同样也少见荡妇,人们只是在摇摆中,在挣扎中,稍稍前进了一步,或稍稍退后了一步,便被打上不同的标签。爱玛的悲剧在于,她首先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很大程度上自视过高),其次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盲目地去追求。最重要的,她没有立身于世界的工作和人生目标的支撑,于是混混沌沌,被欲望、虚荣心和不知所起的愤怒裹挟着走向自我灭亡的道路。

  说到底,是一个人如何把握和平衡现实和理想的关系。即便不满现实也要尊重现实,即便拥有理想也要警惕那是否只是错误的幻象。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800字读书笔记

  小说讲述了一个不甘寂寞的已婚女性,寻找婚外情的刺激,最终被债务逼得自杀而死的故事。有评论说,包法利夫人由于受到了不适当的教育,一个富农的女儿进了城里的修道院,学习钢琴、绘画、诗歌(而不是农活),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和城里的生活,让艾玛的脑子里幻想完美的爱情,忍受不了平庸的婚姻、平淡的生活,不顾实际地追求浪漫、刺激、奢华、带有激情的生活,最终酿成悲剧。实际上即使是婚外情,保鲜的时间也非常短暂,艾玛的第一个情夫很快就玩腻了她,在约好私奔的前一天写信背弃了她艾玛,这个打击差点让包法利夫人送命。与第二个情人的约会更加疯狂和奢侈,但很快双方都互相感到了厌倦,只不过都不愿提出来。艾玛忘记了自己的义务——作为妻子的义务和作为母亲的义务,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书中的丈夫包法利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妻子两次出轨,那么多明显的信号,他都发现不了,是不是太神经大条了?包法利因为爱自己的妻子,逐渐发展为盲目相信,甚至是可以讨好,生怕她生气、不高兴,为此还一度和自己的母亲决裂。他是一个平庸、懦弱的人,不解风情,从小读书就靠死记硬背过关,不懂得音乐和诗歌,事业上也是“扶不起的阿斗”。在包法利夫人和药剂师郝麦的鼓动下,他本有一次扬名立万的机会——给旅店的伙计治疗先天性的跛足,手术却彻底失败,让艾玛对他失望透顶。在发现了妻子的情夫写给包法利夫人的信件后,他明白了所有的一切,作为任何一个有骨气、有血性的男人,面对这样的羞辱,都要发疯的。而这位包法利先生是怎么做的呢?妻子死后,他有一次见到艾玛的第一个情夫,没有愤怒,更多的是哀怨,“从情夫的脸上仿佛能看到妻子昔日的痕迹”,可笑、可叹。

  这本小说出版后在发过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作者福楼拜一度被告上轻罪法庭,罪名是道德败坏,会教唆女人们学坏。这个故事也给所有的丈夫们提了个醒,一个巴掌拍不响,婚姻的失败不能全责怪某一方,另一方或多或少都有责任。要关心、关注你的妻子,要不然就会把她们推向不道德的婚外情。爱情是短暂的,这是自然规律无可改变。但这不是偷懒的借口,婚姻生活还是要用心去经营,作为丈夫,有义务时不时给妻子制造一些浪漫,时不时给她一些惊喜,给平淡的生活注入一些新鲜的东西,而从让家庭更稳固,不要让自己的妻子成为包法利夫人。

  作为父母也要反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中国有个说法:“穷养儿子富养女”,对女儿的教育要给她最好的,让她有见识,免得长大之后受不了物质的诱惑和男人的甜言蜜语,上当受骗。但,有时候不合适的教育反而害了孩子,就如近年来,中国的家长流行把孩子送出国留学,但国外宽松的教育环境反而让孩子养成了非常多的不良习惯,“海归”后很难适应国内的生活和职场。

  包法利夫人读书心得笔记800字

  在一个不显眼的日子,当我无意间翻到《包法利夫人》这个书名时,不禁怦然心动,似乎,心中某条隐秘的河流被牵引而出。这是讲述了一个平庸的人的一段平淡无奇的生活,但却可以把这段生活写成一两个人作为主角的浪漫主义故事。化腐朽为神奇。

  包法利夫人艾玛,在我看来,她只是一个为追求爱情的女人, “我们正在上自习,忽然校长进来了,后面跟着一个没有穿学生装的新学生,还有一个小校工,却端着一张大书桌。正在打瞌睡的学生也醒过来了,个个站了起来,仿佛功课受到打扰似的。”书中的开头这样写到。这是一种多么另人难以忘怀的节奏。我想想,我还能说什么呢,后来我想起自卡夫卡以降的小说家都奉福楼拜为祖师。这么说来,他就是现代主义小说的源头的源头。当然,这对于福楼拜并不重要,对包法利夫人不重要,对《包法利夫人》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改变了自巴尔扎克以来现实主义就是一切的小说的写法。为小说提供了另一种实际上的可能。小说技巧的革新为小说的重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存在这个词在更多程度上已经不是现实所能替代。一个好看的故事仅仅是小说的一件华丽的外衣。因此我在读到《包法利夫人》的时候,那是在一个天气阴沉的下午,五月,屋外的世界绿意汹涌。我想起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欢喜雀跃不知所谓的情形。其中除对女主人公悲惨命运的悲叹,想必也包含着一种对奇异的语言之美的欢跃。

  我现在似乎可以这样说:《包法利夫人》在小说的原本意义上,开拓了小说语言所能带来的更大的阅读空间和审美愉悦。它借助提炼语义、复述的手段让意义--小说本身的存在,始终保持充盈、在场,它以丧失小说本体为代价而获得语义和快感。这似乎让我在更大程度上获得了对小说阅读体验和写作的可能。因此,我想,如果第一次的阅读愉悦是一场经历。那现在,很明显的,是一场冒险。

  对于艾玛,我并不认为她是哪里做得不好,或者对不起夏尔。她也只是为了追求自己所谓的爱情。她有思想有欲望但似乎却得不到上帝的眷顾,其实她也是属于一个悲惨的可怜人物了。这也让人侧面看到了人情的冷漠和束缚,和当时的世界观、某些人的人生观。

  或许我们很幸运,由于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我们没能象爱玛那样不幸地可以去随意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否则或许我们中许多人也。同样会经历、相类似的遭遇。


相关文章:

1.《红与黑》读书笔记好词好句摘抄笔记

2.《女生贾梅》500字学生读后感

3.项链学生读书笔记

4.《水浒传》的优秀读后感

5.项链读书笔记500字

    926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