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有效性

庄宇 224分享

  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这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小学的综合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朗读的指导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指导

  1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1 学生缺乏朗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自控能力差,无法让学生自觉进行朗读。有的学生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句一句地硬读,存在为了朗读而朗读的现象。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也有这样一种情况,老师读的文章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味,导致学生没有了朗读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从细小处入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2 部分教师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常常以析代读,以讲代读,既不作要求,也不作讲评,以致于课堂上缺少了孩子们抑扬顿挫、激情飞扬的朗读声,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朗读水平,达不到真正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这样朗读的韵味不仅无法体现,学生也只能肤浅理解作者的情思。

  1.3 注重朗读技巧训练,忽视文本内涵感悟

  朗读指导显得过于理性,课堂上经常能听到老师如此指导孩子:“这句话朗读时,语速应当快一点!”“某某词应当读得重一点!”“某某词语之前应当稍作停顿!”“这是个问句,句尾的那个词语音调应当往上扬!”……在老师如此“具体”地指导下,虽然孩子们也能读出教师期待的那种效果,但可悲的是,孩子们只能读“好”这一句、这一段或者这一篇,倘若换了读的内容,往往就不会读了。

  1.4 注重文本内涵的理解和感悟,轻视朗读技巧的指导

  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朗读训练往往显得感性。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教师不太着边际的指导:“你能读出春天的五彩缤纷吗?”“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现有了火之后人们的幸福生活。”“中朝人们情深似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体现吧!”“小珊迪太可怜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小珊迪的可怜吧!”……在老师云里雾里的指导中,孩子们凭借着已有的经验“云里雾里”地朗读,有时也会“声声泪,字字血”,有时也会“声音高亢,群情激昂”,但是,这种朗读训练有增量吗?

  1.5 朗读的方式单一

  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但实际教学中真正利用到教学中朗读的较少,大部分是利用早读时间集体朗读,或个人朗读。而有的学生齐读时漫不经心,不是假读,就是不读,集体朗读时还拖音明显,节奏性差,有时还不整齐。

  2 解决朗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2.1 培养学生朗读兴趣

  学生不愿读书,一般是因为对朗读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方法有:

  2.1.1 看图朗读法

  课文中有与课文密切联系的插图,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既对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训练,又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学生受到图画的感染,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

  2.1.2 比较朗读法

  学生对比较有浓厚的兴趣,抓住这一特点,在朗读训练时,多采用比较朗读。如调换字词进行比较朗读。针对具体课文内容中某些重点词的理解,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如《鸟的天堂》中一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在理解“颤动”一词时,我让学生把“颤动”换成“抖动”、“蠕动”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在一换一读中,很快理解“颤动”的意思。

  2.1.3 配乐朗读法

  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选择与之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指导朗读《月光曲》时,边读课文,边播放《月光曲》,音乐一起就使人置身与当时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随着课文内容与音乐节奏互动,如同沉浸在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个个读得兴趣盎然,声中融景,景随声出。

  2.1.4 想象朗读法

  想象朗读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创造性地理解课文。

  2.2 教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

  2.2.1 教给学生正音朗读

  语文上称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为朗读。虽然,“清晰”是朗读的基本条件,但“清晰”的前提须是语音正确。因此正确地读是朗读的基础。那么,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好知好胜的心理特点,在预习认知与课堂指导有机地渗透音准促学。

  2.2.2 教给学生感情朗读

  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单靠理解课文是不够的,还需掌握朗读技巧。感情朗读的技巧包括重音、停顿、速度、语调四个方面。就速度而言,不同的课文内容和文体,朗读的速度大相径庭:记叙、说明的内容一般用中速读;景物描写、回忆、抒情和议论的部分就要读得慢一些;人物对话应根据人物性格和对话内容来决定。就文体来讲,诗歌、写景或抒情的散文读得较慢;故事、记事、常识性的课文用一般说话的速度读;儿歌、快板则要读得较快。如在《嘀哩嘀哩》一课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全面理解文本,然后让学生用符号形象地标出朗读的技巧。“|”表示停顿较长,“l”表示一般的停顿,“.”表示读重音,“一”表示速度加快,“……”表示速度稍慢,“/”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调。教学中通过投影,直接用符号在文中表示,使朗读训练具有了目标性、可感性。这样,学生在朗读时便有所凭借,他们就能绘声绘色地读出春天的美丽。这些技巧,教师在指导不同课文的朗读中,要一并传授给学生,即所谓“授之以渔”。在以后的文本朗读中,学生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技巧,从而大大地提高朗读水平。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

  一、抓住特征想象读

  为了表达时更生动,人们在写文章时常常会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有时也可以起到朗读提示的作用。尤其是比喻手法的运用,往往带有很大的形象性,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把握所比事物的特征,帮助自己读好有关语句。

  如《威尼斯小艇》一课中描写小艇样子的一句话:“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这里,作者形象地把小艇比作游移轻灵的蛇来突出小艇行驶时轻快、灵活的特点,既生动又给人以美感。在指导朗读时,我就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蛇游动时蜿蜒曲折、迅速前移的灵活样子,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朗读到“轻快、灵活”时应加速读才能表现出小艇的独特之处。

  二、重点语句品味读

  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写人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通过具体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体现人物品质的。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又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等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品质。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读好这些重点语句,对于把握人物性格,体会人物品质,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如《一个降落伞包》一课,充分表现了周恩来同志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品质。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第3、4节,先找出让自己最感动的地方,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融进文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周恩来同志的光辉形象,学生心中对周恩来同志的那种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

  三、心理刻画揣摩读

  写人的文章往往需要在叙事过程中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开情节和表现人物心情,读好这些句子有助于学生体会人物品质,进而感受人物形象。因此,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应重视指导学生关注这些句子,读好这些句子。

  如《送给爸爸的新年礼物》一课中不乏描写小主人公麦克心理活动的句子,其中有两处通过写时间表现出麦克当时急切期待、激动不已的心情,学生体会到了麦克急切的心情,而时间过得是那么慢,如何把握这一矛盾,读出该有的速度呢?此时,我就这样启发学生:麦克感觉上嫌时间过得慢,所以读时应放慢速度;而他心情又那么急切,速度就应稍快,因此可以处理成先慢后渐快,声音也可以处理成由轻到响。学生这样一读,麦克乖巧懂事的形象便在心中变得清晰明了,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麦克对父亲的那种深沉的爱。

  四、问题引路提示读

  要使学生的朗读读到位,读出韵味来,教师势必要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朗读技巧,教会学生确定句中重音的基本方法。

  我在引入《我躺在波浪上读书》一课的教学时,发现学生朗读课题时重音的处理出现了五种情况,一是强调人物“我”,二是强调方式“躺”,三是强调地方“在波浪上”,四是强调事情“读”,五是强调“读”的对象“书”。但是联系课文内容一看,显然只有第三种处理方式是正确的。于是,我就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联系课文内容一探究竟:你认为哪种读法是正确的?为什么呢?学生通过研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一下子就明白了:课文主要突出的是作者躺在“波浪上”读书,而不是谁做了什么事;再说,躺在“波浪上”在一般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而他却能躺在波浪上,所以重音该落在“波浪上”这几个字上。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用这种方法来读一读,就能更好地体会到在朗读中把握重音处理的方法。

  五、人物性格角色读

  有些课文的朗读应指导学生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者有表情朗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

  如《田忌赛马》一课中,有一段田忌输了第一次比赛后与孙膑的对话,虽是寥寥几句,含义却相当丰富:孙膑一句“大王的马比你快不了多少”就为下文调换出场顺序埋下了伏笔;简单的一句“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更是凸显了孙膑已是深思熟虑,早就胜券在握了。田忌的不理解和没信心反衬出孙膑的足智多谋,如此一来便高下已分,智愚立现。在学生把握以上内涵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借助提示语,分角色进行有表情朗读,就能表现出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内涵。

  六、标点符号解析读

  标点符号在文中的作用除了表示停顿之外,很大程度上还有提示语气、表达情感的作用。有时尽管是语句相近的句子,却由于所用标点符号的不同使得传达出的感情迥然不同。对此,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这些标点符号传递出的情感信息,朗读时注意情感的表达。

  如《惊弓之鸟》这一课中,魏王说的两句话:

  “你有这样的本事?”

  “真有这样的本事!”

  这两句话仅仅相差一个字,却由于所用标点符号的不同而表达出大相径庭的语气:前者写出魏王疑惑的心态,后者则写出魏王亲眼见到更羸“只拉弓不用箭射下了大雁”后震惊的心态。学生理解了这两个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感情,就可以准确地读出前者将信将疑、后者深信不疑的不同语气。

  七、前后转折对比读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篇课文的朗读经过几遍训练,学生基本上能做到读通读熟读流畅,但往往容易流于平淡,语气语调缺少变化,很难打动听者的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是“平面型”而不是“立体型”。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在指导当中引导学生注意文本语意上的变化,感受文本语势上的起伏。如此,才能使学生在朗读时通过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语势的升降等变化,读得抑扬顿挫、跌宕有致、张弛有序。

  还是以《一个降落伞包》为例。课文的第二小节,第一句写飞机飞得又快又平稳,可是突然遇险,前后就应读出不同的语气:平稳飞行一句应读得轻松自然,遇险部分则应读得紧张、凝重,尤其是“突然”一词是语调上的转折点,更应读得急促强调,突出险情来得出乎意料,从而烘托出当时情况之危险。在学生把握了前后不同的基调后,我用引读的方法带领学生对比朗读前后两部分文字,再次感受前后语速、语调、语势以及情绪上的变化,进而使得学生不仅读得自然流畅,更是达到传情达意的要求。

    73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