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化学 > 学习园地 > 同步练习 > 初三化学同步练习题

初三化学同步练习题

李金0分享

初三化学同步练习题3篇

进入初中阶段,初级中学一般是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学,是向高级中学过渡的一个阶段,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初三化学同步练习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初三化学同步练习题

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题

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液态氧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氧气的物理性质。

答案:无 没有 略大 不易 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能与许多物质起反应。氧气具有_____________,是常用的_____________。氧气能支持燃烧,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_____________。

思路解 析:本题考查氧气的基本化学性质:可以支持燃烧。

答案:比较活泼 氧化性 氧化剂 复燃

3.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_____________的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是物质跟_____________发生的反应,不仅仅是跟氧气。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能够提供氧元素的是氧气或含氧化合物。

答案:另一种物质 氧

4.(1)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要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办法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铝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放出大量的热。玻璃容器容易炸裂,必须垫上一层水和细沙;考查氧气的制备和蜡烛燃烧等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答案:(1)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炸裂集气瓶

(2)①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②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③石蜡 水+二氧化碳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氧气液化

C.矿石粉碎 D.钢铁生锈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变化过程和本质。酒精挥发,由液体变成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氧气液化,由气体变成液体,属于状态变化;矿石粉碎,属于物质形状变化;钢铁生锈,则由铁生成氧化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D

2.一种暗红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浓厚白烟。这种暗红色固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暗红色物质可以燃烧,产生白烟,这是红磷的特征。本题考查红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答案:红磷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3.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易溶于水 B.在-183 ℃变为淡蓝色液体

C.在-218 ℃时变为白色固体 D.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氧气物理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答案:B

4.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思路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必须铺上细沙或水,否则会炸裂集气瓶。

答案:B

5.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来炼钢

B.氧气可用来灭火

C.氧气可用于登山或飞行

D.氧气可提供动植物呼吸

思路解析:炼钢中利用氧气除去钢铁中的碳;氧气可以助燃而不能用于灭火;登山或飞行时由于高空缺氧而需要提供氧气;氧气可以供动植物呼吸进行新陈代谢。

答案:B

6.下列可以说明自然界水中含有氧气的是( )

A.河水清澈 B.黄河水浑浊

C.有鱼虾 D.河边空气好

思路解析:鱼虾能够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含有足够的氧气。

答案:C

快乐时光

子在川上曰

有一个老师要学生翻译论语中的一段: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结果一天才学生发挥出他累积十几年至高无上的国文水准说道:

“子在床上曰:睡得很舒服,不写作业!”

老师一听,叹为观止,摸摸学生的头说:

“汝百年之才也!吾悻而教之。”(你真是一百年才出现一次的蠢材,我越教你越不爽。)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思路解析:氧气能够助燃,而氮气、二氧化碳则不支持燃烧;空气中存在氧气,但氧气浓度太小而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复燃必须是高浓度的氧气。

答案:B

2.(经典回放)下图是从空气中 分离氧气的示意图:

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

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及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是一道图示情景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工业制法及学生根据信息迁移知识的能力。工业上制 取氧气的方法是将空气加压降温使之变为液态空气,然后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升温分离出氧气。根据图示信息知,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构成物质的氮分子、氧分子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这个变化应属物理变化。由图示还可获得的信息有:氧气(氮气)是由氧(氮)元素组成;氧分子(氮分子)是由氧(氮)原子构成;空气中氮气、氧气的性质保持不变;液态氧的沸点比液态氮的高等。

答案:空气主要由O2和N2组成 1个氧气(氮气)分子是由2个氧(氮)原子构成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 液化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

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思路解析:蜡烛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蜡烛的熔化则是蜡烛受热超过了它的熔点所导致的;蜡烛的熔化是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

答案:C

4.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仪器的正确顺序是( )

①撤去酒精灯 ②从水槽里拿出导管 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④清洗仪器放回指定位置

A.①③②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在氧气的制备实验中,一定要注意先撤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然后进行仪器的拆卸和清洗。

答案:C

5.以下哪个过程能正确地表示工业中大规模生产氧气的过程( )

A.二氧化碳 氧气

B.空气 液态空气 氧气

C. +

D.

思路解析:工业制备氧气常用空气液化法。B和C只适合实验室制备氧气;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是自然界中氧气的循环过程,但不适合氧气的工业生产。

答案:B

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现象或变化与氧气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春季潮湿环境中金属锈蚀 B.夏 季食物腐败

C.秋季山林着火 D.冬季河水结冰

思路解析:金属生锈是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而生锈;食物腐败是食物中的有机物(细菌)有氧呼吸的结果;秋季山林着火则是山林中干燥的树木与氧气反应;河水冬季结冰则是水的物理变化,与氧气无关。

答案:D

7.下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完成下列问题:

(1)A图中,夹持 木炭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燃烧停止后,取出余炭,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B图中,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_____________部分迅速烧红;C图中盛放氧气的瓶口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做燃烧实验,夹持的工具一般选择坩埚钳。整个过程集气瓶用玻璃片覆盖,防止氧 气逸出。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1)坩埚钳 石灰水变浑浊

(2)外焰 防止大量的氧气跑掉

8.(2005天津中考,25)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完成问题:

(1)写出上图中 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气体时,选用A、E装置可制取并收集_____________;选用B、E装置可制取并收集_____________;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选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集气瓶受热炸裂,集气瓶里需预先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根据试剂状态和反应条件来进行。若固体与固体反应需加热,常选择A装置;若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常选择B装置。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可根据气体的水溶性与密度来进行。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选C,反之选D;若气体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则选E。

答案:(1)酒精灯 长颈漏斗

(2)氧气 氢气 BC 反应是在常温下固体与液体间进行的,故反应装置选B;CO2可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装置选C

(3)装 少量水(或在 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题

1、(2014•随州 第8题)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阳光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B.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

C.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

D.爆炸

2、(2014•随州 第9题)化学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品

B.为减少水体污染,农业上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KNO3和Ca3(PO4)2都是复合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N、P、K等营养元素

3.(2014•随州 第10 题)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4.(2014•随州 第11题)食醋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其中含有少量醋酸,醋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不属于有机化合物

B.醋酸是由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C.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 数

D.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5.(2014•随州 第12题)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和②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③和④均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

C.粒子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①②③④共表示四种元素的粒子

6.(2014•随州 第13题)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B.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

C.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在化学反应中,一氧 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还原性

7.(2014•随州 第14题)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结论

A 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 将混合固体加入到足量稀 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B 鉴别①CuSO4溶液②稀H2SO4③NaCl溶液④NaOH溶液 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且鉴别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

C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D 鉴别NaCl溶液、Na2SO4溶液和(NH4)2SO4溶液 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Ba(OH)2溶液,观察现象

初三化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在化学反应前后,因为原子的种类__________,原子的数目__________,所以宏观表现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答案: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2.化学方程式C+O2====CO2表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答案:(1)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2)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气分子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3)每12份质量的碳与每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这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__也没有增减。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基础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思路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础,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总数没有改变,总质量也没有改变。

答案: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原子总数 物质的总质量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克,在点燃的条件下,让它们充分反应后,生成9克水,则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的质量可能是( )

A.8克 B.12克 C.11克 D.无法确定

思路解析:生成9克水,则最少需要O2 8克,因为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克,所以H2为(20-8)克=12克。同理,生成9克水,则最少需要H2 1克,那么O2的质量应为19克。

答案:B

2.Y2+2 ====4XY中方框里应填写的化学式为( )

A.X2Y2 B.X2Y C.X3Y4 D.XY2

思路解析:根据两边原子种类不变,方框中肯定有X。根据原子数目不变,左边Y原子数为2,而右边Y为4,因此方框内定有Y原子。又综合方框系数“2”分析,应选B项。

答案:B

3.在X+2O2 CO2+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

A.CH4 B.C2H5OH C.CH3OH D.CH3COOH

思路解析:从微观上看,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都成立是因为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它来解此题。依据质量守恒定律,X分子与O2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一定与CO2和H2O中的相同。在生成物中共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反应物中2个氧分子有4个氧原子,所以推断出:在1个X分子中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而没有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CH4。

答案:A

4.在化学反应2XY2+Y2====2C中,C的化学式应为( )

A.X2Y B.XY2 C.XY3 D.X3Y

思路解析:设C的化学式为XmYn,

则2XY2+Y2====2XmYn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一定相等,解得:m=1 n=3

所以化学式为XY3

答案:C

5.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思路解析: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因此,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答案:C

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P+O2 P2O5 B.C+2O CO2

C.Mg2+O2 2MgO D.3Fe+2O2 Fe3O4

思路解析:A没有配平;B中应该写成氧分子而不是氧原子;C中镁的系数应该写在镁的元素符号前而不能写在右下脚,表示意义不对;D符合完整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答案:D

7.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中等号表示(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参加反应的氢、氧分子数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分子数

C.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参加反应的氢质量等于水中氢气的质量

思路解析:该方程式中等号表示参加反应方程式两边的物质的质量相等。

答案:C

8.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NH3+Cl2——N2+HCl

(2)C2H2+O2 ——CO2+H2O

(3)Fe2O3+CO ——Fe+CO2

思路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步骤,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到答案。

答案:(1)2NH3+3Cl2====N2+6HCl

(2)2C2H2+5O2 4CO2+2H2O

(3)Fe2O3+3CO 2Fe +3CO2

快乐时光

踩死你……

一位享誉国内的植物学教授和他的助教正研究着新品种的植物,突然助教问教授:“教授,如果在野外上实习课,遇到不认识的植物,要怎么办?”教授回答说:“为了避免同学发问,所以我通常走在最前头,然后,把不认识的植物通通踩死。”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思路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因此A、B不正确。C中“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不一定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故不正确。

答案:D

2.某物质发生完全燃烧反应,反应式为:

CxHyOz+(x+ - )O2 xCO2+ H2O

若1个分子的CxHyOz与3个O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了2个分子的CO2和3个分子的H2O,则x、y、z值分别为( )

A.2,3,4 B.2,6,1 C.1,3,2 D.1,2,3

思路解析:x=2; =3,则y=6;用排除法选B,或列式x+ =3,解得z=1。

答案:B

3.将A、B、C三种物质各10克,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为16克。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

A.5∶1 B.5∶2 C.5∶3 D.4∶1

思路解析:A+C D由于D为16克,A为10克,所以参加反应的C为6克,C余4克。B是催化剂,所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10∶4 = 5∶2。

答案:B

4.将80克氧化铁粉末和4克氢气装入密闭容器中加热直到不再反应,容器中存在的物质和质量分别是( )

A.铁是56克,水是27克,氢气是1克

B.铁是28克,水是13.5克,氢气是0.5克

C.铁是27克,水是56克,氢气是1克

D.铁是60克,水是30克,氢气是0.5克

思路解析:根据方程式,Fe2O3+3H2 2Fe+3H2O,每160份质量的氧化铁与6份质量的氢气反应,生成112份质量的单质铁和54份质量的水,根据上述比例关系,80克氧化铁粉末能与3克氢气反应,生成56克单质铁和27克水,氢气剩余1克。

答案:A

5.在化学反应A+2B====C+2D中,m克A物质与n克B物质刚好完全反应生成a克C物质,则同时生成D物质的克数是 ( )

A.m+ -a B.m+2n-a C.m+n-2a D.m+n-a

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D的生成物质量=m+n-a。

答案:D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B2====2C 中,“C”的化学式用A、B可表示为_________。

思路解析:质量守恒的本质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种数保持不变。

答案:AB

7.已知A+B====C+D反应中,生成物C与D的质量比为1∶3,若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共耗2.4 g,则生成C__________g。

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共耗2.4 g ,生成物C与D的总质量也为2.4 g,又知生成物C与D质量比为1∶3,则生成C的质量为0.6 g。

答案:0.6 g

8.已知A+2B====C+D中,将A、B两种物质各10 g混合加热,生成4 g C和8 g D,若A完全反应,则A与B反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4 g C和8 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总和为12 g。又知A 10 g完全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B为2 g ,则A与B反应的质量比为5∶1。

答案:5∶1

9.在化学反应2X2+3Y2====2R中,若用X、Y表示R的化学式,则R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思路解析: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具体体现必须使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相等。即4个X原子与6个Y原子反应生成2个R分子。推之1个R分子应由2个X原子和3个原子组成,所以R的化学式应是X2Y3。

答案:X2Y3

10.在化学反应A+B====2C+D中,10 g A物质恰好与10 g B物质完全反应,若生成D物质8 g,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可以得到:mC=(mA+mB)-mD=10+10-8=12 g。

答案:12 g

11.一定质量的镁和碳酸镁混合物,经高温煅烧,直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发现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镁粉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这里包括两个反应:

2Mg+O2 2MgO

MgCO3 MgO+CO2↑

对于镁粉来说,生成物质量增加了,增加部分是反应物氧气质量。对于碳酸镁来说,生成物质量减少了,减少部分是CO2质量,且增加量等于减少量,这样不难计算。同学们不妨动手试试。

答案:44%

12.R表示某元素,且知下面的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RxOy+3H2SO4====R2(SO4)3+3H2O,则x,y的数值为x=__________,y=__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x=2,y=3。

答案:2 3

13.在3Fe+2O2 Fe3O4反应中:

(1)反应物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每____________份质量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份质量的____________化合为____________份质量的__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道:铁和氧气反应,每168份质量的铁和每64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32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

答案:(1)铁 氧气 (2)168 铁 64 氧气 232 Fe3O4

14.在2A+B====2C的反应中,1.2克A完全反应生成2克C,又知B式量是32,则C的式量是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克-1.2克=0.8克。又因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与式量成正比,则0.8(克)∶32=2(克)∶2x,x=40。

答案:40

15.配平和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P+□FeO □P2O5+□Fe

(2)□Fe(红热)+□H2O(气)——□Fe3O4+□H2

(3)□N2+□H2——□NH3

(4)□Al+□Fe3O4——□Fe+□Al2O3

思路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步骤,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配平。

答案:(1)2P+5FeO P2O5+5Fe

(2)3Fe(红热)+4H2O(g) Fe3O4+4H2↑

(3)N2+3H2====2NH3

(4)2Al+Fe2O3 2Fe+Al2O3

    68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