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朗读

庄宇 224分享

  朗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充分熟悉那些感性元素后,才可能调动脑中已有的语言背景和经验,进入对文章的深层的、整体的把握。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朗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指导小学生朗读的几点策略

  (一)教学中指导朗读具体方法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必须介绍一些朗读方面的知识。正像游泳教练不能只叫运动员在水里瞎扑腾一样,应该教授丰富的游泳知识。而这种介绍决不能流于形式,应该让学生有实感。概括起来,介绍朗读知识的方法大致有:提出有关知识点;举出丰富的实力;比较性示范;应用性练习等。

  目前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朗读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做的就更少了,这不能不说是遗憾的事情。究其原因,决不是教师对这个问题不重视,可以说,几乎每一个老师都能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况且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了学生朗读必须达到的目标,比如,朗读应该“准确、流利、有感情”等。可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使得学生总是泡在题海中无暇去朗读,教师也怕朗读会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但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不一定都具备指导学生朗读的素质,不一定都能有一个=套好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特别是朗读的训练方法,有的教师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朗读训练是一种很复杂的教学行为,它比讲授课文、作文训练、应试训练要复杂的多。朗读的行为综合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如:正确发音的能力;理解文本的情意的能力;表现文本情意的能力;自我监听的能力;听知教师范读或录音的能力;模仿的能力等等。教师应该具备:学生应具备的所有朗读能力;灵敏的听辨错误的能力;丰富的朗读知识;轻松实在的解说能力;根据不同对象进行训练的能力等等。其中训练能力就是关键,训练的能力最后必然要落实到一些列的训练方法上。

  1、整体示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一节语文课都可以当做一节朗读课来指导,讲授一篇新课文之前,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完整的示范朗读,让学生深刻的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通过教师的朗读让学生感同身受,并且深深地被文章的优美文字或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所打动、所吸引,激发学生也要向教师一样来读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

  2、边读边讲边记。尤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可能得同时进行丰富的朗读教学会使整堂语文课丰富多彩,随着教师的朗读会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的体会文意,朗读到具体的词语可以反复强调,反复吟诵,并且和学生一起分析这句话、这个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这样读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让学生用红笔记录一下,方便学生自己朗读时抓住关键的词语,更容易理解作者写作这句话是的感受。

  3、学生自读感知。每教授一段文章,分析完了之后就让学生自由的进行朗读,及时巩固,根据遗忘规律先快后慢的规律,会使学生牢固的掌握这段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朗读技巧,更容易记忆这段文章,此时教师可以巡回于教室之间,正好的倾听学生的朗读情况,并且及时反馈与指导学生,是学生感觉到老师的重视,对朗读产生更浓烈的兴趣与基本的自信。

  4、指名朗读与指导。教师在学生自读的时候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朗读情况,挑选出一些朗读有独特特点的学生,及其突出的和出现常见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名朗读,鼓励他们大胆表现,对于学生朗读的错误或不当之处不要当即打断,让每个学生安静听完,并加以掌声鼓励与夸奖。之后进行具体指导与鼓励,教师必须做好相应的记录,用于之后的分析与反思,更好的促进朗读教学,寻找能让学生更好接受的方式与方法。

  5、朗读比赛。比赛的形式往往在课外活动中才能得以体现,会占用学生很多课余时间,组织不好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学完整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挑选重要的一段文章,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并且挑选出此次朗读很好的学生来当评委,让学生自告奋勇,一决高下。这样可以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增强学生比拼上进精神,巩固所学知识与朗读技巧,仔细的观察学生对于本篇文章的朗读所掌握的技巧的多少与朗读的熟练程度。让学生更好的施展自己,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感觉到掌握好朗读受用无穷。

  (二)正音的方法

  朗读应该使用普通话这是不正之论。然而,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掌握正音的方法。在正音方面,教师最好能够熟悉发音器官的结构,并了解发音器官的功能,且能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解释。如果能通过图示的方法形象的解释疑难字音的发音原理就更好了。如果这些知识和方法仍不能够凑效,就需要教师有一些其他的正音技巧。如普通话的n和l是许多方言区学生们的难点音。我们首先要明白n是鼻音,l是边音。我们可以对这两个音的发音原理进行解释,还可以画出这两个音的发音器官图。可能这是学生还难以有实感,不一定就能准确的发出这两个音来,我们就需要其他技巧来帮忙了,这些技巧是:教师示范发音:n-n-n-n-n-n-n-,l-l-l-l-l-l-l-。Na na na na na na la la la la la la 。让学生听出区别。教师捏住鼻孔发上述音,引导学生听辨:n发音时鼻孔有气流想出来,被捏住了,出不来,因而发音很困难;l发音时,气流是从口腔出来的,因而捏住鼻子不会影响发音,发音很轻松。让学生捏住鼻孔,发n音,舌尖的位置不变,让舌头的两边出气,直到发出没有鼻音色彩的音为止,那个音就是l了。

  由此可以看出正音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语音学的知识,还要将这些语音学知识用一些方便的形式表演出来。

  (三)范读的方法

  有些教师朗读的水平很好,但是只是范读一遍了事,范读前不指导,范读后不分析,这样的范读是很难有很好的效果的。范读前教师应该对本文的基调进行确定,一些明显的停连、轻重、用气、特殊的声音装饰等应该注意的地方要指明,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学生在听教师范读时便能在书上做过标记的地方一一验证教师的朗处理,这种验证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过程。听过教师的范读之后,学生不一定对所有应该注意的地方都有深入的体会,教师还应该做范读后的分析,特别之处自己范读时对一些句、段的处理方法,以加深学生的体会和记忆。朗读的范围可以是篇,也可以是句或者段,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的来设定。

  (四)教师指导朗读时的教学语言

  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话方式、语言语调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在语文朗读指导中,要想让学生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掌握朗读的方法,教师必须注意朗读指导是必须做到: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妙趣横生以及要有鼓励性的语言。

  1、语言准确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应该避免模糊不确定指导语言,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模糊其词,玄之又玄,会要学生觉着不知所云,失去学习朗读的兴趣。比如听完一段朗读录音后,教师只是赞叹读的真是精妙绝伦、饱含深情等等之类的词语,并没有向学生仔细讲授为什么会觉着这篇文章读的精妙绝伦饱含深情,这种教授方式不仅会达不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讲授时要用准确的语言告知学生哪个字应该重读或轻读,哪里用虚声,哪里用实声,还要在朗读教授朗读时告诉他们虚声就是带着比较多的气流发出的声音,实声就是实实在在的,就像我们讲话时的声音,我们读议论文、说明文的时候用的就是实声,读抒情文时声音就比较虚。并且进行示范朗读,要让学生知道抓住这句话朗读的特点与重点,从而达到最终效果。

  2、妙趣横生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如果一味的理论语言的叙述会使课堂变的枯燥乏味,所以教师在指导时加有趣的语言,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或者也可以把学生朗读出现的问题汇总,再以模仿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与误区。当然这个模仿不能针对在场的学生。

  3、要有鼓励性的语言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对学生朗读评价时的语言运用。“水不流不活,人不激不活”。倾注欣赏的话语如同及时雨一般,滋润孩子的心田,激励孩子奋发向上,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让孩子从内心喜欢学习,爱学习,有学习的劲头。尽量避免打击性的语言,比如:你怎么这么笨呢,教了几遍都不会之类的话,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如果学生朗读时出现问题,教师评价要选用委婉的语言。比如:你的声音真好听,特别适合朗读,语速快慢都适当,但是就是注意对文章的理解,不要把句子读破就更完美了。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一)保证充足的时间

  小学朗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反复的训练过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有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只是关心学习成绩,对学生朗读指导的少之又少,甚至有的教师直接将朗读忽略了,所谓欲速则不达,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指导朗读教学,学生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成果。因此,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朗读效果就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训练中提升朗读的

  效率。

  (二)扩大参与范围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尤其是基础不好的学生,他们都比较自卑怕他人讥笑,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让学生朗读时,不但要读准字音,还要有感情地朗读。比如,在学习《台湾的蝴蝶谷》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生活在蝴蝶纷飞的环境中一定特别幸福,班级里如果有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同学,他一定可以能够有感情朗读出课文的真情实感。在教师的鼓励下,一个不爱发言的学生大胆的站起来朗读课文,他读的尽管不是非常准确,但是他非常有感情地将课文朗读完成,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教学就会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做到理解与朗读的结合

  朗读和理解一定要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要想朗读的更加准确就一定要保证理解的透彻,朗读准确了还会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理解和朗读是不能分开的。教师注重学生朗读效果的要求是正确的,然而教师如果可以将朗读指导开展好,那么学生的朗读效果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在学习《春天来了》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先播放有关春天的视频,这样学生就会对春天有直观的认知,接着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找到春天景物的特点,这样在学生的脑海里就会对春天有一些初步的印象。学生阅读课文两遍以后,教师再给学生播放范文,指导学生去体会自己朗读和范文朗读之间的不同,这样学生就会比较容易发现自己朗读不足的地方,教师朗读教学也就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

  学习兴趣是提升小学朗读教学的关键要素,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朗读兴趣,不但要从学生的特点着手,还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阅读素材,给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朗读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的朗读方法会有不一样的朗读成效。例如,在朗读教学的时候,学习的内容是人物对话,那么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需要烘托气氛的朗读内容可以让学生齐声共读;学生的朗读情绪不高涨的时候,教师可以示范阅读等等,丰富多彩的朗读形式可以将学生朗读的热情充分的带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朗读。

    7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