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应该怎么教

庄宇 224分享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是很多老师却忽略了这方面的教学,这导致学生没能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学习。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策略

  1.小学语文作文的写作现状

  无论是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还是传统语文课本中的教学,首当其冲的、并且也是重中之重的就是作文了,这同时也是我们每一名语文任课教师举步维艰的教学重点。于部分语文教师而言,她们殚精竭虑、纹尽脑汁地在作文写作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最终收效却是十分有限。而相对于学生而言,作文也同样是很多孩子的畏惧点,甚至于有些孩子都将作文视为“最恐怖”的作业。按照苏教版的语文学习内容,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教学生简单的造句,例如一些简单的看图说话等都作为语文作文的基础练习。就算是如此重视,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依然无法得到提高,仍然存在洞察力不深、语言组织能力差、词汇积累贫乏等问题。那么该怎样解决这些潜在问题呢?我们结合苏教版语文课本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

  1.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在积累

  1.1.1于生活中积累

  语文写作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积累而来的,在平时的休息日,可以与朋友多多出去郊游,与大自然接触,感受世间万物的风情美韵;在茶饭之余,也可以与邻居饮水畅谈,了解社区的生活趣事;同样,一个人闲来之时,也可以多多走动,到图书馆里看看书,感受浓浓的书香气息,培养自身的高雅节操。写作是生活的缩影,唯有以生活为载体的写作,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1.1.2从书本中积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读书的过程中,那些优美的词句段落往往更能吸引我们细细品味揣度,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便可将这些词句收入囊中,转化为自己的素材,进而运用到我们的作文当中去。通过不断地阅读佳作,品析文章中的一词一句,更能使学生读书写作的情感抵达更深的层次,作文风采也不然而然的得到提升。

  2.应用模仿教学增强学生写作的成就感

  在小学的初始阶段,大多数的学生由于年龄和识字量的约束,在选择阅读书籍时更倾向于阅读一些字数少的书籍。甚至很多小学生都不想去翻开教学的书本,更不要说让他们独立的完成一整篇写作了。因此,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加剧,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们认识到写作就如同练习书法一般,可以采用临摹的方法。首先可以给出一些用词较好的例句,并让学生们模仿造句,同时教会他们,具有多重语义的词语可以造出不同种含义的句子,让学生们熟练掌握这些用法后,在自己小小的成就感中慢慢体会到汉语言文字的巧妙精深,更有助于拉近学生自身与语文作文的情感距离。深入阶段,教师们也可鼓励学生们模仿写一些较特殊的句式,例如拟人句、排比句等,或是利用一些修辞手法,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甚至也可以尝试着对自己喜欢的某一篇课文写一段观后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修辞、句式,尝试这一种新的体验,任课教师也要多多鼓励赞扬学生的不错的用词用句。

  3.创设情境,将生活哲理引入其中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字、拼音、词组等基础的知识,而且还要多多阅读,学习文章中用的精妙的句式,当然,语文学习其实很大成分是学习如何融入情感的表达,更是教会我们人生哲理的一门课程,也只有将这些东西学会并结合到作文的表达上,才能深入一篇文章的精髓。还记得小学学习过巴金的一篇文章,那时它曾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維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仅此简单的一段话,却让我们深刻的领悟到,奉献无私才是人之财富;自私自利,或许你会得到短暂的快乐,但终究是必有所失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严己宽人的心。有时候,写作只是身边的一件琐事,以小见大,从而体会感悟到其中的深刻哲理,教会我们成长。其实,写作并不难,学习写作的知识也并不繁多,重要的还是在于我们自身对于写作的一种观点,一种看法。若我们将作文看成是一种心情的记叙表达,那么当我们去完成一篇作文的时候便会事半功倍;相反的是,如若我们将写作文看成是一个必须要去完成的任务,那么,不仅仅对于小学生,就是对于我们教师而言,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于厌弃这个“任务”,这不正也说明了学习语文作文,不能靠“死记硬背”,“死圈乱套”,而更应该调整好心态,用一种积极的,充满热情的心去接受。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一、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的想象

  想象是人对原有表象挖掘并重组的过程,离不开感知大量的表象,当学生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想象力会更丰富,从而能言之有物。如果学生缺少表象的积累,想象就会失去必须的根基,就会使思维变得封闭。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留心自己的生活,在观察中获得感悟,获得表象的积累。当然,不是所有的素材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筛选,找出与主题相匹配的内容,让素材为人所用。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要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要通过由表及里、由外向内的观察获得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学生观察要做到细致、具体,能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能融入自己的思考与体验,从而对将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加工,获得有价值的内容。学生通过形象敏锐的观察力,能从不同侧面感知事物,把握其特点。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热情,并将观察的内容、过程、体验转化为笔下的文字。在进行观察训练时,教师呈现实物,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感受物体的特点,从而形成完整细致的认识,展开合理的想象。有意义的想象不是生编硬造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合理地引导学生想象,这样表达的情感才更加感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要让学生在内省中体察,写出有情境的文字。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接触生活,多参与实践,描述参加活动后获得的体验,给自己带来的各种情感。学生有了素材的积累,就有了想象的支点,在此基础上行文,更有生机,更会打动别人。

  学生不仅要从生活中获得体验,还要从阅读中学会积累。厚积而薄发,历来被大家所倡导。作文是学生以语言文字传达情感的,也是一个释放的过程,而阅读恰恰相反,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接受而获得知识内化的过程。学生只有读懂文章,品味其中的韵味,才能探索从文本的主要思想出發,合理地选择材料,学会裁剪取舍、学会谋篇布局、学会详略表达、学会遣词造句,才能有条理地表达。因而读写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模仿写作,通过对范文进行再学习、再认识,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有效训练,插上想象的翅膀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触发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素材,让他们摆脱束缚,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如让学生写环保有关的作文时,教者呈现沙漠中“一滴水”的图片,提出问题:“假如世界上只剩一滴水,世界将会怎样?”问题一经提出,就调动学生的想象,他们热情高涨,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教者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写下来,并进行合理地构建,拟定框架,写出的文章就会比较充实。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聆听音乐,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再构画面、组织情节、安排结构,编写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师也可以营造音乐氛围,让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沉浸入音乐之中放飞思绪,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汉字具有表意作用,会意字可以通过字形的拼组想象出其中的意义,如“休”就是表达“人”靠在“树”歇息的意思。教师要结合学生思维以形象为主的特点,提供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图画,引领学生对汉字进行合理的想象,想象其中的有趣故事。组词造句是用所给的词造出一个句意明确的句子,但词串的想象不只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还需要一幅完整的画面、一段内容丰富的故事。教师给出几个简单的词串,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运用给定的词创造出一篇短小的文章。

  续写是在透彻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前文的思路,充分利用想象对原文进行延伸。续写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也要循着原文的思路,保持原文的主题,使内容更加完整,形象更加鲜明。续写的内容要与前文衔接连贯,不能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教师提供结构完整的文章,故事隐去结局,刻意留出“空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尝试写出结尾,让学生去“补白”。教师也可以隐藏文中的部分内容,让学生根据行文思路探寻情节,揣摩隐藏的内容,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将简略的原文进行扩写,使内容更加充实,形象更加丰满。扩写要忠于原文,不改变原意,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思想。学生也可以在领悟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改写,要保留原文的框架,把握人物的主要特征、故事情节,合理地取舍材料,以完成写作。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促进他们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每天记录所见、所思、所悟,获得知识的储备。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要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坚持写作,形成每天写作的好习惯。学生要养成写随笔的习惯,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写身边的事,写自己的感悟;要指导学生看图作文,进行联想想象,写出寓意深刻的文章。要发挥想象,写童话故事,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726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