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读后感2020年精选优秀文章5篇

钰媚 1162分享

《周作人散文全集》是2009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钟叔河、鄢琨。本书收集了周作人先生的精选优秀作品。周作人学识非常的渊博,他翻译过大量的著作,写过许多随笔、散文,他在现代文学史上最主要的成就是他的小品文,不管经历多少年,他恬淡自然的文风还会影响无数读者,值得我们后人学习,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周作人》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周作人》读后感1

1922年,周作人开了一个叫“自己的园地”的专栏,他在发刊词里说:“所谓自己的园地,本来范围就很宽,并不限定于某一种:种果蔬也罢,种药材也罢,种蔷薇地丁也罢,只有本了他个人的自觉,用了力量去耕种,便都是尽了他的天职了”。在我看来,这段话也能概说周作人的一生,大多时候都在“自己的园地”里耕种和收获的一生。读他的小品文,平实淡雅,很难看出写于战火缤纷动荡不安的岁月,他似乎有一种“能力”,抑或说是“天性”,就是隔绝外界的纷扰,不理会当世主流价值观的评说,只是把心思和力量都放在“自己的园地”里,勤力耕种,这是他一生成就的源泉,也是他一生悲剧的根源之一。

小时候被送进三味书屋读“正经书”时,周作人就不是主流价值下的“好学生”,他一边读着“之乎者也”,一边已经另有所爱,当然,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兄长鲁迅的影响。他们看有图的画书,描画儿,读仙山鬼怪的故事,在百草园里徜徉,这些在大人看来都是“无用”的经历,却给了他独特的知识储备。

如何说童年看闲书的经历还源于一个孩子追求趣味的天性,那么进了位于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后,周作人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学堂的功课只求应付,其余时间里,他都按自己的意愿和志趣展开:读鲁迅介绍来的新派书刊,学外语,读文学书籍,他读《天方夜谭》,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换了中国的背景翻译出来,改名《侠女奴》发表在一本杂志上。此后又翻译爱伦坡、柯南道尔的小说,还自己进行小说创作。当时,即使在新式学校里,科举依然是社会上的主流风气,被视为“正途”,家里也曾写信催促他回家参加“县试”,都被他拒绝了。余斌在《周作人》里说:“似乎从断文识字起,他的进行着两种学习,一种社会、家庭、学堂里要求的,从三味书屋到水师学堂,都是;一种他按照一己的意愿志趣展开的,随兴致所至,没有特定的范围,却又一以贯之的线索……那些学堂里的正规课程,他很快便抛在脑后了,而他自学得来的东西却成为塑造他的人生观、他的修养以至他的个性的重要部分”。

到了日本以后,周作人开始了比在南京时更加自由的“自学”。他本是官派来日本学习土木工程的,但这个“正业”在他的生活中根本没有位置,他到东京后进了日语学习班,断断续续一读就是三年,“拿文凭”这样的概念似乎从来就没在他脑子里存在过,到离开日本时,他也只有一个法政大学的预科文凭,是在日本的六年里用一年去断断续续读书拿下的,其余时间,他都是和鲁迅一起,读书、译书,搞文学创作,筹办文艺杂志。他还通过广泛又系统的阅读,真正地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从周作人的求学时代,已经能体味出他的性情不趋“时势”的一面,懂得自己的志趣在哪里,并努力在这个领域研究深入下去,专注于自我。只是在他悠然宁静的外表和生活状态下,其实有着比普通人更大的学问“野心”。

回国后,辛亥革命爆发,哥哥鲁迅情不自禁加入到革命的浪潮中,周作人则对外界发生的一切始终保持着“冷眼”,在举国欢庆的1912年1月,他写下《望越篇》《望华国篇》,在一片乐观中发出“逆耳”之声。民国成立后,他担任了县教育会主席,工作中,他一方面把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叫做“公事”,应付了事;另一方面,他开始了对儿童问题的理论研究,在教育会的刊物上发表相关文章,这虽属于工作范畴,但因为是他兴趣之所在,因此被他称之为“自己的工作”和“私人的事”。两种不同称谓,足以看出周作人对“自己园地”的专注与维护。唯有“自己园地”里的种种,才是值得他终生追求的事业。

周作人一生大多数宁静内敛,在“自己的园地”里过着读书写书译书的日子。《周作人》一书共十九章,大多也都平淡祥和,唯有两章例外,这从标题也能明显分辨出,第十一章《青春期》,讲述的是新文化运动及五四时期,周作人连续发表《人的文学》、《论黑幕》、《平民文学》,成了新文化运动旗手式的人物;第十五章斗士,讲述的是从1924年秋天女师大风潮,到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期间,周作人以笔为武器,和北洋政府和《现代评论》对峙,那时的他,甚至比鲁迅还慷慨激昂。

只是这两段时光都是短暂的,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内部分裂,逃过北洋军阀的学生们最终却死在国民党的“清党运动”中,而中国的社会现实依然如故。周作人很快又把目光投注在“自己的园地”里了,他本来就一直对人生对社会有一种悲剧感,还是宁静的书斋生活最适合他。而对社会的失望,又让他自然而然把注意力转向自我,转向记忆中点滴平淡的美好。余斌写道:“周作人即使在五四的高潮时期也对群众运动存着一种恐惧,担心那洪涛大浪会将个人的声音淹没,对于他,个人的东西才构成自己真正的家园。一个像他这样视写作为生命的文人,这个人一面当然要寻求表达,而唯有文学艺术才能容纳个人化的内容。他写过诗,又曾经想写小说,可他自认没有这方面的才具:诗的情绪偏于浪漫,诗的语言倾向于浓烈;散文则其性质是家常的,语言与诗相较是平淡的,他觉得他的境界更接近散文而不是诗。至于小说,与散文相比,更倚重想象,周作人觉得那也非他所长。不宜诗,不宜小说,而又贪恋文学的个人况味,他自然而然地走向散文了”。于是,一系列文学价值极高的散文诞生了,《乌蓬船》、《故乡的野菜》、《北平的春天》、《风的话》、《雨的感想》、《娱园》,文字“平淡冲和”,和笔战中的周作人“简直判若两人”,和各种宣传各种“主义”的文章也有着相当的距离。

谈周作人,不得不提抗战时他失节一事。他也曾消极抵抗,而后或因为懦弱,或因为糊涂,或因为家事拖累,不管动机如何,总之是下水了,先是伪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学学院院长,再到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慰问侵华日军中的伤员,督导“治安强化运动”。在那样一个时代,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集体流亡大西南,周作人的这一污点,没有借口,永不能洗刷。或许在他心里,保护自己平安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能继续在“自己的园地”耕种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民族大义的底线也可以跨过去。

周作人的失节决定了他后半生的命运,不管愿不愿意,他都只能待在“自己的园地”里了。周作人曾自嘲“寿多则辱”,我倒觉得,和很多知识分子相比,他被“养起来”,被迫只能在“自己的园地”里写文章译书,其实倒是一种幸运。从1949年到1966年,他写下了回忆鲁迅的系列文章,翻译了多部书稿,完成了四十余万字的《之堂回想录》,大多数的日子里,生活都还算清静。而那些争前恐后改造自己、49年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毫无建树的知识分子,倒是真正的“寿多则辱”了。

《周作人》读后感2

活在民国年代,战火纷飞中一不留神,小说中血肉横飞的情节就会在自己身上上演。谈起那时文人的为人处世,虽说的确需要积极面对与投身变革,但在某些时节沉郁淡泊些或许能活得相对“轻松”和“舒坦”些。

这是我读罢《周作人早期散文选》的第一感受。

说起文才笔法,周作人未必逊于其兄鲁迅,甚至某些方面有所超越,却因对事物看得极为透彻的眼光以及生来易于烦躁激动的性格,字里行间总是透出一股独特的幽怨郁愤之气。其实他也曾做过鲁迅那样斗士般的文人,以满腔热忱毫不留情地一次次直戳时代、社会或人民的痛处,为的是大众听到这些呼喊与击打能有所反应、想法甚至行动。而从这本书中,我恰好看出他蕴含着的或激愤或淡然的复杂情感。从头读过,通篇带着闲寂恢诡的日式幽默与变革时代的批判思想,彼此从思想上似乎是对立的,读来却顺理成章。

倘若排除时代与社会因素,饮茶听雨、尝鲜品酒、谈鬼说蝇,不经意间天南海北的零七碎八已经被周作人摹了个遍。以掩藏于温吞之下的犀利目光扫视着埋藏在家常里短中的风花雪月,然后将其转换成袅袅婷婷的文字,宛若一叶随波荡漾的小舟,不紧不慢地掠过一处处山川草木,总要在某处有所停留,幽雅地打个怜惜而玩味的转儿,待吸够了香气、尝遍了滋味再悄然前行,于不经意回眸间又在某处风景留下一道浅而雅的痕。

这恐怕正是周作人前期的闲适杂感散文风格受到诸多好评的原因所在。从《初恋》中对“她”的“淡淡的一种恋慕”,到《喝茶》中“瓦屋纸窗下、可抵十年陈梦”的“清泉绿茶”;从《乌篷船》中充满旧江南风趣情味的明瓦乌篷船,到《谈酒》中感到喝酒之时“怀着‘杞天之虑’,生恐强硬的礼教反动之后将引起颓废的风气”,无不以怜惜品味的态度、丰润雍容的京派笔法雕琢着每一个本不腴润的平凡物事,从中提炼出庸人体会不到的不平凡来。

比起平和冲淡来,周作人的犀利浮躁之风格同样老辣痛肤,尤其在涉及封建礼教之愚昧、国民性格之丑恶及军阀统治之暴虐等方面,愈发激烈敏感,其思想深度也愈发深入骨髓。如《风纪之柔脆》一文中,看到报上“因有关风纪而查禁女孩入浴堂洗浴”的小新闻,即知封建道学者之变态堕落至于“非禁止女童入浴堂而不能维持这‘更嫩更脆,像骄养的小儿一样愈加怯弱下去’的风纪矣”,的确是“深可寒心乎哉”;又如《头发的名誉和程度》中,见到“因剪发女生投考者程度不佳”而不取剪发女生之大谬新闻更生发了“乌云覆顶则经书烂熟,青丝坠地而英算全忘乎”的痛怒感问……诸如此类,读来实在惊心震慑,让人心寒不已却无从反驳。

以比谁都清醒的状态看待当时黑暗的沉重,恐怕正是这样才造就了周作人内心幽怨郁愤的情感,反映在文字上就成了平淡与激越交织的独特风格。平和冲淡,老辣犀利———仿佛在地下贮藏了多年的陈酒,留在敏感味蕾上的是交织了辛辣的醇厚。这些文字就像反光强烈的镜子一直高悬墙面,以便那些自以为醉生梦死的人们随时随地从中映照出真实的自我。

《周作人》读后感3

《周作人》是余斌2000年出版的一本小书,2010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在《新版题记》中他爆出“内幕”,解释了这本书之所以“小”的缘由:原来当年写这本书,是受江苏文艺出版社相邀为“中外名人传记丛书”所作;而这套丛书是专为中学生设计,编委早已把选题定好,规矩没有太多,唯一一条,字数限定为十万字。所以无论如何,这本书也写“大”不了。

虽然和钱理群著《周作人传》相比,体量上小了很多,但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周作人的入门读物,这本书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因为原是为中学生所写,“一般读者”只是兼顾,所以作者特别选用了一种“浅白的文字”来叙述。但要找到一种适合的,体贴的口吻和节奏,其实并不简单,光是开头,就几易其稿。最终你看到的全书第一句话是这样的:绍兴城东有一条东西向的街,叫东昌坊,东昌坊口有一周姓大户人家,当地人称作“新台门”。

很显然,余斌的实验是成功的,他“弄出了一种略带俯就,多少类似于‘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的调子。”而这种颇为中国民间味道的调子,很容易吸引人读下去。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阅读体验佳。它不像某些传记,材料虽然多,但大片的引号扫射,你还没进入传主的世界,头就先晕了。

但也正如余斌在后记里所说,周作人是难写的,一则,他极复杂;二则他毁誉参半,书中必须要面对厘清这些问题;三则,周老先生一辈子恪守“平淡冲和”的境界,过得是一种平静的书斋生活,没有什么传奇性。

然而作者的处理很可称赞,虽然传主并没有多少传奇,但叙事上的功力还是让这本书充满了故事的意味,而另一方面,浅白易懂并不意味着白开水般的毫无内容,作者是把材料都内化,做成糕点,而不是硬生生端出一盘药丸颗粒。

不过,随着行文的深入,作者和我们都不得不进入周作人的思想世界瞧瞧了。这个一生追求“平淡冲和”的老头子,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而作者在此时夹带“私货”——作者自己的观点——就不能不说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作者对周的理解,首先体现在对周的性格成因的分析。周作人是个典型的“80后”,前面有个大哥,下面有个三弟,虽然家道中落,祖父入狱,但那时他还小,即使体弱多病,也过得是一种自由自在舒舒服服的少爷生活。及至成长,他的到南京求学,到日本,到北京工作都是大哥鲁迅帮忙摆平的。虽然他和其兄鲁迅一直在思想上都颇为接近,但这种生活状态的决然不同——鲁迅必须承担许许多多的责任,而周作人则相对自由——也导致了它们看待世界的态度的不同。

鲁迅是决绝的,愤怒的,但也是负有责任感的,而周作人从“人道主义”到“个人主义”都与他从小在庇护中长大不无关系。周作人作为一个世纪前的“80后”,兴兴轰轰的敲响了个人主义的锣鼓。而这个词语的背后,也正是周作人的某些性格成分:自我、经常陷入反省,举棋不定,享乐主义,注重精神而忽视现实,优柔寡断。

我们从他前半生的轨迹大可看出这些特点。

周作人于1901年,也就是他16岁的时候进入江南水师学堂管轮班读了6年,这期间,他一方面应付着课业,一方面挖掘自己的喜好,读闲书。

1906年,他21岁,他到了日本,本来是要学土木工程的,但他志不在此,预备科的日文课就上了三年,天天在住所读书、译书。

1911年,他26岁,五年过去了,他喜欢日本生活,并且在那里结了婚,但那时家力无法维持,是鲁迅硬生生把他从日本提溜了回来。

1917年,32岁的周作人终于到了北京,不用说,还是鲁迅帮忙张罗的。这之前的6年里,周作人在家里干了什么呢?一方面,他做了绍兴教育会的会长,消极怠工,一方面仍旧过着他的书斋生活。

如果没有到北京,没有后来在《新青年》发表《人的文学》,卷入新文化运动,周作人的一生将会是怎样的境遇呢?当然,历史容不得假设。

不过,我们已经可以约莫看出,周作人的“个人主义”倾向是早早的潜伏着了的。他是一个散漫的人,一个不愿意牺牲的人。一个作惯了高姿态,并且颇有些优柔寡断的人。这些性格上的特征,或许是我们唯一可以解开关于他一生那两大谜团的钥匙。

第一个谜团,是和鲁迅失和。这事发生在1923年,谁都没有料到素来和睦的兄弟俩会突然闹矛盾,只知到,从此之后,他们一生再无见面。虽然已经有很多的文章来探究这个颇具神秘色彩的事件,但没有可信的证据,这注定成为一个谜团。大致的猜想,多半是和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有关,一是因为经济缘故,周家一家大小钱全部由信子掌管,而她花钱大手大脚,和鲁迅不对眼;二是称她造谣说鲁迅偷看她洗澡。

周作人是夹在鲁迅和妻子之间的,他向来不懂得处理这些俗事,最后下定决心给鲁迅写了一封绝交信,这一次,他比鲁迅还决绝。具体因为什么已经不可考,但家庭生活之复杂实在难以预料。周作人不是忍辱负重的人,他硬起心来,决绝无二话,一刀可以两断。

第二个谜团,他的事伪。当全国文化界都在期盼他南下的时候,在国破山河大战要启的时候,为什么他不愿意动,莫非他不爱国,诚心要做汉奸?他于公于私都说过,因为家累太重,搬家太难。大家似乎都不相信这种说法,我觉得或许这还真的就是他当时留在北京的原因。

在和鲁迅失和之前,很多俗世上的事务都是由大哥代理的,他只管读他的书,作他的文章。他心里想着各种可能性,但对于国家的责任是很淡的,对于家庭的责任,也如是。他想的是搬家会有什么麻烦,这麻烦一想起来可就多了去了,而他又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进进退退,终于没有动身,反而一层一层做起了日伪官员。

关于这一段,本书着墨不多,他在北京如何一步步由小官而做到大官,仍然不甚清晰,但这和他的“自我”、缺乏责任感是分不开的。

周作人最后被红卫兵抽打,80多岁的老头龟缩在洗澡间的偏房,硬生生熬了半年,终于在一个春天的下午,趴在木板上一动也不动了。

一生荣辱,周作人的命运在这十万字里流淌而尽,但这才刚开始,周作人,鲁迅,那些民国人物,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他们之间的关系,无一不成为这本书中幽微迷人的黑洞,等着把你我吸进去。

《周作人》读后感4

通过阅读1990年的日记,才知道我第一次读周作人的书是在1990年6月18日,书名是《苦竹杂记》,该书是在淄博一个私人开的小书店里买到的,书不厚,才二百来页,当时日记这样记着:“这几天可能是下雨的原因吧,所以甚感身体的不适,吃过晚饭,躺在床上顺手拿起下午买的周作人的《苦竹杂记》,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地入迷了……当合书睡觉时已是晚上十二点了……”

由于该书是岳麓书社出版发行的,第二天中午就向岳麓书社邮购部写了封信,询问是否有周作人的其他书,半个月后,岳麓书社来了邮购书单。我邮购了书单中周作人写的全套书籍,其中有《雨天的书》、《秉烛谈》、《夜读抄》、《风雨谈》、《看云集》、《自己的园地》、《苦茶随笔》、《永日集》等,读这些书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多半是在晚上读的。

我读周作人《看云集》中的《金鱼》一文时,看后很有余兴。作者不喜欢养金鱼,我也是一个不爱养金鱼的人,原因正如作者所说:“因为我懒,不高兴为区区视听之娱一日三餐去饲养照顾。”再有原因,我觉得年轻人养金鱼是玩物丧志,有这两个原因,我对金鱼就没什么好感。记得蜜月旅行时,在杭州花港观鱼,我对金鱼的情趣不如花来的有趣,尽管金鱼在水中忽隐忽现的游动,但毕竟不象花那样可以近以观之,当然鱼的动比花的静,来得更有陶然之趣,但花的香却是鱼身上找不到的。作者对金鱼的眼睛描写尤为细致,“金鱼的眼睛是一种残废……”,以“金鱼”比作“穿红布袄裤的新娘”,从“金鱼的眼睛的残废”感想到旧时小脚女人的“残废”,看后是很有意思的。

读周作人的书很容易让人产生创作的冲动,本来是很平常的事,人人都能察觉且经历的事,在他的笔下是那么的生动有趣,是那么的平和、冲淡、飘逸,这些看似平淡的生活琐事自己为什么不能写?

“今年冬天特别的多雨,因为是冬天了,究竟不好意思倾盆的下,只是蜘蛛似的一缕缕地洒下来。雨虽然细得望去都看不见,天色却非常阴沉,使人十分气闷。这样的时候常引起一种空想,觉得如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着白炭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那是颇愉快的事……”

“前天十足下了一夜的雨,使我夜里不知醒了几遍,北京除了偶然有人高兴放几个爆仗以外,夜里总还安静,那样哗喇哗喇的雨声在我耳朵已经不很听惯,所以时常被惊醒,就是睡着也仿佛觉得耳边粘着面条似的东西,睡的很不痛快……。这回的大雨,只有两种人最是喜欢,第一是小孩们,他们喜欢水,却是极不容易得到,现在看见院里成了河,便成群结队地去“淌河”去。赤了足伸到水里去,实在很有点冷,但他们不怕,下到水里还是不肯上来。大人们见小孩们玩得有趣,也一个两个地加入,但是成绩却不甚佳,那一天里滑倒了三个人……“。

下雨是件十分平常的事,但在周作人笔端流出冲淡平和的趣味。

在《初恋》一文中,作者写自己少年时代的一次初恋。

“我在那时候当然是丑小鸭,自己也是知道的,但是终不以此而减少我的热情。每逢她抱着猫来看我写字,我便不自觉的振作起来,用了平常所无的努力去映写,感着一种无所希求的迷蒙的喜乐。”

这段娓娓的叙述,在平淡中流露出真挚,在素雅中显示出深情,我读后,余馨萦绕,回味无穷。

在我眼中周作人不是作家,而是一个十足的读书人,我认为他读书的时间绝对比他写作的时间多,这可从他的随笔,杂感中感知到,他文中谈古论今,广征博引,挥洒自如。读之,如引人漫步在书海和智林之中,读他的书也不象是在读书,而是在和他谈心,这也正如他把读者也作为友人谈话一样。“我自己知道这些文章都有点拙劣生硬,但还能说出我所想说的话。我平常喜欢寻求友人谈话,现在也就寻求想象的友人,请听我的无聊赖的闲谈,我已明知我过去的蔷薇色的梦都是虚幻,但我还在寻求……”这是周作人《自己的园地》中旧序中的一段。

1996年我在南昌出差,从书店买到,《周作人集外文》,分上下两册,该书收集的文章多是周作人用各种笔名发表,散见当时报刊的文章,由于工作忙,读这两册书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最近又在鹰潭书店买到《周作人自传· 知堂回想录》。周作人虽晚节不保,后宦事敌伪,以至于身系缧绁,名声扫地,但他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却是不可磨灭的。

周作人有的文章一味杂陈典籍,广征博引,显得有些掉书袋带、摆弄学问,实在是让我读不懂,这是我读周作人的书唯一的美中不足之处。

《周作人》读后感5

我家有两个书柜,书柜里摆满了我心爱的书,闲暇时这些书便是我的伴侣。前两天,从书架上看到闲置在那里的《周作人散文集》,便取下来,细细品读,这一品,我更加爱不释手。

周作人是鲁迅先生的二弟,他的人生道路曲折而复杂,抗战时期,他投故附逆,当过汉奸。然而,他却是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散文作家,他的文风平和恬淡,我非常喜欢。

记得上小学时学过一篇《蜘蛛》,“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挂阵,单捉飞来将”,这首诗非常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蜘蛛捉蚊的神态,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到后来,我非常喜欢他写的《乌篷船》,以至于文章里的好些句子到现在我都能背下来。“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箸,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著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称为明瓦。”“你坐在船上,应当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的景色,随处可见的山,岸边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苹,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就是因为这篇《乌篷船》,我的脑海里总会想象自已坐在乌篷船里赏景喝茶的情景,后来我们单位在浙江有工程项目,我总算可以圆梦了,可以坐船感受“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景致,可惜我坐的却不是乌篷船。

早晨起来,站在窗前,大声朗读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一连读了几遍,令人真是品味不尽。周作人的散文特色就是平和恬淡,对于抒写自已的情怀时,好象总是经过了一种艺术淡化处理,从而将蕴涵于中的激情舒缓、有节制的、隐而不显、含而不露的表现出来,给人一种熨贴、宁静、幽远、质朴的美感。如在《故乡的野菜》一文中,作者没有正面去舒写对故乡的怀念,却淡淡地说:“故乡对于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他。”在这淡淡的舒写之中,却贮满着对故乡的眷念、依恋。在舒写故乡野菜的黄花麦果之后,他说:“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萤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这是舒述,也是怀念,是真实情况的记写,更是思乡之情怀的委婉表达。

又如在《初恋》一文中,作者写少年时代寄寓在杭州时的一次初恋:“我在那时候当然是丑小鸭,自已也是知道的,但是终不以此而减灭我的热情。每逢她抱着猫看我写字时,我便不自觉的振作起来,用了平常所无的努力去映写,感着一种无所希求的迷蒙的喜乐。”在平淡中流露出真挚,在素雅中显示出深情,令人读后,余馨萦绕,回味无穷。结尾处写听说“她”的死:“我那时也很觉得不快,想象她悲惨的死相,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一块石头已经放下了。”以这样闲闲两笔,叙写了蕴蓄于心底的一缕情丝,写得那么婉曲而有节制,清淡中显出纯真。

周作人学识非常的渊博,他翻译过大量的著作,写过许多随笔、散文,他在现代文学史上最主要的成就是他的小品文,不管经历多少年,他恬淡自然的文风还会影响无数读者,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甚至崇拜。


《周作人》读后感2020年精选优秀文章5篇相关文章:

2020年精选文章《呐喊》读后感5篇 - 5068儿童网

2020年精选文章飘读后感1000字5篇 - 5068儿童网

2020年精选文章读鲁迅作品有感5篇 - 5068儿童网

《一年顶十年》读后感5篇2020范文 - 5068儿童网

石头汤读后感2020精选文章6篇 - 5068儿童网

《这里》读后感5篇精彩文章高中生2020 - 5068儿童网

2020关于《信客》读后感优秀文章 - 5068儿童网

2020年精选文章青鸟读后感 - 5068儿童网

《青花》读后感2020精选5篇 - 5068儿童网

2020学生读后感优秀文章 - 5068儿童网

    相关文章

    214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