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化学 > 化学教研 > 教学方法 >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及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及策略

李金0分享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及策略(精选)

根据消息了解,高中其实也许是我们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对于学生而言是一场比拼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战役。主要论述的是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运用探究式教学这种新型模式的有效应用。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及策略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及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及策略

一 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1.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作用

问题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把那些复杂难懂的知识设计成一个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者合作等方式来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优势。

第一,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所以当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满怀疑问时,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寻找答案。问题式教学模式恰恰可以满足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发挥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化学是一门需要大量思维活动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还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

第三,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的过程,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理解知识有着很大的弊端,很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似懂非懂。而采用问题式教学,学生在思考问题答案时就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构建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方法

第一,通过设置情景提出问题。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想方设法地创设一个恰当的生活问题情景,促使学生积极地探求化学知识。一味地讲解化学知识往往会使学生感觉厌烦,若能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热点焦点问题入手,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化学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兴趣大增。

比如在教学SO2时,通过幻灯片让学生观看了四川乐山大佛的相关图片,当展示了乐山大佛现在鼻子两侧发黑、佛容暗淡无光的图片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原来光彩照人的乐山大佛为什么现在会如此憔悴呢?”因为事件真实,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欲望。再如在教学“原电池”时,我创设一个生活情景:钉在木头中的钉子为什么在和外界接触的地方容易生锈?为什么铜丝和铝丝不可以连接?类似这样的问题易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第二,通过假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提出问题之后,就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了。有时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提出正确而合理的假设。能不能提出和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到解决问题的成败。教师要组织学生提取和分析问题的信息,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个过程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提出假设后,还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验证方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合作、一起研究,目的是让学生在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也是问题式教学模式的优点之一。这里的提出假设并不是教学目的,而是要学生通过这个方式来学习新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在学生探究时,化学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猜想、假设、验证方案和结论,通过互相学习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合理。

第三,学习方法建议。学生们不难理解,因为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区别,要学好高中化学的方法:一方面,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明确告诉学生,知识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要学好化学必须做到:课前主动预习,养成仔细阅读的好习惯,做标注和预习笔记,在课前搞清哪些知识是能自学学会的,哪些是不会的或拿不准的。课上主动思考,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主动配合老师的教授。另一方面,重视课后的主动复习巩固,再结合课堂笔记阅读课本,把书读薄。养成从高一开始就记“错题笔记”的好习惯,不放过一个错题、难题,多与同学交流,逐步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堂上,养成做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抓住课前预习的问题集中解决,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课后的复习巩固很重要,这是知识巩固、消化、提高的关键。让学生明确:通过这些环节深入透彻的落实,明确知识间的关系,形成知识规律,使所学的知识成网、成串,形成知识体系指日可待。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想学好化学还应重视化学实验。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应细致地观察现象、探究产生现象的原因,克服做实验只看热闹不动脑的坏习惯。课外积极思考,积极探索书本中的实验改进。真正地使化学实验成为理解知识、深化知识、突破难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力武器,做好化学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同时,通过实验能学到不少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大大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只要你有信心、有实际行动,就一定能学好化学。

第四,回顾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为了搞好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本堂课的最后,趁着学生的兴趣,布置这样一个作业:(1)分别写出五个酸、碱、盐、氧化物的化学式;(2)分别写五个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于化学成绩好的学生可以提高要求:要求前一反应的生成物是后一反应的反应物)。这样的作业可以在刚开学的几天里反复做几次,内容注重高一即将用到的基础知识。在最初的几节课里,有意识地放慢教学进度给学生们一个适应过程很必要。这样,既能衔接初高中化学知识,又能使我在课后批改时及时了解学生各自的化学基础,把握好“学情”,为今后的教学服务。

二 重视复习方法,正确处理好复习中的几个关系

1.复习方法

化学教学的目的,是要用化学知识育人。在知识与育人之间,“用”字就是指方法。在学习高中化学时要运用多种科学思维方法。

第一,比较法。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化学概念,可以采用比较法,如元素和原子的比较。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两者的不同点是:元素只有种类,与质量、电量无关;原子有一定的数量、一定的质量,呈电中性。元素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原子描述微观物质的构成。元素种类很少,已发现的只有100多种;原子种类多,有1800多种。元素和原子的联系是一类原子(含同位素)的总称。

第二,纲目记忆法。纲目就是大纲和细目。复习时,一定要分清知识的纲目关系,找出一节课、一个单元、一门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纲目记忆法的作用,就是经过权衡和筛选知识主次分明、层次清楚、纲举目张。

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纲与目的关系。非金属元素以卤素为纲,O、S、N、H、C为目;在卤素元素中,以Cl为纲,Br、I、F为目。金属元素以碱金属为纲,以Ca、Mg、A1、Fe为目;在碱金属元素中,以Na为纲,Li、K、Rb、Cs、为目;在Ca、Mg、Al、Fe中,以两性元素AL和变价元素Fe为纲,Ca、Mg为目。

在有机化合物中,以烃为纲,烃的衍生物、糖类、蛋白质、合成材料(塑料、纤维、橡胶)为目;在烃的衍生物中,卤代烃、醇、醛、酸、酯为纲,酚、醚、酮、硝基苯为目。

第三,注重化学中的宏观、微观规律。

宏观规律:(1)比较跟氢气和氧气的作用:如果跟氧气越容易化合,则金属性越强;如果跟氢气越容易化合,生成的气态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2)比较跟水、酸与碱的作用:金属元素跟水或酸发生置换反应越剧烈,产生氢气的速度越快,则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不跟碱作用(两性金属Al、Zn等例外);(3)比较酸碱性强弱: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活动性也越强。

微观规律:(1)比较最外层电子数目的数值大小及原子半径的大小对元素化学性质的影响,就能进一步判定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2)结构理论能定性地判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而物质的量,是微粒特定组合表现出来的“量”的关系。因此,以摩尔作为单位的物质的量可以定量地反映出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化学方程式、反应速度、化学平衡各种化学计算中的关系。

复习时,要以“构—位—性”的理论知识为契机,从宏观和微观的两个规律的思维框架进行演绎推理,就能判断和把握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处理好复习中的几个关系

首先,教材与参考资料的关系。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按高中生的认识水平编写的;而参考资料多数是按化学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和网络化编写的。因此,教材是各类参考资料的基础。在复习时要以教材为主、参考资料为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其次,打好基础与处理难题的关系。复习要全面,不能厚此薄彼去猜题,也不要专攻难题,殊不知所谓的难题,其实是由基础化学知识综合起来组成的。此外,从命题的趋势看,“了解”、“理解”、“掌握”的约占90%,真正综合度大的难题一般只占10%。总之,从命题的趋势看,题量大,信息题增多;从覆盖面广来看,都必须全面复习,打好基础,以适应降低难度和增加迁移能力的考核要求。

再次,平均用力和加强薄弱环节的关系,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同,教材的难点是相对的。即明明是难点知识,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得很好,复习的难点也就变成容易的了,反之亦然。复习时,不能平均用力,而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缺陷,查缺补漏,加强薄弱环节。发现学生知识缺陷的办法,就是查找“病历卡”——作业。复习时要求学生查看自己做过的作业,经验证明,凡是学生做错过的作业,考试时又碰到类似的问题,往往是照样做错。

最后,处理好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的关系。复习也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包括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几个阶段。认识过程需要时间。集中复习,一是很难找到恰当的时间,二是与认识的心理过程相悖。因此,复习时以分散复习为主,利用闲暇时间,把各个单元知识一个一个地弄懂。然后再找到相对集中的时间,重点讲解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相关的知识串成线、连成块,通过概括和总结,使化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才能简化记忆,便于灵活应用。

学好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背诵课本知识

化学可以说是文科性质非常浓的理科,所以化学是有很多需要背的地方的,我们要想学好化学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背诵课本,如果你连课本都没有背下来的话,你是没有可能去学好高中的化学的。高中的化学试卷中出的题,一般都是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我们在背诵的过程中是需要理解的,化学毕竟是理科,有很多的同学把化学的各种反应都背下来了,但是一换数据还是不会,这样是不行的,我们在背诵化学的时候一定要加以理解,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化学成绩。

错题本

我们自己必须建立一个错题本,我们把自己平时不会或者是做错的题都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到复习的时候就有针对性,如果有的问题我们一直不太理解,一定要及时的问老师和同学,这样我们会对这道化学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再复习的时候会更加的容易。对于自己经常犯错的题一定要及时的改正。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可以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等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

2。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学式相同,它们混合时则是混合物。如正丁烷与异丁烷的混合等。

3。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因为溶质可能不同,如KNO3的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因KNO3的溶解度较大。

Ca(OH)2的饱和溶液浓度很小,因Ca(OH)2微溶于水。

4。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

5。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如Ca(OH)2随着降温溶解度增大,其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故没有晶体析出。

6。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H2O、苯酚等。

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Mg(OH)Cl、H2O等。

7。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Na2O2是过氧化物,Fe3O4是特殊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等。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等。

8。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有机酸的酸酐:乙酸酐等有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酸酐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有机酸酐等。

9。碱不一定都有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如NH3·H2O以及有些含氮元素的有机物碱就没有相应的碱性氧化物。

10。酸分子中的氢原子个数不一定就是酸的“元数”。如CH3COOH不是四元酸,而属于一元酸。

11。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盐,不是离子化合物,属于共价子化合物。

12。能透过滤纸的不一定是溶液。如胶体可透过滤纸。

13。常温下收集的NO2气体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气体中存在化学平衡:2NO2 N2O4,故所收集到的是混合气体。

14。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如HD、HT等则是单质。

15。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O2、H2CO3以及碳酸盐等均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物。

    717925