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上数学课是要怎么提问

庄宇 224分享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已成为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常通过提问来联系师生思想、引起师生互动、开启学生智慧之门,这就要求老师具有恰当的提问方法。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一、分析学情,把握提问层次

  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是目的性要强,这就需要提问前要对学生有充分的研究。把握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等基本情况,充分准备适合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经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把握好提问层次。

  二、明确目标,科学地设计问题

  科学设计问题是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关键。而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地设计课堂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引。

  1、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特别是在导入环节的问题,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会大大增强。比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首先出示用两块颜色不同的硬纸剪成的大小不同的两个梯形,向学生提问:哪一块面积大?大多少?学生对于第一个问题通过观察很快就回答出来了,但对于第二个问题“大多少”就答不上来。这位教师及时抓住学生渴求了解大梯形面积比小梯形面积大多少的心理,很自然地引出新课。这样设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设计的问题要能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课堂提问,要有利于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就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有条有理地说出来。例如,教学“厘米、毫米的认识”时,在学生明白1厘米=10毫米后,让学生说出:2厘米8毫米等于多少毫米?当学生正确回答后,不能停留在这一步,而是进一步追问:2厘米8毫米等于28毫米,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学生通过更深一步的思考,进一步重现了计算过程与思考方法,通过有条理的表述,使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自然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更深层的发展。

  3、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对于同一条件的事物教师可以从更宽泛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寻求多种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善于思索、敢于标新立异的学习精神。

  三、把握关键环节,巧妙地提出问题

  讲究提问的艺术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情境导入设问——抓联系

  这种设问一般都放在新知识讲授之前,教师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寻找他们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设计出导向性的提问,铺设 “认知桥梁”,促进新旧知识间的渗透与迁移,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逐步建立完整的认识结构。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时,先让学生板演:①326+54(列竖式);②18.7+0.26 (列竖题);③ + ;然后提出问题:“第①题在列竖式时,为什么要把末位对齐?第②题在列竖式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第③题为什么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学生经过比较以上3题的计算过程,展开紧张讨论,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就能得出共识:“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最后教师出示例题 + ,问学生:“ + 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怎样才能相加呢?”学生从类比推理中推陈出新的发现:“先把异分母分数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

  2、重、难点处设问——抓关键

  这种设问应根据教材内容的重难点,设计出一系列前后连贯的并有内在联系的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或者依据对当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问”和“答”,启发他们得出正确结论。

  3、易混淆处设问——抓对比

  “对比”是通过比较,区别事物之间差异的方法。小学生受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制约,对事物的感知带有浓厚的随意性、差异性,而差异性愈小的相关概念愈容易混淆。如“整除”和“除尽”、“增加到”和“增加了”、“减少”和“缩小”、“时间”和“时刻”等都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因此,教学中,对一些相似易混淆的概念应适当采用“对比分析法”,于相似易混淆处设问,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刻。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笔算之前,学生已学过整数加、减法的笔算,由于相同数位对齐必定会使末位对齐,因而形成思维定势。到学习小数加、减法时,往往出现数位对齐上的错误。教师要提出对比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同中见异,异中见同,以加深数位对齐的理解,促进数学知识的正向迁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善于有效提问的策略

  1.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

  无论在哪个行业,兴趣都是成功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对所学习或研究充满兴趣,才有意志和动力深入下去,而对于学生来说尤为如此。学习的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只有从枯燥中发现获得知识的喜悦,才能让他们在学习的苦海中把握航行的方向。而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够在学习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才会遇到问题从而产生提问的欲望,支撑着他继续发展。

  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而小学生往往好动活泼,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这点做文章来提升学生的提问兴趣,如小学生总是对动画片之类的充满了兴趣,再加上现在条件好一点的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做ppt或者是通过引用一些启蒙动画片来让学生观看,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遇到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会提问来寻求帮助。

  除了视觉感官上的刺激外,听觉上的刺激也可以达成同样的效果,如给学生放包含简单数学问题的儿歌,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此外,小学生还有爱凑热闹的天性,可以几个学生组成一组进行听课,相互讨论,相互之间提问再相互反驳,共同进步,这种情况下没有教师的参与,学生在心理上就会有所放松,投入学习和提问中的精力也就越多。

  2.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质疑是提问的基础,学生只有在自主学习中对所学的知识或者教师讲的话产生疑问,发现矛盾,才有向下探索的兴趣和提问的动力。所谓质疑,既可以质疑书本,也可以质疑教师,虽然可能是错的,但也会大大培养学生的提问心态。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头说明这节课的教学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并加以解决,教师自己只负责提供题目和指导,并且提供奖励机制,寻找和提问问题最多的学生可以得到奖励;也可以明确告诉学生所讲这节课中将会故意留下几处错误,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发现,这不仅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思想,也让他们更加专注于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长此以往,学生的质疑能力必将大大提高,学习能力也将大大增强。

  3.拓展学生思路

  条条大路通罗马,对于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也是如此,并不局限于在课堂上的培养。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重点并不在于提问本身,而是对他们提问的态度、勇气、决心和思维 进行培养,这些都不是在短短一节课上能够培养出来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光是在课内的积累,还有在课外的积累。学生自己没有意识和能力进行这些素质的培养锻炼,但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和课外给他们布置相应的作业来锻炼,这也是评判一个教师执教能力的标准之一。

    相关文章

    73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