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布置小学语文作业

庄宇 224分享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作为教与学的交汇点,作业的设计与运用是影响教学实效的关键技术。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布置小学语文作业

  一、融入学生心田,开创作业设计趣味化。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修订版《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于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得到切实的训练。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我们设计了许多类型的作业。有的是随堂练习;有的是课前的预习、查找资料;更多的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作业。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第三篇习作《秋天的树叶》时,为了让学生观察秋天,了解树叶的特点,范晓静老师和我都布置了让学生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搜集不同种类的树叶,制作树叶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五彩缤纷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们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而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树叶画,对树叶的特点了解的较准确,因此本次习作写的非常成功。

  再如,教完课文《三顾茅庐》和《嫦娥奔月》后,为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我们老师就让学生几人合作,演一演。学生们兴趣盎然,有导的,有演的,有准备道具的------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没想到,最后课本剧表演还真的有模有样。俗话说:打铁要趁热。为此,我又让学生再找一找其它可演的课文,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效果还真的不错。

  二、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创作业设计个性化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类型的开放性作业:

  1.自主选择作业

  同一层次的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自己程度的自己较薄弱而需要强化训练的或自己喜欢的作业,可多可少。例如在教学了古诗之后,四、五年级的课题组老师都布置了让学生改写古诗、续编古诗、为古诗配画的作业。例如范晓静老师和我在教学了五年级的《古诗两首》之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A、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画一幅画;B改写《寻隐者不遇》;C、用自己的语言续写《所见》。这次作业学生兴趣浓厚,没有一个人不完成作业的,而作业质量高,佳品不断。

  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另外,在作业形式上实行了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另外,一刀切的作业往往是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

  2.自主设计作业

  即放开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权利限制,让学生根据教材,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体验自己设计作业,以促进个体学习目标达成。允许学生选择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 如在预习新知识和学习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动脑筋,自已设计作业并解答,然后通过全班交流,比比谁的作业设计最科学、最新颖。这种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他们完成的主动性极高,且体现了“个性”,发展了“个性”,更有利于优生追求较高的学习目标和基础薄弱生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自主设计作业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语文能力。

  三、提升生活情趣,开创作业设计实践化。

  学生要实践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必然将所学的东西,真正理解并且能致力于运用。对此,实践性作业正可以发挥它的独特优势。如学习了《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等这些课文之后,范晓静老师让学生当小导游,办一份“旅游小报”,学生的作品图文并茂,比课文的描写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让人恍如身临其境。

  再如学习了五年级的练习6后,学生对热气球、飞艇、战斗机、直升机这些空中的交通工具很感兴趣,李煊、丁建东老师就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对它们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建立了学校航模班,让学生放手设计航模,并参加了很多的比赛,这样的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浓厚的探究科学的兴趣。

  又如“母亲节”来临时,布置学生为妈妈过节日,或为妈妈献一首歌,写一首小诗,做一张贺卡、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作业;“重阳节”,布置学生了解它的来历,要求自出心裁为家里的老人快乐地做一件事或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然后全班交流,效果超乎老师的想象,真是丰富多彩!它使我们感触到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懂得了并实践了关心他人、尊老爱幼。作文是学生的老大难问题,可在实践生活中的作文,学生不觉得难,而且乐于写,写得快。我提倡我手写我心,平时引导和布置学生写观察小记,类似升旗、春游、队会、运动会这样的活动,学生会自己写;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听广播、看新闻片、动画片等,让其说出或写出主要内容及感受;开展采访交警、社区的新人新事写报道的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参与实践。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和急于告诉他人的表达欲望,完成这些作业,感到得心应手,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并发展智能。总之我利用一切契机,采用行之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练习,在实践中运用。

  四、拓宽学习空间,开创作业设计生活化。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独立性是创造者的必备品质,但在具有独立性的同时,创造者还应具有合作精神。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如学习了《在大海中永生》一文,考虑到学生对邓小平了解少、无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一问题,我让学生搜集、查询有关邓小平的生平、故事、图片、功绩等各方面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资源共享,这样学生就比较全面、多渠道的了解了这位伟人,对他们深层理解课文中一些重难点语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又如在学习《塞特凯达斯瀑布》之前,我让学生去寻找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有哪些污染?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孩子指明探究的方向,并提供了研究的时间与空间,把孩子们的眼光引向知识的海洋,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想象,这不正是学习语文的真谛所在吗?

  五、自主探究体验,开创作业设计开放化。

  一是作业内容开放,题材广泛,思路开阔,让学生有“自由驰骋”的余地;二是作业形式开放,或摘或录,或写或画,或唱或演,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表达的需要自由选择;三是完成作业的方法开放,查阅、访问、观察、实践……还可以选择自己独立完成,或几个同学合作完成,甚至可以请他人协助来完成。

  学完《小马过河》,刘亚琼老师让学生画一张小马过河图,并说说为什么老牛说太浅而松鼠说太深的小河,对小马却是不深也不浅?这样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形象的图画,更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再如让学生自编作文集,剪贴成册等;让学生建立资料夹、采蜜本、剪报等等,又如提倡学生观光旅游。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光旅游是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每逢时间比较长的假期,我们便号召学生随家长外出旅游,并规定在出游的时间内只写日记不写其他作业,以便学生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旅游的愉悦之中。就在这个十一长假期间,我还带领自己班的二十名学生去北京参加了“全国优秀小记者奥运采风活动”,并和孩子们一起写日记、写游记,从中获益匪浅。通过旅游,学生不仅饱览了祖国的壮丽山河,了解了各地的人情风俗,同时也提高了观察及写作能力,锻炼了学生意志,使儿童学到了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还有就是办手抄报。“教育是心灵的转向!”“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柏拉图和苏霍姆林斯基这两位教育家的话提醒我们:教育应不断地扶植、巩固并满足这种需要。“手抄报”正是根据这种需要,让学生在同一主题下进行淋漓尽致地创新。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筛选,也可以选取自己得意的作品,自己设计版面、自定刊头,从刊号、文章选取、排版设计、撰写、美工、修订等一应独立完成。让学生在“办报”过程中,自觉地翻阅图书、上网查资料,自行请教、自行设计,最终自行完成。办自己喜欢的报纸不仅具有挑战性,更富有自主权,它不仅激活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热情,更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就是这样“开放”式的作业,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鲜活有趣的、求知的空间,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自由探索、施展才华的机会,逐步养成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多元求知的能力。

  精心设计,精彩纷呈,这样多样化的作业设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了创新,不满足于单一形式的练习。很多的孩子并不善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但他在完成各项作业时却表现得非常的优异,从老师、同学的肯定中他找到了被关注的感觉,于是变得自信了,也带动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就教师个人来说: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更好的方式方法,在于积累经验,在于自我价值的提升,使教师更具有专业化水准。就家长来说:他们看出了孩子身上可喜的变化,也就越来越认同这种新型的作业,他们会主动地与孩子进行沟通、探讨,还会在书本或作业本中写下反馈的意见,有时还会提出好的建议。

  如何布置语文作业

  (一)创新作业内容,让学生在研究与实践中做作业。

  我在设计语文作业内容时,既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也注意四个结合,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如学生进行的写字比赛、诵诗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的作业内容。

  2. 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在技术与设计课上学了扎风筝,我就让学生把扎风筝的过程写下来,这样,学生在实践操作后就对扎制风筝的过程非常熟悉,所以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还可以与美术课上学习的手工、泥塑、绘图等结合起来,让学生给所作的实物配上说明,设计标签。当然与科学课结合可以进行小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等等。

  3. 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相结合。每逢节假日,学校总要搞很多丰富多彩而有意义的活动,我就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来记录这些活动,伴随活动的开展而提高语文能力。如,教师节将至,我就布置学生给老师写诗歌,给老师画肖像,并配上解说词,当然课堂上就来展示这些内容,学生不但感受到了老师的喜悦,同时也体验到了真情付出后的幸福。母亲节前夕,我就布置学生为妈妈做一件事,并把过程记录下来。有的学生给妈妈洗脚,并感受到了妈妈的辛劳;有的学生替妈妈刷碗,体会到看似很轻松的刷碗真正做起来也不容易,妈妈平时多辛苦呀;还有的学生给妈妈梳头时发现了一根根白发,感受到妈妈真的开始衰老了,而且自己平时要求妈妈的太多却从没有发现……

  4. 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因此说,凡是学生在生活中所做的事都可以成为作业内容。如,学习了《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几篇文章后,我也布置学生去观察春天,并写下对春天的感悟。学生运用课堂上学习的比喻、拟人等生动的写作手法来描绘对春天的赞美,真正去体验到了春天的美好,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再如,有的学生最近和好朋友闹别扭了,我就主动找到他和他谈心,让他给朋友写封信等等。

  (二)创新作业要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主动做作业。

  作业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分层布置,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1. 作业量的分层要求。由于已有经验、智力、学习习惯等原因,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形成了差异。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我尝试对学习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减少作业量;对作业不够认真或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的学生,适当增加作业量。比如巩固生字词的抄写,对平时记忆生字词较快的学生要求抄写一到两遍,对于平时听写错误较多的学生则适当增加遍数。这样,既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适当的发展,又对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再如在学完课文后,能力强的学生就让他写课文感怀诗,能力弱的学生就摘抄课文的精彩句段或者选择课文中的生动词语写一段话等等。

  2. 作业难度分层设计。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我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一般来说,确定为基础、发展、创新三级目标,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实现发展目标,努力完成创造目标。如生字词的巩固为基础作业,再从中选择几个生动词语编故事就是提高发展作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自主作业,有创新,如编写诗歌等,就是创新作业。

  3. 提倡自主选择作业。每个学生都有不同方面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指向。所以,我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促使语文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我在布置作业时,规定一部分基础作业,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去做,这样,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还能发展了特长,培养了能力。

    73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