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中学生2020精彩文章1000字

钰媚 1162分享

《乡土中国》是在费老对几个农村社区进行调查后,继《剩余制度》后对社会结构的分析的有一本著作,笔者认为它是在前面几本书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的一个更加概括性的总结。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乡土中国》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乡土中国读后感中学生2020精彩文章1

读完《乡土中国》后,有的章节涉及的话语、情形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自己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还是多多少少受到了乡土社会的影响。以下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章节谈一下体会、感受。  

第一节乡土本色中费老说过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一类的话已经成为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害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对于费老的观点我觉得应该分两个方面来分析。我觉得在费老那个年代乡土社会可以真正做到不需要法律,大家都彼此熟悉、信任,凡事只需要打个招呼就行。但是我认为画押、签字,特别是法律的产生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它能起到一种约束的作用,避免不必要矛盾的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有好有坏。大家都产生了一种防备心理,即使是在农村。大家在谈及钱时也格外小心,借钱得写欠条。所以我觉得费老那句打个招呼就是应该视情况而定,小的事情可以不必见外,但谈及钱、物质方面的时候还是得按规矩办事,该怎样就怎样。这并不是一种见外的表现,而是现代社会的一种习惯,它已经渗透到了乡土社会,所以那种见外之类的想法也得改变一下了!  

在我看来,土气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恰恰相反它表现了乡村人的淳朴,善良。至少不会像城里人充斥着勾心斗角、为了自身的利益尔虞我诈。自以为穿上了名牌衣、名牌鞋、背着名牌包就高人一等。带着有色眼镜看乡里人,用土气乡巴佬之类的字眼讽刺他们,甚至是一种嘲笑的态度。特别是近年来大批的农民进城搞建筑,即所谓的农民工。他们起早贪黑、一砖一瓦筑高楼大夏。大厦完工后住进去的是城里人,他们只拿到自己凭苦力赚到的工钱。城里人的娱乐场所、娱乐设施也是农民工的杰作。试问城里人在玩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农民工的辛苦,并反省自己对待农民工的态度,是不是会有一点惭愧呢?  

第二节文字下乡,费老站在乡下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为乡下人辩解,特别是在城里人说乡下人愚这点上,费老坚持着只是乡里人的知识不及人,并不是真的愚,并分析了原因环境的影响。这节中印象比较深的是乡里人的我呀和城里人的贵姓大名的对比,来说明乡土社会中人们是在熟人中生活的,人们都彼此相当熟悉,用声气辨人。而贵姓大名则反映一种陌生,就像现在的一些城里人,做邻居都几年了,甚至都没有打过招呼,更不用说交往。这一点,我觉得农村比较好,可以相互串门、唠嗑,真正体会到远亲不如近邻。  

第三节文字再下乡中有两段话我特别喜欢,甚至做了摘抄。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这段话阐释了文化、历史的重要性,我们不该忘了历史。历史的经验教训对现在的我们仍有重大的启发,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历史的耻辱还是不能忘,这是事实,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铭记。另一段是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这段话很符合乡土社会的特点,历世不移,人在熟人、熟悉的地方中长大,面对所要解决的事情也大同小异,凭借前辈的经验就可以解决,不需要个人绞尽脑汁去想,去创新。这就是乡土社会,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循规蹈矩,个人觉得这种社会挺好的,很平静、安逸。  

第四节差序格局主要围绕私展开,并指出了私也是有根源的!在费老看来,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的城里人都患有私的毛病。一说是公家的,自私心就取代了公德心。费老这里说的私的问题是群己、人我的界限是怎样划分的问题,我们传统的划法和西洋是不同的。在西洋,团体的划分是有明显的界限的,而在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是具有伸缩能力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发生变化。所以人们会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地扩大圈子,把自己推出去,由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  

第十二节血缘与地缘中费老提及了自己的一项调查,并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大概先得有了土地,才能在血缘网中生根。这个应该是因地而异的。比如有些地区的女子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让男方入赘,男方很容易就成为了村中人。并没有书中说的.那么难!亲属尽管再亲密,究竟是体外之己,所以钱上往来最好不要涉及亲戚。这就是所谓的亲兄弟还得明算账,谈钱伤和气。人都是经济人,所作所为大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毕竟无私的人是少有的、罕见的。所以说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亲属之间谈生意、做买卖老是怪怪的,担心利益的分配不公,最后亲戚也做不成。  第十四节从欲望到需要中描述的乡土社会非常简单,人们只需要靠经验、传统去生活就够了,每个人的欲望常是符合人类生存条件的。因为是乡土社会,社会变化的速度非常慢,环境也不会有多大的变化,人们面对的问题大同小异,生活方式也大致相同,所以由祖祖辈辈不断积累下来的经验对于人们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是指向标,指引着人们一步一步前进,它已经为人们规划了人生,普通平凡的村民从出生到死亡都沿着这条路径走,绝对是可以安稳度过一生的。那么可不可以说乡土社会中人们的欲望是符合实际的,它与现代社会人们口中的欲望不是一个性质呢?  

我个人觉得乡土社会比较适合甘于平淡、渴望安稳生活的人去居住,生活中不会有多大的起伏,就那样平平庸庸过一生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费老的这本《乡土中国》主要以乡土社会为主线展开,在阐述乡土社会的某些性质时会将城市与乡村进行对比、在写差序格局时将西洋团体和乡土的社会结构进行对比来更好的说明问题。同时站在乡下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间接地批评了城里人对乡下人的那种不屑的态度或者是对乡下人的讽刺、不尊重。这个对我们现在的社会也是有启发作用的,我们应该学会反省。  

作为一名学生,要写出深刻的体会、以社会学的视角分析问题有一些难度,加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在读《乡土中国》时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不理解甚至是完全不懂的文段,最难理解的就是差序格局。虽然写的读后感只是一些皮毛,但这本书确实让自己受益匪浅,它描述的乡土社会与我们村有类似的地方,更多地还是不同,所以是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乡土中国读后感中学生2020精彩文章2

“从乡土到混凝土, 这是中国正在走的路, 毫无疑问, 混凝土都绝对不是终点, 但若我们想走向远方,至少要先到达这一站。”

《乡土中国》是由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的授课内容编辑而成的十四篇文章合集,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说法,他是借“乡村社会学”这讲台来追溯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而《乡土中国》的目的在于尝试回答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实际上,《乡土中国》不仅解开乡村社会的面纱,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而且从根本上探寻造成中国乡土性的原因,同时进一步举例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如何影响乡村人的行为,为认识和了解乡土社会提供了参考。

当然,本书并不是孤立地阐述中国乡土社会,而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比较中西方社会的区别、城市和乡村的区别和这些区别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格局不是“好”与“坏”的标准,同样地,城市与乡村也不是区别“聪明”与“愚笨”的标准。也即关于城市人和乡村人愚和聪明的论断并不是绝对的,只不过是评价者站的角度不同而已,换一个角度,人还是那些人,事情发生变化,结论就大不一样了。

关于文化下乡,费孝通先生有精辟的论述。在《论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中,费孝通先生说到,无论从空间格局,还是从时间格局上,乡下人都没有文字的需要。这话在今天或许并不完全正确,但是对于那些生活已经固化在乡村的人来说,这句话确实是正确的。他们生于斯死于斯,对于乡村生活,没有文化一样可以过活。

前几年我的家乡掀起了一场浩大的扫盲运动,扫盲的对象不是读书的适龄儿童和青年,而是纯文盲的中老年妇女。因为适龄的孩子们都在上学,中青年也是上过学的,并且已远离乡村出门打工。剩下的文盲就只有中老年妇女。

可是对于乡村里40岁至50岁的妇女,满腹经纶和目不识丁没有任何区别, 她们的生活就是围绕着种地、喂猪、做家务和带孙子这些“俗务”,不能也不愿再出门谋生。 她们的生活不会因为读书识字而改善,也不会因为继续一字不识而变得更悲惨。文字对于他们,是可有可无的,可是地方政府却把她们强行集中在一起读书识字。她们的手指因为长年的劳作而不再灵巧,拿着笔只会发抖,根本写不出完整可辨的文字;他们的记忆力也已衰退,完全记不住复杂的a、o、e。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扫盲不应该只是一个指标,决策者更应该考虑扫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于法治,《乡土中国》中提到,中国乡村是“礼治”社会,而非“法治”社会。要在乡村推行法治,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乡土中国》写于19世纪40年代,可是直到今天,中国乡村社会还是以“礼治”为主。乡村人仍然以诉讼为耻,在他们的眼中,只有那种大逆不道人伦不分的人才会去法院,不管是被告还是原告。

我家乡有个远房姐姐,婚姻不幸,具体表现就是遭受家暴,一吵架就被打到头破血流,娘家人去威慑女婿多次,家族中的长老也去调解教育多次,均无果。

去年,那个姐姐一纸诉状将堂姐夫告到县人民法院,要求离婚。她的父母亲戚没有声援和帮助她,而是屡次劝她撤诉。

她遭受家暴时,她的亲人们安慰两句后生活依旧,她一去法院要求离婚,她的父母坐立不安不思饮食不敢见人,瞬间衰老。 在家人亲戚的劝解呵斥威胁下,最后她不得不撤诉,继续维持不幸的婚姻。

可见法治在乡村的推进在今天也还是任重道远。

我国是农业大国,现在的乡村经济虽然受到社会快速变动的冲击,但中国的乡村在某种程度上依然是乡土性的,乡村人仍然安土重迁不愿挪动,那些为生计不得不远离家乡的人,去世后也希望能落叶归根。

所以,《乡土中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仍然不失它的指导意义。这是一本学术著作,深度自不必讲,但是不枯燥不乏味,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有趣味。费孝通先生的讲解深入浅出,简洁明了,使得这本书成为学术著作溶于大众的典型范例。

了解中国乡村,一定要读《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读后感中学生2020精彩文章3

熟人社会,是费孝通先生在其名著《乡土中国》中提出的一个概念。费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所以,熟人社会又可以称之为“关系社会”、“背景社会”。它既是乡土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解读乡土中国的一把钥匙。

熟人社会在乡土中国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子女入学入托到大学生求职就业;从职工分配住房,到医院寻医问诊;从银行排队取钱,到创业行政审批,可以说“熟人社会”的影子在乡土中国简直是无孔不入,其所表征的“熟人好办事”足以对乡土中国的一切似怪不怪现象作出准确地诠释!

在乡土中国,作为“熟人社会”其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群众对关系严重信赖,似乎没有关系就不可能得到公正的待遇与处置。

比如,认真慎重本是医生的一种最基本的职责,但是病人的亲属在问诊时还是习惯去找熟人,似乎不认识医生,医生就会怠诊一样;再比如,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的第一反应本是“报警”,但是实践中当事人的第一反应便是打电话找熟人解决;还比如,许多人打官司,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在法院有何关系?”,似乎没有关系,法官就不会做出公正的处置!此种心理其实就是对法律制度、管理制度的不信任!

第二、公事私办,公权私用。

即使是办一件“大公无私”的、理由正当的事情,也要发动私人关系,否则如果按正常渠道办理,往往难以如意,即使如意,搭上的时间成本、费用成本也可以折抵本该得到的利益。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关系活络、人见人熟,为什么?因为果没有那么多熟人,企业就无法发展起来。比如说,如果不结交政府官员,营业执照这一关就不好过;不结交工商干部,企业就会接二连三地受到骚扰;不结交税务干部,就会有交不完的税。总之,要不把方方面面握有权力的机关和人物(熟人)打点好,企业就别想平安地办下去。

第三、“潜规则”盛行。

熟人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潜规则:当官有当官的潜规则,办事有办事的潜规则,不懂潜规则,不按潜规则办事,就很难当下去官,就很难办下去事。在熟人社会里,那些熟人少,遵规守则的老实人被视为无能和不通世故,因为事事讲关系,事事讲疏近,规则和法律只是“迫不得已”的最后选择!

因此,很多人都把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走关系”、“跑路子”之上!比如,很多当官的都患有“脂肪肝”,可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关系网络,却又不得不整日忙于酒桌应酬。

所以,要解决乡土中国的一切见怪不怪的现象,就必须打破“熟人社会”,重新构建一种新的社会。而要重构一种新的社会,对于“熟人社会” 就必须对症下药!

熟人社会之所以大行其道,症结就在于规则虚置化,就在于“熟人好办事”。所以,打破“熟人社会”就必须使规则得到落实,就必须做到“有无熟人都一样办事”。

费先生认为,只有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变迁,在越来越大的社会空间里,人们成为陌生人,由此法律才有产生的必要。因为只有当一个社会成为一个“陌生人社会”的时候,社会的发展才能依赖于契约和制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通过制度和规则,建立起彼此的关系与信任。

也就是说,只有当社会发展到“生人社会”时,熟人社会才会被打破。但是,仅靠社会的自身发展,“生人社会”的形成将会变得漫长而不可期待。由此,似乎有必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制度来推动“生人社会”的形成。

乡土中国读后感中学生2020精彩文章4

费老这本书出版于1947年,其中文章出自他在云大、西南联大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这十四篇文章皆是实践得来,是他观察传统社会这部大书的读书笔记。在那个纷乱的年代,年轻人的感情很激动,民族意识也很强,年轻的费先生弃医转学社会学,采用深入中国的研究方法,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出谋划策。老年的费先生回忆起“那一去不复返的年轻时代”只说“甚觉可爱”,当然可爱!又如此可敬——那一往无前探索的劲道。

费老自序中谦虚地说这不是定稿,也不是完稿,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诚然,一本小书难以具体描绘中国乡村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费老所做的努力是从具体的中国农村社会中提炼出“乡土”的概念特征来,作为我们认识乡土中国的工具,从而回归到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体系中去。

第一篇讲“乡土本色”,“土”大概指土地、农业、守土意识,“乡”指村落、群体、故乡。土地实在是中国人的神,中国人世世代代在一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用脚下的土地来生产、生活,土地是安全感,是乡愁,离了这片土就容易“水土不服”。由此在传统社会里面人们的生活是稳定的。最正宗的“乡土社会”应是老子畅想的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但人口是在不断增加的,新增的人口如何安置?人们开垦田地,聚村而居,互相合作,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是建立在熟悉之上的,人一出生就处在一个熟悉感的培养之中,熟悉是人们在不断地接触中产生的亲密的感觉。人们熟悉这个地方的语言、风俗以及周围的人,遵守规矩变成人们一种自然的反应,说明规矩内化于心了。由此“礼”是主动的。也因此乡土社会有良好的信用,这让我想起去年翟学伟老师讲的一个小插曲,大意是他让一个学生去一个农村做调查,那学生没两天就空手而归,原来是语言不通。在乡土社会中,哪家来了个外地人大家一清二楚,并且那本家就自然地承担了对这个外地人的责任,欺骗行为代价极高,陌生人或者说是外姓人很难融入当地,一个融入的方法就是男性入赘,但这首先还是看这男方是否有田产。在这种熟人构成的礼俗社会中,舆论压力不容小觑,像萧红由于与已婚表哥私奔造成张家声名狼藉,结果张家与萧红断绝关系之后还举家搬迁。但现代社会流动人口极多,陌生人充斥,自进化论传入中国,弱肉强食的丛林竞争使得老实人更加容易吃亏,这也是当代诚信缺失的一个原因。

“乡土”实在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其他神奇之处的秘密,费老不仅洗清了乡里人“土”、“愚”的冤名,更为乡土正名。且看“文字下乡”一篇,文字是如何起源的呢?文字一开始就是庙堂性的,因此也不是源于乡下生活。首先文字的诞生是代替了语言,当语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时,文字才显得必要。然而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熟人社会,并不需要求助于文字,甚至可以用声气辨人。但这并不是说乡土社会就没有识字的先生了,像钱穆之父就是无锡一文化乡绅,并且通常这类人都是深受当地人尊敬的。文字始于结绳记事,是为了记忆,通常乡土社会中生活是静态的、定型的,晚辈可以从长辈那得到极有用的教训,然而有一些“轶出于生活常轨的事”,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记取。文字有一千一万的好,但也不能忘记文字的代价,本是绘声绘色感情洋溢到了文辞干瘪的人手中就成了枯草。费老说“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种“象征体系”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语言。而在乡下,语言和动作已经足够表达。

乡土社会的结构格局是差序格局,费老把这比喻成“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不像西方那么界限分明,在中国通常是以己为中心,以情为权衡,这情又依赖于血缘和地缘,推及到人、家、国,并且是富于伸缩的。因此在乡土中国“公”“私”也是相对的,这只是取决于群己、人我的划界问题。这种格局的形成与儒家学说有莫大的关系,此差序可以理解为儒家的“伦理”,人与人之间是有相对的差别、秩序的,每个人克己复礼,修身养性,对亲人同胞以孝悌,对朋友主忠信,自然本立道生,伦常所构成的网络就是稳固的。因此乡土社会中的道德也是私人的,道德标准缺乏普遍性,并且更偏重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在乡土社会的继替中产生了一种从经验中得来的长老权力,这种权力不同于在社会冲突中产生的横暴权力,也不同于在社会合作中产生的同意权力。往往是长辈成了范式,在对晚辈的谆谆教诲中形成了一种教化的力量,正是这教化使得晚辈对传统的礼充满了敬畏。这也是儒家提倡的“孝”的功用。然而虽说乡土社会是稳定的,但并不是恒久不变的,只是变化的速度是缓慢的。当旧的生活方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人们失去了对它的信仰”,人们转而求助“文化英雄”,文化英雄不一定是长辈,更侧重于他的知识与能力,是否能稳定变化后的社会,这种权力是在社会变迁中产生的,费老称之为“时势权力”,亦可看作对社会变迁的一种灵活的注释。因此乡土社会的“名实分离”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这社会中的男女关系而言,费老的解释让我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常觉得在农村前几代的许多人都是先结合后产生感情的,并且这感情并不深厚。而且男女之间的隔阂也比国外大得多,一个孩子生下来没多久就被告知同异性的差异,“男女授受不亲”是从小不断教诲的,男女有别不是指男女生理上的差别,更是营造出一种男女心理上的疏离感,使得男女缺乏求同的努力。在中国,家族比家庭更为重要,为了保全整个家族的利益和名声,大义灭亲被视为是勇敢而正直的。这种家族亲属关系是纵向的,是父子的、婆媳的,不是西方的横向的夫妻关系,凝合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纪律,这种纪律是要维持一个大家族的延长,家族也就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不仅仅是生育,更侧重于事业,我们可以看到钱穆描写的他们七房桥就有家族属的义庄用以救济族中困难家庭。为了稳定社会关系,这纪律是排斥私情的,感情的淡漠是正常的,感情的激动通常被视为破坏力量。

乡土社会还在不停地变,但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比如人情,并且这不仅限于乡下,城里也是一样,礼尚往来就是最好的见证。但还有一些是在剧烈地变的,比如社会制度,基层民主的推进还受着一些乡土社会因素的阻碍。乡下人在不断地进城,然而却难以享受到城里人的待遇,并且进城务工人员的年龄越趋低龄化。然而我们的目的和费老是一样的,即改善他们的生活,推动农村的发展,费老已经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感受和理解“中国问题”是我们一生的使命。

乡土中国读后感中学生2020精彩文章5

我的毕业论文将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于社会现象的描述,很有一种社会学中社会素描的感觉,所以这两天闲着的时候就再次翻了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熏陶一下。  

这本书真是书如其名,写得十分接地气!甚至连作者自己的小情绪都刻画的十分到位:他被疏散在乡下的时候,同事有些孩子被送进了乡村的学校,这些孩子各方面表现得都比乡下的孩子好,因此老师也总夸奖这些教授的孩子们。他自己听到这种恭维时心中感到窃喜,心想穷教授别的已经全被剥夺了,但好在他们还有别人所望尘莫及的遗传。但是当有一天他看到小学生们捉蚱蜢的场景时,之前的骄傲又一扫而光了,因为那些被老师夸奖的聪明孩子却屡屡失败,反倒是乡下的孩子们反应灵敏,一扑一个准。  这段话他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接触到的资源是不一样的,教授的孩子每天到处都能看到书籍,因此拥有易于识字的环境;而乡下孩子每天都在跟泥土打交道,自然对捉蚱蜢这件事情很在行。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内心也是一阵窃喜的,因为像费孝通这种名家都会存在跟人比较的心态:会为自己被夸奖感到十足的优越感,也会为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感到失落。真是个耿直boy,不掩饰、不做作、坦诚。我想他那句流传甚广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多多少少是基于上面的感悟吧。


乡土中国读后感中学生2020精彩文章1000字相关文章:

《这里》读后感5篇精彩文章高中生2020 - 5068儿童网

《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七年级读书心得 - 5068儿童网

乡土中国读后感优秀读书心得体会1500字左右 - 5068儿童网

《乡土中国》读后感作文800字读书心得体会 - 5068儿童网

2020精彩文章《呼兰河传》的读后感1500字 - 5068儿童网

《乡土中国》读后感作文1500字以上 - 5068儿童网

名人传读后感1000字左右5篇精彩文章 - 5068儿童网

高二学生读《乡土中国》有感作文2000字左右 - 5068儿童网

建国70周年《乡土中国》读后感精选5篇范文2019 - 5068儿童网

《乡土中国》读后感优秀范文2000字左右 - 5068儿童网

    相关文章

    21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