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数学计算进行教学

庄宇 224分享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其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而现在,因为各种计算器的广泛应用,使得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下降。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计算教学现状

  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模式基本上都是机械练习,大量地繁琐地练习。传统教学方法不能照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只重结果,没有充分考虑计算过程中方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科技发展和进步,随处都是各种高级计算器。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越来越差。因此,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小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1.模式单一。虽然现在的教学模式加入了很多的辅助教学工具,如:录像、录音、投影仪等。但这些都离不开以往的数学教学模式,如:“复习――引入――新内容――解析――习题练习――批改作业”,这个教学模式基本上以教师讲解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这个模式还在我国教学模式上传承了很多年。它没有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教师也没有和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压根就对学习提不起积极性。

  2.忽略口算。口算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及计算速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口算教学。其后果是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记忆力、领会力、注意力等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计算能力不能有效提高。

  3.习题枯燥繁琐。现在很多学生都在抱怨有做不完的习题,而很多家长还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这样,正所谓题题通不如一题精,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精一题并且教会学生灵活应用到其他习题中,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今,许多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题目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从而让学生失去兴趣。

  三、小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1.改变单一模式,情境导入。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不同的情境设置。利用情境导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贴近生活,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不能掺杂大量的非数学信息,毕竟情境导入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师要尽量针对计算方法探索情境创设。让学生学会自己观察,如:今天书包里有几本书、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家里今天买了几个苹果等。这些都是可以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而且还能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清晰化,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化口算。笔算的基础是口算,口算还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瞬时记忆力、创造思维能力及注意力,且口算还有实用价值,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用到口算。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让口算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就要有一定的口算技能,就需要强化学生的听、视练习。这样的练习需要坚持训练,或者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有目的性地渗透口算训练。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有计划性的口算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从而为笔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以致用。让学生不再每天应对大量的繁琐习题,把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如:在学习了平均数以后,可以让学生算算家里人的平均年龄,或者是将家里的男人女人分开来算平均年龄,算男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再算算女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印象,并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以强化计算速度及技巧。

  4.学生参与。在教学的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分析问题能力弱等特点,充分利用辅助教学工具教学。如:要提倡在做中学,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尽量采用教具、多媒体、学具等直观的教学工具,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活动,以促进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5.独立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学生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自己去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大胆尝试。教师则要及时地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尽量避免教师“画点”学生“连线”,让学生逐步形成独立自主创新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计算是一个人生活学习的基本技能,在小学学习阶段让学生掌握牢靠的数学计算技能,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积极的作用。在初高中学习阶段,很多学生对于数学枯燥单调的学习很难提起学习兴趣,致使学生的学习计算能力得不到提升,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学习阶段,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养成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具备过硬的数学计算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计算学习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还能够在计算学习中掌握更多的计算、推理、数学思想等知识,让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完善,同时,对其个性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打破数学思维限定

  数学思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助力,并且数学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数学教师只注重计算方法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的启发,致使一些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会模仿教师的教学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计算,或是根据教材中例题的解题方法比着葫芦画瓢,不论是什么样的习题都会从教材中寻找计算方法,例如,计算6×0.99=( )时,很多学生在看到习题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按照教师教过的方法,运用列竖式进行计算,这种僵化的数学思维严重地制约着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启发,帮助学生养成审题、解题的习惯,并引导学生从习题中找出考核的知识点,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最恰当的解题方法,这样自然就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同时也使数学习题达到应有的训练效果。如,6×0.99=( )这道习题,学生看到0.99时,应当学会将其进行拆分成为1-0.01,然后将其和6进行相乘相减,这样不仅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进行计算,同时也能够考核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的理解。

  三、小组合作以优带差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小组合作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不仅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实施以优带差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帮助小学生初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首先,在各学习小组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符合各学习小组学习兴趣的计算习题,这些习题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够得以解决;其次,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引发其他学生的解题见解,并通过学生的不断演算和探究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地进行讨论和演算,使学习小组中的学生都能够从讨论中汲取其他学生的优秀计算方法,取长补短有效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

  四、有效进行课后习题训练

  课后习题练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同时也是很多数学教师最得力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课后习题训练能够提升学生计算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采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希望能够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教师大量的练习题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有的学生在大量的习题练习中甚至出现厌学心理,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设置练习题时,��当摒弃“题海战术”落后的教学思想,通过为学生精选习题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如,学生的加减法掌握的不够牢靠则可以让学生帮助父母计算水费电费;学生的分配律掌握的不牢靠则多设置一些分配律的习题练习等,通过这些有侧重趣味性的习题练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也做到了减负提质的要求。

    73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