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话题作文800字5篇

宇洋0分享

杜甫的一生或许过得不尽人意,但他的沉郁造就了他的情怀,造就了他的倔强,而他也毫不吝啬地向人世洒下温暖,融化着冰冷的世界!接下来给大家带来杜甫话题作文800字,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杜甫话题作文800字1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我国人人皆知的诗圣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伟大诗人!

白雪国学课堂仿佛是一部时间机器,每一节国学课都是一次时间旅行,带领我们穿梭千年的历史长河,来到每一位伟人的身边,感受他们的儿女情长,感慨他们的忧国忧民,学习他们的崇高理想,赞叹他们的才华横溢,佩服的他们民族气节。

这一次,我仿佛亲眼看到了暴风骤雨中的一代诗圣——杜甫。一心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杜甫虽然是心存高远,但是不幸生于乱世。在经历了求官、贬官之后,关中大旱,杜甫为生存而辞官逃荒,历时一年多的时间,他辗转迁移终于到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杜甫一家人终于有了栖息之所,在浣花溪旁建了一座草堂,即杜甫草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在这一座小小的草堂中创作出来的。阴历八月的一天,天公不作美,狂风怒号,屋上的茅草被卷起来,大雨如注,整个屋子一点干的地方都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的茅草被孩童抱走,自己的被子如同一片冷铁。这一切,杜甫都无能为力。然而,即使这样,他还是写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般铿锵有力的语句,这是从自己切身的痛苦生活中迸发出来的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感情,是咏歌不足以表达的。所以这时的杜甫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通过自己的苦难经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劫难,“天下寒士”的痛苦。为自己所热爱的祖国而魂牵梦绕,放声大号!

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杜甫一心想改变黑暗现实的理想感动着、影响着千百年来无数的读者,我也在其列。每当寒秋时节,风雨交加,我就会想起诗圣杜甫。

杜甫,今夜,注定为你无眠!

杜甫话题作文800字2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民俗淳。”

——杜甫

杜甫年少时便心存雄心壮志,可他与李白身处的盛唐时期,与白居易身处的乱世不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中他见证了唐朝的由盛转衰。这样的历史时代,使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尝尽种种苦楚。这是不幸也是万幸!因此,在他的诗中,我们多能体会到他对亲人的挂念,对百姓,国家的担忧,对时事的关注。

他所生活的年代,注定了他一生的坎坷。从少年怀志,到官场不得志,再到安史之乱,最后是他四处漂泊后安居定所。他或许对这世道残忍,对统治者的昏庸有过怨言吧!

杜甫的一生应当是有壮志豪情的,可时代的枷锁束缚了他的情怀,但赋予了他胸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兵车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应当是李白等诗人都没有的崇高情怀和恢廓大度吧!

杜甫的一生应当是官场得意的!若不是唐朝上层社会奢靡、腐败,杜甫定会凭借着自己的雄才伟略,实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愿望;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可偏偏现实残酷,杜甫在长安应试,因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这样一个有班固、扬雄之风,还有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辈也屈尊来访问他的英才人物。却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最后皆无结果!投奔肃宗后,明明应该受肃宗重用,却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杜甫的一生是值得的!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喜怒哀乐,体人间疾苦,尝世间百味!虽有辛酸泪,但青史留名!在我们如今的社会上,似杜甫这样每天都有喜怒哀乐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人性的冷淡!但像杜甫这样流浪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因为中国的强大!

一个爱国的诗人不足为奇,但杜甫确实值得传颂,是他面对痛苦,有着挫而不妥的顽强意志和坚强不屈的生活态度成就了他!

杜甫话题作文800字3

杜甫,这位于“万万多难”中成长起来的“诗圣”,是唯一一位可以与诗仙李白齐名的诗人,但他却并没有李白的飘逸洒脱,他用沉郁悲怆的声音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苦难,他的诗被铭刻在历史长卷中,永不磨灭,就连他的一生,也可以说是一首跌宕起伏而又沉郁壮美的长诗。

杜甫早年的生活与盛唐接轨,他怀着与其他大唐仕子一样的理想抱负,渴望建功立业,功成名就,更兼具几分在唐朝巅峰时期生活的骄傲,使得他即使经历几次仕途失意也不忘初心,在日趋腐化的统治集团中寻找自己的出路,在长安的几年,他并未得到显要的官职,但却对现实有了更为清醒,深刻的认识,他在长安的日子日愈困苦,他的视野就日愈广阔,他的诗仿佛是被现实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具有自传的真实和史诗的悲壮。他早年还只是在感慨自己“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然而在饱经战乱、流亡后,他于天地之间沉吟出的却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他的人生仿佛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迈入老年的他早己被苦难的生活剐了千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或许是他中年时期发出的最沉痛的感伤,然而在老年,尤其是在老朋友严武病逝后,他的每一首诗都似满含自己一生的辛酸,他渴望回到故园,与亲友重聚,改变“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现状,可是,当听到白帝城的万户捣衣声时,他依旧是那个孤独的漂泊者。

冯至曾赞杜甫道:“你的贫穷在闪烁发光,像一件圣者的淡衣裳”,是杜甫苦难的生活将他的诗推向巅峰。杜甫一生的理想虽未得实现,可正是如此,他才能从安逸腐化的官宦生活中解脱出来,他在现实中不断地唱着哀歌,“为了人间壮美的沦亡”。

没有那个动乱的时代,就成就不了当年的“诗圣”。他的诗是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也是对国家命运和百姓生活的刻画,无论经历什么,他都不改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生活的忧虑。他的诗早已扛起了记录历史的责任。

年青时与友人纵情饮酒的豪情终化为虚有枯槁的躯壳里安放着的灵魂,似乎还有许多事要倾吐,消逝地如此不甘。多少年的流亡、多少年的漂泊,无数次的仕途失意,都不能扑灭这位划时代的诗人心中为国家、为人民燃起的雄雄火焰。正因如此,他也在人们心中长存。

杜甫话题作文800字4

天边残阳如血,你绯红的面颊映照天际浮动的彩云,微风拂过一丝又一丝的温柔,凝望远方归雁,没入层峦叠嶂之中。

读书游历–望岳登高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你进京赶考,不料被奸人陷落,落第而归。遂欣然赴山东–河北一带,十五年青春游历,携手诗仙,逛遍齐鲁,醉饮山林,览秀美山川,观壮丽山河。途中被泰山吸引,只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云雾缭绕,山势高大巍峨壮人心志,山的南北两面却又截然不同,一明一暗,一阳一阴,神奇而又虚幻。仿佛大自然将神秀聚集,美得惊心动魄,层云生起,心胸震荡兼济天下的卓然壮志悄然生出。

细望泰山,瑰丽壮阔,还观泰山,绵延不绝。近看泰山,绮丽秀美,俯视泰山,雄伟奇秀。你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纵使山路千回百转,陡峭艰险也将一往无前,俯视一切。

陷入叛军—春望长安

唐肃宗至德元载八月,投奔皇帝,中途不幸被俘,流落长安。山河破碎,国土沉沦,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烽火三月,国家破败不堪,家书难觅,妻儿生死未卜,满腹激愤,国仇家恨齐涌上心头,银发缠青丝。长安城在春天里衰败,饮浊酒,醉眼朦胧,酩酊之中,恍然又见长安昔日景象,热闹非凡,少年郎鲜衣怒马,人声鼎沸,星斗阑珊,梦碎、溅落几滴热泪。

安史之乱后,井然有序的长安城倾刻间灰飞烟灭,继而荒芜破败,只余古道颓唐的那端一位京兆布衣,怅然远去。

漂泊西南–风破茅屋

唐肃宗乾元三年春,成都近郊树立了一座茅屋,只因亲友资助,杜甫才有一座栖身之所。

狂风吹破茅屋,大雨接踵而至,安史之乱未平,心中感慨万千,雨停了,停阳黯淡,草木凋零,茅草七零八落,不可收拾。群童抱茅离开,无奈叹息,四海穷困,民不聊生,社会现实罢了。天又渐渐黑了下来,阴沉迷蒙,似墨一般黑,秋风残落花瓣,飞扬在空旷溪边,忽远忽近,严寒刺骨,又遇夜雨满地霜露,浸打秋思,长夜漫漫又该如何渡过。

月如钩,锁清秋,留人醉,几时重,问君能有几多愁,我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懂。

杜甫话题作文800字5

微风轻轻地吹拂过你的衣襟,在风中翩翩起舞,却难掩你的赤诚之心。

读书游历一一《望岳》

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时,这正是杜甫少年时期,去洛阳参加进士科考试。二十四岁时到山东河北,在泰山脚下定居。当杜甫来到高大巍峨的泰山时不由得被这山的神奇秀丽所吸引。泰山在群山环抱当中显得依然卓然独立。杜甫发自内心的豪情壮志不而生,想要为国家做出巨大奉献。站在远处望泰山连绵不断,细望泰山时神奇飘渺。正如所谓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满足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想法,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态度。杜甫十分赞叹这绵延不绝的秀美和神奇的飘渺。

陷安史叛军中——《春望》

在唐肃宗开元年间,唐朝当时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巨大的战争——“安史之乱”这场战争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全国上下百姓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各个地方妻离子散,处处民不聊生。当时长安已经被叛军攻占,而杜甫却被俘虏。杜甫望着长安城,尽管山河依旧,但草木杂生,杜甫为此十分伤感。虽然写的是美好的景象,但是乐景写哀情。杜甫已经有许多年没有收到家书,很是思念家乡,为离别而怨恨,四时伤怀,苦闷沉痛。在消息段隔的时间里,烽火三月,国家破败不堪,家书难遇,妻儿生死未卜。饱经风霜过后的杜甫,青丝变白发,使杜甫对祖国的热爱,对国家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

漂泊西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肃宗乾元三年春天,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成都近郊住建了一个茅草屋。尽管这里很少有人出没,但狂风发现了它的栖身之所,就猛烈的呼啸着。茅草被吹得漫天飞舞,接踵而至。安史之乱未平,杜甫由身经历的遭遇,联想到战乱带来的国破家亡。之后这些茅草被群童抱走,杜甫也对他们的命运也表示同情。天气十分寒冷,孩子破被无法补救。四海穷困的社会现实,遭到夜雨的痛苦,杜甫却重新振作精神,振作了志气,去面对现实,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我知道,你的诗非常难懂,但我必须要读下去,因为只有读下去,才能理解你心中的赤诚之心。


杜甫话题作文800字5篇相关文章:

2021年满分议论文作文800字5篇

高二诗意人生话题作文800字7篇

高中追求话题作文800字5篇

家国情怀高三学生作文大全800字7篇

知识话题高中优秀议论文800字5篇

百味人生话题作文高三800字5篇

爱国为话题作文800字5篇

2020年李白作文800字5篇

花谢香犹在高一优秀作文800字5篇

人生议论文作文800字范文五篇模板

    35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