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如何变得有话可说

春燕 1172分享

  编者按:《无话可写,就试试这样的模仿吧!》这篇文章讲述了对于作文如果无话可写应该要如何从课堂、生活小事中去汲取呢,不妨来看看吧。

  近日,在“作文起步营”后台收到了台湾网友紀暮衡的留言。他说:小学三年级,习作起步,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不知从何下手,感觉孩子“无话可写”。

  感谢网友的信任!其实这个问题,是真实的问题,也是共性的问题。好多孩子面对日记或作文,一坐就是半天,咬断笔杆也挤不出几个字,其实就是心中千言万语,笔下无从说起。所以,降低要求,仿中起步无疑是个好办法。但如何模仿,才能仿得出、仿得妙,甚至仿中有创,仿中出新,也是有法可依、步步为导的。

  人教版三年级上期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就是一篇仿中起步的典型。在此分享一下我在执教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一些尝试,希望对你和孩子都能有所启发。

  一、复习引入,读文感知

  首先,检查昨天家庭作业——背诵第一自然段。抽背后,又让全班一起背诵了一遍。我评价道:“我们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稍作停顿,我继续说:“听着这句话感觉熟悉吗?”孩子们很快反应过来,课文第三自然段中就有这句话。

  相机抛出问题:“你还能从这段的哪些地方体会到同学们读课文的声音真好听?”很多孩子都举起了手,都在课文中找到了“证据”: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我追问道:“鸟儿、蝴蝶、猴子与同学们读课文有关系吗?”

  碰撞中,孩子们理解到了正因为大家读课文声音真好听,所以才吸引了鸟儿、蝴蝶、猴子等。接着,我进一步提升:“这几句话看似散乱,并不多余,其实是围绕着读课文的声音真好听这一个意思在写。”

  二、读写结合,仿中有创

  继续引导,关注表达:“如果要写我们读课文的声音真好听,刚才这几句中哪些可以直接用?”孩子们找出了“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随即,我表扬大家具有作家的潜质。还说,作家的高明很多时候就是善于把别人写得好的词句适时地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孩子们听了又喜又羞,看来这句评价很到位,也很给力。

  然后,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下课了”这一片段。我问:“如果要写我们的下课,文中的句子可以直接用吗?”有人说可以,但很快有人反对,理由是我们这儿并不常在下课时跳孔雀舞、摔跤等。

  这时候,有个孩子来不及举手就亮出嗓门说:“可以照着变一变。”抓住他发言的关键词,我追问:“可以怎么变,能试一下吗?”

  受他的启发,很多同学争着举手,轻松变出了花样。如:下课了,我们在操场跳绳、踢毽、做游戏、滑滑梯,玩得可开心了,周围的大树也好像在看热闹……

  听了孩子们的精彩发言,我点拨道:“不知不觉中,我们已掌握了两种写好作文的秘诀,恭喜大家!如果说写上课的安静部分叫‘直接用’,那写下课的这部分就可以叫‘仿着写’。”一边说,我一边把这两种方法写在了黑板上。很多同学也主动记起了笔记,感觉很有意思。

  为了检验孩子们对这两种方法的掌握情况,我请他们再读第一自然段,看看民族小学同学上学的情景,并思考:如果写我们自己,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直接用,哪些句子可以仿着写?

  这个问题不难,孩子们几乎像玩游戏似的把刚学到的方法进行了认知上的巩固。每找到一处,便喜不自禁地想与人分享。看着他们那兴致勃勃的样子,我的心头漾出一丝喜悦与幸福。原来语文课堂真的可以好玩而有效。

  三、实战演练,拓展延伸

  “光说不练假把式”。于是,余下的20分钟我布置了一项作业:仿照第一课,通过上学、上课、下课三部分来写一写《我们的巴蜀小学》。听到这个作业,孩子们没感意外,也更没叫苦。因为在刚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方法,完成了指导,而且好些同学早就表现出跃跃欲试的表情了。

  这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是孩子们已经疲累、老师们不太喜欢的时间段,也是三年级上期的第一次课堂练笔。但效率极高,效果甚好,有十几个同学在20分钟里完成了,有些同学竟在20分钟里写出了300字以上。

  这样的尝试,让我看到了同学们在短时间里写出成篇文字的惊讶,也悟到了读写结合、仿中起步的方法。

  最让人欣喜的是,下课铃响了,该吃午餐了,但好些孩子都还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笔,依然激情满满地自如挥洒、驰骋纸间。

  作者|汪小红

  公众号:作文起步营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50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