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效率

庄宇 224分享

  作文是很多学生较为头疼的内容,实际上老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1、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任何的文学创作都必须来源于生活,大到作家的文学写作,小到小学生的作文写作亦是如此。同样对于作文写作来说,想要写作一篇好的作文,必须通过足够仔细地对生活观察,因此生活体验,生活素材收集是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比如以“动物园的小动物们”为题写作时,就需要学生们将动物园中的动物种类、样貌、性格和原本的生活环境等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再通过将在动物园游览参观之后的感受都真诚地表达出来。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在日常的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就应当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比如,注意观察父母或者朋友的生活习惯和爱好特长等,就能够通过在相关题材的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只要老师细心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就一定能够使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2、通过体验生活丰富情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的道理当然也适用于作文的写作,学生只有通过在生活中积极的感受生活的魅力,体会生活的乐趣,才能够写出有思想、有内涵、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比如,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通过亲手种下一棵棵小树苗,学生能够感受小树长成大树的不容易,通过亲手参与树苗栽植使学生能够从内心产生爱护树木的意识,从而形成对于保护环境的自我约束。这种通过亲手植树产生的成就感以及对于保护环境的自我约束能力,也会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劝导别人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进而间接地影响到身边的人。以后在此类的作文写作过程中,学生的写作将不仅仅只是写具体的植树过程,还会更深一步的写出保护环境的意愿,从而提升文章的内涵,加深文章的思想深度。

  二、让课堂教学成为生活化的平台

  1、把课堂内容转变为生活化的内容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纪还比较小,生活经验相对比较缺乏,加之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因此学校内的课堂教育对他们来说,就是把课外经验转化为课内写作素材的最佳方式,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而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写作素材。例如在学习《挑山工》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能够体验课文中描写的挑山工的心理情景,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于课文内容进行现场演绎,使学生通过扮演挑山工、游客等不同角色,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能够更好地理解挑山工的心理状况。通过学习了解文章作者所想要向我们传达的这篇文章的真实意义,通过对于不同角色的扮演然后再进行分组讨论,使学生能够换位思考文章中主人公的真实心理状况,将自己融入到课文所描写的环境中,从而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以及对于生活的珍惜、热爱,促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能够运用真情实感写出有内涵、有情感温度的文章。

  2、把课外经历运用到写作之中

  尽管课内的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学习场合,但是课堂之外的学习同样不可忽视,因此应当适当地开展课外学习的相关活动。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同老师、同学相互分享课外有趣的经历,然后用写作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之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分享写作经验,分享式的写作方式以及将生活中的趣事口语化地表达出来,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使学生将从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技巧同实际生活经验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引导学生主动用生活实际写作

  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小学生们在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问题,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十足的好奇心,若老师在这一点上能够加以引导,将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抓住现实事物的本质用自己充满想象力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描述自己的感受体验。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指引,让他们对于不同问题能够多问几个“为什么”,充分运用发散式的想象力从不同角度去了解问题,并且尝试性地自己去解决问题。比如在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作时,我们可以对学生多提一些问题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提问学生:“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如果长大了要工作了,希望能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通过类似提问的形式,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日积月累,笔者相信对于学生的写作一定会有所帮助,并且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 、让学生爱上写作

  在小学的语文课程中,作文写作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想要使学生能够提高写作能力首先要赢得学生的喜爱,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教学的关键就是取得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喜爱。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根据生活实际提出能够使学生引起共鸣的话题,从而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据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之中,对于学生的写作题材要选取适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并且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话题,比如“假如我是超人”“我想做一名科学家”“我最喜欢吃的食物是”等,通过切实地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设置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的题目,使学生能够从自身的真实经历出发,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增进对于写作的信心和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一、充分激活学生对写作的热情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知识水平需要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将其体现出来,而这也恰好是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但为了克服这一难点,教师应在写作课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谈话,了解学生对写作的看法,然后鼓励学生勇敢克服自身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并耐心地给予相关指导,让学生从心里认为作文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从而提高学生对写作的信心。同时,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出命题作文,并确保学生在面对该作文时都能看得懂是什么意思,明确自己要写的方向是什么等,必要时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引导,以保持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注意,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因此,在作文命题时应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兴趣为基础,强调作文的趣味性、针对性与新颖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批改时,应避免严词批判,即使是面对内容较差的作文也要以鼓励为主,建议为辅,从而让学生不断吸取经验,并不断提高写作的质量;或者教师可以将一些优秀的作文、精彩片段在课堂上念给学生听,并将这些佳文贴在学习园地上让学生欣赏、学习,这样就会起到很好的鞭策作用,这对学生写作信心的树立有促进作用。生活就是学生写作的源泉,而作文则是学生用来反映生活的方式。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也要注意贴近生活,鼓励学生主动将生活中的喜闻乐见写进作文里,从而拓展学生想象空间,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让写作不再变得被动。

  二、从素材的积累方面着手

  通常情况下,选入教材中的一系列课文不仅要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还要充分突出写作训练的相关要求,且在每一个单元后面的训练都要安排一些重点需要训练的项目。在生活中,通过不断积累大量的素材来提高写作的空间,是写作教学中重要的方法。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积累相关写作素材,并适当加强作文的训练,增加课外的练笔量,从而提高训练的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畅谈一下未来的理想,或在春季带领学生出去赏花;在秋天去观赏落叶;在冬季去打雪仗、堆雪人等;然后让学生在每一次活动后写一篇紧扣主题的作文,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还能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中年级阶段作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精彩文章之后,认真分析文章作者的写作手法,文本结构,句式特征等,然后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最后在一次次练习中掌握写作方法。而这样的仿写方式能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作文的素材其实在生活中是取之不尽的,只要肯花一点功夫就能写出一篇满意的作文,且作文的内容不会简单枯燥,也不会重复啰嗦,反而会让作文具有独特性与新颖性。

  三、强化由段落至整篇的过渡

  在小学中年级阶段,写作教学大多都是由词到句,然后再到段的一个动态过程。字词的使用是否正确,句子是否完整是写作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生段落大意的概括能力训练。例如,在三年级课文中,第二单元的作文要求是要学生观察纪念馆、亭子、大桥等景物,然后捕捉其主要特征来进行写作。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先确定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再写什么,并强调先来后到、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的顺序,从而帮助学生理清写作的思路。另外,教师还需适当帮助学生如何选择合理的写作材料,比如在进行人物的片段描写训练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从教师或者同学间的关系、人物间的对话及人物动作等方面来进行描写,如上课之后,教师在讲台上的举措;下课后,学生在操场上进行活动的具体情况等;然后再引导学生适当加入一些心理活动方面的内容,从而丰富作文的内容。这样强化由段落至整篇的过渡训练方式,有助于学生扎实写作基础。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注意明确题目范围,并点名文章的重要内容,并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要做到用词准确、主次分明、有详有略等,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作文质量。

    726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