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2000字范文

钰媚 1162分享

《昆虫记》是一个奇迹,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昆虫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昆虫记》读后感1

法布尔以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这部巨著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以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多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这样的作品在世界上诚属空前绝后。

第一次接触《昆虫记》,是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一提到《昆虫记》我就想起了那种平淡无趣的说明文,让我顿时没了兴趣,但是才读了一点,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

法布尔的《昆虫记》让那些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让我感到了他们的存在。在这之前,昆虫的世界几乎是我想象的,因为我没时间也没精力去观察它们了、解它们,想象着他们十分和睦美好,不会有一地争吵或是斗殴,但是自从看了《昆虫记》,昆虫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颠覆了,原来昆虫跟我们人类一样有生与死,有劳动与掠夺等许多活动,这都与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他跟我们人类一样,又善良的食草性昆虫,又残酷的食肉性昆虫,我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好像他们就在我眼前进行着一切活动,把我带到了一个真实的昆虫世界。

《昆虫记》中对昆虫的细节描写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法布尔超人的观察力,如蝉和蚂蚁乞讨粮食时的狼狈形相:“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调过脸去背对前来乞讨的蝉。那蝉则伸着爪子,唔,对不起,是伸着手。头戴十八世纪宽大撑边女帽,胳膊下夹着吉他琴,裙摆被凛冽寒风吹得贴在腿肚子上,这就是蝉的形象。”这段乞讨的描写真是惟妙惟肖。

更令人赞叹的是,法布尔对昆虫倒挂姿势的描写:如在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

试问一下,那个人没看到过苍蝇倒挂的姿势,但又有谁去注意它呢?但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也正是法布尔的成功之处。

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狼珠是怎样猎食的,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神的内涵。

我叹服那神秘的大自然,更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

《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

《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昆虫记》读后感2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选译本《昆虫记》尽管只是法国昆虫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昆虫记》十卷本的部分章节选译,管中窥豹,法布尔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之情,一心探求真相的科学精神,依然跃然纸上。《昆虫记》熔法布尔的科学札记与五彩纷呈的优美文笔于一炉,以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体察入微的细节描述于一体,读来亲切生动,如临其境,相信所有读过《昆虫记》的人无不为他对科学的求真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所感动。

   法布尔穷尽毕生精力把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观察实验经历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为我们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解答和纠正了我们曾经的疑问和误解。曾经和许多人一样,对蝉抱有一种偏见,好逸恶劳的蝉一直是我们批评的对象。一只蝉,鸣唱了整个夏季,

   当北风来临时

   才发现食物短缺

   没有一丁点儿的

   苍蝇和虫子。

   她饿奄奄地

   走到邻居蚂蚁家,

   这个可怜虫想讨乞

   一点谷物来充饥

   直到来春。

   她说:“我会连本带利的奉还,

   在八月丰收前。”

   蚂蚁不想出借,

   这是她的小毛病。

   “暑天时你在做什么?”

   她对这位讨借者说。

   “我日夜高歌,

   没惹你生气吧。”

   “你唱歌?我高兴呢。

   好吧,现在你就跳舞吧。

   拉封丹的寓言诗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劳动才会创造幸福生活。在这里,文学的想象掩盖了事实的真相。有谁在冬天听见蝉的歌声,又有谁能说麦粒、苍蝇和虫子是蝉的美味佳肴呢?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

   法布尔观察到的与拉封丹的寓言诗正好相反,他为我们揭开了事实的原委。蝉与蚂蚁也确实打一些交道,但是蝉并不靠蚂蚁生活。它从不到蚂蚁门前去求食,相反的倒是蚂蚁为饥饿所驱厚着脸皮去抢劫蝉的劳动果实。

   在塞利尼昂的荒石园,为了弄清蝉为什么要那样没完没了地唱歌,是不是怕别人听不到自己优美的歌声,才故意提高“嗓门”呢?法布尔为了验证一下雄蝉究竟能不能听见声音,他站在雄蝉的背后,在距离很近的地方大声讲话,使劲吹哨子,拍巴掌,用石头与石头撞击,制造种种响声来吓唬蝉,他甚至找来两枝装满火药的火枪,在蝉的旁边连连发射,声如霹雳。可是蝉照样悠闲自得地继续唱歌,连一点害怕和不安的表现也没有。于是法布尔得出的结论是:雄蝉是没有听觉的,它听不见周围发出的任何声音,甚至连自己声嘶力竭的鸣叫也完全听不到,它是个地道的“聋子”。

   《昆虫记》的魅力还在于法布尔随心所欲般自然、朴素的文笔,法布尔的文学气质让他在文学领域中也取得了极高的声望,拥有广泛的读者。尽管法布尔自己说:“散文写作”可比求解方程根来的“残酷”。在《西绪福斯虫夫妻》中他这样描述西绪福斯虫(滚粪球虫类的一种)和睦的幸福生活,从他的笔管里流出来的小生灵是那么和美可爱:“父亲出来了,但独身一人。只见他走到离地洞不远的地方,在沙土里缩腿休息起来。母亲留在洞中,她要做她的事,那种事是异性配偶所帮补上忙的,所以一般要到第二天才会出来。最后,她终于露面了。父亲从打瞌睡的隐蔽所跑出来,回到母亲身边。重新团聚后,夫妻双双走到食品堆旁,先在那里用餐,然后又切下一小块原料,两人再次合作共同加工成型,共同装车运输,共同埋入地窖。”

   像这样充满情趣、睿智的叙述,书中比比皆是:“快乐的五月到了,处处都是鲜花和阳光。四月时节的的掘土工,此时转而干起了收获工。无论什么时候,在那些开出天窗的小土丘顶上,我都看得见它们,一个个浑身上下沾满鲜黄的花粉。”精灵般的隧蜂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就连凶猛的螳螂都是那样温文尔雅。“身体高傲地支在四条后腿上,紧身长上衣挺得笔直。”“你看那苗条的腰身,那俏丽的短上衣,那一身的淡绿,还有那长长的纱罗翅膀。”

   看似平平淡淡的描述,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颤动。我们尘世泥胎造就的灵魂常常倾心关注的是死亡,而法布尔悉心观察的是生命。

   “那高处,我的头顶上,天鹅星座在银河里拉长自己的十字架;这低处,我的四周,昆虫交响曲汇成一片起伏荡漾的声浪。尘世金秋正吐露着自己的喜悦,令我无奈忘却了群星的表演。我们对天空的眼睛一无所知,它们像眨动眼皮般地闪烁着,它们盯着我们,那目光虽平静,但未免冷淡。”

   1910年,法布尔86岁,《昆虫记》第十卷问世。然而,法布尔探求自然生命的差异与共同,揭示自然科学事实真相的心依然年轻,在荒石园中,他抱着书,拄着拐杖,兜里装着放大镜,一步三摇地记录着他的观察实验,仍想再把《昆虫记》写下去。“我只是朝着我眼前的一个目标不停地走,这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在昆虫的历史上,多少加上几页我对昆虫的见解。”。

   《昆虫记》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学作品,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科学小品或百科全书,只因他贯穿始终有一个亘古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法布尔精神——求真。在这个精神欠缺的年代,我们的思想迫切需要充实这样一种精神。岁月也许会带走他所能带走的一切,但是,我相信,法布尔精神将永远那般年轻。

《昆虫记》读后感3

通过学习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我认识了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并认真阅读了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今天,我放学看完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霸王镰刀手——螳螂》。拿到《昆虫记》这本书的时候,我本身很排斥,我不喜欢这样的封面,土黄色的封面中间是一只蜜蜂,蜜蜂上面是一个戴着帽子的老学究的画像。那就是作者法布尔,看起来严肃又古板。

妈妈说:这是一本值得传世的书。《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优秀散文集,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各种昆虫的样子、生活习性、捕食动作等有趣的科普知识。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连鲁迅先生都称赞过这本书。

打开《昆虫记》我跟着法布尔进入了他的昆虫世界,昆虫们排着队向我走来,有勤劳的蜜蜂、有威武的螳螂、还有唱歌的蝈蝈等。它们都像我亲密的朋友一样,可我似乎一点也不了解它们,看了《昆虫记》我开始喜欢、了解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郎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分泌物的。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昆虫记》为我讲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他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比这更规范的网来”。100多年过去了,法布尔看到的那些小精灵,在这个日益恶化的环境下是否还存在呢?如果我们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它们是不是就能活下来呢?

我对螳螂很感兴趣,每年秋天我都会去山区的庄稼地里捕捉螳螂和蚂蚱。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放在一起的蚂蚱竟然成了螳螂的食物,为此我对螳螂情有独钟,我现在家里还养着好多只螳螂呢,有的已经下了好多卵了,也有的已经成了标本了。

螳螂的外号叫“祷告虫”,它在昆虫界里可是远近闻名的,有许许多多的昆虫都对它望而却步,连比他大的昆虫都对它束手无策,螳螂很凶猛,凡是被它打败的昆虫都会变成它的食物,螳螂有雄螳螂,和雌螳螂,雄螳螂温柔和善,可是雌螳螂非常凶猛。螳螂的前脚和那双让人胆战心惊的大刀是螳螂的致命武器,螳螂镰刀般的前脚可以自由伸缩,平时螳螂会将前脚折起来举在胸前,当发现有猎物靠近时,它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击对方。在它打架的时候他会立即展开大刀,时刻准备着突击。

在攻击别的昆虫的时候,螳螂的眼睛会充满杀机,螳螂的眼睛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就能精确的判断出猎物在哪个位置,再加上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的脑袋,螳螂的装备可算是非常强大了,就算猎物从它后面攻击他,它也能非常快的察觉到,并攻击对手。螳螂不畏强者,哪怕比自己体积大很多的昆虫也敢于挑战,稳、准、狠形容它最贴切,站得稳,看得准,出手狠。一旦得手便会连环出击,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一直到秒杀对方。并且将对方残忍的吃掉,在昆虫界真是出名的快刀手。

我喜欢螳螂,因为它是那么灵活,因为它是那么敏捷。同时它又富有爱心,对孩子对家人呵护有加,它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就是出去闯,如果你不能成为强者就会被其他昆虫吃掉。它对弱肉强食看的如此清楚,甚至超过了人们的生存理念。

在昆虫记中,我也挺喜欢描写金步甲的那一篇,金步甲吃东西时,一百五十只毛虫刚一到罩子里金步甲就醒来了,一个个都激动的冲了上去,毛虫的背部,腹部成为了金步甲攻击的地方,有的金步甲冲上去撕下一块肉就跑到角落里贪婪地吃着。过了一会,那一百五十只毛虫都被金步甲吃光了。

不过,也有让金步甲不敢下手的食物,就比如大孔雀蝶,几只金步甲贪婪的看着大孔雀蝶,可是又不敢下手,因为它们一靠近,就会被大孔雀蝶扇走,后来,法布尔把它们的翅膀剪掉后,立刻上去把大孔雀蝶吃光。看来,这金步甲只会以大欺小,不敢吃比自己强大的东西。

作者用生动的故事情节带我们走进了有趣的昆虫世界:蝈蝈儿是荤素食性的一种昆虫,它不仅吃甜味的水果,还吃蝉肉,甚至还会吃些春天的四角金龟;萤火虫是荤食性的昆虫,它的食物是扁形蜗牛,当它想食用它们时,它会在弯钩上分泌液体,去咬那些蜗牛们,当蜗牛们不动弹时,萤火虫就开始津津有味地食用它们;金步甲在开始它们的婚姻时,性情很柔和,可是结束婚姻时,新娘竟然不顾一切地把它的丈夫吃掉!就是因为它是荤食性的昆虫。不过也有些家族例外,比如刚刚讲过的蝈蝈儿,它虽然是荤食性,却只吃同类的尸体,从不会活生生地吃掉同类。大自然界中的昆虫是多么有趣呀!

感谢法布尔,是他生动的语言让我认识了神秘的昆虫王国。法布尔的坚持不懈使我很敬佩他,因为他不怕困难,不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都要捉到活着的昆虫来观察,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说,我们要像法布尔那样坚持、努力、不放弃。一定还有更多的未知世界,在等着我和我的同学们去探索,同学们一起来吧!大家一起来阅读吧,螳螂——真正的钢铁战士!我真的喜欢你!

我告诉大家一件事情哦,我以前有些害怕昆虫,但现在读完《昆虫记》后,知道了昆虫的习性,而且还知道大部分昆虫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就不害怕这些小昆虫了。大家喜欢这些小昆虫吗?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去爱护这些小生灵们吧!

《昆虫记》读后感4

法布尔以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这部巨著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以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多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这样的作品在世界上诚属空前绝后。

第一次接触《昆虫记》,是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一提到《昆虫记》我就想起了那种平淡无趣的说明文,让我顿时没了兴趣,但是才读了一点,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

法布尔的《昆虫记》让那些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让我感到了他们的存在。在这之前,昆虫的世界几乎是我想象的,因为我没时间也没精力去观察它们了、解它们,想象着他们十分和睦美好,不会有一地争吵或是斗殴,但是自从看了《昆虫记》,昆虫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颠覆了,原来昆虫跟我们人类一样有生与死,有劳动与掠夺等许多活动,这都与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他跟我们人类一样,又善良的食草性昆虫,又残酷的食肉性昆虫,我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好像他们就在我眼前进行着一切活动,把我带到了一个真实的昆虫世界。

《昆虫记》中对昆虫的细节描写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法布尔超人的观察力,如蝉和蚂蚁乞讨粮食时的狼狈形相:“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调过脸去背对前来乞讨的蝉。那蝉则伸着爪子,唔,对不起,是伸着手。头戴十八世纪宽大撑边女帽,胳膊下夹着吉他琴,裙摆被凛冽寒风吹得贴在腿肚子上,这就是蝉的形象。”这段乞讨的描写真是惟妙惟肖。

更令人赞叹的是,法布尔对昆虫倒挂姿势的描写:如在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

试问一下,那个人没看到过苍蝇倒挂的姿势,但又有谁去注意它呢?但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也正是法布尔的成功之处。

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狼珠是怎样猎食的,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神的内涵。

我叹服那神秘的大自然,更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

《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

《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昆虫记》读后感5

《昆虫记》这篇着作是法国着名困中加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才完成的。这本书里介绍了毛虫、蝉、蝎子、蟑螂、蜘蛛等几十种昆虫。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蝎子《白蝎“自杀”》这一节。有人说,蝎子遇到危险就会自杀。于是,作者就做了一个实验。他用烧红的木炭围成一圈火墙,然后把一只白蝎子放进火墙里。热浪烤在蝎子身上,它倒退着卷成钩子,一会儿伸直,一会儿弯曲,动作快极了,使人看不清楚。突然,它一阵抽搐,接着,就一动不动了。作者用镊子把它夹到一块凉沙土上,过了一个多小时,令人不敢相信的是,蝎子竟然奇迹般的活过来啦,和以前一样变得生气勃勃了!这个实验证明,根本就没有蝎子自杀的这种事情,无非是人们乱猜测而已!

读了这一节,我不禁思绪万千:世界上大概除了人以外,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不会自愿结束生命。其实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自杀都是一种胆怯的表现。大家都认为生命是一种很宝贵、美好的东西,既然上天赐予了我们可贵的生命,那我们就应该勇敢地面对苦难,珍惜生命,也回报他人。

在电视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人因为某种原因自杀了,着名艺人张国荣也在多年前跳楼自杀了。我认为,这些人的勇气真是太小了,简直还没有一个小蝎子勇敢。由此,我曾还联想到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我就是一个例子。我经常会因一道数奥题不会做就生气,苦恼,经常生气的对着草稿本发脾气,有时候甚至干脆不做,空着,这也是一种怯懦的表现!

所以,我们应该学习蝎子的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做一个坚强而又勇敢的人!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拍拍灰,继续前进,人生旅途很短,不要在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计较半天而耽搁了其他的重要的事情。我时常告诫自己,要坚强,勇敢,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可是,却因为没有例子而常常做不到,现在,有了小蝎子做榜样,一个小生灵都不舍得丢弃自己的性命,那我就更不会了。我一定会更加坚定,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地迈向初中的大门。

读过作者法布尔的生平和《昆虫记》,我感触很深,《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法布尔说的对:生命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能说抛弃就抛弃。我们不能把生命当成是享乐或者是受难,应该把它看成是一个合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能违约,直至生命结束。


《昆虫记》读后感2000字范文相关文章:

《昆虫记》读后感2000字高中

《昆虫记》读后感范文1000字

《昆虫记》读后感优秀作文范文10篇

优秀的读后感分享:《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读后感优秀作文10篇

《昆虫记》读后感作文范文精选10篇

《昆虫记》读后感1000字范文

昆虫记的读后感范文10篇

世界名著《昆虫记》读书笔记3000字范文

关于《昆虫记》读后感小学范文10篇

    24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