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影响宝宝性格的因素有哪些

书奇 1172分享

  孩子的性格都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起来的,每位父母的一些无意举动都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行为,甚至性格的形成。那么具体塑造孩子性格有哪些因素?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什么因素会影响宝宝的性格

  一是准妈妈的情感好坏会影响宝宝的性格。

  宝宝向来和准妈妈是有情感纽带的。而且有很多研究表明,准妈妈的精神、情绪还有表现行为和潜意识都会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到宝宝将来的性格。如果准妈妈的心情不佳,情绪异常低落,没有什么激情,那么长时间如此,宝宝的性格也会越来越偏向忧郁,也会显得比较安静。如果准妈妈在妊娠期,一直是心情乐观开朗的,对任何事都充满了活力,那么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就是个好动的宝宝,以后长大也会比较活泼开朗,遇到事情也能坚强面对。

  可以说,所有影响宝宝性格的因素最终指向都是因为准妈妈的孕期的情绪,准妈妈的情绪好坏直接关系着宝宝的性格改变。所以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想想肚子里的宝宝,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不管什么事,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的恢复心情平静。

  二是家庭环境的和谐或是冲突也会影响宝宝性格。

  当宝宝一天天长大,对外界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周围的环境都会给宝宝带来一定的影响,也是利用这点给宝宝做各种胎教。因此,家庭环境会给宝宝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在准妈妈妊娠期里,家庭里的纷争激烈,那么胎宝宝也自然会受到这些乱七八糟的影响。特别是在怀孕期间的婆媳关系,还有夫妻关系都是会影响宝宝的情绪和性格。

  正常孕妇由于怀孕体内激素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孕妈妈的情绪比较不稳定,所以在这个时期,家人要理解孕妈妈,特别是准爸爸要多多体谅大肚子的妻子。冲突是难免的,但是要有耐心,多多关爱自己辛辛苦苦挺着大肚子的妻子。如果是婆媳关系,做丈夫的更是要从中调停,安抚妻子的情绪,一切以肚子里的宝宝为重。

  三是父母的不良习惯也会影响宝宝的性格。

  如果在怀孕期间,准爸爸妈妈们的生活习惯还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比如抽烟喝酒,各种聚餐各种很嗨的活动,或者是还到酒吧,听各种刺耳的音乐,那么就会使宝宝以后长大后形成暴躁的性格,或者是管不住的性格。所以在怀孕期间,准爸爸妈妈们最好是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父母态度影响孩子性格

  一些年轻父母养育孩子没有经验,有时怨恨宝宝,或疏远宝宝,有时又觉得对不住宝宝,又是搂又是亲。结果,因为对宝宝忽冷忽热,态度无常,弄得宝宝搞不清楚妈妈爸爸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回应其身心需要,这就容易使小宝宝焦虑成习,导致孩子将来发展出矛盾焦虑型的人际模式。

  张志刚教授表示,婴幼儿时期妈妈爸爸抚育孩子的方式会影响着孩子成年以后的人际模式。一些年轻父母养育孩子没有经验,有时怨恨宝宝,或疏远宝宝,有时又觉得对不住宝宝,又是搂又是亲。结果,因为对宝宝忽冷忽热,态度无常,弄得宝宝搞不清楚妈妈爸爸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回应其身心需要,这就容易使小宝宝焦虑成习,导致孩子将来发展出矛盾焦虑型的人际模式。Thiel-Bonney教授也发现,有的父母只关注自己的偏好,却没有估计宝宝的需要,其实“在对的时间给宝宝对的刺激”才是最好的。如果宝宝饿了,你却要拍他睡觉;或者宝宝想玩耍了,你却硬要给他吃东西,孩子就会反感焦虑。

  另外有些年轻父母,尤其是年轻妈妈,因为忙于工作而疏忽了陪伴宝宝,这样的婴儿起初可能会哭闹着要求获得母爱,但因为得不到,渐渐他们就学会了压抑爱的需要,就容易变得比较孤独、内向,易缺乏人际交往能力与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这就是回避型的模式。这样的人可能因为压抑自己对爱的需要,一生中都有可能找不到一段属于自己的高质量的浪漫爱情。

  张教授表示,前面两种是比较常见的错误育儿方式,而安全型的育儿方式是随时满足婴儿身心与情感的需要。这样孩子才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人喜欢的,长大以后,他们更容易建立人际信任,交往能力也更强。

  培养孩子好性格的方法

  策略1:对待孩子要有耐心

  对待孩子需要多大的耐心,只有做了父母才能了解。当你们精心准备好大餐,他却一口都不吃;当你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入睡以后再做,他却无论如何不肯睡;当你晚上瞌睡得要命,小东西却哭个没完……你得拼命压制着自己的怒火,心平气和地对待你的宝贝。你必须这么做,因为仔细想来,这些都不是他的错。但你能做到吗?你能一次次都做到吗?

  我的策略是:以所有的耐心,最大限度满足他的合理要求。孩子其实就是父母的影子,你以怎样的态度对他,这种态度也会潜移默化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你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没有耐心的、甚至是粗暴的人。

  人的耐心毕竟有限,因此我需要让他也承受一些忍耐和等待,即使他的要求很合理。例如我在做事,而他要我陪他,我会告诉他,我正忙着,等我做完了某些事情再去陪他。

  策略2:言出必行

  你也许会认为:孩子小,偶尔骗骗他没关系。其实这要不得,除非你希望以后也被他骗。

  我不骗孩子。我还刻意要他知道:爸爸也不会,爸爸说到做到。这一点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获得他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能树立爸爸言出必行的威信。

  举个小例子:最初给孩子穿衣服,让他把手里的东西先放下,他总是哭闹着不肯,或许他认为我要把东西拿走。经过我慢慢和他交流,并且几次穿好衣服,立刻把东西还给他,从此他便很放心地把东西放到自己旁边或主动交给我。

  策略3:始终如一

  尽量做到始终如一,避免造成孩子思维、判断的混乱。处理同样的事件要给出同样的标准,如果你今天允许孩子这么做,明天没有任何理由却告诉他不行,就会造成混乱。你或许会忘记自己的不一致,可孩子绝对不会忘。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命令很难贯彻。是孩子任性吗?其实一部分是你造成的。

  策略4: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即使父母,也无权要求他们事事按照你的意愿来做,即使你是为了他好。比如:你认为他该睡觉了,你一定要他把一碗饭全部吃掉,或者你一定要让他放下手里的玩具去做你要他做的事……强加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孩子不但开心、乐观,还能养成独立、有主见的性格。

  策略5:忽视孩子的无理要求

  遇上孩子提无理要求,或提出合理要求你也无法满足时,如果他哭闹不休,也要最大限度满足他吗?恰恰相反。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你一定不要满足,而且一次也不能妥协。否则只会使同样的不愉快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当你对孩子说"不行"、"不能做"时,孩子往往不会马上放弃他的行动,他会一边看着你,一边继续试探你是否真的不让他做。这时,你应该坚决地走过去,把孩子抱开,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不是继续坐在那里,重复说着"不行",持续与孩子的较量。孩子从你坚决的态度上,可以知道这件事是真的不能做。

  策略6:适当地给孩子一点权力

  有时,孩子会对某件事很感兴趣,你不让他做,他也执拗地一定要做。这时不妨给孩子一点选择的权力。

  举个例子:孩子对书非常感兴趣,你害怕他把书撕坏,又不想扼杀他的探究欲。怎么办?一方面告诉他乱翻书不好,另一方面他实在要打开的话,就建议他:我们拿一本书,然后和孩子一起看书。孩子的耐心是非常有限的,很快他就会放弃,做别的事情。然后,你找个合适的时间,让他陪你一起将书放到原来的地方,这样他就会逐渐养成收拾东西的好习惯。

  策略7:让孩子承担一点责任

  看到这个小标题,你或许会跳起来,这么小的孩子你让他承担什么责任?其实,孩子的责任感就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应该从对自己做的事承担责任开始,树立起责任意识。

  当孩子把一大堆玩具弄得满地都是,让他和你一起收拾玩具,或者引导他自己收拾。他掉落的东西,让他自己捡起来,他摔倒后,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凡是他能做的事情,都尽力让他自己做。

  策略8:让孩子了解别人的感受

  一个不了解别人感受的人,是很难体谅别人的。虽然大人的世界有太多的辛苦和不如意,这些你或许不想让孩子过早知道。但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感受,体谅父母的辛苦,对孩子却是不无益处的。

  所以,让孩子知道你真的很累,要睡觉,希望他自己玩,不要打扰你;让孩子知道你对他不好的行为真的很生气;让他知道打别人,别人会很痛;让他知道人是不可能不生病的,在他生病时,父母会陪着他,鼓励他与疾病做斗争,当父母生病时,他也要关心父母,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父母……

    热门标签

    477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