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有哪些

庄宇2 0分享

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首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一、精心设计提问内容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善教者,必善问。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做好引导者。教师如何做好这个“引导者”,设计内容非常重要。

1.要有目的性。

课堂提问的内容应当紧扣教材,立足重点,突破难点。所提问题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每一次提问都要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小学语文沭阳县实验小学徐利广

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对旧知识的回顾,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在设计问题之前,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目的是什么,使每个问题都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往往是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关键语句设计提问,使学生掌握内容,理解思想。如教学《长城》一课时,我根据关键句“这样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设计提问“为什么说长城在历史上是一个奇迹?”学生们联系上下文分析理解了长城高大坚固是一个奇迹,单凭无数肩膀无数只手修建成了万里长城更是一个奇迹。如此读、思、议,学生便会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也就突破了。

2.要有思维性。

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仅停留在简单的是非选择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难以得到提高。精心设计具有思维性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执教《凡卡》一文时,笔者围绕爷爷能否收到凡卡的信这个中心,设计了一组问题:爷爷能不能收到凡卡的信?为什么?联系爷爷的处境想一想,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能不能改变凡卡的处境?为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就具有较大的思维价值,它们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3.要有超越性。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老师所提的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够回答出让老师满意的答案来,而且还是异口同声的。学生是不是真的是已经学好了呢?肯定不是。我们仔细一听,就知道老师所提的问题只是让学生复述课本上的内容,只要是有书的学生都能够从书上找到老师所想要的答案,所以说这跟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知识的拓展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真正有效的提问,需要我们的学生进行思考之后才能回答出来的。当然,也不能提一些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类的问题,而是“跳一跳,够得着”这一种情况。

4.要有开放性。

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是否具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述,主要是看教师设置了一个怎样的问题。问题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封闭式问题,一种是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的答案只能是“是”或者“不是”,而开放式问题的答案就不是唯一的,需要加入答者自己的理解。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需要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要读者的感悟和体会。既然是个性化阅读,是读者的感悟和体会,那么那就不是简单的一个“是”或者一个“不是”能够说清楚的。需要的答者自己的一个阐述。所以在教学中提问就应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

5.难易要适中。

教师要掌握好课堂中提问的难易,问题太容易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会使学生丧失信心,无法保持长久的探索心理,使提问失去价值。因而,富有经验的教师提问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后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对

于这一方面,问题的难易判断没有一定的标准,这就需要老师根据班上学生的总体水平和学生的个别差异来设计问题,力求做到对每个学生的提问都是“因材施教”,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二、细心把握提问时机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想突破教学重难点,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就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细心选择课堂提问时机。实践证明,时机把握不好,往往会使学生启而不发。我们在课堂提问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选择问点。

所谓问点,就是提问的切入点。同一个教材内容,可以设问的方面很多,这就需要我们精心选择“问什么”。我们不仅要设计出紧扣目标的关键性问题,还要把问题提准,使各教学环节组合成有机的整体,产生合力。《掌声》一课的最后一段是:“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唤,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最想得到谁的掌声?最想把自己的掌声送给谁?”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它可以使学生懂得篇末升华感情是构成好的记叙性文章的重要内容。

2.抓住提问的时机。

启发学生的思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善于审时度势,抓住契机,并进行适当调控,问在“火候”上。只有当学生进入了“愤”、“悱”状态,即达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

时,才是提问的最佳时机。教师在实施提问时,要善于用语言、手势、表情、演示、实验等方式创设“愤”、“悱”情境,并适时诱导,然后根据学生表现,恰到好处地把握提问的时机。

3.控制等候的时间。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只停留1-2秒钟就开始点名,请学生回答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加上精神紧张等原因,通常无法回答或者因仓促回答而导致错误。因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后的等候时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等候多长时间为宜,一般认为,自提出问题到请学生回答,至少应该等待3-5秒钟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以10秒左右为宜。

4.把握提问的次数。

教师的提问要抓住点,例如:趣味点、深入点、困惑点、空白点等将问题设计得精而准,不能在一堂课上频频发问,以多取胜,更不能问过算数,问题要有准确性、针对性和思维性。如果将真问题和假问题一股脑的推给学生,一堂课几乎被问题囊括,那么学生的大脑处于疲劳状态,就会产生倦怠感,思维反倒处于麻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提问的次数要得当

教师的提问要抓住点,例如:趣味点、深入点、困惑点、空白点等处将问题设计得精而准,不能在一堂课上频频发问,以多取胜,更不能问过算数,问题要有准确性、针对性和思维性。如果将真问题和假问题一股脑的堆给学生,一堂课几乎被问题囊括,那么学生的大脑处于疲劳状态,就会产生倦怠感,思维反倒处于麻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二、提问的内容要精心设计

随着把培养思维、开发智力做为教育目标以来,课堂提问优化设计已经做为一门专门的教学艺术,受到教育专家和广大教师的重视,善教者,必善问。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已经成为每个优秀教师的必备技能。

1、围绕教学目的设计提问。

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作为实现语文教学整体目标手段之一的课堂提问应该能使学生激起情趣,理解内容,发展智力,受到教育。问题设计要从整体目标出发,考虑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效应。如教学《你们想错了》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们想错了’中的‘你们’指的是谁?他们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说他们这样想是‘错了’?”这几个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全面阅读,把课文中的内容连贯起来思索,从而理解__的好品质,体会出文章的中心,达到教学目的。

(1)、提问的内容要有思维价值

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仅停留在简单的是非选择上,学生的思维能力便难以得到提高。因此,精心设计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那些精于设问之道的名师

常常能独具眼力,在易被常人忽视之处,捕捉到具有较大思维价值的问点。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执教《凡卡》一文时,围绕凡卡的信爷爷能否收到这个中心,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为什么?联系爷爷的处境想一想,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能不能改变凡卡的处境?为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显然具有较大的思维价值,它们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提问要明确具体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因此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有一位教师在执教《穷人》一文时,先问学生:“对课文用‘穷人’作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的回答是:“因为桑娜是穷人,所以用‘穷人’作题目。”“因为桑娜收养的是穷人的孩子,所以课文题目叫《穷人》。”显然,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存在困惑。于是,教师接着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着重写的是桑娜,为什么不用‘桑娜’为题,而是用‘穷人’呢?谁能从课文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中去仔细想一想,找到答案呢?”这样的问点明确具体,学生经过思考后有所悟:“课文描写了三个人物,他们都是穷人。”“课文叙述的事情都发生在穷人之间。”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进一步追问:“作者描写这些穷人,叙述穷人之间发生的事,为的是什么?”此时,学生恍然大悟:“为了歌颂穷人的高尚品质。”

2、提问要立足于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于精,关键是我们教师应抓住文章的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文章深邃意境中写到的情节往往是作者情感愿望寄托的载体,应设计问题重点研究。再如有些文章的关键句,往往是文章和思想有机组成,在教学中可在这样的地方涉及提问,使学生掌握内容,明确思想。如教学《长城》一课时我针对关键句“这样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设计提问”“什么是奇迹,为什么说长城在历史上是一个奇迹?”学生通过读文、讨论联系上下文分析理解了长城高大坚固不但是一个奇迹,在没有吊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就靠无数肩膀无数只手修建成了万里长城,它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更是一个奇迹。如此读、思、议,学生不仅了解了万里长城,更会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也就突破了。其实,难和易往往是相对而立的,也是因

人而异。只要能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其难也易了。

3、结语留疑

就是在结束授课时提出问题,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这也是我们经常用的,最后的问题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见疑(发现问题)、质疑(提出问题)和布疑(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提出来了,学生急欲知道究竟,教师却不要着急,甚至有时还预示着多种答案,使学生暂时处于莫衷一是的境地,直到问题解决了,学生才放下这颗心,但教师又来一问就这样,在设疑和释疑的矛盾运动中讲完一堂课.有时临下课再提一个问题,以起到“且听下回分解”的作用。听这样的课,简直就是一种艺术享受。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有哪些

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3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